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记》与“大西域”文化关系研究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二节 猪八戒

关于猪八戒的原型,迄今已有金色猪、朱士行、牛卧、驴等,笔者认为这些都是有益的探讨,但似乎与事实真相还相去甚远。猪八戒这个形象,关键有以下几点需要把握:它是一黑色的野彘,猪首人身,水神等。

有学人认为佛教中的金色猪是猪八戒的原型,而根据《西游记》的描述,猪八戒是黑色的,不是金色的或黄色的。猪八戒的来历是“黑猪精”而不是“金色猪”,张锦池先生在《论猪八戒的血统问题》中已有具论,此处不赘。

杭州佛教协会编《灵隐》认为“朱八戒传说是三国时往西域求法的第一僧人朱士行”。

陈寅恪先生考证出猪八戒的原型是《根本说一切有部毗奈耶杂事》中《佛制苾刍发不应长因缘》里的牛卧苾刍。

杨光熙先生根据《大唐三藏取经诗话》中有一头驴认为猪八戒的前身是“驴”[56]

一 中国神话中的野猪记载

毋庸置疑,中国古代的《山海经》也有野猪或猪神的叙述,其中“猪身人面”的有四十多位,又有两个头的猪,但它们都不是“猪头人身”的形象。

《大荒西经》说:有兽,左右有首,名曰屏蓬。《海外西经》也说:并封在巫咸东,其状如彘,前后皆有首,黑。[57]这里所谓的屏蓬、并封,是两个头的像猪一样的怪物。《逸周书》云:“区阳以鳖封者若彘,前后有首。”[58]闻一多在《伏羲考》中说:“并封、屏蓬本字当作‘并逢’,‘并’与‘逢’俱有合义,乃兽牝牡相合之象也。”[59]这种两头兽显然也与猪八戒的形象相去甚远。

封豕长蛇,长是蛇的外貌特征,封则是猪的外貌特征。封,其中的一个古义是“祭天”,封豕、封蓬,祭天之猪也,天猪也。天蓬,即天猪也。猪八戒之天蓬元帅,即猪元帅。

《山海经》的《北山经》、《中山经》记载了四十多位“彘身人首”的猪神,这与猪八戒“猪头人身”的形象也是截然不同的。“合窳”,音如婴儿,状如彘而人面,食人,亦食虫蛇,出现时则天下大水。此或许是先民之经验的记录,但并没有言及此兽就是水神,猪八戒是天河里的天蓬元帅,源头恐怕不会出于此。

天蓬是天神名。蓬,星名,即蓬星。天蓬,或天宇中如蓬之星也。野猪之鬃毛刚硬瘦长,与天蓬类似。金代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卷3:“便是天蓬黑煞,见他也应伏输。”《三国演义》第一○一回:“令关兴结束做天蓬模样,手执七星皂旛,步行于车前。”《水浒传》第十三回:“这个是扶持社稷毘沙门,托塔李天王;那个是整顿江山掌金阙,天蓬大元帅。”由此看来,猪八戒被称为天蓬元帅是取天蓬之黑煞模样,即黑野猪也。

野猪会不会游泳?在太平洋中部的礁石岛上栖息着不少野猪,獠牙特别锋利,在缺乏传统食物的情况下,还能够在浅海中游泳,靠捕鱼充饥。看来,野猪是会游泳的。《小尔雅》云:彘,猪也。《礼记·月令》云:食黍与彘。注:水畜也。

“所谓‘豕祸’,便是水灾的别称。”[60]这其实说明,野猪是一种水畜,凡是有水灾的地方,就有野猪出现,于是古人便把水灾又称为“豕祸”。另外,“初民是把‘猪’,尤其是江猪之类看作兆示风雨的‘水兽’……被看做水神、雨神的化身”[61]

《庄子·大宗师》中的狶韦氏是一个开辟大神,形象似猪。《山海经》中,颛顼之父为韩流,嘴巴像猪,脚似猪蹄。《山海经》还记有“流沙之东,黑水之西,有朝云之国,司彘之国”。徐显之《山海经探源》指出,《北次山经》中所述共46个山,其中有20个山的山民崇拜马,另外26个山崇拜猪。《淮南子》中有“豕喙民”,汉高诱注解说“豕喙民”是长着猪嘴一样的人群。

