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型与跨越:聂秋华教育管理文集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科学发展观与大学建设本文是2004年9月4日聂秋华在全校处级以上干部暑期研讨会上的讲话

——学校的发展必须与地方经济和社会的发展相结合,学科建设必须与教学建设相结合,师资队伍建设必须与教职工个人发展相结合,学生工作必须与学校的发展目标相结合,必须在为地方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的服务方面实现重大突破。

首先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谈谈我对科学发展观内涵的认识和理解。科学发展观的内涵涵盖了五个方面:

第一,科学发展观体现了以人为本的发展观

首先,以人为本强调把实现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出发点,把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落脚点。这既是科学发展观的内涵之一,也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其次,它强调要为人的发展创造环境和条件。第三,以人为本就是要保障人在政治、经济、文化各方面的合法权益。从执政角度讲,把人的发展作为科学发展观的内涵和本质,是符合“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的。我们社会发展的最根本的目的是为了人。社会要发展,它的动力也是来自于人。人的积极性得到了充分调动,将会对社会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

关于人的发展,我举一个大家最熟悉的刘邦与韩信的例子。韩信因为在项羽那里得不到个人发展,所以跑到刘邦那儿去了。在萧何的极力举荐下,刘邦拜韩信为大将。韩信的个人才能得到了充分发挥,干劲很大,为刘邦扫平北方立下了汗马功劳。占据了山东以后,韩信希望刘邦封自己为假齐王。当时,刘邦正被项羽打得狼狈,一听就火了,正要发作,张良赶紧踩了刘邦的脚一下,刘邦马上意识到了现在正是自己用人之际,立刻封韩信一个真齐王,并依靠韩信的帮助,打败项羽,成就了汉室江山。萧何一张嘴,张良一条腿,使刘邦解决了韩信的个人发展问题。一旦人的发展问题解决了,就会释放出巨大的能量来推动事业的发展。再以我们的辅导员队伍为例,过去大家都不愿当辅导员,认为辅导员出路很窄。现在我们为辅导员提供了许多个人发展的途径,帮助他们解决了学习、提高和培养的问题,这支队伍就逐渐稳定下来了,今年还有2位辅导员考上了博士研究生。他们的个人发展问题解决好了,在学生工作中就会释放出更大的能量。

结合我们学校实际,坚持“以人为本”,首先就是坚持以教职工为本,进一步营造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氛围。过去几年,在这方面工作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但是我们还要进一步营造这种氛围。学校只关注高层次人才还不够,各级组织和领导要对各个层次、各个层面的教职工给予关注,才能使教职工更加关注学校的发展。其次,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加强师资队伍建设。这几年学校对教师的个人发展做了充分的考虑,为教职工提供了读学位、进修、培训和晋升职称的各种发展机会,这些措施深受大家欢迎。再次,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把教职工的个人发展与学校的发展有机结合,调动广大教职工建设宁大的积极性。这次研讨会请大家讨论下一轮岗位聘任,也就是让大家开动脑筋,探讨如何调动各个方面、各个层面教职工积极性的问题。岗位聘任制度实行几年,取得了明显的效果。一方面是物质激励,干得多干得好,就会拿到更多的报酬。另一方面也是精神激励,这一轮评一级岗,很光荣,下一轮如果评不上,对大家是一种压力,这也是一种激励,干得多干得好,就会获得更广泛的尊重和赞誉。我们之所以推出了浙东学者计划,也是要为我们的教师发展提供更大的空间。

对于学生,要坚持“以学生为本”,进一步营造全员育人的良好环境,调动广大学生参与宁大的建设。我们的学生在社会上的影响、在宁波地区的影响,一年比一年大,在宁波市的社区建设、社会发展方面,通过社会实践活动,给学校带来了很好的影响和声誉。另外,坚持以学生为本还要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我们现在实施的基于“平台+模块”课程结构体系的人才培养模式等教学改革,包括教学评估,都是为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为学生的成才和发展创造更好的条件。

综上所述,在坚持以人为本这个问题上,结合学校的实际,我们要坚持以学生为本、以教职工为本这样一种理念来指导工作,因为宁波大学新的发展需要依靠我们每一个教职工和每一个学生的努力。光靠学校领导,光靠中层干部是远远不够的。我们坚持以人为本的发展观,就是要调动大家的积极性,就是要从个人发展的深层次上调动广大教职工和学生建设并发展宁大的积极性。

第二,科学发展观是全面的发展观。

学校的全面发展与大学的功能定位有关系。大学有三大功能:第一是培养人才,第二是创造知识,第三是服务社会。从我们学校整体上来看,这三方面都在发展。但是在发展的过程中,还需要着重解决好几个问题。第一是提高质量,这是大家比较关注的问题。通过教学评估,学校的教学工作有了明显的进步,但还存在很大的差距。所以我们在全面发展的过程中,应该注重人才培养质量的不断提高。第二是培育特色。在推进教学现代化的过程当中,要注意形成特色,应该有重点,在解决社会对于用人的要求方面、在学生发展和就业方面形成我们宁大的特色。第三是在学科建设上形成优势。这个问题大家在讨论中也非常关注。我们应首先在一两个学科上形成一定的优势,这一点我看大家都比较认同。优势学科的建设与发展对于带动整个学校的学科建设、对于学校申请博士点的突破都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第四,学校在发展的同时,要注重服务地方。在这方面,学校已经做了很多工作,但还远远不够,今后要继续增强为地方服务的意识,应该不断提高服务地方的能力。

