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 人文环境
(一)人文背景
之江大学旧址地处钱塘江畔,秦望山麓。这里既有着深厚的钱江文化背景,又与美丽的西湖山水文化一脉相通。
钱塘江文化的背景离不开浩瀚的钱江潮——这一名扬世界的自然奇观。钱塘江文化的底蕴,犹如钱塘江潮,浩浩奔流,取之不竭,形成了独特的水文化。
钱塘江文化的产生,与杭州城市的起源、形成和发展是息息相关、不可分离的,尤其与杭州西湖有着不可分割的深厚渊源。20世纪90年代,杭州市提出了开拓城市发展新空间,由“西湖时代”迈向“钱塘江时代”,继而又明确以钱塘江为轴,两岸共同发展的新思路。跨江发展战略的提出,其更深远的意义是使杭州城市复归到钱塘江文化的发展新阶段。作为杭州城市发展规划方案的参与者之一,杭州市规划设计院总工程师汤海孺提出,钱塘江文化是西湖文化的继承与创新,两者同根同生;同时,与西湖文化的精致和谐相对应,钱塘江文化强调的更是开放大气的形象。
之江大学的教会文化和科技文化作为钱塘江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既体现了钱塘江文化的多元性、开放性、包容性特点,又有其自身的西方异质文化的特征,并有一定的辐射作用。这里聚集了一批文化艺术和科学技术高端人才,也培养了一批各方面的有用人才。早年培养的一批教会人才,在维护各地教会机构的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进入20世纪以后,学校开始重视科学技术知识的教育,陆续培养了一批教育、文化和科技等方面的人才。可以说,之江大学在钱塘江文化体系中占据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和作用。今天,这里成了浙江大学的一个校区,其求是文化与钱江文化更是相得益彰。
(二)人文状况
之江大学旧址是中国最早具有明显西方校园规划设计特点的高等学府之一,也是中国传统教育体制被打破,向近代科学教育转变的一个实体记录。同时,它也昭示了教会大学最初由以传教功能为主转向以科技文化教育功能为主的历史演变过程。在旧址近百年的历史演化过程中,虽然其权属几经变更,但功能一直未变,始终是作为文化教育、科学研究的场所,有着浓郁而悠久的教育传统与人文气息。
尽管作为教会大学——之江大学早期主要以传播宗教文化为主,但随着时代变迁、社会进步和历史演进,其教育功能也逐步转向以传播近现代科学文化知识为主。旧址1961年划归浙江大学后,秉承“求是”文化传统,更加充满现代科学文化教育气息。
(三)人文景观
之江大学旧址不仅坐落在国家风景名胜区——西湖风景区内,其本身也是一处秀丽的景观。校园树木茂盛,花草幽香,满目葱翠,四季常青,进入校园有如置身于风景区,令人赏心悦目。
曾在之江大学从教或就学的教师、学生,如著名词学家夏承焘,以及蒋礼鸿、顾敦柔等都写下过赞美这里美丽风光的诗文。正是这里悠久的历史、优美的环境和自然景观,把旧址衬托得如诗如画,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也常吸引人们来此参观游览,或研究考察,或吟诗作画,或摄影拍照。难怪曾有多家杭州的甚至外地的旅行社来学校联系,希望将这里开辟为一旅游景点,供游客参观游览。2009年以来,除由冯小刚导演的电影《唐山大地震》把这里作为剧中的部分场景来进行拍摄过外,还有几部影视剧也来此拍摄或取景过。
作为一所大学校园,其人文景观在世界上也是不多见的。也正是这校园及其周边的一丘一壑、一亭一阁、一草一木构成的自然风光,令置身于其中的人生发出无限的遐想,被“之江人”描绘成的“之江十二景”便是校园风光的生动写照。这“十二景”中,六和塔和钱塘江是全国乃至世界著名的二景,因与之江大学校园紧密相连,故之江人将其列为“之江十二景”中,应该算顺理成章。其他十景分别介绍如下。
