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论
统计是社会非常重要的基础工作,一个科学、高效的现代统计体系对中国发展至关重要。《中国统计发展报告(2014)》旨在针对影响中国统计发展的有关问题进行系统、深入的专题研究,从而为中国统计体系改革与发展、统计方法应用与创新提供一些理论支持和政策建议,同时,也希望本报告的出版能够有助于改进全社会对统计的认知,更好、更准确地理解、分析和应用统计数据。
本报告按专题形式撰写,各个选题重点围绕“中国统计发展实践”来展开,研究内容主要涉及发展历程、现状分析、主要问题、优势劣势、机遇挑战等,同时也非常注重国内实践与国际标准、其他国家实践的比较,以及对统计数据质量的评估,由此探求中国统计未来发展的方向和思路,并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具体来说,《中国统计发展报告(2014)——开启中国统计的大时代》共包括六大专题:(1)中国统计体系; (2)中国货币与金融统计; (3)中国财政统计; (4)中国外贸统计; (5)中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 (6)中国参加全球国际比较项目。从结构上看,各个专题研究自成体系,独立成篇,下面对各专题内容分别做一简要介绍。
专题一主要探讨中国统计体系发展的历史、现状与未来,全面考察中国统计体系的建立、演进和发展历程,在此基础上,对中国统计发展现状与趋势进行评估分析。伴随着新中国的成立,政府统计工作经历了曲折而辉煌的演进过程,中国统计体系不断发展,为社会经济的发展进步作出了重大贡献。
为更好地满足社会对统计信息的需求,中国政府统计从无到有,现已建立起一套初成体系、较为完善的统计制度。但与国际统计标准、发达国家先进统计水平相比,中国统计体系尚存不小差距,与用户不断扩大化、精细化、及时性的数据要求相比,中国统计工作在实践中也暴露出了诸多问题和不足。为了清晰地认识中国统计体系的发展脉络,本专题从统计调查制度体系、统计服务体系和统计保障体系三方面出发,系统地回顾了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统计体系的建立、发展和演变过程。基于对中国统计发展历程与现状的全面回顾,采用SWOT分析法和机构观—功能观分析法对中国统计发展水平进行了系统评估,力图揭示现阶段其所面临的主要问题和存在的弊端,由此探讨中国统计体系改革与发展的战略方向和思路,以促进中国统计能力建设,真正建立起一个科学、高效的现代统计体系,并提出了一些具体的政策建议。主要内容包括五个部分:(1)中国统计体系的建立与演进; (2)中国统计体系发展现状; (3)中国统计体系发展评估; (4)中国统计改革与发展的战略选择; (5)中国统计改革与发展的政策实施。
专题二重点分析中国货币与金融统计的发展。货币与金融统计是一国经济统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政府制定货币政策和开展宏观调控提供数据支持,也为各类市场主体决策提供有用信息。中国货币与金融统计经历了曲折的发展历程,从奠基性发展到改革式发展,再到规范化发展,现已建立了现代货币与金融统计体系的基本架构。当然,客观而论,中国货币与金融统计尚存不少问题,在概念分类、统计方法、指标设置与数据质量等方面离国际标准和先进国家水平还存在一定差距。特别是在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之后,货币与金融统计在一国经济发展和运行中的重要性更加突出,金融统计范式和理论方法体系也面临不少新挑战和新要求,国际社会已经和正在采取一系列措施积极应对。
中国货币与金融统计已初成体系,基本架构逐步完善,形成了一套统计产品系列,承担着为政府、企业、居民及国际社会提供货币与金融统计信息的职能。本专题回顾了中国货币与金融统计发展的历程,着重分析当前发展现状及面临的挑战,具体内容包括:(1)发展历程回顾; (2)发展现状分析; (3)比较与评估; (4)未来发展分析; (5)若干政策建议。下一步,中国应充分利用当前货币与金融统计国际标准修订、更新的机会,全方位改革和完善货币与金融统计制度,提高金融统计能力,逐步建立一个符合国际标准、适应本国国情、科学高效的现代货币与金融统计体系,更好地服务于社会经济发展。
专题三集中探讨中国财政统计的发展。实际上,中国的财政统计有着十分悠久的历史,其萌芽最早可以追溯到周朝,但现代意义的财政统计直到清末和民国时期才得到一定的发展。新中国成立后,政府财政统计制度快速发展,特别是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经济迅速发展,财政实力显著增强,政府在经济和社会事务中的影响十分巨大。然而,尽管财政统计信息对财政政策制定、宏观经济调控和财政经济形势分析来说是不可替代的重要依据,但中国长期受计划体制的影响,对财政统计的重视程度不够,政府财政统计制度明显滞后于财政改革的进程,无法为中国财政改革提供足够的、客观的信息。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的《政府财政统计手册》(GFSM)等国际标准相比,中国现行财政统计体制尚存不少问题,例如,对社会经济单位的划分与国际标准不符,财政收支统计核算范围缺乏全面性,财政收支分类体系与国际标准差距较大等。
