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工业化的发生机制及影响研究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二节 工业化与现代化的关系

一 现代化的内涵

“现代化”(Modernization)一词,是18世纪后半期第一次工业革命以后才出现的一个历史范畴,是一个历史的、世界性的概念。[10]在英语语系中,“现代化”(Modernization)一词是一个动态的名词,意为to make moderen,即“成为现代的”之意。[11]“现代化”常被用来描述现代发生的经济、社会、政治和文化等经济社会全局性变迁的过程,其核心是“生产力的解放”和“人性的解放”。现代化有着非常广泛的含义和内容。但迄今为止,关于“现代化”的确切含义及其实质,学术界始终没有一致的看法。政治学家、经济学家、社会学家以及历史学家等都分别从不同的角度对工业化的内涵和内容进行了界定。

西里尔·E.布莱克在《现代化的动力》一书中曾指出,“现代化”一词指的是近几个世纪以来,由于知识的爆炸性增长的改造过程所呈现的动态形式。现代化的特殊意义在于它的动态特征以及它对人类事务影响的普遍性。它发源于那种社会能够而且应当转变、变革时顺应人心的信念和心态。如果一定要下定义的话,那么现代化可以定义为:“反映着人控制环境的知识亘古未有的增长,伴随着科学革命的发生,从历史上发展而来的各种体制适应迅速变化的各种功能的过程。”[12]从历史上角度看,现代化是指人类社会从工业革命以来所经历的一场急剧变革,这一变革是以工业化为推动力,导致传统的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的全球性大转变过程,它使工业主义渗透到政治、文化和思想等各个领域,并引起深刻的变化。[13]

根据马格纳雷拉的定义,现代化是发展中的社会为了获得发达工业社会所具有的一些共有特征,而经历文化与社会变迁,它是包容一切的全球性过程。具体而言,现代化是指世界上落后的国家和地区以北美及西欧地区等地的发达工业化国家的许多近现代以来形成的价值为目标和导向,是通过经济社会的变革,追赶、达到和赶超发达工业化国家的过程。因此,在这样的意义上,现代化的概念和内涵与西方化的内涵相近,有时也被称为“西方化”。就内容而言,现代化一般包括:学术和知识的科学化、政治民主化、经济社会的工业化和城市化、意识形态和思想领域的自由和民主化以及文化上的人性化等经济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

现代化通常被理解为以下的社会过程:[14]

1.技术的发展。科学及技术的长足进步帮助人类解除自然对社会生活的控制。

2.工业的发展。工业生产和市场经济的发展。借助机械化,工艺品、农产品的大量生产得以实现,通过市场进行交换、分配和消费。

3.政治的发展。现代政治的特点在于大众参与政治过程,不论是革命也好,还是法西斯、共产主义政体,或是宪政民主。大众参与成为现代政治的特征。

4.都市化的发展。人口集中趋势成为现代社会的特点,连带影响到政治、经济、文化、居住生活方式等。

5.世俗化的发展。宗教力量减弱,理性文化发达。

事实上,马克思早在一百多年前,就曾在《资本论》第一卷第一版的序言中论述过有关现代化的思想,他指出:“工业较发达的国家向工业较不发达的国家所显示的,只是后者未来的景象。”[15]也就是说,在马克思看来,落后国家或地区要想成为较为发达的工业化国家,必须通过工业化道路来实现,而这恰是现代化内涵的本质规定性之一。即使马克思没有明确提到“现代化”一词,但他已经表达了这样的思想。所以,当今的西方现代化论者公认马克思的这一思想是关于落后国家发展道路和工业化问题的重要提示。[16]更为重要的是,马克思关于人类社会发展理论的最一般的理论框架和解释,实际上也是一种关于现代化的理论,只不过人类社会不断地向更高级的社会形态过渡,而终点是共产主义社会(见图1-1)。也就是说,在唯物主义历史观的视野中,现代化进程被看成一个世界性的历史进程。

图1-1 中世纪以来人类社会发展的总体演进序列
注:图中X是表示过渡的符号。资料来源:罗荣渠:《建立马克思主义的现代化理论的初步探索》,《中国社会科学》1988年第1期。

