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问题的缘起
百余年来社会各界的“尊孔”与“反孔”,涉及到在中西文化碰撞、社会急剧变动的时代,如何对待儒学乃至中国传统文化这一至今仍困扰着我们的问题。近代以来许多著名思想家和人文学者,都不同程度地参与了这一问题的研究与讨论,政治家们也从实践层面介入了这一纷争,广大民众对此也做出了相应的反应。大量事实表明,百余年来的“尊孔”与“反孔”,贯穿在20世纪以来中国思想文化史、政治史乃至社会史的整个过程之中,是中国近现代史研究不容回避的话题。
对近现代以来的“尊孔”与“反孔”,历来人们有着各自不同的看法。如宋仲福等著的《儒学在现代中国》(中州古籍出版社1991年版),首次从政治思想史的角度客观评价了“五四”运动时期的批孔以及十年动乱时期的评法批儒问题,并对儒学与现代化的关系等问题提出了新的见解;宋志明等著的《批孔与释孔——儒学的现代走向》(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从“五四”时期的“批孔”与“释孔”两大思潮谈起,比较客观地分析了唯物史观派、西化派、广义新儒家等各家各派对儒学的释读与研究;徐庆文撰写的《批判与传承:20世纪后半期的中国孔子研究》(山东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以学术环境、学术研究方法和学术研究主体三个方面为切入点,展现了20世纪后半期孔子研究的曲折历史过程;林甘泉编写的《孔子与20世纪中国》(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年版),以史论结合的方式,系统梳理了孔子及其思想百年来的历史命运;孔繁岭著的《中国近代评孔思潮研究》(中央文献出版社2009年版),则着重评述了19世纪中期至20世纪40年代中国尊孔、批孔、研孔的重大事件,以及主要代表人物的活动及其理论观点。
与此同时,国外一些相关著作也被翻译介绍到国内学术界,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美国列文森著的《儒教中国及其现代命运》(郑大华、任菁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这部著作从思想、政治、历史三个不同的视角层面,剖析了主要由儒学所培养的文化精神对中国社会历史发展进程的影响,以及儒教在现代社会的命运,许多深刻见解至今仍发人深省。
从既有的研究来看,论者多集中于对“反孔”和“尊孔”本身“孰是孰非”的思想论争、儒学在现代政治进展中的多舛命运的评述,而对“尊孔”抑或“反孔”在社会层面的反应,即地方官员、基层民众在多大程度上因应与认同,则缺乏应有的关注,至今尚未出现一部有分量的研究专著。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儒家文化的“命运沉浮”,不仅取决于思想话语、政治话语的建构,而且还在于广大民众的参与程度。因此,从社会史的视角省察百余年来中国人“尊孔”与“反孔”的历史过程,寻绎民众行为心态的变化,以此对儒学的发展前景做出一个判断,理应成为今后研究的一个趋势和方向。基于此,笔者以山东为例,从社会史抑或区域社会史的视角来考察百年以来的尊孔与反孔。
本文所以选择以山东为个案,是基于以下几点考虑。
第一,百年以来山东的尊孔与反孔在全国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山东是圣人孔子的故乡,儒家思想的发祥地,后来将儒学传承发展的重要人物孟子和荀子的主要学术活动也在山东,可以说,在中国古代历史的长河中,孔子儒学与山东结下了不解之缘。而步入近代,特别是民国肇建以来,国家层面“尊孔”抑或“反孔”的文化建构莫不把目光放在山东,借以达到影响其他地区的目的,因之,百年以来围绕孔子及其创立的儒家学说所发生的一系列事件,诸如民初“孔教运动”、“五四”新文化运动、1929年《子见南子》案、国民党“尊孔读经”的文化政策、“文化大革命”初期的“讨孔运动”、“文化大革命”后期的“批林批孔”运动、改革开放后的“尊孔兴儒”或曰儒学复兴运动等等,几乎无一不与山东有关,或者说都能从山东这块特殊的地理文化单元找出端倪。与此相应,这里的人们受儒家文化的影响至深,对“尊孔”与“反孔”的反应也最为敏感和显著,在一系列“尊孔”抑或“反孔”的事件中,山东地域的知识分子和广大民众都主动或被动地做出了回应。可以说,百年以来,山东的“尊孔”与“反孔”是百年儒学命运起伏的“风向标”。因而,从区域社会史的视角观照百余年来中国人“尊孔”与“反孔”的历程,山东的典型性和示范意义不言而喻。
第二,山东是笔者的故乡,而课题组成员也大都生于斯、长于斯,我们的父辈、祖辈对当地的“尊孔”与“反孔”的文化事项及其在民间的影响都较为熟悉,是本课题研究的“活史料”。事实上,课题组成员在调查过程中,都是依托于每一个成员所在地的人际关系,借助“地利”优势和“熟人效应”查阅档案,深入调查和访谈,从而获得了大量弥足珍贵的档案史料和口述史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