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一 外语篇章阅读理解过程中的抑制现象、特点及其个体差异
随着对工作记忆研究的不断深入,对于抑制在语言理解中的作用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然而,如果进一步对所取得的成果和结论加以分析,还有许多地方值得深入探究。
首先,与词汇和句子抑制的研究相比较,涉及语篇阅读抑制现象的研究相对薄弱,特别是目前绝大多数研究都是围绕母语阅读展开(Connelly&Hasher,1991;Burke,1997; Chiappe,2000;Gernsbacher,2004;Linderholm et al.,2004; Mackay,2008;李寿欣等,2010),有关外语和第二语言的实证研究相对缺乏。尽管个别研究(马拯、吴诗玉,2011)显示,外语篇章阅读中的抑制现象表现出与母语相类似的规律,但该研究仅仅停留在对语篇内无关信息去激活的测量上,没有对抑制过程中来自母语的干扰进行探讨。与母语阅读不同,外语阅读者在对语篇或文本意义进行提取时必然会受到先入为主的母语知识背景和思维习惯的影响,并对由此而引发的负迁移等干扰因素进行抑制。鉴于英、汉两种语言在文字体系、语序、句法结构以及话语组织和连接手段等方面存在明显差异(潘文国,2005),那么,对于母语为汉语,目的语为英语的外语学习者而言,其抑制能力是否会表现出与母语阅读不同的特点,是否存在显著的个体差异和性别差异,目前缺乏足够的证据加以说明。
其次,作为语言理解的最高层次,篇章阅读理解是在词汇和句子理解基础上,对段落或文本意义进行提取的有序而连贯的心理表征建构过程。而在这一过程中,读者不仅需要抑制来自语言内部的干扰(如在情境模型的构建中那些与当前目标不一致的前文信息,以及阅读理解中歧义词的多重语义的通达等),还需要抑制来自语言外部的干扰(如由读者自身文化背景、既定的认知图式以及刻板观念等带来的理解上的负迁移)。然而,现有研究基本上沿着语篇内抑制和语篇外抑制两条彼此分离的思路展开,缺乏在上述两个不同层面对语篇阅读中的抑制现象进行综合分析与比较,因而得出的结论具有较大的片面性。根据我们对抑制本质和功能的理解,对语篇内前文信息的抑制,更多作用于抑制的后作用过程,即激活后的无关信息的去激活过程,这一过程体现的是抑制的清除与限制功能;与此不同,对语篇外无关干扰的抑制则强调了抑制的前作用过程,反映的是抑制的阻止通达功能,即阻止无关信息进入工作记忆。那么,对于不同阅读水平的二语学习者而言,对于语篇内和语篇外无关信息的抑制水平是否存在差异,如果是,差异又表现在哪些具体方面?对此,几乎没有研究涉及。
二 外语篇章阅读理解的抑制机制及其与阅读效率的关系
在揭示语篇阅读理解抑制机制方面,由于研究视角和范式的不同,目前的结论存在较大争议,而且涉及外语篇章阅读抑制机制的研究为数极少。如前所述,对于导致母语篇章阅读抑制能力个体差异的根源,目前主要存在两种不同的观点。以Zacks、Connelly等为代表的抑制衰减理论认为,抑制能力有随年龄增长而逐步下降的趋势。青年人在篇章阅读中抑制干扰信息的能力显著高于老年人,而这种差异主要存在于阻止通达功能上,即抑制的前作用过程(Connelly&Hasher,1991;Burke,1997;Chiappe,2000; Mackay,2008)。然而,另有研究对此提出了反驳,认为阅读过程中目标和干扰信息在工作记忆中均得到了激活,青年人的抑制能力好于老年人并不是由于其在阻止通达功能上更加优秀,而是因为他们能够在工作记忆中对目标和干扰信息进行更好的识别,即抑制能力的差异应当发生在抑制加工的后作用过程(Dywan,1995;Kemper&Mc-Dowd,2006;李寿欣等,2010)。上述分歧在外语篇章阅读中是否会存在?对于不同阅读水平外语学习者而言,如果其抑制能力存在差异,那么差异的根源究竟表现在前作用过程,还是后作用阶段,目前尚不清楚。