唐代杜光庭《道教灵验记》写到“天蓬印”和“天蓬咒”,用来祈雨。玄武大帝又称为“天蓬将军”。猪八戒之“天蓬元帅”的称号,说明与道教文化和道教传说联系密切。杜甫诗“家家养乌鬼,顿顿食黄鱼”中的“乌鬼”即猪。唐人张《朝野佥载》说,唐代洪州人养猪致富,称猪为“乌金”。唐代《云仙杂记》引《承平旧纂》:“黑面郎,谓猪也。”唐代牛僧孺《玄怪录》中“乌将军”最具三大特色:好色、贪食、轻信。“每岁求偶于乡人,乡人必择处女之美者而嫁焉”。他见到素不相识的人,“喜而延坐”,“与对食,言笑极欢”。[62]在通俗小说中,“黑相公”、“乌将军”等指的也是猪妖或猪怪,这也表明在古人印象中,野猪都是“黑”的。

图像学研究在当今学术界是一个热点。借助于图像来研究文学的意义,是一个很好的角度和途径。我们从广州博物馆所藏唐僧取经的瓷枕图来看看它的内容和时代及其在西游故事中的地位。据专家们鉴定:这只瓷枕制作的年代不晚于元代,应为宋、元磁州窑的代表作品。从瓷枕上取经故事图来看,猪八戒长嘴大耳,肩扛九齿钉钯,迈步跟随;但他还没腆着大肚子,也没担行李。这说明唐僧取经故事唐宋元以来就广为流传,成为人们喜闻乐见的题材。

猪八戒这个艺术形象与西藏还有着密切的关系,这也印证了《西游记》或西游故事与藏族神话之间存在密切的联系。《西游记》第十八回写道,当孙悟空扯住一个人问路的时候,那人回答说:“此处乃是乌斯藏国界之地,唤作高老庄。”按照小说的叙述,猪八戒本是天蓬元帅下凡,来到人世间后所生活的高老庄就在乌斯藏国界之地,然而“乌斯藏”在历史上实有此地,就是今天的西藏。“乌斯藏”是元、明时期朝廷对今天西藏的称呼。“乌斯藏”是什么意思呢?元朝中期,整个青藏高原被划分为三个行政区域,其中之一便是卫藏阿里,设乌思藏、纳里速、古鲁孙三路宣慰使司都元帅府(亦称乌思藏宣慰司),管辖乌思藏(即吐蕃王朝时的“卫藏四茹”)及其以西的阿里地区,也就是今西藏自治区所辖区域的大部。到了明代,朝廷称今天的西藏为“乌斯藏”。

阿坝州的嘉绒藏族,家中供奉“牛首人身”的神像,称为额尔冬,神通广大[63]。猪八戒则是一个“猪头人身”的形象。藏族由于苯教的缘故而崇拜黑色[64]。早期苯教被称为黑教[65]。《新唐书·吐蕃传》记载:藏人“居父母丧,断发、黛面、黑衣,既葬而吉”。天蓬乃黑煞,此形象可能源自藏族苯教中的神话传说。

在《西游记》中,猪八戒的第一个浑家是卵二姐[66],这恐怕也与藏族文化有关。在藏族,有很多卵生世界的神话,如《创世歌》、《斯巴卓浦》、《朗氏家族史》等[67]。噶尔梅说:“把巨卵作为神和恶魔的最初的起源,这是西藏苯教的一种相当独特的想法。”[68]苯教认为,世界最初是混沌,然后是卵,由卵而神、魔等,这或许就是卵二姐命名的本义吧。

藏族的神话,或许本民族原有的,或许受了印度神话影响而合成的,不管怎么样,在唐代的时候,可能传到了中土。文化的交流是无孔不入的。或许由于战争,或许吐蕃占领河西走廊后,藏族的神话传入了中土,并与中土的神话传说交合从而生成了新的神话故事。

二 猪八戒所具有的古印度地域文化的特点

在古印度神话中,有毗湿奴变化为野猪的故事。当妖魔希罗尼亚克夏把大地拖进大海,毗湿奴化身为一头名叫瓦洛哈[69]的野猪,潜入海底,与妖魔搏斗千年之久,最终将妖魔杀死,使大地获救。猪八戒的原型是什么呢?是不是受到了毗湿奴变化为野猪的影响呢?

