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创业的资源基础与社会扶持研究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一 创业理论研究

(一)创业机会理论

创业是创业者借助自身能力来捕捉创业机会,实现各种资源的创新组合,同时在承担风险的情况下创建新组织并创造价值的过程。这里的机会是指创业者可以利用的商业机会,是资源经过组合后传递出更高价值来满足市场需求的可能性。[1]辛格(Singh,2001)认为相比于创业研究领域中关于“谁是创业者”的研究,创业机会更应该成为创业研究的核心问题。

尚恩和文卡塔拉曼(Shane and Venkataraman,2000)对创业机会进行了阐述,并提出应该从三个方面对创业机会展开研究:(1)为什么、何时及以何种方式存在创造商品和服务的机会;(2)在什么条件下使得有些人能发现和利用这些机会,他们是在何时、采用什么样的方式来发现和利用这些机会;(3)为什么要采用不同的行动模式来利用创业机会,这些创业机会应该在什么时候以及通过什么方式利用。蒂蒙斯(Timmons,1999)认为,创业机会是创业过程的核心,创业就是由创业机会驱动的。同时,他指出创业机会来源于外部环境的变化,如技术进步、政府管制政策发生变化、国际化的发展等。由此可见,机会存在于经济活动之中,创业机会描述了在未精确定义的市场需求、资源未利用或未充分利用时的一系列经济现象,是创业者通过对资源的创造性组合来满足市场需求,进而带来超额价值的可能性。随着创业研究的逐渐深入,创业机会研究日益成为近年来创业研究领域的重要视角。

1.创业机会的来源

熊彼特(Schumpeter,1934)指出,外部环境的变化会带来有价值的创业机会,这个变化改变着人们的做事方式,使人们做事的方式变得更具效率。此后的研究者秉承了这一的观点,并将创业的机会来源总结为技术变革、政治与体制变革、社会与人口变化。其中技术变革对创业机会的影响最为重要,其重要性就在于提高了人们做事的效率。而政治与体制变革使资源配置变得更有效率,从而能够使人们更有效率的开发商业创意。从人们对产品和服务的需求角度来讲,社会和人口的变化带来了新事物,从而产生创业机会。柯兹纳(Kirzner,1973)研究指出,市场上蕴含着大量的创业信息,这些信息被不同的创业者所掌握,产生差异性的信息集合。德鲁克(Drucker,1989)提出,创新是一种工具,这种工具被创业家所拥有并借助这一工具把各种变化开拓为创业机会,创业家需努力找寻事物中孕育的创新变化,也就是说,创业机会来源于事物的创新变化中。姚梅芳(2000)指出,创业机会不仅存在于产品市场,要素市场也会产生大量的创业机会。那些具有价值创造特性的机会主要来自从未利用的资源、技术、知识和能力之中。

创业机会源于经济环境的变化,如人口变化、社会发展趋势、统治阶级变化,以及微观层面上的消费者偏好等。社会经济环境变化中蕴含着商业机会,这种商业机会本质上就是创业机会。从内部环境角度来讲,在产业或企业发展中,往往会发生一些意想不到的事情,如一次成功或者失败的经历。这就为管理者提供了思考和分析的机会,从而发现新事物存在的可能和机会。另外,在产品生产和销售过程中,当产品价值与消费者偏好和预期发生偏差时,这就需要产业和企业内部人员审视内部运行机制和逻辑原理,发现其中蕴含的新机会,实现产业或企业的创新发展。从外部环境角度来讲,外部环境的变化也是创业机会的重要来源之一。产业与市场结构的变化、人口变动、观念转变,以及新知识等都是产生创业机会的来源。这些变化承载着大量的机会信息,如在宏观经济中出现的供需不平衡现象等都应该引起企业或产业管理者的重视,从经济事物的发展变化中发现机会并把握好这些机会便能实现事业上的创新。

2.创业机会的识别

近年来,随着创业机会研究的逐渐深入,对创业机会识别问题的探讨逐渐成为研究领域的前沿问题,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