另一方面,外语篇章阅读最明显的特点便在于阅读中会受到母语的影响,然而,以往有关母语的研究在探讨语篇阅读抑制机制的过程中,对于母语在外语(目的语)阅读抑制能力上究竟扮演着怎样的角色,两者间究竟存在怎样的相互作用关系,均无法做出回答。在母语和外语阅读技能的关系问题上,学术界一直存在激烈的争论。阅读的普遍性假设认为(Cummins,1991),阅读能力具有普遍性,母语阅读能力会自然地迁移到目的语阅读;但语言阈值假设则指出(Clarke,1980;Pichette&Segalowitz,2003),实现母语阅读能力向目的语的迁移必须以目的语语言水平为中介,如果达不到阈值要求,迁移将不会产生。然而,上述理论上的分歧主要是从信息激活的角度提出的,而在重视母语阅读向目的语产生的正迁移的同时,同样不能忽视由负迁移所产生的消极所用。有研究表明,外语阅读时读者的母语“通道”总是处于开放状态。虽然学习者一方面能够借助母语帮助理解正在阅读的材料(Kern,1994;吴诗玉、王同顺,2006),但出于对母语思维的惯性和倾向性依赖,他们在提取外语篇章意义时也会因差异而受到干扰,尤其在阅读高难度语篇时,这种干扰会显得更为突出。那么,如果伴随语篇难度的增加,学习者对母语(汉语)干扰刺激的抑制水平是否会显著低于目的语(英语);除此之外,与高水平阅读者相比,低水平者阅读时是否会更多受到干扰刺激的影响,而表现出较低的抑制水平和阅读效率,目前均缺乏足够的证据予以说明。总之,有必要结合语篇难度以及母语和目的语(英语)两类干扰刺激,进一步揭示外语学习者语篇阅读中抑制机制的特点及其在阅读效率中的作用。
一直以来,学术界都很重视从认知风格角度对抑制机制的研究。所谓认知风格,是指个体在认知活动中所偏爱的加工信息的方式,即表现在个体对外界信息的感知、注意、思维、记忆和解决问题的方式上。目前研究较多的是场独立型认知方式与场依存型认知方式。场独立与场依存这两个概念来源于威特金(Witkin&Goodenough,1981; Witkin,1997)对知觉的研究。场独立的个体对客观事物作判断时,倾向于利用自己内部的参照,不易受外来因素的影响和干扰;在认知方面独立于周围的背景和环境,倾向于在更抽象的水平上加工,能够独立对事物作出判断。与此相对照,场依存者对物体的知觉倾向于把外部参照作为信息加工的依据,难以摆脱环境因素的影响,他们的态度和自我知觉更易受周围背景和环境因素的干扰。已有研究发现,由于场独立者倾向于以内在参照作为信息加工的依据,因此在词汇和句子理解中其抑制能力显著高于场依存个体(Lefever&Ehri,1976;宋广文、韩树杰,2007)。然而,不同认知风格的个体在外语篇章阅读的过程中的抑制能力是否也存在差异?特别是场独立型外语学习者在抑制来自母语干扰的水平上是否显著高于场依存型学习者,从而表现出更高的阅读效率?对此,也有待进一步研究予以揭示。
三 对抑制与外语篇章阅读能力的教育干预
以往绝大多数对抑制机制与阅读效率关系的研究,其结果仅能反映抑制与阅读效率之间可能存在的某种相关或共变关系,但仍不足以揭示其中的因果关系。对此,笔者认为可以尝试采用教育心理学当中对照组与实验组的对比干预研究思路,在相关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对不同认知风格、语言水平学习者抑制能力的训练和干预,最终检验阅读效率的变化,从而进一步揭示在目的语水平、认知风格、抑制与阅读效率间可能存在的相互作用关系。
不可否认,过去针对外语篇章阅读理解的干预大多从信息激活的角度展开。而由此产生的针对外语和第二语言的阅读策略,通常强调对语音、词汇、句法以及相关语境信息和母语知识的激活和充分利用(Nation&Coady,1988;Carrell,1991;Sparks&Ganschow,1993:289-302;Sparks,2001:38-54),而从抑制角度对外语阅读技能的干预很少有研究涉及。国内有关抑制的研究多处于理论探讨阶段(吴诗玉、王同顺,2005;杨小虎,2005),既缺乏在篇章阅读理解中对抑制水平进行测量,也缺乏对抑制的认知机制进行深入挖掘,因而无法制定出有针对性的干预措施,从而影响了外语阅读能力的发展和教学水平的提高。根据结构建构理论,阅读困难者由于抑制机制的效率低下,导致在建构结构中更为频繁地转换并且建构更小的、更不连贯的表征结构,从而影响了对语篇整体意义的提取。而有限阅读时间的限定往往会加剧这一状况,并产生恶性循环。基于此,有必要在重视传统外语阅读教学策略的同时,探索抑制训练在提高外语篇章阅读能力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