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 创业资源理论研究
(一)资源基础理论
资源基础理论从资源角度研究企业的竞争优势,提出了“资源—战略—绩效”的研究框架。其核心思想是企业的异质性资源导致战略上的差异,进而产生差异化的绩效。企业的资源优势是企业保持竞争优势的关键,那些有价值的、稀缺的、不可完全模仿的、不能完全替代的资源是企业获取经济租金的重要原因。这一理论不仅强调了资源对企业成长的重要性;同时,也适用于新企业的创立。创业资源是创业过程中的重要支撑,创业资源的可得性越高,创业者掌握的资源越丰富,异质性越大,就越有助于提高创业计划的设计和实施,创业者通过控制和利用这些异质性资源来提高创业成功的概率。
1.资源基础理论的产生
企业如何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保持优势是研究者一直以来密切关注的问题,针对这一问题,学术界展开了大量的研究,研究成果也颇为丰富,早期具有代表性的研究为新古典企业理论。该理论假设市场主体是完全同质性的,提出了完全竞争市场模型并推出长期中企业的超额利润为零的结论,然而这一企业同质性的假设所得出的结论与现实中企业竞争力存在巨大差异,现代企业理论对这一问题进行了修正,并接受了企业差异化发展的现实,并在这一研究框架下展开了大量的研究。概括起来,主要有以贝恩(Bain)为代表的哈佛学派的产业组织理论、以熊彼特(Schumpeter)为代表的芝加哥学派的产业组织理论,以及科斯和威廉姆森(Coase and Williamson)的交易费用为代表的新产业组织理论(Conner,1991)。
贝恩(Bain,1959)的产业组织理论可以概括为市场—企业—绩效(SCP)模式,强调企业竞争力主要来源于市场结构,主要从市场结构的角度发掘企业竞争的源泉,因此这一理论的特点是认为企业竞争是由外向内的作用。波特(Porter,1980)继承了这一思想,并沿用贝恩的产业组织分析模式研究企业战略问题,提出了包括新的竞争对手的入侵、替代品的威胁、供应商讨价能力、购买商议价能力、现存竞争对手之间的竞争的5种竞争力量战略分析模型。5种竞争力量通过影响价格、成本及投资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产业内的企业盈利能力和竞争力,而产业结构及企业在产业中的定位决定了企业的竞争因素。因此,产业吸引力是影响企业长期盈利能力的重要因素,企业对进入产业的正确选择是企业保持竞争优势的关键。
波特的5力竞争分析模型的提出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并得到了很多学者的肯定和追随。它明晰了企业战略研究的分析框架,指出了外部环境对企业竞争优势的重要作用。在20世纪的整个80年代,5力竞争模型(竞争优势理论)几乎统治了整个管理界。但这一理论过分强调了外部环境对企业竞争力的重要影响,特别是行业内的竞争环境对企业竞争和绩效的影响,而忽视了对企业内在优势的研究,从而遭到其他学派的质疑。如,芝加哥学派认为,正是由于企业竞争行为的影响,才导致市场结构对企业绩效的影响,他们强调从企业内部来分析企业竞争优势的来源。因此,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学者们将竞争优势的研究视角转移到企业内部,在这一方面需要提出的是,以科斯(Coase)为代表的企业契约理论。这一理论以交易成本为核心,研究了一直以来人们关心的企业作为一个“黑箱”的契约关系,但是这一理论仅是对企业交易活动的分析,并没有对企业在生产过程中的要素市场进行研究。因此,资源基础理论就在这一背景下应运而生。
2.资源基础理论的发展和思想
从资源基础理论的发展来看,资源基础理论经历了斯密(Smith)的分工理论、马歇尔(Marshall)的企业差异分工理论、潘罗斯(Penrose)的企业成长理论,资源基础理论,企业知识理论,其演进过程可概括如图2-1所示:
图2-1 资源基础理论的发展
(1)资源基础理论的发展