猪八戒的原型,是印度神话中毗湿奴的一次化身即名叫瓦洛哈的野猪。笔者以前读到毗湿奴的九次化身的时候,以为第八次化身野猪就是禽兽的野猪形象,可是看到毗湿奴的野猪化身即瓦洛哈的雕像[70],明白猪八戒的原型是什么了,原来瓦洛哈是“人身猪头”的形象(如《印度神话》[71]图49)。再如,伦敦维多利亚与艾伯特博物馆收藏的毗湿奴的十次化身图,右上角的那一幅就是毗湿奴化身为野猪的形象,猪头人身,腆着大肚子[72],这岂不就是猪八戒的形象吗?《西游记》中的猪八戒就是人身猪头,与瓦洛哈一模一样,显然它的原型就是瓦洛哈。

在《摩诃婆罗多》中这个黑色的野猪被称为“乔宾陀”:毗湿奴曾下凡化身为野猪,在茫茫大海中找到大地,并将大地重新驮起。因此,毗湿奴又被称为“乔宾陀”,意思是“发现大地者”。

创世大神梵天被魔鬼希兰药叉的甜言蜜语所迷惑,赐给他不受伤害的恩惠。然而希兰药叉却利用这一恩惠残害人和神,甚至从梵天那儿偷走了《吠陀》,并把陆地拖到他在海底的黑暗住处。希兰药叉念诵所有的神、人和动物的名字,以避免他们的攻击,但是他唯独忘记了野猪。于是,毗湿奴化身为一头顶天立地的野猪,浑身漆黑,吼声如雷。他高大如山,雄壮如狮,长着尖锐的白色獠牙和闪电般耀眼的火红的眼睛(在《西游记》中,“火眼金睛”成了孙悟空的专利),浑身像太阳一样光芒四射。他潜入海底,与希兰大战了一千年,最终用獠牙戳死了希兰,找回了《吠陀》,释放了大地,使之重新浮到海面上。[73]

瓦洛哈力大无穷,而猪八戒不是也有很大的力气吗?

元代那个瓷器上面有唐僧师徒四人,其中猪八戒就是“猪头人身”的形象。

中土当下对猪的感情与古印度对猪的感情不同,中土对猪的印象主要是家猪的形象,而古印度对猪的认知和情感还是基于森林里野猪的凶猛形象。野猪曾因为勇猛而被崇拜。这一点即使是在中国古代,也是如此的,如春秋时期孔子的弟子子路就佩戴野猪的饰品,以表示其好勇。在汉代的时候,人们对猪似乎还不讨厌,如汉武帝幼名叫“刘彘”,彘,即猪,或许是出于给一个小狗小猪的贱名而好养活,但无论如何肯定不会是出于厌恶、讨厌而以此命名。可见,人们在当时并不厌恶猪。况且,如今有一说,认为龙的原型是“野猪”。此说也有其道理,《三国演义》中有“猪有龙相”的说法,龙颜细细看来其实就是猪脸。野猪凶猛快捷,在森林草丛里倏忽不见。野猪又会游泳,潜入水底便不见了。在古人看来,这些都是很神秘的。而中国的满族,也佩戴野猪牙,来昭示其勇猛如野猪。“猪”这个名词在日本常用作人的名字。日本人用“猪”给幼儿命名,并非为了好养活,而是欣赏猪的勇猛精神。这里的“猪”也是具体所指“野猪”吧。欧洲人认为野猪虽然没有角,却是兽类中最凶悍的动物。它的獠牙尖锐而强硬,可以轻易刺伤敌人;它经常在树干上摩擦肩部下肋,使之成为坚强的盾甲。因此欧洲的许多徽章以猪为图案,表示猛勇和强悍。例如,英格兰王查理三世的徽章是两头猪拱卫着盾牌,苏格兰亚盖公爵的徽章上,猪头像置于图案上方。

据说,在古代的森林里,野猪比狮子很凶猛,这或许是野猪也作为神的化身的原因之一吧,或许也是猪八戒何以投错了胎,却偏偏投了猪胎的原因吧。家猪好吃懒做,且没有什么令人畏惧之处,如果人们单以家猪来理解猪八戒,那么会降低猪八戒形象的本来含义的——虽然猪八戒固有好吃懒做之世俗性。

