第三节 宁波草编的民间文化记忆
在长期的草编生产劳动中,宁波人创造了许多具有地域特色的歌谣、谚语,这些歌谣和谚语朴素自然,内容生动,形式多样。同时,还有一些习俗,寄托了宁波人的朴素心愿,也突出了草编在宁波人生活中的作用。
一、与草编相关的歌谣、谚语
1.鄞西一带的歌谣、谚语
鄞西作为草席的产地,流传着很多有关草席编织的歌谣及谚语,其中以反映生活、生产状态的为多。
(1)《“十字”歌》
一字写来像枚针,西乡做席顶有名,十天三市黄古林,花席双草还有白麻筋,卖掉钞票还好养小人。
二字写来下划长,做席生活辛苦猛,日里做,搓边生,夜里席筋打两棚。
三字写来三划清,阿姆妯娌加阿婶,一日起码做两顶,有空还好抱小人。
四字写来四角方,做凉帽生活真清爽,右脚搁在左脚上,还可嘻嘻哈哈聊天讲。
五字写来像大肚,做席实在太辛苦,霉时季节席烂腐,火缸灶头会用完,还是凉帽暂度度。
六字写来好比天,凉帽价钿会介贱,头颈贴子外塞边,卖掉钞票不够买买酱油盐,还是做席来爽气。
七字弯弯像秤钩,上手下手席机头,三翻矮凳加榔头,拔草浸草刨麻头,席草本钿还要来找凑。
八字写来两泼开,还是再做凉帽来,夏天秋天有人戴,冬天草帽看都没人看,总是做席心最安。
九字写来像鸟飞,背上席子赶市日,鸭蛋桥头挨来又挨起,到底哪一户人家可卖好价钿。
十字个个都唱齐,阿拉西乡勿出“西”,一生做人苦到底,做别样生活心可死,还是做席度生机。
这首《“十字”歌》反映了西乡妇女草席、草帽编织的忙碌情状。
(2)“东乡一株菜,西乡一根草”;“梅园石子,黄古林席子,姜山草子,咸祥大嵩蛏子”。
这两句歌谣道出了鄞州各地的特产,以及蔺草产业在鄞西地区的地位和重要性。“一株菜”说的是东乡的咸菜,“梅园石子”说的是鄞江镇的梅园山、锡山一带的梅园石,“姜山草子”说的是姜山盛产草种,“咸祥大嵩蛏子”说的是咸祥、大嵩盛产蛏子(一种软体动物,贝壳长方形,淡褐色,适宜生长于海水盐度低的河口附近和内湾软泥海涂中)。
(3)“水稻是米缸,席草是钱庄。”
黄古林草席曾在当地农民经济收入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这不仅说明了编织资源的丰厚和编织业的普及,更道出了人们对编织技艺的感激之情。发展到今天,编织不再只是鄞西人民的一种谋生手段,更是传统工艺和文化的一种象征。
(4)“一天三餐老酒饭,下饭不缺鱼肉蛋,还加上(午)下(午)点心长面忽忽(煮)蛋,工钿进账勿用谈。”
种席草,草农在“种”字上较为讲究,所以种席草要请有经验的老农——种席草师傅。席乡的种席草师傅是抢手的“香饽饽”,而且待遇从优,请他种席草需预约。上述酒菜,就是给种草师傅的好待遇。吃长面,是草农希望来年长席草;蛋是圆滚滚的,草农希望明年草席卖个好价钱,铜钿滚滚来。
(5)“冬天勿燥(搁田),春天勿爆(分蘖,指分枝)。”
席草苗种下,接下来草农要精心管理,要勤灌浅溉,泥不见天。耘一至两遍,补缺株苗、扶苗,到了立冬开始排水搁田。此句农谚说的就是,搁过田的席草分蘖棵株大,而且更加挺拔。
(6)“冻枯樟树脑,冰不死水中草。”
席草抗寒能力较强,在-7℃气温下,地上茎稍有冻萎,但下部生长完好。
(7)“热黄梅好稻,冷黄梅长草。”
梅季气候与产量关系极大,最好阴雨凉湿,如果过于晴热,则不利于幼茎的迅速生长,所以有此农谚。
(8)“棵脚大小看过年,生性(粗细)好坏看夏前,产量高低定梅季,产值多少还看收割天。”
草席收获前后,若天气晴热,可使茎适度硬化,促进成熟,这对收晒席草的质量、色泽及经济价值影响较大。