1.“双龙瀑”
由山涧溪流形成的两处小瀑布,一个在二龙头东麓,一个在头龙头与二龙头之间,称之为“双龙瀑”。两山涧溪水潺潺,终年不息,由落差形成小瀑布,直泻钱塘江,颇为壮观,可谓之江的天然一景。瀑布虽然不大,但在众多的西湖山水中却是不多见的。夏承焘先生曾为“双龙瀑”作诗曰:“岂有玑珠落九天,悬崖百丈挂龙涎。春洪一夜添声气,也有惊雷破昼眠。”把“双龙瀑”描绘得惟妙惟肖,令人神往。后来,学校为解决师生的生活和消防等用水,就利用这里的天然水源,在情人桥下端筑建了一座堤坝,将淙淙溪流汇集成一蓄水池,池水湛蓝,水质清澈。虽然仍是水流不断,但过去的“双龙瀑”现象已难见真容了。
2.“小桃源”
“楼前一片打渔歌,楼下春江澹欲波。渔浦人家应共妒,几家楼阁夕阳多。”这是曾在之江大学任教多年的著名词学家夏承焘先生专赞小桃源美景的一首诗词。走上头龙头,红楼粉墙前展现一片桃海,每年的春暖花开季节,桃花盛开,风光旖旎,赏心悦目,令人陶醉,确是人们赏花观光的一个好去处。站在这里,钱塘江可以一览无余。美丽的景色下,学者教授曾写下不少赞美的诗句。这里原建有3幢两层楼的外籍教授楼,1937年日寇占领后,被日军炸毁,周围的桃树等树木也被砍伐殆尽,昔日的景观亦不复存在。后来在原址上重新建造了一座员工住宅,人们叫它“十间头”。
3.“情人桥”
出小桃源,穿情人巷(情人谷),就是架设在头龙头与二龙头之间的“情人桥”。据记载,这座“情人桥”是1916年时任之江大学第三任校长司徒华林(Warren H.Stuart)决定修建的。因为头龙头与二龙头之间隔着一山涧深谷,师生来往需上下山头,很不方便。“情人桥”的建造,不仅方便了师生,而且增添了一道独特的校园景观。桥下涧泉淙淙幽咽,蓄成了一汪碧水深潭,日间飞鸟云影,入夜星月泻辉,周边密林葱郁,景致恬静幽美。当年,这座桥就成为之江学子们以至年轻的教师们“人约黄昏后”的极佳胜地,也留下了一些美好的故事。所以,后来人们将它取名为“情人桥”。之江大学教授顾敦柔曾对此景作过生动的描写:“情人桥在东斋东,长林丰草郁葱葱。龙头绝处此飞渡,下临幽谷上清空。青空一钩蛾眉月,也解窥人到夜中。情人桥西连理影,情人桥东杜鹃红。情人桥下涧语细,情人桥上两心融。”30年代执教于之江大学的词学大师夏承焘,也曾在日记中写道:“夜与雍如倚情人桥听水,繁星在天,万绿如梦,畅谈甚久。”繁星在天,万绿如梦,多么美妙。“情人桥”虽然至今仍存,但其上部已修建了一座蓄水坝,桥头也砌筑了护坡高墙,人们来往已不再走“情人桥”了,昔日“人约黄昏后”的浪漫情趣也似乎少了几分。
4.“小盘谷”
过“情人桥”北转,一径通幽,一汪碧水;潺潺的溪流,奏着清脆的音符,在山涧徜徉;湛蓝的池水,浮光掠影,绿树婆娑,别有一番天地。现在这里建造了一座电工间和配电房,其西侧有一条小路通往茶园和革命村,仍然是一处很幽静的地方。
5.“临江亭”
“临江亭”又叫“园中园”,进入正校门往东走数步,建在钟楼南面的一座小花园就映入你的眼帘。各式花草点缀着一座简约的茅亭,亭外衬着一条浩瀚的大江,亭园中透着一股淡淡的乡村气息和浪漫色彩,是当年之江人读书、休闲纳凉的好去处。有诗曰:“临江阑槛倚晴宜,高处还怜春色奇。林影约风同写月,滩声笑客不能诗。”(夏承焘作)随着时间的流逝,虽当年的茅草亭早已不存,但这里绿草茵茵,花木葱翠,景致依旧。
6.“佩韦斋”
站在都克堂前往西北眺望,可以望见绿树环抱、琴韵笑声围绕的一座建筑,这就是佩韦斋,又名“韦斋”、“惠斋”、“女生院”等。这是一幢建在二龙头山脊上的三层建筑,具有当时流行的西方建筑特色。周围树影婆娑,花木簇拥,特别是春天屋前月季花绽放,令人赏心悦目,且建筑外观优美,故被之江人列为一景。有诗曰:“松梢小阁独徘徊,山势如门两扇开。万顷银云流不定,月明初上看潮来。”(谢仁愈作)据说,因此楼为之江大学女生宿舍,黄昏后,常有男生穿行于此楼下找女生约会,成为一道温情的风景。现校区医务室、广播台设在这里。