古代的印度人似乎很喜欢“猪”这种动物。例如,《罗摩衍那》中有这样的诗句:“巨大的野猪住在山洞里,它们在林子里来回荡游;为了想喝水走了过来,吼声就好像那公牛;它们样子都长得很美,人中英豪!你会在池旁邂逅。”[74]牛在印度是神的化身,而野猪被比作“公牛”,且认为野猪的“样子都长得很美”,从而衷心地予以赞美,这种情感的喜好爱憎倒是反映了西游故事的地域文化特点。再如,罗刹听了火神的话后,立刻驮走了补娄玛,“他变为野猪之形,疾如思想捷如风”[75]。又如,湿婆的吠陀时代化身鲁陀罗,他是风暴之神,他的坐骑便是野猪。我们不妨猜想,野猪之所以能够成为风暴之神的坐骑,就是因为它行动迅疾,有神奇之力。

猪八戒是受古印度神话毗湿奴化身为野猪故事的影响而敷演的,通过佛教相关故事传到中土。在杨景贤《西游记杂剧》第十三出“妖猪幻惑”中,猪八戒自报家门说:“某乃摩利支天部下御车将军。”[76]而摩利支天(Maricideva),又名摩利支菩萨或摩利支提婆。摩利支是梵文Marici的音译,意思是“光”,deva提婆,意思是“天”。从“光”的意义引申附会出她会隐形法,能救人于厄难。她在古印度神话中出生甚早,后来被佛教吸收。

在佛寺的造像为一天女形像,手执莲花,头顶宝塔,坐在金色的猪身上,周围环绕着一群猪。汉译佛经中译曰阳焰。以其形相不可见不可取,故名。又曰华鬘,以天女之形相名之,常在日前行,有自在通力之天神也,若念之,则离一切之灾厄,特为武士之守护神,密家所传。此天之印咒,以隐形法为其至极。本行集经三十一曰:“摩梨支,隋云阳焰。”不空译《佛说摩利支天陀罗尼经》曰:“有天名摩利支,有大神通自在之法。常行日前,日不见彼,彼能见日。无人能见,无人能知,无人能捉,无人能害,无人欺诳,无人能缚,无人能债其财物,无人能罚,不畏怨家能得其便。”天息灾译之大摩利支菩萨经一曰:“摩利支菩萨陀罗尼,能令有情在道路中隐身,非道路中隐身,众身中隐身,王难时隐身,水火盗贼一切诸难皆能隐身,不令得便。”

摩利支天三个头分向三面,各有三只眼。正面善相微笑,菩萨脸;左面猪容,有獠牙,伸舌头,皱眉;右面童女相,面似莲花。乘猪车,常作立或跪于车上三折腰舞蹈姿势。身边围绕着一群猪。[77]从摩利支天的简介中可知,猪八戒的原型与摩利支天及其坐骑“金色的猪”有关系,但因为摩利支天在古印度神话中出道甚早,于今猪八戒与她相关的具体缘由不甚清楚了,因而无从说明其间的关系了。但有一点是应该指出的,即在古印度的神话传说中,猪并不是可恶的或是可厌的,而是勇猛可与狮子相媲美,否则毗湿奴何以曾化身为野猪来到人间进行拯救?这也许就是猪八戒故事的源头。

猪八戒这个艺术形象的源头是很多的,除了上文中提到的之外,还有毗罗陀的影子。当毗罗陀被罗摩的箭射中后,他说过一番话:“……我曾迷恋过天女兰跋……”[78]这一点与天蓬元帅之所以被贬到人间的原因何其相似。天蓬元帅因为“迷恋过”嫦娥,酒后失性调戏嫦娥,所以被勒令“重责两千锤”贬出天关,“有罪错投胎”,成了“猪刚鬣”(《西游记》第十九回)。

三 猪八戒所具有的印度文化特征与中土文化的融合

在古印度,猴子和猪都是受人们崇敬的,因此猪八戒这个形象的源头是古印度神话中的野猪,而不是想当然的“驴”:杨光熙先生从《大唐三藏取经诗话》中有一头驴推断出驴便是猪八戒的前身。