(9)“小暑割草(席草),大暑割稻(早稻)。”
收割的席草的季节特点:以小暑为界,小暑前收割的席草软、轻,小暑后的席草硬、重。长得好的席草从草脑(尖)绿到根部,粗细均匀挺拔。小暑时节,正是收割席草的最佳时节。
小暑临近,草农把席草镰刀磨得锃亮准备收割席草。半圆形的席草镰刀,由当地打铁铺定打。长得好的席草,从草脑(尖)绿到根部,粗细调匀挺拔,这是最好的席草,俗称“洋花席”。草农看好天气,在傍晚开镰割席草,翌日一早,用田庄船(即农船,以前没有拖拉机)把水席草(鲜草)装运到鄞江桥沙滩晒,这样的晒法,叫“晒滩草”。骄阳似火,沙滩热度如火烤,席草晒得滚烫,而且颜色翠绿,被草农誉为“翠鸟草”。草农虽然挥汗如雨,可是“翠鸟草”到手,喜上眉梢。
(10)“万家做席,百家卖席。”
这句话体现了古林席业的兴盛繁荣。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古林,大小席行星罗棋布,有“四大家”“八小家”之称,每家大席行的草席年平均贸易量都在十万条以上。那时的五港桥畔“席行跟”,是席市交易的中心市场,每逢农历初三、初七、初十的集市日,上百条席船聚集在五港桥畔收席,售席农民则肩背草席不断涌向“席行跟”,于是五港桥畔人头攒动,吆喝声、讨价还价声不绝于耳。
“席市除了成品——草席的交易外,还有席的原料——席草的交易,古林有两个草行:东行和西行。东行在古林南街,就是从俞家墙门开始到河滩头;西行则是从施十房门口起到狭江桥头为止。每逢农历初三、七、十,卖席的农户卖完了席就会到两行中购买草。同时,还有席之又一原料——麻的交易,麻有两种:苎麻和绿麻,分别用来做洋花席和普通席。苎麻是从新昌嵊县进来,绿麻是从潮汕一带进来的,每逢农历初三、七、十,卖席的农户卖完了席就会到黄古林庙里前来购买。人们在席市中各取所需,公平交易。”
古时五港桥席市场地
(《中国文化报》,2015年6月5日)
(11)“席背一掼,下饭一篮。”
“席背”,背着的草席;“一掼”,一扔,潇洒状;“下饭”,小菜;“一篮”,满满的一篮子。种植蔺草与编织草席,在古林人的生活中,就是衣食之源,是祖祖辈辈传下来的傍身之技,古林人为之自豪。
(12)“要骗骗别,莫骗黄古林卖席。”
说的是古林人对席子了解深入,无论男女老少,都达到了专家的水准。要向古林人推销席子,无论卖家吆喝得如何天花乱坠,古林人看一眼就知道席子好坏。
(13)“十天三市黄古林,花席双草白麻筋。”
黄古林,今海曙区古林镇,旧称“黄公林”,传“商山四皓”之一的大理夏黄公曾隐居于此,有庙。古林为宁波草席的主要产地,早时其地有广德湖,多生蔺草,可编席,唐代已成批出产。其地农历初三、初七、初十的集市,也是草市和席市。“花席”,幅面不大,以草为经线,一草到底,一正一反穿编,因草头青尾白,正反交织后有自然花纹;“双草”,大幅席,两草正反合一经,其席两边白中间青;“白麻筋”,席中精品,草席多以黄麻筋作纬线编织,精品席以白麻筋作纬线,此麻纺成筋线比黄麻细,且色白,编出的席也平滑。
(14)“十日三市闹猛多,鸭蛋桥头挨过,席子卖掉现钞过,买鱼买肉回家驼(拿),有囡要放(嫁)黄古林,放在宁波差不多,年老顶好囡屋里,市集如过小生日。”
古林镇以席兴市,以市兴街。从“五港桥”的东桥坡至“鸭蛋桥”是清代及民国时期非常热闹的草席交易市场——“席行跟”,每逢集市日,方圆几十里的席农半夜鸡叫出门,肩背席子,手提灯笼,绕着弯弯曲曲、高低不平的羊肠小道,匆匆赶赴集市,集市早已人群簇拥,人声鼎沸。席市船来人往,对这个繁荣景象,有楹联写道:“椽影倒映三面水,人声遥接五更鸡。”