早期关于要素市场在资源配置和组合方面的思想和观点,为资源基础理论的产生和发展提供了富有启迪性的理论基础。资源基础理论的发展经历了企业分工理论、企业成长理论和企业资源基础理论三个阶段。
亚当·斯密(Smith,1776)在《国富论》中对劳动分工的讨论。他认为,劳动分工对生产效率的提高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工人重复性的生产可以提高效率;第二,通过分解复杂工作工序,降低了工人在工作之间的转换,从而可以提高效率;第三,工人通过使用机器生产复杂的工作,可以提高效率。斯密的分工理论揭示了在生产过程中,对知识的发现和经验的积累有助于提高生产效率,影响着企业的成长,而这也是企业保持竞争优势的本源。
马歇尔(Marshall,1925)融合了赫伯特·斯宾塞(Herbert Spenser)的“差异—整合”思想,提出了企业内部和企业之间的差异分工理论。认为企业在差异分工中得到了成长,通过分解母体职能部门,使子职能部门产生差异化的知识和技能,为了协调子职能部门之间的问题,需要产生新的职能部门,通过产生新知识和新技能已达到协调和整合的目的,在这个过程中,企业得到了持续成长。
潘罗斯(Penrose,1959)在其《企业成长理论》一书中,继承了马歇尔的观点,进一步讨论了单个企业内部成长的问题。以资源基础观点探讨了企业资源和能力的特征和功能及其与企业成长之间的关系。提出企业成功的环境是由要素市场决定,而企业是由不同用途的资源集合而成的,特别是在成长过程中积累的“剩余知识”,对企业成长的方向起决定性作用。她进一步指出,要素市场的不完备性使竞争者难以获取、模仿和替代战略资源,企业间的异质性资源是实现企业持续竞争的重要因素。潘罗斯(Penrose)的企业成长理论为资源基础理论奠定了基础。
沃纳菲尔特(Wernerfelt,1984)发表的《基于资源的企业观》借鉴了Penrose的观点,并正式提出了“资源基础观念”一词,是企业资源基础理论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标志。将企业战略决策的研究视线转移到要素市场上来,从企业竞争优势的维持角度,强调了企业战略性资源对企业竞争优势的重要性。
罗梅尔特(Rumelt,1982、1984)指出企业竞争优势并非来自外部市场力量和产业间的相互关系,企业自身所拥有的某些特殊因素是企业获得超额利润以保持竞争优势的来源。他指出企业是一串特殊性资源束,而“隔绝机制”[3]决定了企业竞争是否能被模仿,并进一步指出企业在决定模仿时,由于并不确定要通过什么方式来模仿或对模范成本的模糊[4],进而限制了其他企业模仿竞争的行为,从而使企业竞争优势得以保持。
巴尼(Barney,1986)提出通过资源积累和能力培养,企业可形成长期且持续的竞争优势。同时他进一步指出,不完全竞争的战略要素市场形成了战略资源的异质性,而这正是企业在产品市场上获得竞争优势的基础。
德里克斯和库尔(Derickx and Cool,1989)指出,战略资产存量中企业所特有的资源是形成企业持续竞争优势的关键。由于受时间压力的非经济性、资产累积的效率、资产存量协同性和资产销蚀性原因不明等因素的影响,产权未明确界定的资源、商誉、信任及高度专有性的资产等不可能在公开市场上交易,这就使企业获得了持续竞争的优势。
格兰特(Grant,1991)分别从公司战略和事业战略两方面探讨了资源对竞争、利润以及企业发展的决定作用。指出企业的内部资源和能力决定了企业发展的方向,是企业保持竞争优势和获取超额利润的重要来源。企业内部资源与能力容易被管理与控制,更适合为企业拟订战略方向时提供参考依据。
贝特罗夫(Peteraf,1993)对企业具有竞争优势的资源特点进行了研究,指出企业获得竞争优势的条件包括企业的异质性、对竞争的事后限制、不完全流动性。他强调企业可以因拥有对这些资源的“垄断”而获得超过平均利润的“租金”。
以上学者的研究构成了资源基础理论(BRV)的主要内容,资源基础理论强调资源的异质性,认为企业间的资源差异对企业竞争优势的影响非常重要。企业拥有资源的稀缺性、不可复制和替代性,以及以低于其他企业获取资源的成本决定了企业在获取经济租金和竞争优势方面的能力。这一观点的提出使企业开始关注要素市场,以及从资源存量和资源利用效率方面制定保持企业竞争优势的策略。之后的研究则是在依据这一研究框架之下得以发展起来。