毋庸置疑,猪八戒这个形象及其故事也有中土的成分和色彩。或许,朱士行作为最早西天取经的和尚,得到了西域、中土僧俗的钦敬,于是他们将朱士行即朱八戒与摩利支天及其坐骑联系起来了,从而敷演出了关于猪八戒的有趣故事以及猪八戒这个世俗而可爱的形象。

猪八戒与中国第一个正式出家的和尚朱士行有何关系呢?今天《西游记》中猪八戒姓猪,而明代之前他是姓朱的,有元杂剧可以为证。

朱士行(203—282),三国时高僧,法号“八戒”,祖居颍川(今禹州市)。魏齐王曹芳嘉平二年(250),印度律学沙门昙河迦罗到洛阳译经,在白马寺设戒坛,朱士行首先登坛受戒,成为我国历史上汉家沙门第一人。尔后,朱八戒便在白马寺刻苦钻研《小品般若经》,并且登坛开讲,从而成为中国僧人讲经的第一人。他听说西域有善本《大品经》,便决心只身西行取经。魏元帝景元元年(260),他从雍州(今陕西长安县西北)出发,涉流沙河而来到佛国于阗(今新疆和田),得到了《大品般若经》原本,抄写90章,约60万字,于晋武帝太康三年(282)派弟子弗如檀等将佛经送回洛阳。临行前遭到当地部分僧人的反对,朱八戒气愤地将经卷扔进火中,发出毒誓,说如果经卷不传入中土,那么就焚毁。结果经卷在大火中保持完好,那些反对的人也就不说什么了。朱八戒未及返回故土,圆寂于阗,终年80岁。291年,陈留仓垣水南寺印度籍僧人竺叔兰等开始翻译、校订朱士行抄写的《大品般若》经本。历时12年,终于译成汉文《放光般若经》,共20卷。

朱士行法号八戒,自然是“朱八戒”了。朱元璋建立明王朝后,朱是国姓,为了避讳国姓而改朱八戒为“猪八戒”。况且,朱八戒也确实到西域取过经,并且生活在西域直到圆寂。这就是说,《西游记》中的师徒四众,在历史上都是有原型的:玄奘之于唐僧,悟空之于孙行者孙悟空,朱士行之于猪八戒,密教中的深沙神之于沙和尚。

《朴通事谚解》的有关注文记载,唐僧于花果山石缝中救了孙行者,“与沙和尚及黑猪精朱八戒偕往”西天取经。这同明代以前其他的有关“西游”故事把“猪八戒”称为“朱八戒(界)”是一致的。明初,杨景贤的《西游记杂剧》中的猪八戒已经由“朱”改为“猪”了。并且,由《朴通事谚解》中的“黑猪精”改为“金色猪”了。《西游记杂剧》取材于佛经故事,而其中的摩利支天猪车中的猪就是金色猪。至于改姓,这显然是因明代国姓为朱,再称猪为“朱八戒”,就会冒触忤本朝国姓的危险,为了避讳,不得不改。

《西游记》斗法故事中,我们都知道孙悟空的对手很多都是神灵的坐骑,如太上老君的坐骑青牛、文殊菩萨的坐骑狮子等,这也就是说,猪八戒本来也是“坐骑”成魔考验唐僧的,只不过是被观音菩萨预定为取经赎罪而已,从而成了西天取经赎罪的五众之一。

当然,我们认为猪八戒这个艺术形象与中土的文化也有密切的关系,例如红山文化中有玉猪龙,足见中国古人对猪龙的喜爱和崇拜。另外,《三国演义》第七十三回“玄德进位汉中王,云长攻拔襄阳郡”中关平在为关羽解梦的时候说“猪亦有龙象(此处‘象’通‘像’)”,等汉中王令关公都督荆襄九郡事时,众官拜贺曰:“此足见猪龙之瑞也。”

这些表明中国古人似乎对猪也并不讨厌,虽然喜爱程度可能不及古印度人。就更不用说猪八戒在当今社会取得了令人心仪的地位了:据问卷调查,猪八戒在他们师徒四人中最为女性青睐,甚至到了偶像的地步,即“嫁人就嫁猪八戒”,原因据说是猪八戒怜香惜玉,懂得温存,而好色、贪吃皆人之本性,甚至是亲近的理由了。