从以上分析可知,作为一种现代发生的经济、社会、政治和文化等经济社会全局性变迁过程,“现代化”一词的内涵可以主要归结为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在特定的国际关系格局下,落后的国家或地区旨在经济上和技术上赶超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的现代历史进程;二是从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关系角度出发,直接将现代化定义为工业化进程,具体而言,就是落后国家或地区的工业化进程;三是将现代化视为自科技革命以来人类社会史无前例的急剧变动过程的总称,这一变动包括经济领域、社会动员、政治发展以及心理适应等各个方面;四是从社会学、文化人类学和心理学的角度将现代化视为人类价值观、心理态度和生活方式的转变过程。[17]

由于现代化本身是一个内涵丰富、包罗万象的历史过程,很难一言以蔽之。因此,上文中关于现代化内涵总结的四种看法都只是从某一个角度,或是不同的学者以自身的学术背景为依托进行的界定。但总体而言,这四种观点都抓住了现代化本质规定性某个方面,尽管单个定义是很不全面的,但它们之间并不是截然对立的;相反,这些观点是相互补充的,甚至有些观点是相互渗透、相辅相成的。对有着极其丰富内涵的世界历史范畴的现代化而言,我们不太可能在一个定义中穷尽,并包罗现代化本质规定性的所有方面;相反,从不同的角度去理解和解构现代化,有助于加深我们对这个历史变迁过程的深入的全方位的理解。

二 现代化的阶段划分和判断指标

现代化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其发端于英国,工业化是人类社会从传统的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化社会过渡的分水岭。工业化革命是人类走向现代社会,走向现代化的起点。在现代化的阶段划分上,从18世纪到21世纪,人类社会从传统向现代的转变,即现代化进程可以被分为两大主要阶段。

现代化进程的两大阶段划分如下:

1.第一个阶段,即第一次现代化发端于工业革命,主要指从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从传统农业经济向现代工业经济,从传统的政治体制向现代民主政治等各个方面的转型和变革的历史进程。

2.第二个阶段,即第二次现代化以互联网和信息技术的兴起为前提,是指从现代工业社会向知识社会,从工业经济向知识经济,从工业文明向知识文明等各方面全面转型和变革的历史过程。以这种形态为特征的经济社会发展和转型,在丹尼尔·贝尔(Daniel Bell)等社会学家的视野中,是一国获得“后工业”特征的过程,其结果是被他们称为“后工业社会”的经济社会形态。人类社会在通向现代化的历史长河中所经历的各主要阶段及各阶段主要内容,如图1-2所示。

与上述将工业革命以来人类现代化进程划分为两个阶段不同,也有学者将贯穿于工业革命以来的人类从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转变的现代化历程,视为三次大浪潮推动和促进的结果。这三次大浪潮以时间为轴向不断地将人类社会推向现代社会,推向现代化。

从时间上看,这三次工业化的大浪潮如下:[18]

1.第一次现代化大浪潮始于英国的第一次工业革命,并由英国向其他西欧国家和地区扩散,具体而言,这次现代化浪潮的实质就是西欧国家的工业化历程。从时间上看,这次浪潮大约从18世纪后期开始到19世纪中期结束。它以非生物能源(蒸汽)和技术含量较低的机器大生产为特征,其物质技术基础是煤和铁。

2.第二次现代化大浪潮是以第一次现代化浪潮和工业革命以来的工业化进程为基础和前提的。由于欧洲核心地区工业化和现代化进程所取得的巨大成就,使得这一趋势向其周围的地区扩散,并最终超越欧洲,向具有异质文化地区传播,于是便形成了以“西化”与“欧化”为特征的推动现代化的第二次大浪潮。这次大浪潮形成于19世纪后半期,完成于20世纪初期。它的物质技术基础是电和钢铁。

图1-2 综合现代化的“运河模型”:两次现代化的协调发展
注:圆点代表人类文明起步、发展、成熟和过渡的发展周期。笔者对原图稍作改动。资料来源:何传启:《东方复兴:现代化的三条道路》,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转引自陈柳钦《现代化的内涵及其理论演进》,《经济研究参考》2011年第44期。

