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诗教之彀与审美之维——当代诗歌中的比兴研究》是张雨的博士学位论文,这是他近十年来学术研究成果的一种体现。
张雨热爱诗歌,进行多年的新诗创作。他的部分诗作,去年还以“生命的蓝调”为题,编成一本诗集出版。我忝为他的博士生导师,平时与他相处,觉得他的言谈举止,也颇有诗人气质,因此他毕业前一年多时,说要把当代诗歌中的比兴作为论文题目,我不觉得突然。按说,比兴问题,属于古代文学研究范围,对现当代文学研究生来说,似是越界,不易做好,但对于张雨,我认为是合适的,并相信他会成功,能发人所未发。张雨爱诗,生性单纯,有点浪漫,然而做事为学,却很切实、严谨。开手之前,他相当深入地研究古代直至晚近的比兴理论,甚有心得,初稿用很大篇幅,分析、综述其各种观点。后来为了扣住中心,突出重点,大加删减,消融于全篇,而无割爱之憾。
中国古代文人,有很强烈的现实介入精神。“诗言志”、“文以载道”,在中国古典文学中,是主旋律。这个主旋律以审美的形式出现,涉及修辞、意象、意境等诗学元素,比兴,正是这种价值诉求与审美规律融合的产物。在对比兴的研究中,从古到今,存在很多分歧。张雨的论著,选择了一个很有概括性的切口——话语方式,从由此及彼的话语方式入手,梳理古代比兴诗学,进而探讨当代诗人的意识形态诉求与当代诗歌的审美形态。这样的研究是有创新性的,且具有很大的现实意义。
中国古代的写作中,比兴是意义转换的枢纽:一端是鸟兽草木的自然世界,一端是感时忧国的政治表达。古代文人,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当文人积极入世时,鸟兽草木的文本世界,寄托着他们兴观群怨的现实情怀;当他们疲惫于政治表达时,比兴成为他们耽于审美、咏叹生命的方式。古代诗人们通过比兴,使语言有言外之致;同时在与自然的对话中,获得了生命的启示。
中国当代诗歌,渗透着历史影响的焦虑。“五四”以来,现代学人极力解除比兴诗学中承载的政治功能与道德说教功能,企图从纯修辞的角度研究比兴的审美意义,企图让诗歌回到自然人性的本真流露上来。但是,在中国现代启蒙、救亡的语境中,文学注定不能成为纯艺术的实验,也无法成为纯粹个性主义的精神漫游。现代文学在解除了传统的意识形态表达模式之后,承担起了新的意识形态使命。现代文学仍然没有走出“诗言志”、“文以载道”的传统情结,所不同者,仅仅在“志”与“道”的内涵上,有了现代的多元选择。而1949年之后,中国文学告别了“五四”以来个性主义众生喧哗的话语秩序,完成了“理”的统一与“礼”的规范,对文学创作,在思想内容与表现手法上,有了明确的限定。在这种情况下,通过形象思维反映时代精神,与比兴的诗教传统不谋而合,与比兴本来共有的关注自然、关注生命的审美内涵日渐远离。到朦胧诗时期,诗人们告别整齐划一的政治抒情,拆除了附加在“象”之上的固定的意识形态意义,呼应传统比兴的审美内涵,结合通感、变形等现代主义技法,开发了意象复杂多元的表达功能,承载了张扬人道、呼唤自由的意识形态诉求。但是朦胧诗之后解放的个体,又纷纷陷入到失去彼岸的言说性恐惧之中,杨炼、江河、昌耀、海子等当代诗人,纷纷走上“寻根”之路——企图在西方宗教哲学、中国田园诗学中获得新的灵感,在诗歌中建构新的精神家园。这个时期的中国诗歌,充斥着似曾相识却来源不明的意象,诗人在寻觅中陷入焦灼、恐慌与绝望。
第三代诗人放弃了远方,放弃了通过比兴建构彼岸世界的努力。在当代诗歌回归生活、回归肉身的转型期,第三代诗人作出了自己的贡献。从第三代诗歌兴起到现在,已经有三十年的时间了。在这三十年的时间里,时代发生了新的变化。到当下,如张雨在本书中所说,诗歌的灾难已经不是把鸟兽草木当成符号和喻体,而是等我们回过头来,这个鸟兽草木的自然世界已经不存在了。当鸟兽草木的自然世界消失之后,现代人怎样建构诗意?托物言志的时代已经过去,言志型的表达,失去了悲剧性的激发大众崇高感的心理效应。与此同时,“托物”也不再是诗意的行为,至少,在目前,机器、产品,这些没有生命的物质,还无法完全代替农业时代的鸟兽草木,让我们在静默观照中,获得灵魂的对话与休憩。我们正在远离自然,成为孤独的生物。挣扎、喘息在诗歌文本中的鸟兽草木,成为故乡的风景,而诗歌,只能是挽歌,只能是少数人虚构生活的行为艺术。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学术界不断引进西方的学术术语,去重新审视中国传统文学,比如隐喻、象征、变形、通感、符号等。但是总体而言,这种异域的现代的眼光,无法深入中国自身的文学传统。与此同时,审美的意识形态研究以及意识形态审美化的文本研究日趋繁荣,和前一种研究一样,当西方视角聚焦于中国的传统和现实时,许多问题浮于表面,被不断误读。
实际上,中国传统的比兴诗学,包孕着象征、隐喻、通感、符号等现代诗学,也为我们对文本展开文化批评,提供了丰富的视角。张雨选择比兴,从话语方式的角度入手,梳理古代诗学、探讨当代诗歌的研究思路是很值得肯定的。在他的努力中,可以看出年轻学者在现代学术中的焦虑、甄别与抉择。他在借鉴西方现代学术路径的同时,用中国自身的传统去考量现实,用传统中固有的诗学资源,去梳理诗歌理论,观照当下创作,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这种研究,有助于我们从更广阔、更深入的层面,审视文学的过去与当下。
希望这本书能够尽快出版,让热爱当代诗歌的人们,能够分享张雨的思考。
王铁仙
2014年4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