(1)个体特质论视角。以柯兹纳(Kirzner)为代表的奥地利经济学派在反思新古典学派关于市场均衡分析理论后形成了创业机会理论。奥地利学派的代表人物米塞斯(Mises)指出,市场是一个创业驱动的过程,而创业者对盈利机会的发现推动了经济的均匀循环发展。哈耶克(Hayek)进一步补充了米塞斯的观点,强调市场竞争的本质是一个发现的过程,即市场参与者通过竞争相互获得更多的知识。柯兹纳(Kirzner,1973)在吸收以上观点之后发展了创业机会发现理论,市场上蕴含着大量的创业信息,这些信息被不同的创业者所掌握,产生差异性的信息集合。创业者掌握的信息资源越多,创业机会被识别出来的概率就越大。他认为创业者具有与众不同的、敏锐地发现市场机会的能力——敏感力。这种“敏感力”使个体能够观察到别人尚不能观察到的机会。吉拉德和凯什(Gilad and Kaish,1991)认为创业者的敏感力具有三个特点,即对信息的搜寻、高度关注信息来源、对新机会的风险线索予以高度关注。由于信息的不对称性,不同的人对资源的价值及转化潜力存在不同的评价和判断,如果创业者的评价和判断符合市场需求,则将将获取市场收益;反之,如果创业机会的评价和判断与市场需求存在偏差,则将遭受创业损失。因此,创业机会的发现和利用与创业者的识别和判断机会的能力有关。也就是说,虽然环境变化对创业机会产生重要影响,但个体的识别和预测能力对创业机会同样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影响着创业机会开发和利用的方式和质量(Chandler and Hanks,1994)。巴伦(Baron,2004)认为,机会识别取决于个体的认知结构,这种认知结构形成于创业者以往的生活体验,个体的认知结构促使个体发现创业机会。沙拉斯瓦蒂(Sarasvathy,2003)基于亚当·斯密(Adam Smith)的自由经济市场基本原理和阿罗-德布鲁(Arrow-Debru)的一般均衡理论,在提出了一系列假设条件[2]后指出,资源的配置和整合与个人能力共同影响着创业机会的识别。

(2)先前知识角度。一些学者从先前知识的角度来研究创业机会识别问题。哈耶克(Hayek,1945)对于知识分散的观点为先前知识论者提供了理论基础。西格里斯特(Sigrist,1999)运用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办法把先前知识分为兴趣知识和行业知识两类,研究得出先前知识对创业机会识别相关的结论。尚恩(Shane,2000)通过案例分析得出,先前有关客户、市场的知识,以及如何服务客户的知识都会对创业机会的识别产生积极影响。阿迪奇维力等(Ardichvili et al.,2003)指出有关市场的、服务市场的方式、顾客问题、特殊兴趣和总体行业四个维度的先前知识对创业机会识别是重要的。

(3)社会网络视角。对于创业者而言,创业机会的识别常常受限于其所嵌入的社会关系网络联结以及在关系网络中所掌握的信息冗余度(刘娟等,2014)。由于市场的不完备性,以及信息传播扩散的不均衡性,个体间建立的社会关系网络将会对创业机会的识别起到重要的传播作用。社会网络可以扩大知识边界,从而促进识别创业机会的可能(Simon,1976)。创业者在社会网络结构中不同的节点上扮演着各自的角色,他们通过交流、互动、交换,使信息流在这个关系网络中广泛传播,而这一复杂的社会关系网络为创业者创造了很好的机会识别平台。基于社会关系网络,创业者可以发现市场蕴含的商业信息,并通过社会关系网络获取创业资源,识别创业机会(Birley,1985)。希尔斯等(Hills et al.,1997)通过研究发现,企业家社会网络关系与投资想法密切相关,社会关系网络的扩大将有利于创业机会的识别。辛格(Singh,1998;2000)在讨论机会识别过程中发现,社会网络资源有利于创业者识别更多的机会。朱利思和瓦亨利(Julien and Vaghely,2001)认为创业机会识别需要社会网络。由此可见,广泛的社会网络积极影响着创业者对创业机会的识别。