良好的政府财政统计是财政分析的重要基础,在监测政府经济活动稳健性和制定经济政策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总体上看,中国现行的政府财政统计核算功能单一,基础薄弱,未成体系,无法系统地反映政府经济活动,也无法为政府的宏观经济管理和调控提供客观、强大的数据分析信息。因此,改革现行政府财政统计,使之既适应中国国情又符合国际规范,已成为当前中国财政统计改革的一项重要任务。中国的政府财政统计体系需要参考国际标准(如GFSM)进行改革,到目前为止,中国还缺乏构建符合国际标准的政府财政统计体系的微观基础。为此,中国应进一步深化全口径预算管理改革,积极推动财政统计向权责发生制过渡,同时,借鉴国际会计标准,改进和完善中国政府会计核算体系。
专题四重点分析中国外贸统计发展。自1978年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以来,中国对外开放的广度和深度不断提高。尤其是2001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以来,无论是对外贸易总量还是国际商品贸易或国际服务贸易,中国都居于世界前列。随着中国对外贸易的迅速发展,外贸经济对中国国民经济的影响越来越大,现行贸易统计制度存在的问题也变得越来越突出。本专题致力于梳理中国对外贸易统计的现状,试图以国际贸易统计标准提供的贸易统计框架来审视中国对外贸易统计中存在的问题,以期为中国对外贸易统计的进步提供参考。
相比于快速发展的对外贸易,中国的对外贸易统计制度则远落后于国际标准。本专题首先介绍了对外贸易统计的国际标准,然后分析中国对外贸易统计制度的不足,主要涉及国际商品贸易统计、国际服务贸易统计和外商直接投资统计等,并着重探讨了在贸易统计中备受关注的增加值贸易统计问题。当前,无论是理论研究还是实践探索层面,全球价值链与贸易增加值核算问题都已成为世界各国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在这一背景下,近年来,关于贸易增加值核算的研究及推广工作发展迅猛而且成果颇丰,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和WTO等国际组织对贸易增加值核算方法给予了相当关注并不断开展其推广工作。最后,对中国外贸统计发展提出了若干改进建议,以期为完善中国的对外贸易统计制度提供理论支持。
专题五主要探讨中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的统计问题。CPI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经济指标,反映消费者支付商品和劳务的价格变化情况,通常作为观察通货膨胀水平的主要指标。CPI广泛用作缩减居民生活费用的货币度量,测度居民生活费用的变化是经济分析和测度的中心目标之一,如果不能准确地测度通货膨胀,通货膨胀目标制的货币政策将大打折扣。
世界各国普遍高度重视CPI统计,无不认真地组织CPI的编制工作。从国际上看,物价指数统计最早可以追溯到17世纪中叶。相比西方发达国家,我国的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编制起步较晚,直到19世纪末才开始出现CPI统计的萌芽。本专题在简要地回顾CPI统计发展历程后,深入探讨了CPI编制的国际标准,剖析了CPI统计的两个理论框架,即固定篮子指数理论和生活费用指数理论,并对我国CPI统计方法进行国际比较。研究表明,我国居民消费价格统计尚存不少问题,诸如统计权重更新相对缓慢且存在偏差、缺乏对产品质量变化的调整、产品篮子更新速度缓慢、CPI编制方法及方法变更公布较少等。高质量的CPI数据是进行经济分析的重要前提,上述问题的存在为改进CPI统计指明了途径,报告最后从CPI统计方法、CPI指数体系及CPI发布规范等方面重点说明了我国CPI编制的发展趋势,并结合我国国情提出了CPI统计未来发展的建议,以促进我国CPI统计数据质量的提升。
专题六全面评析中国参加全球国际比较项目(ICP)的行动与结果。为了寻求一条能准确评价并比较各国GDP规模与结构的途径,联合国统计委员会1968年设立了国际比较项目,ICP现已成为当前一项最大的全球性统计活动。其目的是测算各国货币购买力平价(PPP),用作货币转换因子,将各国以本币表示的国内生产总值(GDP)及消费、投资等总量指标转换为用统一货币单位表示,以比较和评价各国实际经济规模和结构。迄今为止,国际比较项目共进行了八轮,第一轮ICP以1970年作为比较年份,只有10个国家参加,而第八轮ICP于2010年10月20日首个世界统计日正式启动,以2011年作为比较基准年,2014年4月30日正式公布初步结果,参加的国家和地区达199个。
本专题首先对全球ICP的发展历程进行梳理,回顾了1970年第一轮至2011年第八轮ICP的发展过程,进而重点介绍了中国参加1993年、2005年和2011年三轮ICP的过程,以及1999年和2009年两次补充调查的过程。报告还对ICP方法进展、难点和创新进行了详细分析,并且探讨了中国在实施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以及第六轮至第八轮ICP数据质量改进措施。最后,重点分析和评估了2011年第八轮ICP新方法对数据质量的影响,以及2011年ICP全球结果和中国结果,并对ICP结果在中国的应用进行了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