(2)资源基础理论的思想
以上归纳了资源基础理论的发展过程,但具体到研究内容上,主要可以划分为两种思路,分别是巴尼(Barney)的企业资源存量分析和贝特罗夫(Peteraf)的企业资源流量分析。
①巴尼(Barney)的研究思路
Barney(1986,1991)首先对资源的概念进行了界定,并对资源进行分类,在他看来,企业能够控制的一切要素都可归为企业资源,包括资产、能力、管理、信息、知识等。这些资源可以划归为物质资本资源、人力资本资源和组织资本资源。由于一般性资源并不能被企业全部利用。因此,资源基础理论主要关注那些具有价值、相对稀缺、不能被完全模仿、不能被完全替代的资源,Barney将这些具有异质性的资源称为企业的战略资源。而企业战略资源的特性正是资源基础理论区别于波特的5力竞争模型的关键。
但是将战略资源从一般资源集中区别出来,并没有真正体现资源基础理论的研究价值,而发现一般性资源到战略资源的演变过程并将之揭示出来,是Barney研究的重点。因此,从这一点讲,Barney的研究是对资源的存量比较静态分析。Barney通过对资源层层剥离,并赋予战略资源特别的属性,将一般性资源到战略资源的演变过程逐渐呈现出来。他指出在一般性资源集中,并不是所有的资源都可为企业所利用,企业会选择那些能够提高企业效率和效益的资源,Barney称之为“有价值的资源”。但资源的价值性并不是企业竞争优势的必要条件,还要求这些资源是稀缺的,即资源应该具有稀缺性,这样才能保证在一段时期内,企业因掌握的这一有价值的稀缺资源而保持竞争优势。而长期以来,其他企业通过一些方式获取“稀缺资源”,这就需要为资源赋予不能完全模仿和不能完全替代的特性。因此,在Barney的研究中,通过对战略资源的演变过程的揭示,提出了企业保持持续竞争优势的来源问题。因此,Barney(1986,1991)的研究是对沃纳菲尔特(Wernerfelt,1984)研究的发展,即:将如何维持企业竞争优势问题的研究上升到对企业持续竞争优势的探讨中,是资源基础理论的重要内容。
②贝特罗夫(Peteraf)的研究思路
Peteraf(1993)发表了名为《竞争优势的里程碑:一个资源基础理论的观点》一文。从市场竞争视角分析竞争战略带来的持续性竞争力的问题。其主要思想是,资源的差异对应着不同的竞争战略,而差异的竞争战略又对应着不同的企业绩效。因此,Peteraf(1993)试图通过剖析企业竞争战略和战略绩效来找寻企业持续竞争的优势。与Barney(1986,1991)更切合管理学研究视角不同,Peteraf(1993)尝试运用经济学方法——古典经济学的租金分析对企业持续竞争问题进行阐释。
Peteraf(1993)提出了保持企业持续竞争优势的四种战略:第一种战略优势来源于企业所拥有的异质性资源。资源异质性特点使企业具有不同的资源禀赋,导致异质性资源在短期内不能无限供给,从而产生了“李嘉图租金”。但在长期中,这种由资源异质性带来的竞争优势并不确定,还需要与其他三种战略相组合。第二种战略优势来源于资源的不完全流动性,资源的不完全流动性决定了企业内部效率要高于其他企业,从而保证了租金只能在内部分享。即使其他企业获得了异质性资源,但也可能因为过高的成本而失去竞争优势。第三种战略优势来源于对竞争的事前限制。其战略核心是从成本的角度考虑如何获取优势资源,从而使租金得以维持。这一战略隐含着贝恩(Bain,1952)的观点,即企业需要通过垄断的不完全竞争机制来获取资源优势。第四种战略优势来源于对竞争的事后限制,即通过隔离机制以使资源具有不完全模仿性和不完全替代性。这一隔离机制产生于企业对模仿的“原因模糊”(Rumelt,1982)。企业如何能够成功将以上四个战略组合在一起,就获得了企业持续竞争优势的充要条件。
通过阐释Barney(1986,1991)和Peteraf(1993)对资源基础理论研究的不同思路,可以看出,Barney(1986,1991)关于战略资源特性的研究为 Peteraf(1993)竞争战略的提出奠定了基础,Barney(1986,1991)对战略资源的存量研究是Peteraf(1993)竞争战略的流量研究的积累形式,而Peteraf(1993)研究则是Barney(1986,1991)研究的流量化体现(马昀,2001)。
