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 本书的主要内容
本书共设九章。第一章,即本章,主要指明本书研究主题的背景,从而引出研究的理论主旨和现实意义。第二章,对精神健康概念及研究范式、社会网络与支持对精神健康的影响研究进行综述,包括社会网络、社会支持、亲属关系(特别是中国亲属关系)、社会人口因素(年龄、性别、教育、婚姻)等,以及相应的理论研究。第三章,主要介绍本书的研究方法,包括资料说明、变项的测量、各章检验的假设,以及整体的研究框架等。第四章,分析北京市居民精神健康状况的基本情况,主要呈现北京市居民抑郁得分的社会人口特征,例如在年龄、性别、教育程度等人口学指标上的分布。第五章,分析北京居民的亲属网络特征及支持网的亲属分布情况,亲属网络类别包括配偶、父母、兄弟姐妹、成年子女、远亲属五个类别,亲属网络特征涉及此五类亲属的人数、交往频率、居住状况或距离;亲属支持状况主要探索五类亲属提供的工具性支持与情感性支持状况。第六章,针对亲属网络特征与北京市居民抑郁得分进行相关性分析(亲属网络特征-精神健康)。与此同时,本章还进行了社会人口因素的分组分析,以期获得不同年龄、性别、教育水平、婚姻等条件下,亲属网络特征对人们精神健康状况是否存在差异。第七章,分析亲属支持与北京市居民抑郁得分的相关性(亲属支持-精神健康)。亲属支持首先区分了六种日常情况,分析每种情况下获得不同亲属帮助的居民,其抑郁得分的排序;其后将六种情况之下的帮助归为工具性支持和情感性支持,分析不同亲属提供不同支持对人们的精神健康产生的影响。本章最终希望在了解不同支持对人们精神健康产生不同影响之后,总结当前中国家庭亲属关系的特征。第八章,探索亲属网络是否通过亲属支持对精神健康产生影响(“社会网络-社会支持-精神健康”),验证社会网、社会支持对精神健康的作用机制和途径。第九章,总结数据结果、理论验证结果,以及现实意义,并反思本次研究的局限。
[1]Kleinman,A.,J.M.Anderson,K.Finkler,R.J.Frankenberg and A.Young,“Social Origins of Distress and Disease:Depression,Neurasthenia,and Pain in Modern China.”Current Anthropology 24,No.5(1986):499-509.
[2]Weiss,Gregory L.and Lynne E.Lonnquist.The Sociology of Health,Healing,and Illness.2nd ed.:Upper Saddle River,N.J.:Prentice Hall,1997.
[3]殷大奎:《中国精神卫生工作的现状、问题及对策(摘要)》,《中国民政医学杂志》2000年第1期,第1-3页。
[4]健康网:《心理问题危及上亿中国人》(http://www.cma-mh.org/common/article/articlecontent,asp?recordId=58178)。
[5]环球网:《英报:至少一亿中国人患精神疾病》(http://www.chinapress.net/observer/2009-04/29/content_211483)。
[6]殷大奎:《中国精神卫生工作的现状、问题及对策(摘要)》。
[7]1991年,尼泊尔提交了第一份关于“世界精神卫生日”活动的报告,这一报告受到了国际社会的重视。1992年,由世界精神病学协会发起、由世界卫生组织确定,把每年的10月10日定为“世界精神卫生日”,旨在提高公众对精神疾病的认识,分享科学有效的疾病知识,消除公众的偏见。随后的十多年里,许多国家参与进来。至今,已先后举办了十多届活动。《卫生日介绍(14):世界精神卫生日》中国学校卫生,Chinese Journal of School Health,2008年第11期。
[8]潘荣华:《和谐社会的精神健康及其政策选择》,《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06年第7期,第433-437页。
[9]殷大奎:《中国精神卫生工作的现状、问题及对策(摘要)》。
[10]Lai,Gina and Rance P.L.Lee.“Market Reforms and Mental Health in Urban Beijing.”In Occasinal Paper Series No.40,edited by Tang Wing Shing.Hong Kong Baptist University:The Center for China Urban and Regional Study,2003.
[11]Berkman,L.F.,T.Glass,I.Brissette and T.E.Seeman.“From Social Integration to Health:Durkheim in the New Millennium.”Social Science &Medicine 51,No.6(2000):843-857.
[12]Lin,Nan.“Concepualizing Social Support.”In Social Support,Life Events,and Depression,edited by Nan Lin,Dean Alfred and Walter Ensel,M.17-30:Orlando:Academic Press,Inc.,1986.
[13]Strong,Bryan and Christine Devault.The Marriage and Family Experience.Wadsworth,Thomson Learning,2001.
[14]《中国城市养老预期》一文中表达此观点,发表于2002年6月,“哈佛大学-清华大学医学人类学国际研讨会”(北京)。
[15]Lin,Nan and M.Kristen Peek.“Social Network and Mental Health.”In A Handbook for the Study of Mental Health,edited by Allan V.Horwitz and Tereas L.Scheid.241-258: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9;Nan,Lin,X.Ye and W.M.Ensel.“Social Support and Depressed Mood:A Structural Analysis.”Journal of Health and Social Behavior 40,No.4,(1999):344-359.
[16]Lin,Nan.“Concepualizing Social Suppout.”
[17]Lin and Peek.“Social Network and Mental Health.”;Lin,Ye and Ensel,“Social Support and Depressed Mood:A Structural Analysis.”
[18]George,Linda K.“Stress,Social Support,and Depression over the Life-Course.”In A-ging,Stress and Health,edited by Kyriakos S.Markides and Cooper Cary L.241-267:New York:John Wiley &Sons,1990.
[19]Haines V.A.and J.S.Hurlbert.“Network Range and Health.”Journal of Health and Social Behavior 33,No.3(1992):254-2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