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3:文学的转型与突变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三 研究的方法

在文学研究领域,新批评方法不断被研究者们尝试和操作,印象主义批评、精神分析方法、文化人类学批评等,为文学研究开辟了新的研究可能。但在每一种新批评方法被操作时,都极少是一种方法的独自舞蹈,往往在一种主导批评方法的基础上,会有几种研究方法的介入。本书的研究方法以经典的社会—历史批评法为主,对文学作品以及产生文学作品的社会历史背景进行分析和评价,同时兼以精神分析法和文化批评方法。

社会—历史批评是一种传统悠久的文学研究方法。它注重文学的社会历史价值和影响。在中国古代,文学的社会功能性被研究者广泛地作为衡量文学价值的标准,其观点影响了中国古代文学的发展。信仰“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篇篇无空文,句句必尽规……唯歌生民苦,愿得天子知”的白居易,是唐代有代表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的创作追求社会功利性,他对诗歌的评价也把是否反映现实生活放在首位。在西方,亚里士多德开创的文学批评“模仿说”,是社会—历史批评的最早观点,其后,长期雄霸文学批评领域的就是这种社会—历史批评。从19世纪中后期开始,欧洲新的文学创作与研究方法不断出现,但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和批评原则,始终是一个主流。

社会—历史批评注重对文学作品和文学现象作具体阐释和分析,注重研究文学作品的社会历史内容与作家本人的关系。本书在考察1993年的文学现象、创作情况以及与当时社会之间的相互影响时,采用的主导研究方法,是社会—历史批评法。比起其他方法——精神分析法、文化批评法等,社会—历史批评法尽管有意义大于审美的弊端,但对于一个历史时段中所发生的文学现象和思潮进行研究,也只有这种研究方法才最能深入到文学史的深处。

本书在研究中,主导方法是社会—历史批评法,但在阐述具体文本和现象时,又兼用了其他研究方法,如,用精神分析方法,对小说《废都》和顾城之死进行研究;用文化学研究的方法,通过地域文化的分析,解读陕籍作家的文化心态,等等。

对于发生在1993年前后的文学现象和文学思潮,仅仅用六个章节来概述,显然不能穷尽其相,只能说是一种策略性的选择。1993年是中国文学的转型期,曾有研究者称这一年为“世纪末的喧哗”[5],准确地概括出了1993年文学现场的特征:活跃生动而无成规,声音嘈杂难辨主调。作为世纪之交的1993年,结束了80年代基本一体化的文学格局,开创了一个新的多元文学时代,更对21世纪中国文学的发展有重大影响。目前,学界有“重返80年代”[6]的吁求,也有“重审90年代文学”[7]的理性思考。对历史考察和研究,也许要等到时过境迁之后,才会有冷静而客观的思考。


[1] [丹麦]勃兰兑斯:《十九世纪文学主潮·引言》,张道真等译,人民文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1页。

[2] [美]黄仁宇:《1587:万历十五年》(增订纪念本),中华书局2007年版,第1页。

[3] 旷新年:《写在当代文学边上》,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第90页。

[4] [荷兰]佛克马、蚁布思:《文学研究与文化参与》,俞国强译,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50页。

[5] 张志忠:《1993:世纪末的喧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1页。

[6] 程光炜、洪子诚:《重返八十年代》,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7] 张清华:《重审“90年代文学”:一个文学史视角的考察》,《文艺争鸣》2011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