资源基础理论是从企业内部资源角度探讨企业持续竞争的来源,并提供了一种新颖的分析范式“资源—战略—绩效”,资源基础理论是在假设企业资源的异质性和不完全流动性的条件下展开的。事实上,企业创业时的资源是同质的,正是由于“隔离机制”的作用,使企业掌握了异质性且不易流动的资源,才能确保创业企业在成长中保持创新能力,维持企业竞争优势。
3.资源基础理论的衍生
既然资源基础理论强调企业战略资源对企业持续发展的重要性,那么如何发展并获取企业战略资源也是学者们关注的焦点。资源基础理论的追随者认为,组织学习和管理是获取战略资源的途径。因此,逐渐形成了资源基础理论的衍生理论——企业知识理论。该理论通过强调知识创造能力,特别是隐性知识是企业保持竞争力的源泉。该理论指出学习对个人知识和能力的提高,知识和能力的转化具有积极作用,并促使企业获得新技术,产生更大的整合力。但单纯的组织学习只是企业获得优势资源的必要条件,还需要企业对知识微观活动过程进行管理,企业处置和管理知识的效率和速度是企业获取战略资源的充分条件。另外,外部网络平台的搭建也有助于企业获取战略资源,通过建立战略联盟、知识联盟来学习优势企业的知识和技能,在学习过程中激发员工的创造力,促进知识的创造和能力的培养,从而有助于企业获取特殊的资源,增强竞争优势。
企业知识理论首先研究的知识的特性,认为知识的隐含性、积聚性和专有性决定了企业的持续竞争力。企业知识理论将企业定义为一组知识束,企业是汇集具有不同专业知识和技能的个体的组织,并通过协调将这些专业知识得以集聚。格兰特(Grant,1996)发现个人是知识创造和存储的载体,而企业则通过整合、协调能力将其转化为企业知识,因此企业整合知识,特别是对隐性知识的协调成为企业竞争优势的关键。斯潘德(Spend,1996)认为企业作为生产和使用知识的系统,其对知识发散式的管理模式将有助于知识功能的发挥并提升企业的竞争优势。野中郁次郎等(Nonaka et al.,1996)阐释了知识进化的过程,指出企业不能单纯地将个体知识进行集中,而是在边干边学中通过相互学习,以形成知识的互动和融合。
从上述观点来看,知识本质上是企业的一种异质性资源,知识学习、管理和应用是企业保持竞争优势的源泉,而企业通过学习机制而不是隔离机制实现了保持竞争力的能力。从这一角度讲,企业知识理论是对资源基础理论的完善和升华。
4.资源基础视角下的创业研究
资源基础理论强调企业是一组资源束,资源的价值性、稀缺性、难模仿和不可替代性决定着企业生存发展和竞争优势。在这一理论视角下,创业活动就可以看作创业者通过识别、搜寻、开发资源以实现机会价值的活动。因此,基于资源视角下的创业研究主要关注创业资源如何影响创业组织发展的问题。利普特和施密特(Lippit and Schmidt,1967)归纳出资金、技术、领导、声望、债务融资、职员、外部联结等资源对创业组织的创建、生存和稳定发展发挥着关键作用。斯坦梅茨(Steinmetz,1969)从管理的角度研究认为,管理能力、资金、职员、企业文化、物质资源等是企业生存和管理中的关键资源。格雷纳(Greiner,1972)研究指出,新资本、职员、领导、存货和管理能力等资源影响着企业的成长和发展方向。丘吉尔和路易斯(Churchill and Lewis,1983)认为新思路、技能、原材料、资金、员工、技术和信息等是新企业创建、生存和成功的关键资源。斯科特和布鲁斯(Scott and Bruce,1987)指出资金、技能、员工、管理经验、物质资源和外部联盟等资源对新企业在创建、生存、成长和扩张等阶段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通过对相关文献的梳理,本书发现,创业资源对创业过程的各个阶段都发挥着直接或间接的作用。既然创业资源对创业有显著的影响,那么,二者之间存在怎样的关联这一问题便成为创业资源研究视角下的主要议题。莎伦和洛厄尔(Sharon and Lowell,2001)是这一问题研究的开拓者,他们运用资源基础理论对创业问题进行了研究,并将资源基础研究的内容扩展到创业者个体的认知能力、自有资源等范围。认为创业就是创业者利用获取的资源和同质化的资产转化物——异质化的能力等进行机会开发的过程。而布拉什等(Brush et al.,2001)则从资源获取的过程视角研究了创业资源与创业之间的关系。他们认为,在企业初创期,创业者会通过自身拥有的简单资源获取其他创业资源,再通过积累和重新组合将其转化成企业组织资源,通过搜寻、获取、积累创业资源实现创业企业创新发展。由此可见,资源禀赋影响着新创企业的资源水平和资源存量,进而影响创业机会的开发和战略制定,更进一步地影响着创业企业的生存、成长和发展。
