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古典经济学的报酬递增思想
报酬递增的思想至少[1]应该上溯到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及其原因的研究》就是探讨如何实现国家财富增加,如何提高国民生活水平的。用今天的术语说,就是一个国家的经济如何实现增长的问题。《国富论》回答了财富是什么,财富的来源是什么,怎样才能迅速积累财富,怎么分配财富等这些基本经济问题。斯密认为,财富就是国民每年消费的一切生活必需品和便利品,金银货币只是其中一个小部分,重农主义所提出的土地纯产品即农产品也只是财富的一部分。财富的增长表现为人均消费的生活必需品和便利品的增加。在《国富论》的“序论及全书设计”中斯密开宗明义地提出财富来源于国民的劳动,财富的增长来源于从事有用劳动的人数的增加和国民运用劳动的技巧和判断力。并且指出第二个因素即劳动生产率的状态对财富的增长影响是最主要的。斯密的研究包括对资源分配的静态分析和对经济进步的动态分析两种倾向。其静态分析是以后新古典经济学经济均衡的思想渊源;其动态分析则为马克思的历史分析和以后的制度经济学、演化经济学的研究提供了线索,从而成为报酬递增经济学研究的一个源泉。
斯密在《国富论》第一章“论分工”中提出,“劳动生产力上最大的增进,以及运用劳动时所表现的更大的熟练、技巧和判断力,似乎都是分工的结果”。[2]即分工促进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从而促进了财富的增长。分工是财富增长的一个重要来源。分工是通过哪些途径促进劳动生产力和财富的增长呢?斯密提出了三条路径:“第一,劳动者的技巧因业专而日进;第二,由一种工作转到另一种工作,通常需损失不少时间,有了分工,就可以免除这种损失;第三,许多简化劳动和缩减劳动的机械的发明,使一个人能够做许多人的工作。”[3]即斯密认为,分工导致了专业化、时间节约和机器的发明。人们为什么会分工?斯密认为这是由人们之间的互通有无的交换天性带来的,这种天性是人类所特有的。人类的交换行为是一种自愿的合作行为,通过交换,各自得到自己所需要的东西。分工是如何得到发展的呢?斯密认为,“分工起因于交换能力,分工的程度,因此总要受交换能力大小的限制,换言之,要受市场广狭的限制”。[4]斯密的这个观点被后人们称为“斯密定理”。
财富的增长源于分工的发展,分工的程度受市场广狭的限制,这就是斯密思想中所包含的递增报酬思想。斯密借此要说明的是,政府不应该限制自由交易,应让市场尽可能地扩大,从而加深分工的程度,促进财富的增长。斯密在《国富论》中开篇即论分工,阐述分工是财富增长的重要来源,但他没有进一步深入下去,而是很快被商品价值和价格问题吸引走了。伟大的思想家就像上帝一样,他只给你一些启示而不会清清楚楚地给你指明,这需要凡人去领悟。斯密的分工思想就像上帝的启示一样为以后的马歇尔、阿伦·杨格、布莱恩·阿瑟等人探索递增收益问题提供了线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