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起源时期
一、传统舞龙的起源
关于“舞龙”的起源时期,至今都没有一个比较权威的说法,根据历史资料记载,可以确定的是舞龙运动的起源是在龙图腾出现之后。在《甲骨文合编》中提到:“其作龙于凡田,又雨。”在《殷契佚存》中有记录:“十人又五□ □龙□田,又雨。”一些体育史学家认为,商代先民有作“土龙”求雨的风俗。通过自己使用简陋的工具制作的龙形物品,“作”与“龙”是连在一起被记载的,所以将“作”看成静态的制作了。学者王克芳认为:15个人与龙连在一起,就具有了龙的形状,在求雨时跳起龙舞是合理的,此种说法具有一定的道理。不同的研究者对于“作”字的理解不同,史学家认为“作”可能是动态的,是人们手里拿着一些工具或器物,进行单独的上下跳跃,从而创造了最早的“舞龙”。根据现有的资料记载,我们缺乏确凿的证据说明商代已有舞龙,但是,根据汉代许慎的《说文解字·玉部》的考证,“珑,祷旱玉也,为龙纹;从玉,龙声。”证明商代的玉器上是流行雕刻龙形的,并且将这种器物用来求雨。在商代的很多青铜器和饰品上有着各种各样动物的部位合化而成的龙纹,它们形象奇特,千奇百怪,成为那一时期最吸引人注意的器形和纹饰,商代可能是我国舞龙文化最早酝酿的时期。从西周到战国这一段历史时期,我国的文化发展是非常灿烂和活跃的。首先,在大量出土的文物上可以看到龙的形象基本上已经定型了,整个龙纹达到了很高的艺术审美水平。其次,这一时期的乐舞也取得了很大的成就,我们能够在出土的文物上清晰地看到“舞人动物纹”图案。但是,几乎没有关于舞龙的记载,龙、舞蹈也有可能是彼此独立的。
对于舞龙的起源来说,汉朝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历史时期,它是我国舞龙文化发展的显性时期,也正是从这个时代开始,舞龙运动正式出现在历史的舞台上,董仲舒的《春秋繁露·求雨篇》中记录到:
“春旱求雨… …以甲乙日为大苍龙一,长八丈,居中央。为小龙七,各长四丈,于东方,皆东乡,其间相去八尺。小童八人,皆斋三日,服青衣舞之… …以丙丁日为大赤龙一,长七丈,居中央。又为小龙六,各长三丈五尺,于南方。皆南乡,其间相去七尺。壮者七人,皆斋三日,服赤衣而舞之… …季夏… …以戊己日为大黄龙一,长五丈,居中央。又为小龙四,各长二丈五尺。丈夫五人,皆斋三日,服黄衣而舞之。秋… …以庚辛日为大白龙一,长九丈,居中央,为小龙八,各长四丈五尺,于西方,皆西乡,其间相去九尺。鳏者九人,皆斋三日,服白衣而舞之… …冬舞龙六日… …以壬癸日为大黑龙一,长六丈,居中同在。又为小龙五,各长三丈,于北方,皆北乡,其间相去六尺。老者六人,皆斋三日,衣黑衣而舞之。”
在这段关于祈雨活动的描写中,出现了具体意义上的“舞龙”,虽然对于舞龙的细节并没有详细的描写和介绍,但是我们依然能够从中得到一些重要的信息:一般舞龙的人数控制在5~9人之间;表演者服装的颜色与龙形布衣的颜色是相同的,春天舞青龙,夏天舞黄龙,秋天舞白龙,冬天舞黑龙。他们是根据当时盛行的五行思想具体安排舞龙的人数和舞龙的颜色,舞龙运动带有明显的时代特色和韵味。
舞龙运动不仅起源于汉代,也盛行于汉代。首先,汉代的经济实现了良好的发展,百姓安居乐业,国家昌盛富强,为艺术性质的表演或演出提供了较好的发展环境和物质基础;其次,汉代中国与周边国家的交往甚是密切,皇帝在接待使者时需要安排大规模的表演和演出,加上当时社会又盛行神灵怪异的传说,这为舞龙运动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蔡质在《汉仪》中记载:“正月旦天子幸德阳殿,临轩… …作九宾散乐。舍利兽从西方来,戏于庭极乃毕。人殿前激水,化为比目鱼,跳跃嗽水,作雾障目。毕,化成黄龙,长八丈,出水邀戏于庭,炫耀日光。以两大丝绳系两柱间,相去数丈,两倡女对舞,行于绳上,对面道逢,切肩不倾,又蹋局出身,藏形于斗中。钟磬并作,倡乐毕,作鱼龙曼延。”他记载的是举办百戏时盛大的场面。舞龙运动在演出过程中,单人是不可能完成的,必须要有一个团队合力完成,并且在比目鱼、舍利兽等表演完之后,再由舞龙将整个场面推向高潮,从中我们可以看出汉朝对于舞龙运动的重视程度。