(二)资源拼凑理论
对拼凑理论的研究最早出现在人类学关于人类认识世界方式的研究上,这一研究奠定了拼凑理论研究的基础。随后,拼凑理论被不断应用在哲学、组织学、人文科学、管理学等领域,并衍生出制度拼凑、资源拼凑、即兴拼凑等多元化的研究视角。而格劳德和卡尔诺(Graud and Karnoe,2003)、贝克等(Baker et al.,2003)将拼凑理论应用于技术创业的研究中,从而为资源拼凑理论研究奠定了基础。
贝克和尼尔森(Baker and Nelson,2005)首次将资源拼凑运用到创业研究中,并提出创业拼凑定义,创业者为了解决因资源环境的不确定性和资源匮乏所带来的困难和挑战,对手头现有资源进行重新整合和创造性地利用以开展创业活动的行为。从这一定义可以看出,创业者在创业过程中,由于创业必要资源的缺乏,且难以利用自身信誉和自有资本获取外部资源,创业者不得不依靠现有资源,通过资源拼凑实现资源从无到有或无中生有的动态过程,从而促进创业活动的开展。图2 -2描述了创业拼凑的动态过程。
图2-2 创业拼凑动态过程[5]
首先创业拼凑是以资源匮乏的环境为背景,为了应对创业遇到的困难和挑战,创业者通常有三种选择方法:第一种为创业拼凑;第二种是资源寻求;第三种是规避困难或挑战。而在创业拼凑中的主要环节是要素投入、规范化制度、获得客户群体。三种环节相互作用产生的结果分别是通过创业实践的一致性强化形成认同拼凑创业常规化发展模式,更多的需求和利润的新市场。由于异质性强化会因试错、调整而造成时间成本增加,从而制约了新创企业的成长。而常规化的创业模式以及新市场的创造能够促进新创企业的成长。对于进行资源拼凑的创业者而言,应该具备的能力包括拥有创造性和即兴而作的能力、整合能力、对未知时间的承受能力,以及社会技能和获取外部资源的社会网络。
随着资源拼凑理论与创业研究的深入结合,逐渐形成了三种核心概念:“凑合利用”(making do)、“突破资源约束”、“即兴而作”。具体地讲,“凑合利用”是指创业者通过对手头现有资源的创新型利用,实现创业机会开发的目的。“突破资源约束”是指创业者有意冲破传统创业资源的利用方式,创造性地整合现有资源以积极应对资源约束的现实。“即兴而作”是指创业者在拼凑资源的过程中,并不拘泥于已有的资源利用方式,而是表现出较强的创新和创造意识,因此,可以说资源拼凑是创业者管理资源的一种动态创新活动。
虽然资源拼凑理论的兴起只有十几年的时间,但国内外学者对创业过程中的资源拼凑进行了一系列有益的研究。如贝克(Baker,2005)通过在29家新企业的数年实地扎根研究,探讨了创业过程中资源的拼凑方式、过程以及资源拼凑与新创企业的关系。指出创业拼凑是受资源约束的创业者“无中生有”创造异质性资源的创业过程。贝克(Baker,2007)通过描述案例分析研究了某玩具店资源拼凑的现象和过程,指出资源拼凑能够突破资源约束。斯蒂芬斯(Steffens,2009)对1329家新创企业进行了实证研究,发现创业拼凑显著提高了资源的不易模仿和难替代性,使新创企业具有明显的资源优势。森尼亚德(Senyard,2010)研究了创业拼凑对创业绩效的影响,研究发现创业拼凑的正向驱动作用明显,有效提高了新创企业绩效。斯密和贝克(Smith and Baker,2010)通过案例分析发现,创业拼凑显著促进了新创企业的市场竞争力。森尼亚德(Senyard,2011)利用328家初创企业和385家新企业的微观调查数据,研究了资源约束环境下创业拼凑与新企业的创建和成长的关系发现,创业拼凑能够积极提高初创和新企业的创新绩效。萨伦科(Salunke,2013)对比研究了192家澳大利亚新企业和261家美国新企业的资源拼凑问题,得出拼凑对企业创新和持续竞争具有显著的积极作用。笔者通过梳理国外研究文献发现,目前国外学者对创业拼凑研究主要集中在四个方面:创业拼凑理论模式的识别;创业拼凑理论的应用情景;创业拼凑理论的构想;创业拼凑对初创和新企业的绩效影响。