众所周知,在《大唐三藏取经诗话》中尚未出现猪八戒这个形象,最早在《朴通事谚解》注引《西游记平话》为“黑猪精朱八戒”。而《西游记杂剧》中的“猪八戒”为“金色猪”,显然,这是两个系统。

在《西游记》中,猪八戒初到高老庄的时候,“是一条黑胖汉,后来就变做一个长嘴大耳朵的呆子,脑后又有一溜鬓毛,身体粗糙怕人,头脸就像个猪的模样”(第十八回),张锦池认为这就是猪八戒“平素的尊荣”。如此说来,《西游记》中的猪八戒并不是杂剧中的“金色猪”,而是黑色野猪,也就是说,小说中的猪八戒之原型,应该是印度神话中的瓦洛哈。

当然,我们不否认,《西游记》中的猪八戒又带有中土文化的特征以及商品经济比较发达的市民文化的趋向,如猪八戒的好色、惫懒、自私、爱贪小便宜等性格特征,显然是市民社会小市民个性的真实反映。

《西游记》与佛经之间的关系,是不言而喻的。但是,这还远远不够,因为我们需要弄清楚一个问题,即古印度神话传说是如何传到中土的?它是随着佛教之俗讲而进入东土的,并对中国文学的影响甚为深远。

正如陈寅恪先生所言:“自佛教流传中土后,印度神话故事亦随之输入。观近年发现之敦煌卷子中,如维摩诘经文殊问疾品演义诸书,益知宋代说经,与近世弹词章回体小说等,多出于一源,而佛教经典之体裁与后来小说文学,盖有直接关系。此为昔日吾国之治文学史者,所未尝留意者也。”[79]鲁迅先生也认为:“魏晋以来,渐译释典,天竺故事亦流传世间,文人喜其颖异,于有意或无意中用之,遂蜕化为国有。”[80]

陈寅恪先生在《西游记玄奘弟子故事之演变》中已经考证出了猪八戒的故事出自唐义净译《根本说一切有部毗奈耶杂事》卷3《佛制苾刍发不应长因缘》。这个故事发生在印度闪毗国,“桥”与“高”音相似,遂讹为《西游记》中的“高老庄”。

陈寅恪先生认为猪八戒的原型是牛卧苾刍:

时具寿牛卧在闪毗国,住水林山出光王园内猪坎窟中。……出老王命掌园人曰:“汝今可于水林山处,周遍芳园,皆可修治。……”彼人敬诺,一依王教。既修营已,还白王知。时彼王即便将诸内宫以为侍从,往诣芳园。游戏既疲,偃卧而睡。时彼内人,性爱花果,于芳园里随处追求。时牛卧苾刍须发皆长,上衣破碎,下裙垢恶,于一树下跏趺而坐。宫人遥见,各并惊惶,唱言:“有鬼!有鬼!”苾刍即往入坎窟中。时王闻已,行至窟所,执剑而问:“汝是何物?”答言:“大王,我是沙门。”王曰:“是何沙门?”答曰:“释迦子。”问言:“汝得阿罗汉果耶?”答言:“不得。”“汝得不还,一来,预流果耶?”答言:“不得。”“且置斯事,汝得初定,乃至四定?”答:“并不得。”王闻是已,转更瞋怒,告大臣曰:“此是凡人,犯我宫女,可将大蚁填满窟中,蜇螫其身。”时有旧住天神近窟边者,闻斯语已,便作是念:“此善沙门,来依附我,实无所犯,少欲自居。非法恶王,横加伤害。我今宜可作救济缘。”即自变身为一大猪,从窟走出。王见猪已,告大臣曰:“可将马来,并执弓箭。”臣即授与,其猪遂走,急出花园。王随后逐。时彼苾刍,急持衣钵,疾行而去。[81]