综上所述,个体特质、信息的特异性、先前知识、社会网络在创业机会识别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外部环境变化形成的信息量会因个体特质差异形成特异性的信息,个体对特异性信息的把握是机会识别的来源之一,个体通过学习和经验形成了知识框架被称为先前知识,先前知识也是影响创业机会识别的关键因素之一。社会网络是知识、机会传播的重要途径,广泛的社会网络有利于创业机会的识别。

3.创业机会的开发

在企业形成的过程中,只有将识别的创业机会开发出来,才能将创业机会转化成切实可行的商业。创业机会开发是指潜在创业者识别了可开发的创业机会之后,通过全方位的生产和运作,提供具有商业价值的产品和服务,以实现创业机会价值的过程。埃克哈特和尚恩(Eckhardt and Shane,2003)指出,机会开发过程是创业者如何对将感知到的机会以一种未知的或未见的方法去产生一个结果的框架。

(1)创业者个体角度。创业者的风险偏好、对于开发有价值的机会期望以及个人能力决定了其是否将识别到的机会进行开发的可能。由于创业者在进行机会开发的过程中,不但要承担物质资本风险,还要承担人力资本风险。认识风险和化解风险便成为创业者在机会开发过程中首要面对的问题之一。通常而言,偏好风险的潜在创业者更倾向于选择开发具有高风险性的商业机会,而倾向于规避风险的潜在创业者更愿意远离风险而不进行机会开发。个人对风险偏好的态度影响着创业机会开发与否的决定(Khilstrom and Laffont,1979;Knight,1921;Keh et al.,2002)。马昆姝等(2010)指出,创业者风险感知对创业决策呈负向关系,不同的潜在创业者对不同机会的开发存在不同的价值预期,机会开发成本、机会开发收益、机会开发机会成本都是潜在创业者在进行机会开发之前需要谨慎衡量的问题。刘万利和胡培(2010)的研究结果显示,创业者对未来收益的预期会影响创业决策。预期收益越高,选择创业可能性越大;反之亦然。姚梅芳(2007)指出创业者在选择开发机会之前会先衡量机会的价值与开发机会的成本和机会成本。创业者对机会的开发具有选择性,创业者一般开发具有更高期望值的机会,在机会成本较低时才会决定开发机会。

机会开发还受个体特质的影响。潜在创业者不仅要具备强烈的渴望成功的意愿,更需要具有强大的信心和忍耐力,因为在机会开发的过程中要面临事物发展的不确定性,以及来自周围其他人的怀疑和质疑,这就需要潜在创业者具备强大的自我肯定能力、自我控制能力和坚毅的容忍力。动机积极、信念坚定、不放弃是成为成功创业者必备的个人特质。

(2)机会特性的角度。机会本身的特质也影响着潜在创业者的机会开发选择。蒂蒙斯(Timmons,1999)提出“机会之窗”的概念,根据市场发展的不同阶段,创业机会的数量也会发生变化。当市场处在成长阶段并形成一定的结构时,便出现了机会之窗;当市场发展到成熟阶段,“机会之窗”就随之关闭,因此,蒂蒙斯的“机会之窗”理论意在说明,企业获利的大小与“机会之窗”存在的时间呈正比。他进一步指出,吸引顾客、具有可行性、在“机会之窗”存在期被实施等机会特性是潜在创业者开发机会并获得成功的必要条件。