3.第三次工业化浪潮出现于20世纪中后期,它是与第二次工业革命同时进行的。新的物质技术基础,如人工合成材料、微电子技术的出现,取代了原有的物质技术基础。与此同时,新能源、新材料等与人工智能的结合,使科学技术直接转化为生产力,而跨国公司的出现则在不断地促进这一过程的同时,改变着现代世界的发展。

尽管人类社会从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变是一个世界历史的进程,但人类社会的历史实践却告诉我们,这一现代化历程并不是直线式的扶摇直上,或是一帆风顺的,而是跳跃式地向前推进的,甚至其中穿插着倒退(见图1-2)。繁荣与衰退、和平与战争、富有与贫穷是人类社会向前发展过程中所具有的一些基本特征。这些特征对于发达国家如此,对于立志于实现现代化的后发国家和地区同样如此,而对于整个人类社会而言更是如此。历史的实践同样告诉我们,尽管现代化的进程是一个充满羁绊的进程,但是人类社会不断地跨越羁绊,并在现代化进程中前行。

与工业化相类似,既然现代化也是一种动态的历史过程,那么也就存在对现代化程度进行判断的问题。虽然无论从纵向的时间上,还是从横向的国际比较看,不同国家或地区的现代化进程是不尽相同的,但是从已经实现现代化,或是从正处于现代化进程中的国家或地区看,现代化进程都显示出了一些共同特征。实际上,上文中对现代化的内涵界定就是对这样一些共同特征的抽象和概括。因此,为了以这些特征为依据对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现代化进程进行测度,国际学术界已经提出相关的判断现代化进程的指标。

1960年,在日本的箱银召开的现代化国际学术讨论会上,欧美和日本学者第一次提出了判断一个国家是否实现现代化的8项指标,分别是:①人口比较高地集中在城市地区,即整个社会越来越以城市为中心;②使用非生命能源的程度比较高,广泛的商品流通和服务设施的增加;③社会成员在广大空间的相互作用以及在经济和政治事务中的广泛参与;④代代相传的社会群体普遍解体,导致个人有更大的社会流动性,个人在社会中的行为具有更广泛和多种不同的范围;⑤全面推广文化知识以及随之而来的个人对其周围环境传播的世俗和越来越科学化的倾向;⑥广泛和深入的大众交流网络;⑦政府、商业、工业等大规模社会机构的存在以及这些机构中日益增多的官僚组织;⑧在一个大的民众团体控制下,各大民众团体加强统一(即国家),这些单位之间的相互作用日益强大(即国际关系)。[19]

很显然,测度现代化进程指标的多样性正是对现代化具有丰富内涵以及现代化进程本身多样性的反应。如上文中对测度工业化指标的讨论一样,在现代化的测度问题上,不同的指标反映的只是现代化本质规定性的某个方面,因此,一个指标不可能反映出现代化进程的全部,而以一个指标对现代化所处的阶段进行界定,必然是以偏概全。所以说,这些指标之间同样是互相补充的,它们共同决定着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现代化进程所处的历史阶段。在这里,必须指出的是,现代化作为一种过程,其内涵是不断变化的,无论在整体上,还是在现代化的某个本质规定性方面都是如此。因此,判断现代化的指标也应该是不断变化的,并根据现代化特征及其内涵的变化不断作出适时的调整。

三 工业化与现代化的相互关系

现代化本质规定性之一就是工业化,也就是说,在某种意义上,现代化的实质就是工业化,是现代工业生产方式和工业化生活方式的普遍扩散化的过程。[20]特别地,这里的工业化也指经济落后的欠发达国家或地区实现工业化的历史进程。在这里,我们所指工业化,不仅是指18世纪后半期肇始于欧洲的工业革命所引起的那种工业化进程,即那只是早期的或是整个人类工业化进程的开端,是古典式工业化,而且是指迄今为止的人类社会的整个工业化历程。当然,仍需要特别指出的是,这一工业化历程是以18世纪工业化革命为起点的。