古林镇五港桥
(余赠振摄)
(15)“日里席机头,夜里活狲头。”“日坐席机头,夜守‘猢狲头’,‘怨家’坐对头,一年忙到头。”
以上两句表现的是织席妇女编席纺麻日夜劳作。“席机”,织草席的绷架;“席机头”,席机边上。编席子的原料除了席草,主料还有麻筋,做经线起支撑作用。一条3千克重的席子,要用到四五两的麻,麻越多,席子越结实。“活狲头”“猢狲头”,指纺麻车,即纺席筋车,因制作简陋,纺起来会晃动,极像猴头。
织草席的绷架——席机
这两句又反映了古林草席的独特编织法:编织必须以两人为一组,大多是夫妻协同,配合操作。一人坐在席机的正面进行压筘,另一人坐在席机侧面叉草,叉草人将草往“替臂”的口子上一掭,穿入“席筋”中间,将草送入筋内后马上将“替臂”拉回,压筘人立即把“筘”压下,同时得把伸露在席筋处的草根拗进。
(16)“有囡不嫁做席堂。”
鄞州方桥镇一带有20余个村庄以前被称为“做席堂”,意即做席专业村。各村几乎户户置席机、人人会做席。
手工席传承接班人陈仁菊展示手工打筋的工艺
(人民网,2014年9月9日,翁奇羽摄)
做席是一户家庭的长年活,女人是做席的主力军。农家的女孩,五六岁就开始学做席,或者编草帽、扇子。艰难的生活使她们过早地品尝了生活的艰辛。“嫁与做席堂,一生做席忙”,一般女子是不愿意嫁到“做席堂”的。
(17)“若要富,蔺草田里下功夫,男娶女嫁建新房,全靠蔺草帮大忙。”
20世纪80年代,大批织机引入,蔺草席外销畅通,种草效益好,鄞州一带老百姓把蔺草当作“摇钱草”。
(18)“一年席草,二年大稻。”
草席是席乡人的生活盼头。蔺草的种植使大量的冬闲田披上绿装,极大地改善了生态环境,提高了土地的利用率,蔺草茬晚稻产量比早稻茬晚稻增收2成以上,农户收益更大。
(19)“种席草、织席子、卖滑子,造房子、娶娘子、买车子,有折子。”
这是古林一带的谚语,这里的席草包括蔺草和本地席草,蔺草是鄞西草农的“致富草”。
20世纪60年代,物资短缺,古林草席尤为珍贵。据说,只要带一张草席贩到上海,赚头比一张轮船票还多。因此当时乘上海轮船的旅客,几乎“人手一席”。
2.长河一带的歌谣、谚语
下面的歌谣、谚语主要反映了长河一带的草编生活、生产情况。
(1)“姚北三件宝,棉花、白盐、草凉帽。”
棉花是衣裳的原料,白盐是饮食必不可少的调味品,能与棉花与白盐相媲美,足见草凉帽在姚北老百姓心中的地位。
(2)“十里长街无闲女,家家尽是织帽人。”
金丝草帽编织给家庭带来了可观的收入,成为长河一带各户人家的主业。农村妇女干完活,带完孩子,便点上油灯,坐在床头编织草帽,以贴补家用。家家户户都在编织。
长河一带,下至七八岁儿童,上至五六十岁妇女,竞相学织草帽,人数增至万人以上。1925—1936年,长河金丝草帽连续12年每年外销达80万顶,形成了一个金丝草帽生产的“黄金时代”,出现“十里长街无闲女,家家尽是织帽人”的盛况。
(3)“乡村无闲女,个个织帽忙。”“姚北乡多巷,户户编帽忙。”
20世纪20年代是余姚、慈溪一带草编生产最鼎盛的时期,以妇女为主力军。整个余姚,最多时有1万多名妇女参与编织,200余家草帽行,年产草帽210万顶,应了那句“乡村无闲女,个个织帽忙”。一大早,全村的妇女都排队等候在草帽行前,领取草编原料。乡间小道,随处可闻淡淡的席草清香。妇女们或三五成群地聚在一起,或盘腿坐在床头,十指上下拨动着干草,娴熟而流畅。连家里的小男孩也在耳濡目染下,学会了编织。宁波市政府发展研究中心原副主任陈利权先生是慈溪长河人,笔者于2015年10月18日对他进行了访谈,说到编草帽,他说:“当然会编,在这种氛围下,看也看会了”。