近年来,国内学者在创业研究中也逐渐关注到资源拼凑理论。张玉利(2009)研究认为创业拼凑促进了处于不确定环境下创业模式的创新。张敬伟(2009)通过对创业拼凑过程的研究,提出了创业拼凑与创业企业成长的企业成长模型。李新春等(2012)对创业拼凑的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指出社会网络有利于创业拼凑宽容环境的形成。秦剑(2012)基于创业管理视角,研究了创业拼凑理论的发展并详细梳理了创业拼凑理论的观点和过程模型,并对未来创业拼凑理论的研究进行了展望。梁强等(2013)梳理和评述了创业拼凑研究文献,阐释了资源拼凑对资源价值实现的机理。祝振铎和李非(2014)利用212家新企业的微观数据实证研究了创业拼凑对新企业绩效的动态影响,发现创业拼凑显著促进了企业在初创阶段和早期成长阶段的企业绩效,尤其是对初创阶段新企业的成长绩效作用显著。总体而言,国内学者对创业拼凑理论的研究还处于初级研讨阶段,研究空间还有待深入。
新企业在创建和早期成长时期,由于资源禀赋匮乏,管理经营经验不足,难以通过信誉和声誉等获取外部资源以实现创业机会开发的目的。创业者通过资源拼凑创造性地整合利用手头现有资源,能够帮助创业者在资源禀赋缺乏的条件下,提高创业成功的概率。因此,成熟企业在“管理问题”上的重点关注,使得基于成熟企业发展起来的资源理论无法解决创业企业的成长问题,而创业拼凑理论为新企业在初创和成长过程中“突破资源约束”提供了一条可供选择的创业路径。
(三)资源依赖理论
创业资源在创业活动中是不可或缺的,创业活动的开展需要联结现有资源并通过与外部组织进行沟通来获取新资源,从而发挥资源对创业的基础和支撑作用。创业者从外部环境中获取创业必需的资源,并通过与资源提供者保持良好的关系并嵌入创业网络中以更好地接触和获取信息、技术和资源,这是创业成功的关键。
任何组织形式都是社会环境的产物,这就决定了组织对环境的依赖关系,而能够影响外部环境的因素却是存在于环境中的其他组织形式。因此,资源依赖理论主要关注环境与组织之间的影响、关系等问题。从学科分类划分来讲,资源依赖理论是组织研究中的重要流派,这一理论主要研究组织如何在环境中生存的问题。资源依赖理论不同于资源基础理论单纯考虑企业内部的资源禀赋,而是通过研究企业与环境的互动,以满足企业内部对资源的需求的问题,以上是在开放系统框架下展开的。但资源依赖理论又不拘泥于对外部环境的影响,该理论同时兼议组织内部的依赖问题,即从权力角度来研究如何通过自身的成长以避免对环境的过度依赖。事实上,资源依赖理论和资源基础理论两者之间并没有交集,如果需要比较两者之间的关系,其共同之处仅在于其都是对资源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性的研究。
塞尔兹尼克(Selznick,1949)对田纳西流域当局(TVA)的经典研究对资源依赖理论的发展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在TVA在对美国南方地区开展工作时,发现其工作的完成度需要依赖南方地区的精英们的配合,因此,他们采取将这些精英们吸收进自己的决策系统中来的策略。塞尔兹尼克(Selznick)将这一决策机制称为“共同抉择”。但是,塞尔兹尼克(Selznick,1949)对这一概念的阐释并不清晰,在共同选择的过程中,组织A与组织B的合作是基于什么样组织关系,是以强者的身份对弱者的吸收,还是以弱者的身份对其他组织的依赖?对此,学者们对权利在组织之间相对平衡关系问题展开了大量的研究。
汤普森和麦克伊文(Thompson and McEwen,1958)确立了三种组织关系:第一种为联盟(合作);第二种为商议(谈判);第三种为共同抉择(将潜在的影响因素吸收进组织结构中)。1967年,Thompson进一步提出了解释组织关系的依赖模式分析框架,该模式是指组织A对其他组织的依赖取决于其他组织所提供的资源或服务是否满足组织A 的需要,如果这一条件成立,那么,组织A对其他组织的依赖程度会与提供的资源或服务的重要性成正比。