除英国以外,在整个人类的现代化历程中,西欧、北美的工业化进程,都起始于19世纪,一直到20世纪中期才进入高度的工业化阶段;而对于其他一些相对落后的国家或地区而言,工业化进程大都起始于20世纪;此外,贫穷落后的第三世界国家的工业化进程则起步更晚,大多以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和平时期为起点。可以肯定地说,当今世界中所有贫穷落后的不发达国家或地区都共同致力于以实现工业化为目标,并以此作为改变贫穷落后的国家面貌、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及国际地位的唯一战略性措施。因此,在这样的意义上,用“工业化”来替代或概括从传统农业社会到现代工业社会的变迁动力、特征和过程等现代化进程的方方面面,已经成为学术界广泛接受的共识。[21]即使从工业化过程本身来看,它也不仅局限于经济领域,它还涉及政治、文化以及社会等各个方面。而这一点也是我们一直强调的,即工业化代表了一种经济社会发展的全面转型和变革过程。“工业化一旦开始进行之后,必然会破坏传统的前工业社会”,从而加深工业社会与前工业社会的差别与对立。[22]

工业化是现代化的必然要求、核心内容和主要推动力。或者说,现代化的根本动力是经济力,是现代工业生产力。总而言之,正如我们在上文中所论述的,工业化和现代化之间的关系,无论如何强调都是不为过的。它们之间是包含与被包含、推动与被推动的关系,但尽管如此,我们仍然可以从其他的角度来理解二者之间的关系,即从二者的含义和内容中所显示出的一些共性和差异性的双重视角去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这是因为,一方面,无论是现代化还是工业化其核心都是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或是技术进步;另一方面,现代化以其宽泛的内涵完全涵盖了工业化全部内容,也就是说,工业化是现代化内涵中的应有之义,工业化蕴含于现代化之中。所以说,二者在显示出一些共性的同时,也显示出一些差异性。

工业化与现代化之间的共性和差异性体现如下:[23]

1.两者之间的共性。工业化和现代化之间的共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无论是对于工业化还是对于现代化,技术上的创新和变革都是其最主要的核心和本质特征;其次,与技术上的创新同时发生的是生产组织的变革和经济结构的调整和变动,简言之,就是组织创新和技术创新;最后,从生产形态上看,过程的结果是传统自给自足的经济社会转变为以现代生产工具为主导的社会化大生产。

2.二者之间的差异性。尽管工业化和现代化之间有很多共性,但无论是在内涵的广度还是深度上,或是以时间为纵向和以内容为横向的向度上,两者之间也存在着不同之处。它们之间的不同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第一,现代化的含义和内涵远比工业化宽泛。从内容上看,工业化以生产力的变革和技术的创新为主体,并以与此相关的生产组织的变革和创新为主要内容,但现代化除了包含工业化的应有内容外,还包括政治、社会以及思想文化等方面变革和创新。总之,现代化是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总体的概念,而工业化是现代化的应有之义。第二,从历史发展的纵向看,现代化的过程就是人类社会不断演进和发展的过程,而工业化只不过是这一过程中的一个特定的阶段。现代化可以向人类发展进程两端无限延伸,人类社会的整个发展历程都可以说是不断实现现代化的过程,而工业化主要是指从传统的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转变过程。相比而言,工业化过程只不过是现代化过程中的一个短暂的阶段。另外,即使一个国家或地区已经实现了工业化,也将面临不断地实现现代化的任务。

综上所述,现代化进程是人类社会不断向前发展的历史进程,它代表了人类社会从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社会过渡的全面转型和变革的进程,但无论是在内涵上,还是在外延上,这一转型和变革的进程都要比工业化所代表的转型和变革进程要宽泛得多,也就是说,现代化涵盖了工业化的所有内容,工业化孕育于现代化之中。事实上,现代化不仅是一种转型和变革的进程,更是人类社会不断向前推进和发展的一种实质性升华。当然,这一升华的动力来源于经济力,来源于工业化,来源于工业生产力。而这也恰是欠发达国家或地区追赶,并力图超越发达国家和地区,实现现代化美好愿景的唯一战略性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