(二)创业周期理论

创业周期即创业发展的过程。目前学者们对创业周期存在多种理解,主要有狭义和广义两种观点。狭义的创业周期仅指新经济组织(企业)创立的过程。如唐靖和姜彦福(2008)将创业周期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概念期,这一阶段是创业的最初阶段,创业者开始产生创业意识,即创业动机,并开始有意识发现、识别创业机会,盘点可获取的创业资源,当得出创业具有可行性之后,创业动机形成。第二阶段为酝酿期,该阶段是创业过程的核心环节,只有当创业者可获取的创业资源能够支撑和满足创业机会时,创业者才决定实施创业计划。因此,创业资源、创业机会是决定创业者是否实施创业机会的关键因素,但创业动机决定着创业发展的方向,对创业者而言,不同的创业动机对应着不同的利益标准,因此,创业动机在这一阶段也发挥着重要作用。第三阶段为婴儿期,这一阶段是将创业计划实施到具体形式上的阶段,如成立新创组织(企业)并赋予其法律上的合法性,研制新产品等。至此,创业过程完成。而广义的创业周期包括从最初的创业动机到新创组织(企业)的成立,以及新创组织(企业)的成长的整个周期发展过程,新创组织(企业)的成长过程又涉及企业生命周期理论。通过文献梳理,本书发现目前学术界关于创业周期理论的研究主要沿用广义观点,从企业成长的角度分析创业周期,因此,本书将主要基于企业生命周期对创业周期理论进行综述,同时兼评创业企业在产业链与产业间的发展轨迹。

1.企业生命周期理论

创业的实体组织是企业,企业作为创业的最终载体,也如生物体一般遵循一定生命周期规律。企业的成长轨迹以及在成长过程中表现出的能力积累和制度变迁特征是企业生命周期理论研究的主要内容。众多对企业周期的研究以格雷纳(Greiner,1972)的理论作为参考依据,主要从诞生、成长、壮大、死亡等几个关键阶段进行扩展和细分。

加尔布雷斯(Galbraith,1982)基于企业创立视角,对创业周期进行了四阶段划分:第一阶段为原理证明阶段。在这一阶段中,创业者产生创业动机并构思创业计划,通过整合资源进行新产品研发。在这一阶段中,创业者通过实践对创业构思进行验证;第二阶段为新产品原型阶段。在这一阶段中,创业者整合资源将创业想法转化成实物的过程;第三阶段为新产品试销阶段。创业者在这一阶段进行一定数量的新产品生产,并对产品进行试销;第四阶段为起始阶段。这一阶段中,样品正式进入生产销售阶段。

爱迪思(Adizes,1989)基于企业文化视角将企业生命周期划分为孕育、成长、老化三个阶段,又分别对各阶段细分为十个不同的时期,其中孕育阶段包括孕育期、婴儿期、学步期;成长阶段包含了青春期、盛年期和稳定期;老化阶段包括贵族期、官僚化早期、官僚期,最后直至企业的消亡。

陈佳贵(1995)对企业生命周期进行了六个阶段划分。第一阶段是孕育阶段。在这一阶段中,创业者在筹集资金、整合资源、研发产品的过程中创建新企业。第二阶段为求生存阶段。企业创建之后并投产运营,由于新创企业在人力、物力、财力等方面都相对欠缺,因此,企业如何生存是这一阶段创业者重点关注的问题。第三阶段为高速发展阶段。在企业站稳根基并取得一定发展之后,便进入高速发展阶段。第四阶段为成熟阶段。在这一阶段中,企业的产品呈现多样化,管理模式趋于复杂化。第五阶段为衰退期。如果企业在成熟期不注重创新发展,就会逐渐走向衰退,产品出现老化,生产开始缩减,导致企业效益不断下降。第六阶段为蜕变阶段。在这一阶段,企业面临两种选择:一种是走向消亡;另一种是破茧重生,当企业发生革命性变化之后,带来了企业脱胎换骨的改变,就实现了企业的蜕变,企业得以重生,进而进入新一轮的企业生命周期循环。