2014年9月17日下午,慈溪市第八届职工技能运动会暨长河镇“蓝天杯”草帽编织技能比赛举行,有男选手参加
(慈溪女性网,2014年9月19日)
(4)“弯里曲塘无闲女,村村都是编帽人。南巡乾隆见此情,凉帽当作大红顶。”(《凉帽谣》)
《余姚六仓志》载:“草帽俗名凉帽,女工所制,曲塘、庙后桥、潮塘、长和市皆有凉帽行专营是业,近以长和出品为盛,土凉帽行销于嵊、甬、绍等处。”传说亁隆钟爱芦城、曲塘的“天和”凉帽,并以此确立清代“大红顶”官帽样式。当时芦城祥房六姓中考中举人与进士者不少,总把外地先进工艺品带回家,也把本地的先进工艺品传至异乡,进贡皇帝,故有民谣传今。
(5)“十里长河无闲女,村村都是编帽人。巴拿马展奖金鼎,英皇爱作皇冠顶。”
民国四年(1915年),长河土产草帽在巴拿马万国博览会展出,获三等奖;宁波出口的金丝草帽,深受西方上流社会女士青睐,美国总统罗斯福的夫人、英国伊丽莎白女王喜戴长河金丝草帽。在一些国家和地区,举行婚礼时,新娘定要戴一顶余姚长河金丝草帽,以显高贵华美。
(6)“十里长街草编忙,家家妇女手灵巧。南洋丝草变金帽,远销欧美兴乡宝。”(《帽乡谣》)
金丝草帽是用金丝草编成的夏令凉帽,色泽淡黄,光润雅致,细软而有弹性。这种金丝草产于菲律宾。金丝草帽为浙江省重点出口工艺品,名扬中外。
(7)“长河女子手艺高,巧手织出好草帽。”
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长河妇女编帽技术愈发精湛,又创新出“双钱”“回龙”“亮窗”等花式。
金丝草帽
(黄古林草编博物馆藏品)
(8)“塘街帽女涌如潮,汽油灯光照碧霄,草编酿成春长处,还疑今夕是元宵。”(《帽乡小上海》)“长河草帽贸易名,古桥彻夜有人行。”
“金丝草帽业的发展,带动了各行各业,使小小的长河市呈现一派经济繁荣的景象,人称‘小上海’。一条长街自方东至垫桥,百货杂陈,各业兴旺……夜晚长街处处汽灯照亮,如同白昼,人来人往,热闹非凡。由于洋行、商行、贩子大发‘草帽财’,致使长河市出现四多:开商店经商的多,造新楼房的多,买土地的多,抽鸦片的多。”
(9)“做人要做姚北人,娶媳要娶长河人。”“人间繁华在钱塘,世上草帽数潮塘。”“塘长河养育了十里街,十里街养育了帽乡人。”“十里长街三码头,塘长村多河行舟,若非外头能容哉,草帽堆山可断流。”(《帽乡谣》)
20世纪七八十年代,长河年编织草帽71.2万顶,重振帽乡雄风。当时长河流传的“做人要做姚北人,娶媳要娶长河人”等谚语、歌谣,影响长河并波及全市,表达了长河人民的自豪与骄傲。
二、与草编相关的民俗
1. “望夏”
余姚有一个习俗,女儿出嫁后的第一个夏天,一般是端午节前几天,父母要去女儿、女婿家看望,称为“望夏”。
“望夏”的礼品,是一路挑过去的,多是一些夏令避暑用品。除了蚊帐、草席外,必不可少的就是麦秆扇,而且数量要达到数十把甚至上百把,女婿家的亲友邻舍都要分到。阔绰点的人家,整个村庄都分遍,此种传统体现了长辈对小辈的关切和慈爱之心。
“望夏”只有一次,第二年起就不再送夏了。这样的习俗以送麦秆扇来体现,可以看出余姚人对草编制品的挚爱。
余姚麦秆扇
(博雅特产网)
2. “传袋”