7.“健美谷”
在二龙头与三龙头的山谷中,“三面青山一江风”,这里有健身房、游泳池、运动场等一批体育运动设施,人们称之为“健美谷”,这也是当年之江大学师生开展体育活动的主要场所。1931年5月在之江大学举行的全国运动会就在这里的体育馆、运动场举行。这里有通往各处的碎石小道,山道两边树木林立、花草苍翠,满目葱郁。这里四季景色迷人,环境十分幽静。春天万物复苏,春意盎然;夏天树荫遮蔽,凉风习习;秋天枫叶彤彤,铺满山谷;冬天飘雪盖地,犹寒乍暖。由于景观秀美,加之周边环境翠绕金镶,故之江人取Gym之音,又取其周围的景观而得此一景。
8.“三龙头”
之江大学迁入此地初期,这里尚是竹林茶丛,犬吠鸡鸣,一派农家田园风光。站在山头,还可静静地观赏钱江潮。李培恩校长曾以《培园新筑》为题曰:“卜筑邻精舍,横山小屋开。坡斜堪竹植,园窄亦花栽。养情云归岫,放怀海作杯。水流江不去,朝夕看潮来。”后期陆续建造了一些房子,西面山谷修建了运动场,虽然建筑周围仍然是茂密的树林,但不见了昔日的田园风光。现主要为学生生活、活动区,1992年前后陆续建造有4幢学生宿舍,以及名为“求是堂”的学生食堂和李作权学生活动中心等。
9.“上清池”
从校园往北再走两三里,可以看到那里四周的迷人山色,令人陶醉。在人迹罕至的山腰高深处,一潭池水,水清见底。“高在山高头,深在山深处,只有春水一潭清且浅。潭水可是天上来?还是神仙留下的琼浆玉醅?”这是之大教授顾敦柔发出的感怀。难怪“之江人”将其列为一景。
实际上,所谓“上清池”是指头龙头与二龙头之间的蓄水池。因为这里风景优美,池水如镜,树木倒映在池水中尤显清幽,确是一道别有情趣的风景,也是当时学校的一处景观,故人们为其取了一个优雅的名称“上清池”。上清池由人工拦筑而成,其池水就是来源于山涧的汩汩山泉径流,因山泉经年不断,故蓄水池终年满溢,从未干涸。又因池水受石灰岩山体作用,水体呈深蓝色,清澈透亮。之江大学时期,拦筑这一蓄水池的目的是为了满足全校师生的日常生活用水之需。过去,因山上人迹稀少,几乎没有人为污染,所以池水的水质很好,而且据说富含人体需要的多种矿物质。当时仅筑有一座小的拦水坝。后来因车辆通行需要,该坝筑成了大坝,坝体也加高、加宽了许多,池水也已深不见底,且池水不再作为生活用水了。
10.“秦望顶”
自天文台遗址再上走三四里若有若无的山路,翻过一座山头,才能登上“秦望顶”。站在山顶,放眼四顾,西湖如镜,钱江如带,群山起伏,犹如大海里的波浪,尽收眼底。唐朝诗人马湘(字自然)曾遗诗篇《登杭州秦望山》一首,对这里的风光作了生动的描述。之江大学的文人墨客也对此景观赞不绝口,留下过不少美妙的诗句。
秦望山海拔有200多米,是周围山头中比较高的一座,所以,当年之江学生常有人登上此山顶观看日出和杭州全景。之江大学蒋礼鸿教授就曾作过一首《蝶恋花·登秦望绝顶观日出》的词作:“反响空虚人彳亍,山径嵯峨,前路荆榛塞。残月犹依天汉侧,晓星已向云间没。倦眼迷茫看树樾。一镜金轮,飞出遥山缺。翦碎彩霞千万叠,映江幻作鱼龙色。”登秦望顶有如此的奇观异景,自然被“之江人”列为校园一景。
从之江人列出的这十二景可以想象,旧址确是一个风景如画的校园。其实,之江校园何止这十二景呢?譬如,登上钟楼顶环顾四周,六和塔、钱塘江和钱塘江大桥,以及对岸的排排高楼,北面的群山都可以一览无余,煞是壮观。有的地方只要稍作加工或改造,都可以成为景点。可以说,之江校园处处有风景,处处皆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