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禹锡诗研究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二章 论刘禹锡的抒情诗

如果我们把“抒情诗”看成一个外延较为宽泛的概念的话,那么,在刘禹锡的全部诗作中,抒情诗无疑占有数量上的压倒优势。但仅仅从数量着眼来称道抒情诗在刘禹锡全部诗作中的举足轻重地位,却不免失之皮相。更应当引起我们注意的是刘禹锡的抒情诗的迥异于流俗的特质——那冠盖中唐的“骨干气魄”和绝不与他人雷同的艺术风采。“莫道谗言如浪深,莫言迁客似沙沉。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浪淘沙词九首》其八。读着这样的摅自诗人胸臆的掷地有声的诗句,我们的心灵受到怎样的震撼、我们的审美感觉又受到怎样的冲击啊!

由此,我不禁想起中国文学批评史上的一个有趣的现象:或许是因为“诗总六义,风冠其首”刘勰《文心雕龙·风骨》。的缘故吧,我国古代的诗论家在品评诗人诗作时总喜欢拉扯上个“风”字。而这个“风”字也似乎真有某种难以解释的魔力似的,许多原本平淡无奇的名词,一旦和它联缀到一起,便构成余味曲包、无施不可的论诗术语,如“风力”、“风义”、“风神”、“风情”、“风华”、“风韵”、“风致”等等。诗论家便使用这些术语,对所要品评的诗人诗作或褒或贬,或抑或扬。自然,对于诗人自身来说,只要严苛的诗论家们所奉赠的评语能和“风”字沾点边,便将引以为荣幸。然而,刘禹锡却似乎很少得到过这样的荣幸——除了他自己曾在《春日书怀,寄东洛白二十二、杨八二庶子》一诗中自我标榜说“醉里风情敌少年”外,别人对他的评论虽然颇多褒扬之辞,却偏偏避开了“风”字。这该是何等令人徒吁奈何的憾事!其实,刘禹锡的诗,尤其是他的抒情诗,恰恰与“风”字有着不解之缘。以“风力遒劲”、“风义高伟”、“风神隽秀”来评论刘禹锡的抒情诗,庶几可得其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