第三,科学发展观是协调的发展观。

从外部环境来看,我校的发展首先要与地方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相协调。宁波是一个非常有活力的城市,发展迅速,使我校受益匪浅。但我们必须承认学校目前的状况与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水平不是很协调。我们必须奋起直追,努力改变这种不协调的状况。从内部来看,协调的发展观并不是齐头并进、整齐划一,要突出重点来带动全局。齐头并进不是真正的协调。比如学科建设,不能把有限的资源全部分散,要集中力量,保证重点,有轻重缓急,这才是协调的发展观,这样才能发展得更快。各个学院发展也要有多种模式,要因时因地因部门制宜,尽量避免单一模式。各学院要根据自己的专业、学科特点,寻求自己的特色,寻求最符合自己发展的模式。

第四,科学发展观是开放的发展观。

树立开放的发展观,首先要解放思想,要突破一些条条框框的限制,开拓我们的视野,敢于创新,敢为人先。第二是借助外力,达到双赢。宁波大学首先要向宁波市开放,而且是全方位的开放,有形的包括实验室和教学设施,无形的包括我们的知识、我们的服务,都应该向宁波市全方位开放,因为这对于我们转变思想观念、扩大学校影响、提高学校声誉、获取外部资源都是非常重要的。第三,还要向世界、向国际教育机构、大学开放。我们正在尝试与境外或国外高校合作办一个专业,这个专业采用全英语教学,争取明年把牌子打出去,通过这个专业来学习、借鉴、吸收国外先进的办学理念和办学模式。这样,在离自己最近的地方有一个样板,大家就可以去琢磨,去学习。另外,学校也在考虑我们某一个学院能不能与国外某个知名大学合作,进一步达到联合办学的目的。总之,学校正在做这方面的探索,把宁波大学真正放在宁波和整个国际大背景、大环境中去考虑,真正做到开放式发展。

第五,科学发展观是可持续的发展观。

对学校来讲,发展必须与资源相匹配,过度的扩张不利于学校长远的发展。要处理好规模和质量的关系,今后一个时期,宁波大学新的增长点是发展研究生教育,因此要把有限的资源集中到这一新的增长点上,要控制本科生的规模。发展必须考虑结构与效益。例如,科技学院学生到底招多少为宜?是不是越多越好?必须认真考虑一本和三本学生的比例问题。可持续发展需要人力资源不断增值。应该使我们的学校成为学习性的组织,努力提高干部、教职工的工作能力与水平,通过使现有人力资源不断增值,保证学校长远发展的后劲。我们校领导和中层干部更要严格要求自己,带头学习。可持续发展需要充足的资源支撑,在目前办学资源严重短缺的情况下,大家要共同想办法,利用地处沿海发达地区的有利条件,通过与地方的结合来争取办学资源,保证学校可持续发展。

归纳起来,科学发展观的内涵就是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开放和可持续发展这五个方面,而且具有四个特点:一是人文精神。发展是为了人,更加注重人的发展,是为了更进一步调动人的积极性。第二是整体协调,突出重点,带动全局快速发展。第三是持久有序,要为学校长远的发展着想,要合理使用有限的资源。第四是要体现多样化,因地制宜,不搞单一模式。这些思想和观点对我们学校的科学发展、学院的发展都具有重要的借鉴作用。

落实科学的发展观,要根据学校发展的实际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概括起来是“四个结合”和“一个突破”:

第一,宁大的发展必须与地方经济和社会的发展相结合,而且是全方位的结合。

首先,我校的专业设置、人才培养要与地方经济建设相结合,根据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来进行专业的调整与设置,培养地方急需的人才。其次,我们的学科建设一定要与地方经济建设相结合。基础研究要搞,但更要重视应用研究。例如理学院的基础学科,现在向新材料的应用方向努力,材料的研究一旦与地方经济相结合,这个学科点就一定会有持久的生命力和特色。我们还要通过主动服务与地方密切结合。例如水产养殖,这个学科就有特色,为宁波地区的养殖户带来了很大的经济效益,也扩大了宁大的社会影响。不能简单认为它档次太低,没什么学术价值,只是赚点钱。而应当必须尽我们所能,服务地方,扩大影响,获取资源。