二、奉化布龙的起源
据《奉化市志》记载:“早在800多年前的南宋时期奉化境内已有舞龙,俗称滚龙灯、盘龙灯,初为谷龙、稻草龙,后在草龙上盖上青色或黄色龙衣布,逐渐演变为竹篾扎龙头、龙脚、龙尾,裹以色布的奉化布龙。”奉化地处我国东南沿海,主要依靠农耕和捕捞为生,无论是对于农耕还是捕捞,雨水都在其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雨水在奉化人民的心目中占据着特殊的地位。正是这种独特的自然环境和生活条件,使奉化人民更加敬仰和膜拜神龙,希望能通过呼风唤雨的神龙改善生存状况。根据汉代学者董仲舒的《春秋繁露》文集记载,在那时的祭祀活动中已经有了比较完整的龙形道具。奉化布龙在最初起源时主要是用于祈雨,在抗旱祈雨的仪式上作为一种民俗活动使用。奉化布龙最初的形态只是简单的谷龙或稻草龙,劳动人民在闲暇时间用麦秆或稻草捆扎而成龙的形状。谷子与稻子是人们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使用麦秆或稻草进行捆扎,可以看出劳动人民将神龙放在了一个极其重要的位置。之后随着表演的进行和经验的丰富,人们开始尝试进行创新,在做成的草龙上盖上青色或者黄色的龙衣布,以使草龙看起来更美观、更真实。后期的奉化布龙经过逐步发展才越来越精致起来,龙头、龙脚和龙尾都越来越细化。奉化布龙从诞生开始就凝聚了劳动人民的心血和智慧,展现了古代人们对生活的热情和美好祝愿,它不仅仅是艺术的展现,更是一种生活态度的体现。
奉化布龙的起源也是具有历史渊源的。奉化的地理位置与我国传说中“东海龙王”敖广所在之地是近邻,与姚江也紧密相连,在文化上受到了互相之间的影响。奉化布龙不仅在祈雨的仪式上,也在传统的节日里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奉化民间龙舞会就来自于传统的节日元宵灯会,至今已经有2000多年发展的历史,唐朝欧阳询曾在《艺文类聚》中记载:“史记曰:‘汉家以望日祀太一,从昏时到明。’今夜游观灯,是其遗迹。”在元宵节灯会上会有各式各样的龙形彩灯,还有舞龙的表演,人们通过这种形式表达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期待。汉高祖曾在咸阳宫装有春灯,春灯只要点亮就会产生气流,使其身上的鳞片舞动起来,非常漂亮,这可能是我国最早的龙灯了。
奉化布龙的起源和产生主要有四个方面的客观条件。首先,佛教思想影响。在奉化布龙起源时期,佛教思想在中国正盛行,很多人受到了佛教思想的影响。佛教点灯的思想也渗透到了奉化布龙的文化中,人们以点亮龙灯寓意吉祥,希望能够趋吉避凶。在老艺人之间流传着一句话“有龙必有灯,灯是奉化布龙的眼睛”。即使在今天点龙灯更多的是为了娱乐,人们将奉化布龙点亮寄寓吉祥美好的愿望还是不变的。其次,奉化布龙的互动性和娱乐性。古代人民主要以群居为主,众多的人生活在一起,习惯了热闹、团结的生活方式,奉化布龙的表演形式正是需要通过团结合作才能够完成的,这符合人们的主观愿望,在表演过程中能够加深对彼此的了解。同时,这种活动之所以被大多数人所喜爱,还在于表演者不仅能够给别人带来享受,而且能够使自己在参与表演的过程中获得成就感。再次,图腾信仰。“龙”在中国人的心中是神一样的存在,在奉化人的心中自然也是如此。在奉化人看来,“龙”是保佑人们安居乐业的神灵,为了表达对龙的崇拜和敬意,扎草龙、点龙灯这种既美观又实用的表达方式是十分可取的,因此,在传统的元宵灯会上,人们总能看到烂漫的龙灯和精彩的龙舞。最后,各朝各代的统治者都对“龙”有特殊的喜好和崇拜,比如历代君王都是以“真龙天子”自居的,这一种教化内容影响到了民间,也为舞龙成为民俗活动奠定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