宁波乡间结婚习俗:花轿临门,男家用三四个麻袋铺在地上,让新娘脚踩着麻袋走到拜堂的厅堂。麻袋又不是铺到头,得更番替换,即有人把新娘踩过的麻袋迅速传递到前面让她继续踩,直到走进拜堂的地方。后来轿子不用了,改走路,又改坐婚车,但是这种婚礼习俗仍然延续。这种习俗叫“传袋”,“袋”与“代”谐音,取代代相传、传宗接代之意。光绪年编《镇海县志》就已收入“传代”词条。往上追溯,发现“传袋”是一个古吴语词。“传袋”习俗相当古老,其形式古今略有差异;除了“传袋”以外,还有“转席”“传席”“传彩席”等不同说法。这种“传袋”仪式有祝愿新人多子多孙、世代不绝、祝吉求子的寓意。
3. “轿内火熜,轿后席子”
宁波旧时婚俗中,较异习俗有三:其一,“哭上轿”。女儿上轿,母亲哭送,哭词多为祝颂、叮嘱话,如:“囡啊囡,侬抬得去呵,轰轰响啊!侬独自去呵,领一潮来啊! ”“侬敬重公婆敬重福,敬重丈夫有饭吃。”新娘动了感情含泪惜别。其二,“抱上轿”。新娘由兄长抱上轿,进轿坐定后,臀部不可随便移动,寓意平安稳当。其三,“倒火熜灰”。新娘座下放一只焚着炭火、香料的火熜,花轿的后轿杠上搁系一条席子,俗称“轿内火熜,轿后席子”。起轿时,女方家放炮仗,并用茶叶、米粒撒轿顶。新娘兄弟随轿行,谓之“送轿”。城区抬花轿要绕至千岁坊或三法卿(地名)等处,以讨“千岁”“三发”彩头。兄弟送至中途即回,且要包点火熜灰回来,并借火种点燃香或香烟,返家置于火缸,俗称“倒火熜灰”,亦称“接火种”。
新娘出轿子门时,铺上后轿杠上的席子,“席”与“袭”同音,“席子”即“袭子”,强调的是结婚后要跟“一潮”来,寓意鲜明。
4. “安床”
结婚的婚房自然少不了婚床。宁波的传统婚俗,迎亲前一日,男方要“安床”。“安床”是洞房布置很重要的环节,通常安床仪式会在新人婚礼的前一天或者前几天举行。不仅要选择良辰吉日,连安床的人选都非常严格,有着非常多的讲究:由一位“全福”妇女,取24双筷子系扎红线,安放在新郎席子下,称“安床”。所谓“全福”妇女,是指爹娘、公婆都健在的“全爹全娘全公全婆”之人。“全福”强调的是有福气,所谓的有福气,是指父母双全、兄弟姐妹俱全、婚姻幸福、有儿有女等。这样精挑细选出来的“全福”妇女能够给新人带来好运气。“安床仪式是一种象征,24双筷子暗示人丁兴旺、亲友络绎”,祝福新人能够婚姻幸福、感情和睦、早生贵子,寄托了美好的祝福。
黄古林公司开发的“新郎席”
(余赠振摄)
三、与草编相关的民间故事
1. “滑子”的故事
这个故事发生在南宋时期。据《佛祖统记》《宁波府志》记载,南宋朝廷建立以后,由于偏安临安,根基薄弱,难以抵御强大的金兵,赵构便于建炎三年(1129年)放弃临安,跨驻明州。因明州背靠大海,一旦受到金兵攻击,便可扬帆出海。建炎四年(1130年)正月,金兵以更大规模进犯。大队金兵渡钱塘,破绍兴,占余姚,直逼明州。赵构闻报,大惊失色,随即带领后妃、侍从,登上战船,直驶定海。当时,留守明州一带的御营前营统制张俊,与副统制刘洪道守于城楼,率军出击,杀伤金兵无数,首战大捷。金兵只得屯守余姚,请求大元帅完颜宗弼(又作兀术、斡出、晃斡出)增援。完颜宗弼闻报大怒,带领大队兵马再犯明州。张俊见完颜宗弼来势凶猛,准备于鄞州西乡高桥一带迎战金兵。当时由隐士刘相如献计:因为宁波草席光滑,如果叠以数层,人马蹭之,必然倾跌。张俊立即召集当地百姓,动员百姓把家里草席铺到过往大道。百姓一听,都愿意保卫乡土,纷纷把草席铺于沿途路上。第二天,宋军以大队埋伏于高桥下,而以小队在前路迎战金兵。经过几个回合,宋军便循小路撤退,完颜宗弼以为可欺,挥动大队人马追杀过来。不料战马一踏上路上草席,便马蹄打滑,人仰马翻。后面的骑兵不知前边情况,扬鞭催马而来,也滑倒在地。此时,埋伏在桥下、田塍里的宋军和义兵,一齐杀出,金兵节节败退。