第二,学科建设必须与教学建设相结合。

应该努力使学科建设和教学工作有机结合。教学是立校之本,科研是强校之路。学科对教学具有重要的支撑作用,水平高的学科带头人带出来的毕业设计,其水平也比较高。同时,教学也为学科提供了基础,因为学科也是在其中生长起来的。我们的学位点、我们的研究生教育,都需要本科教育的支撑,两者密不可分。教学和学科建设本质上是一致的,都是为了人才培养,但它们也有各自的特点,如何处理好两者的关系,需要认真地探讨。首先是机构设置。教学、科研最基本的单元是什么?这个问题一直困扰我们,系与研究所是什么关系?如果不从这个基本单元上解决问题,这个矛盾就始终存在,两者对优质人力资源的需求矛盾很难得到有效解决。在下一轮专业和学科建设中我们要不要把两者合二为一,这个问题要慎重地进行研究。其次是设岗问题。到底要不要设教学型岗位,教学型岗位的提法从长远看是不合适的,作为一个教师,科研和教学都要搞。针对学校目前的实际情况还要不要设教学型岗位,还是对教学科研岗位的教师既提出科研方面的要求,也提出教学方面的要求,必须承担包括课程建设、教材建设方面的教学建设任务?这些问题还需要作进一步的讨论和研究。我们只有将专业和学科这二者有机结合起来,才能使其成为建设教学研究型大学的坚强双翼。

第三,师资队伍建设、教职工队伍建设必须与教职工个人发展相结合。

我们在人事制度改革中已经体现了这样一种“以人为本”的思想,但是还应该在更广泛、更深入、更具体上下功夫。在学校的层面上,要对下一轮人事制度改革中校聘岗位和中层干部的聘任、管理、考核作认真的研究,要考虑这些人员中不同层次、不同类别人员的个人发展需要。从学院的层面上,是如何设置好院聘岗位的问题,如何更好地调动学院各类人员的积极性。从学科这个层面上,我们的学科带头人也要考虑培养人,学科带头人也要认识到除了自己的发展外,还要更多地考虑学科中每个人的发展,这样才能调动学科中每一个成员的积极性,有效地促进学科和学科梯队的建设与快速发展。

第四,学生工作必须与学校的发展目标相结合。

学生工作必须紧紧围绕学校的发展目标,这是毫无疑问的。近年来,学校学生工作做得非常出色,为学校在社会上赢得了很好的声誉。但要把学生工作做得更好、更深入,我认为应该从以下四个方面入手。一是要找准结合节点,应该首先与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结合,在提高学生素质、提高学生为社会服务的能力上下功夫。二是扩大服务层面。第一个服务层面是为学生。我们学校有三个服务中心,帮困助学、心理咨询、就业指导都为学生提供了很好的服务,但还要不断地了解学生的需求,扩大服务面,例如为学生考研提供服务等。第二个服务层面是为社会。学生工作为社会服务的层面要扩大。我们的社区服务,其服务层面如何再扩大?如何由市区扩大到县区,由县扩大到中心城镇,进一步提高我们学生工作的辐射能力?这是值得我们认真探讨的。三是培育有效载体。学生工作的载体有很多,党团组织、学生会,还有众多的社团,开展了很多积极有效的工作。但是,我们的第二课堂一直比较薄弱,实际上第二课堂是我校人才培养模式不可或缺的重要支撑。如何把第二课堂搞起来,把学科竞赛搞上去?如何在这个过程当中来培养我们学生的创新能力?这都需要我们再建设、再培育更多、更有效的新载体。四是结成统一阵线。要求我们全体教职员工参与和关心学生工作。教师与学生的沟通非常重要,如果我们学校能形成一个全员共同关心学生成才的局面,我们的学生工作就会取得更大的成绩,更好地促进学校的快速发展。

一直以来,为了学校的快速发展,我们都在苦苦思索、寻求突破。通过大家的讨论,渐渐清晰起来,为学校的长远发展计,我们必须在为地方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的服务方面实现重大突破。为地方服务,本来就是我校的办学宗旨,历任校领导都非常重视,我们学校也确实为宁波市的经济和社会发展作出过一些贡献,但是无论从影响还是从我们服务的能力、水平来看,还有非常大的差距。我们所谓重大突破的标志是什么?怎么才叫重大突破?我想至少在四个方面产生了作用才叫突破。第一,我们广大教职工要有这样的共识,即认为宁大的发展必须与宁波的发展紧密结合,宁波的发展是推动我们宁大发展的动力之源,也是学校发展急需的首要资源之源。第二,应该有几项标志性的成果。我们寄希望于我们的学院,我们的学科,通过不懈的努力,在为地方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方面取得突出的标志性成果。第三,让宁波市的领导有强烈的感受,宁波大学的发展的确为宁波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撑。第四,获得社会的高度认可,特别是当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考虑人才培养和技术、知识支持时首先想到宁波大学。要取得以上所说的重大突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我们必须从制度、政策、机构设置、队伍组织等多方面进行系统的研究,把这些方面结合起来综合考虑,为宁波大学的重大突破寻找方向,整合力量,只有真正取得了突破,才能为宁波大学今后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这才是事关宁波大学发展的长远大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