通过梳理企业生命周期研究文献,可以发现虽然学者们对企业生命周期进行了多样化的划分,但却存在一个共同点,即企业成长遵循类似于生物体的成长规律,认为企业的发展是一个动态有机的过程。处于不同成长阶段的企业特征也会呈现出差异性的变化,因此,认识企业成长中的阶段性变化和可能出现的问题,对创业企业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本书认为,划分为孕育期、初生期、成长期、成熟期和衰退期五个时期。孕育期是创业企业成长经历的第一个阶段,创业者产生创业动机,并对市场机会进行识别和筛选,在创业需要的人力、物力、财力与创业机会相匹配时,创业意愿达成。因此,孕育期是创业计划初步规划的阶段。伴随着创业计划的实施,在创业的实体形式被法律合法化之后,新创企业诞生,此时便进入了初生期。进入初生期的企业首先要考虑企业生存问题,如何获取资源和扶持政策,如何合理配置资源,如何实现资源的原始积累是这一阶段创业者需要重点思考的问题,创业者运筹帷幄能力和连接外界的关系网络是企业发展的必要条件。当企业站稳根基之后,便进入成长阶段,此时企业规模不断扩张,产品逐渐向多元化发展,企业效益不断提高,此时提高运作效率是这一阶段企业需要关注的首要问题。随着企业的不断成长,企业逐渐走向成熟,进入成熟阶段的企业,面临“创业难,守业更难”的压力和困惑,在这一阶段,企业利润和成长速度开始下降,面临成长极限。如果此时企业管理、技术等并没有得到创新,将很快进入衰退期。衰退期的企业面临双向选择:一是对企业未来持消极态度,这种情况下的企业将会面临消亡的归宿;二是对企业进行全面革新,使企业走出困境,成功蜕变,这种情况下的企业将进入新一轮的成长周期。

纵观企业生命周期中各个阶段企业的表现特征,创新不仅促进了技术、产品和服务的升级换代,成为影响企业成败的关键因素。同时,也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有效方法。企业作为开展创业活动的重要载体,在从资源要素推动型向创新驱动型转变过程中,创新型企业强烈的创新动机和灵活的经营机制积极推动了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同时对经济增长、社会就业、产业结构优化等方面也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在企业生命周期的各个阶段,创业家、各种要素、外部环境等都对创业产生不可忽视的影响。

2.产业生命周期理论

产业生命周期理论作为现代产业组织学重要分支,主要关注产业内厂商数量、竞争程度、产品创新等动态变化过程(李超等,2015)。在产业形成的过程中,往往会伴随着价格、产量、企业数量等的非单调变化过程(张家伟,2007)。产业发展也如生物体的成长一样,遵循生命周期规律,因此,产业生命周期理论是产业演进理论中有关整个产业从产生到成熟再到衰退的变化过程,对产业生命周期理论的梳理,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产业内或产业间的企业成长轨迹及运作机制。

沃森(Wasson,1974)将产业生命周期划分为市场发展期、快速增长期、竞争动荡期、饱和或成熟期以及衰退期五个阶段;安德森和泽丝曼尔(Anderson and Zeithaml,1984)将产业生命周期划分为四个阶段:介绍期、增长期、成熟期以及衰退期;克莱珀(Klepper,1997)将产业生命周期划分为探索期、成长期、成熟期三个阶段;希尔和琼斯(Hill and Jones,1998)将产业生命周期划分为五个阶段,分别是初始期、增长期、淘汰期、成熟期和衰退期。鲍志强(2000)对产业生命周期的各个阶段进行了研究,并将产业发展过程划分为孕育阶段、成长阶段、成熟阶段和衰退阶段。苏晓华和王平(2011)将产业生命周期分为四个阶段,分别是初创阶段、成长阶段、成熟阶段和衰退阶段。

随着产业生命周期的推进,厂商数量、竞争程度,以及产品创新等都将呈现阶段性特征,演变为产业生命周期的动态化过程。虽然学者们对于产业生命周期的划分阶段不尽相同,但是产业特征在不同时段表现的形式基本一致。郑风田和程郁(2006)对产业集群过程中创业家的类型进行了分类,提出了“发起型创业家” “网络型创业家” “改进型创业家”“研发型创业家”和“模仿型创业家”,并分析了在产业集群产生与发展的不同阶段,不同类型创业家群体所起到的重要作用。这对从产业生命周期角度分析创业的重要性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因此本书将分别从初创阶段、成长阶段、成熟阶段、衰退阶段进行分析。