但笔者认为陈寅恪先生的“牛卧苾刍说”还没有追根溯源,因为牛卧根本就不是“猪头人身”。

现存英国大英博物馆内,由斯坦因窃去的敦煌唐人绘图像《大摩里支菩萨图》,是一张幢幡,上绘大摩里支菩萨,菩萨脚前有一只猪,猪头人身,双手架开,作奔走如飞状,造型活泼,显出法力无边的样子。曹炳建先生认为这就是后来传说中的野猪精——猪八戒的最早雏形[82]。这幅图笔者没有亲见,不敢妄言。但是,其中的猪是“猪头人身”,毫无疑问,如前所述,它也是古印度神话的产物,其原型可追溯到毗湿奴的化身瓦洛哈:佛教中的一些神是将婆罗门教中的神借用了,如大梵天、迦叶等,只不过地位发生变化罢了;婆罗门教即后来的印度教亦然,在婆罗门教中佛陀成为毗湿奴的第九次化身。

在《西游记》猪八戒与印度毗湿奴化身瓦拉哈之间,还有一个过渡的艺术形象,那就是佛经中的金色猪、夜伽神等,它们都是猪头人身。如果我们问瓦洛哈与猪八戒之间的传播和接受途径是什么?答案就是这些过渡形象即中间物的传播和接受途径,实即佛教在中土的传播和接受之途径。

杨景贤《西游记》杂剧中的猪八戒与小说《西游记》中的猪八戒大相径庭,在第十三出《妖猪幻惑》开头自叙道:“自天门到下方,只身唯恨少糟糠。神道若使些兒个,三界神祇脑(恼)得忙。某乃摩利支天部下御车将军。生于亥地,长于乾宫;搭琅地盗了金铃,支楞地顿开金锁。潜藏在黑风洞里,隐现在白雾坡前。生得嘴长项阔,蹄硬鬣刚。得天地之精华,秉山川之秀丽。在此积年矣。自号黑风大王,左右前后,无敢争者。”很明显,这里的猪八戒形象与小说中的猪八戒形象迥然不同,而我们知道,中国戏曲与小说似乎是两个自成体系的系统,如《水浒传》与水浒戏,其中的人物形象、故事情节等都不相同。

探求艺术原型的思路,以我们探求猪八戒的原型为例,就是应该依据《西游记》小说文本对他的描述,抓住其本质特征来展开,而不是依据文本之外的东西。我们依据小说文本来看,猪八戒实乃一“野彘”:猪八戒第一次出场时,是观音菩萨去东土寻求取经人,经过木吒与之打斗后,观音菩萨问:“你是哪里成精的野豕,何方作怪的老彘,敢在此间挡我?”[83](《西游记》第八回“我佛造经传极乐,观音奉旨上长安”)猪八戒之形貌,另一次出自孙悟空之眼中,即“黑脸短毛,长喙大耳”(《西游记》第十八回),可见乃黑色猪,不是金色猪。况且,是一头“野猪”,不是“家猪”。当唐僧问西去的前程时,乌巢禅师对唐僧说:“野猪挑担子,水怪前头遇。”(《西游记》第十九回)这里就是“骂的八戒”。之前孙悟空要捉拿他的时候,回去对唐僧也说猪悟能“嘴脸象一个野猪模样”,由是观之,猪八戒的原型只能是“野猪”,且是黑色的野猪,而不可能是金色猪或是驴。

猪八戒是水神,在《西游记》中的多次水中斗战,他和沙僧都是能将,孙悟空则望尘莫及。毗湿奴的化身之一瓦洛哈是一头野猪,这头野猪是猪头人身,猪八戒与其何其相似乃尔。猪八戒的这一本事,来自野猪是喜水的动物以及毗湿奴的野猪化身瓦洛哈,如前所述,他曾到海底把陆地女神拯救上来。

综上所述,一个艺术形象往往不是某一种文化的产物,而经常是几种文化交融荟萃的结晶,其原型往往不是固定的、具体的,而是多种源头、多个原型的取舍,并历经当地化之后而形成的,猪八戒这个艺术形象也是如此。《西游记》中猪八戒这个艺术形象,既具有中土的文化底蕴,又具有印度文化的独特特征的。这一形象的生成,其源头来自西域,而在中土得以丰富和发展。但如果追根溯源,“金色猪”显然不是猪八戒的原型,而只是一个“中间物”或者是“流”而非“源”,沿着此“流”往前追溯,其“源”便是印度神话中的瓦洛哈,即猪八戒的原型是瓦洛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