高桥
(余赠振摄)
清代著名学者万斯同在《西竹枝词》中写道:
高宗航海驻鄞邦,曾把高桥作战场,
却恨元戎轻纵敌,复教兀术渡钱塘。
古时候,人们叫金兵为“鞑子”,自从草席滑倒金兵,打了胜仗以后,宁波人就叫席子为“滑子”了。
2.黄古林草席行的故事
席草,古称蔺草,学名灯芯草,由蔓生于溪边泽地山麓的野生草选育而成。唐代明州府广德湖一带即现今的宁波市西乡,湖面湖草丛生,当地农民就地取材,家家户户利用湖草织席为生。鄞人是世界上利用和栽培蔺草的先行者,积累了丰富的种草、用草经验。唐鉴真东渡时,将宁波蔺草传入日本。
“黄古林”商标始创于唐开元元年(713年)。相传此地有一后生姓黄名古林,不但席织得好,而且胆识过人,很会做生意,在当地很有名气,人们尊称他为“黄公”。黄古林用草席作帆率先独自驾船远渡东洋卖席,深受日本国人欢迎。他在一次赴日本途中,在海上遇到了风浪,木船触礁,船底进水,船身慢慢下沉,在此危难之际,黄古林灵机一动,连忙用船上草席去堵,很快挡住了漏洞,安全到达日本,此举震惊了日本客商,而国内外客商也纷纷向他下单要货。为满足客户需求,黄古林开设了一家席行,以合理的价格向老百姓收购草席,品质由黄古林来定,收购的草席全部印上“黄古林”字样,第一家“黄古林”草席行在明州府即今宁波市鄞州区诞生。
3. “卖席桥”的故事
卖席桥的名字来源于“八仙”之一的吕洞宾的故事:吕洞宾得道以后,云游四海。一日,他到了江东地界,看到沿路有很多烧火用的草,细长圆滑,吕洞宾便用手一点,让细草自动聚集起来,成了席子。接着,他手提席子走过一座桥,看到药店里有一个白衣少女,名叫白牡丹,便与她开玩笑,撮了一些药,捧起一块黄土,“点土成金”付给了白牡丹。白牡丹一看是假的,不甘示弱,也用手一点,将黄金变成了癞蛤蟆,向吕洞宾丢去,笑着说:“侬拿勿出铜钿,就把这张席子留下吧。”从此以后,人们就将这座桥称为“卖席桥”。
4.黄古林皮草行的故事
浙江鄞西广德湖南岸一带古称黄古林。2000多年前,勤劳智慧的先民在此发现一种色泽通绿、内含白色纤维、韧性强的湖草,遂采草织席,织出来的席子硬朗、凉爽、耐用。自此当地农人利用广德湖独特的气候条件和土壤条件,世代以种草织席为生。唐开元元年(713年)始,黄古林草席出口朝鲜、东南亚诸国,并为历代帝王所喜爱,列为皇室贡品。
相传清乾隆年间,鄞人黄福财携子在松江府大马路(今上海市南京路)开设了一家黄古林草席行。一日,同在大马路开设皮庄的李翁六十寿诞,黄福财深知李翁家大业大,却苦于无子嗣继承,遂随带黄古林白麻筋草席一条向李翁道贺:“人祝李翁寿比南山,我更祝您喜得贵子。”席子与“喜子”谐音,李翁闻言大悦。次年,李翁果得一子,甚是欢喜,为感谢黄福财祝寿吉言,欲将闺中之女许配与黄家之子黄长根。黄福财闻言求之不得,满口答应。若干年后,李翁自觉年事已高,小儿尚幼,便将家业传给了黄长根。
聪明能干的黄长根将草席行与皮庄合并,更名为“黄古林皮草行”,春夏销售黄古林草席、草帽、草扇、草垫,秋冬则经营东北皮、毡及苏杭丝锦、棉被、棉布等。因货品正宗、质地优良、品种齐全,黄古林皮草行一时成为社会名流、达官显要、太太小姐们经常光顾之地,或采集礼品,或购买自用,一年四季生意兴隆。到了嘉庆年间,黄古林皮草行已在全国设有70多家分号,闻名遐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