扎尔德(Zald,1970)遵循了 Thompson 的研究思路,从“政治经济”视角分析了组织为获取外部资源需要采取的政治结构——联盟,他指出当组织所需的资源被其他组织所掌握时,组织之间可以采取正式的或非正式的联盟方式来相互影响。联盟类型包括横向和纵向,横向联盟手段如处于同一行业中的组织之间的合并(这是一种正式的手段)、价格垄断(这是一种非正式的手段)。纵向联盟发生在处于不同市场定位的主体之间,如消费者、生产者与销售者之间。具体的手段如合并、合资或成立董事会。
在此之后,大量关于组织分析的研究不断出现,但真正将组织关系架构在资源依赖框架下的分析,则要归功于普费弗和萨兰西克(Pfeffer and Salancik,1978)在《组织的外部控制:一种资源依赖的视野》中的讨论。在该项研究中,Pfeffer和Salancik 首先阐述了资源依赖的四个假设条件:
假设1:在组织运行中,不可能实现对所需资源的自给自足,组织为了生存,必须依赖外部环境,通过搜寻外部环境中的资源来满足内部所需。
假设2:组织对环境的依赖来源于对资源的需求,而稀缺性资源对组织发展的重要性决定了组织对外部环境的依赖程度。
假设3:组织的运作离不开与外部环境的互动,这就决定了组织必须要与存在于外部环境中的其他组织之间进行交流互动,为了减少组织对外部环境的依赖程度,组织必须进行自我能力和行为模式的提升或改进。
假设4:存在很多处理组织依赖关系的方式方法,如通过合作和联盟或其他市场战略来改变组织对外部环境的依赖。
基于以上假设条件,Pfeffer和Salancik(1978)指出,决定组织对外部环境(确切地说是其他组织)依赖程度的关键因素为:组织所需资源的重要性、组织内部在获取资源使用的程度、外部组织对资源的掌握程度、替代性资源存在的程度。他们同时指出,组织之间的依赖程度可以是相互的。
伯特(Burt,1983)提出了“结构洞”理论,认为组织之间的关系可以被看作是一张网状图。而在这一关系网络中,并不是所有组织之间的联系都是强联结关系,还存在一些虚弱的联结关系,这就构成了在关系网络节点上一个个的洞。伯特认为,在社会结构中占据相对稀疏的位置(即在这一位置上,组织之间的不存在激烈的竞争)并同时又被其他组织所依赖,而其他组织所占据的市场是完全竞争性的,这就产生了组织的高利润收益。
贝克(Baker,1990)通过研究公司与投资银行之间的关系后,发现当公司高度依赖投资银行时,公司会试图通过建立一种长期合作的关系来满足自身对资源的需求。相反,如果这种依赖程度较低的话,公司与银行之间只会在短时间内得以保持。从他的研究中,可以得出一个很重要的启示,即组织会主动采取行动以建立或保持与其他组织之间的依赖关系,而这一研究是在对组织之间共同抉择和依赖关系研究的进一步发展。
对于资源依赖理论的最新研究是关于“公司行为扩散”[6],而社会网络正是这一行为的主要载体。“公司行为扩散”研究指出,公司的决策或行为会通过社会网络影响到其他公司组织的行为或决策。但事实上,行为决策的发起者并没有主动控制其他组织的行为,这种看似主动控制的结果暗示着组织权利的一种转移,这是对资源依赖理论的衍生和传承。而Baker(1998)的一项研究进一步指出,对资源的依赖还受竞争、权力、制度等因素的影响。
资源依赖理论基于资源稀缺性的特点研究了组织为了生存而依赖外部环境的问题,这种“依赖”的方式既有正式的,也有非正式的,如合并、联盟、垄断等。在依赖外部资源的过程中,组织也在努力改变内部的决策方式以适应外部环境。但这也正是组织通过自我改变去改变环境的过程,也就是说外部环境因组织为适应外部环境所做的改变而改变着。随着资源依赖理论的发展,社会网络对组织决策产生的重要影响正在被越来越多的学者所关注。组织与外部环境的沟通桥梁正是社会网络,组织之间因资源需求建立起来的依赖关系构成了社会关系网络。因此,资源依赖理论关于社会网络的研究对经济活动的影响是深远的,事实上,社会网络在信息共享、资源获取等方面的作用也在积极影响着创业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