瞧!这样的语文有意思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有些文章,要舍得花时间

我最害怕听评课的时候,有人做这样的评价:这是篇略读课文,你怎么能上两课时?这是篇精读课文,你怎么能只上一课时?

教材有精读、略读的区分,无非是提醒老师不要每一篇文章都精讲细上,建议部分文章让学生自己摸索尝试。在这个大原则下,老师自己当然可以自由发挥、灵活变动。

如果教书被限制在非常苛刻的“微格”里,这也不行,那也不行,老师的创造性如何体现?老师这个职业还有什么内在尊严?

有的好文章,自己喜欢的文章,当然可以多花点时间,和学生一起品味、学习。

如果考虑教学进度,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的《“凤辣子”初见林黛玉》这篇文章上一课时就可以。但这篇课文我用了三课时来教。

如果只用一课时上《“凤辣子”初见林黛玉》,往往一上来就是先告诉或者变相告诉学生“凤辣子”是一个善于阿谀奉承,喜欢使权弄势、炫耀特权的女人(《教参》里如此写着)。共识达成以后,就是求证,让学生依据文本证明“凤辣子”的这些特点。这种“演绎式”的教学不能说毫无意义,但对于学生来说本质上是接受式的阅读。由于“主题先行”,学生的“发现”只是为了印证这个主题,孙悟空跳不出如来佛的手掌,这种做法不利于学生独立阅读能力的建构。

而我用了三课时上这篇文章,时间都用在了哪儿?

先抛出一个问题:“凤辣子”给你留下什么印象?

学生开始认认真真读文章。没有暗示,没有资料补充,在没有读过《红楼梦》原著的情况下,只读这个片段来分析“凤辣子”这个人物,是很典型的“断章取义”。学生很自然地觉得“凤辣子”很漂亮,很有钱,有些张狂,但对林黛玉非常热情,非常体贴。这个环节我用了很多时间,让学生自己在阅读中感受,并且有机会说出自己真实的想法。

然后我让学生找一找:你从哪些地方感受到“凤辣子”的热情?

当学生说“凤辣子”是个很热情、体贴的人的时候,有些老师可能坐不住了,因为这个答案和《教参》里的标准答案大相径庭,因此急于纠正。而我没这么做,而是让他们到文章中找依据,找理由。给学生机会,你就会发现学生的回答有理有据。你看那“凤辣子”一把拉住林黛玉的手,亲切地问:“妹妹几岁了,可也上过学,现吃什么药,在这里不要想家。要什么吃的、什么玩的只管告诉我;丫头老婆们不好了,也只管告诉我。”试想,如果你是林黛玉,家人去世,家道中落,怀着一颗忐忑的心进入贾府,看到有人对自己如此嘘寒问暖、关怀备至,你不感动?

接着我顺势抛出第三个问题:既然“凤辣子”那么热情体贴,她问了这么多问题却不想知道答案,这是为什么?

细读文章,就会发现,“凤辣子”问林黛玉的年龄、身体状况、学习情况,林黛玉都没回答。学生很可爱,有的说是因为“凤辣子”讲话速度太快了,林黛玉插不进嘴;有的说是这个片段选得太短了,在原著中肯定能看到林黛玉的回答。为了验证他们的推测,我出示了选文后面的内容,他们看了原文之后很惊诧,慢慢反应过来,林黛玉之所以没有回答凤姐的问题,不是因为她根本插不进嘴,而是因为凤姐并没有兴趣进一步了解林黛玉。王熙凤并不是真正关心林妹妹,她问那些问题只是装装样子而已。有的学生开始主动讨论王熙凤说这番话的真正用意——讨好贾母、炫耀自己。

最后,主干问题就出来了:你从哪些细节看出“凤辣子”讨好贾母、炫耀自己?

学生开始第四次细读文章。细读什么?细读人物长相,细读人物语言,细读人物动作,细读人物神态,细读心理描写。《“凤辣子”初见林黛玉》通篇是在讲她的炫耀。你看第一句,她笑着喊:“我来迟了。”迟到就迟到吧,应该悄没声儿才是,她却大喊大叫,这不是炫耀是什么?一到屋子里,别人都敛声屏气,她却放诞无礼,高声喧哗,无非是表明她的特别,这不是炫耀是什么?别人正常打扮,不显山露水,她却绫罗绸缎,一身珠光宝气,显得与众不同,这不是炫耀是什么?明明是对林黛玉说话,却一屁股坐在贾母身边,贾母身边是能随便坐的吗?“凤辣子”把地位摆在那儿,不是炫耀是什么?“凤辣子”在林黛玉面前承诺:“要什么吃的、什么玩的,只管告诉我;丫头老婆们不好了,也只管告诉我。”一副说一不二的管家的架势,这不是炫耀是什么?

再看“凤辣子”的阿谀奉承:贾母伤心了,她立马就哭;贾母开心了,她立马转悲为喜。这说哭就哭、说笑就笑是一等的溜须拍马的本事。

所以,上《“凤辣子”初见林黛玉》这一课,就是要引领孩子在人物的动作、神态、语言描写中感受“凤辣子”的人物形象。

这样的教学,学生是有经历、有体验的。

这样的教学是很费时间的。

但是,这些时间应当“浪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