在产业初创阶段,由于市场容量较小且不确定性很高,大量企业进入产业,在面临不确定风险加大的同时,企业间的竞争推动了创新发展,而企业间的异质性创新又推动了企业获得竞争优势,促进了产业的发展。在产业发展初期还需要开拓外部市场和引进外部资源,以避免大量模仿导致的资源和市场的过度竞争而使产业走向收敛和衰落的后果。这就需要网络型创业家积极向外结网的活动,以增强产业集群的市场辐射力和产业凝聚力。通过网络型创业家的结网活动,扩大产业的规模和边界。同时,在规模效益下,对产业链上的各个关节形成强大的需求,带动产业内和产业间的发展。当越来越多的企业进入后,产业进入成长期。这一阶段产业的表现特征主要为生产水平的提高,创新开始从产品创新向过程创新发展,进入壁垒提高,企业数量趋于下降。此时,只有那些掌握了先进技术的企业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生存下去。在产业成长过程中,创业家的创业创新活动引发了其他企业的群体模仿和衍生创新,此时,创业家只有通过积极搜寻和创造创业机会,才能有效突破因模仿造成的生产方式的单一引起的收敛困境,才能带动产业生命周期的延长,并且在这一阶段,创业者需要不断发现和识别新的创业机会,开创或引入新的产业,一旦创业者开拓出获得市场和资源要素的路径并获得超额利润,这一开拓的路径将成为未来产业发展的模仿范式。这一阶段的产业规模将不断扩大,产品质量不断提高,极大地刺激了消费,带动了关联产业的发展,进而促进经济增长。随着产业成长阶段的不断推进,进入壁垒更高,企业进入变得越来越困难,同时利润不断压缩。为了满足多样化的市场需求和全球化竞争的压力,产业发展将由以低成本优势为基础的粗放式扩张向技术、设备、管理等方面水平全面升级的转型。创业者通过对产品的创新、生产工艺的创新、销售方式和渠道的创新和产业服务体系的改进,使产业生产实现高度专业化分工,产业生产实现自我支持。而这一系列“改革”增强了企业的竞争力,这种“改革”效益的外溢将带动其他企业的改造活动,促进整个产业体系的改善。此时产业成长完成了由初创期到成熟期的过渡。当产业发展进入成熟期以后,低端部分的低成本优势已经越来越弱,而处于高端的高昂的技术成本使产业面临巨大竞争压力,这种在低端部分被新生产业替代,在高端部分被发达产业竞争的局面被形象地概括为“三明治”境地(Altenburg and Meyer,1999)。因此,这就需要创业者进行技术创新推动产业持续稳定发展。通过企业间、产业间的交流合作实施,产学研相结合研发模式,推动产业的自我创新。这不仅使产业具备了抵御外界风险的能力,产业创新模式带动了周边关联产业的创新模仿,技术创新实现外溢效应。这种创新外溢效应带动了模仿型创业家的创业活动,模仿活动的存在使产业生产实现规模经济,进而节约了交易成本并催生了新一轮的创新活动。在这一时期,产业规模趋于饱和,在带动关联产业发展的同时,优化了市场结构。随着产业发展到一定规模将形成产业集群,当产业进入衰退阶段,市场日益萎缩,供给大于需求。产业内部企业选择退出或者创新,在这一阶段,积极进行创新转型的企业才有生存下来的可能。

产业生命周期理论揭示了产业成长过程中厂商数量、竞争程度,以及产品创新的动态变化过程。从产业生命周期理论中可以发现,创新是产业成长的关键力量。但一些如需求、知识、部门机构(政府和金融机构等)等因素也会影响产业成长与创新之间的关系(Malerba et al.,2001、2002)。不同的产业周期阶段体现了产业内部企业创业的重要性。一个产业的成长也代表了其科技前沿成果、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自主创新能力和竞争力的发展导向。在产业成长过程中,对市场需求的敏锐把握、资本与劳动之间相互替代、企业间的异质性创新活动都对经济方式转型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