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江大学旧址历史变迁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二编 之江大学旧址建筑概述

第4章 历史保护建筑基本状况

一 教会大学建筑的文化背景

西方教会在近代中国所开办的教会大学的建筑是中国建筑发展进程中的一个错综复杂的历史现象,也是中西建筑文化交流的历史产物和重要组成部分。18世纪末至19世纪初,“许多在华西方教会机构将所属学院或书院扩展成了教会大学或新组建教会大学。这些教会大学成立之时,大都购地迁址进行了校园整体规划,并兴建了大批新校舍”董黎:《中国近代教会大学建筑史研究》,科学出版社2010年版。。可以说,这也是教会大学在华兴起和发展的一个标志。之江大学也正是在这一时期开始扩展办学规模,提升办学层次,另觅校址,扩建校园。

西方传教士在华从事传教事业的同时,在全国各地兴办了大量的教会学校。这些学校既为培养本土宗教徒服务,也传播了西方文化,促进了中西文化交流。同时,各教会大学在发展过程中,各自兴建了一批校舍建筑,这些建筑虽然各具特色,但无不体现传教士们的建筑思想理念,也是西方建筑文化在中国传播的象征。

董黎在《中国近代教会大学建筑史研究》一书中指出:传教士理想中的大学,是像19世纪美国大学那样的僻静学术区,应坐落在城市郊外,有教学区、办公室和宿舍区之分,唯一不同的设想是希望建筑形态能表现出中国古典建筑的某些外部特征,以此来表达出某种难以言传的意义。如果说,教会大学原是传教士勉强发起的并非中国人所需要而产生的结果,那么,教会大学建筑形态也是传教士认为臆想的而非建筑师的创作激情突发所致的结果。教会大学在时机上顺应了中国人引入西学的大趋势,同样,教会大学在筹划和兴建过程中,正值基督教的“本色运动”和天主教“中国化”计划的实施展开之时,许多传教士在此期间,加深了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从而推动了在华西方教会的世俗化、本土化,为促进中西文化的正常交流起到了积极作用,教会大学建筑形态构成的起因就是这一作用的表现形式之一。

因此,教会大学早期建筑形态基本都体现了中西合璧的风格特征。其构成的文化意义在于:一是教会大学建筑将西方建筑文化观念引入中国并成功地进行了实践,是中西双向交流的典型范例,也是中国近现代建筑史的关键点;二是不管传教士出于何种动机倡导了中西合璧的建筑理念,但由此产生的教会大学建筑事实上已成为中国近代传统文化复兴的表象参照物。

1936年的之江大学

但就教会大学建筑形态而言,之江大学以及圣约翰大学、沪江大学和东吴大学等华东地区的几所教会大学,它的早期主体建筑几乎都是体现西式建筑模式及风格特征,而不是如多数教会大学建筑所体现的中西杂糅的建筑形态。据分析,由于苏沪地区地处沿海,相对比较开放,且传教士进入比较早,逐步形成了一种对外来文化采取宽容接纳的社会环境,这也使得传教士们无须顾及是否会遭到抵制,也无须借助建筑形式来表达某种态度或信息。可以说,这也是之江大学等华东地区教会大学之所以宗教色彩特别鲜明的原因所在。据说,全国教会大学的建筑保留至今的不多,而之江大学的这些西式建筑不仅数量多,且保存完好,这也是教会大学遗留下来的一笔珍贵财产。包括之江大学在内的华东这几所教会大学,由于财力所限,其建筑质量和建筑规模无法与当时租界内的西式建筑相提并论。因此,在近代建筑史研究中也很少被关注过。董黎:《中国近代教会大学建筑史研究》,科学出版社2010年版。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其历史文化价值,以及它的保护价值、观赏价值、研究价值和使用价值一定会逐步显露出来。正因为如此,2006年,之江大学旧址被国家列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予以整体保护。

从有关史料记载看,之江大学前身没有发现有学校自己建造的校舍建筑,这说明学校早期都是租用民房办学。自1906年选定新校址后,便开始规划布局、设计施工,至1951年,先后建造了包括慎思堂、东斋、西斋、都克堂、别墅群等40余座近代西式建筑及各类配套建筑设施,直至其撤销前,学校已具备了一定的规模。由于之江大学校园分布在几个山头之间,所以,其建筑的一个显著特点是:所有建筑都是依山而建,依势而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