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外包企业升级机制及经济效应研究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三节 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

一 研究内容

本书研究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

1.理论回顾及中国外包企业发展现状

首先,对国际外包以及与企业升级相关的理论研究进行系统回顾。其次,从国际贸易成本、电子技术进步以及国际贸易自由化趋势的角度分析国际外包体系发展的动因。再次,分析当代国际外包体系下国际分工与交易的特征、参与企业的组织特征以及外包过程中知识溢出及学习过程。最后,介绍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制造企业参与国际分工的发展现状,以及中国外包企业的历史发展历程。

2.中国外包规模及企业升级测度研究

首先,介绍采用不同统计数据的外包测度方法,分别根据加工贸易数据、中间产品贸易数据对中国外包规模进行考察,并以中国最主要的贸易伙伴——美国和日本为研究对象,分析不同来源国的外包规模。在此基础上,采用加工贸易数据及投入产出数据对中国外包企业升级进行测度,并分别以劳动生产率和全员劳动生产率为主要衡量指标,对中国外包企业的升级绩效进行测度。通过对采用不同统计方法和指标变量测算得出的结果进行分析比较,为测算中国各行业外包企业升级提供直观的现实依据。

3.外包企业升级的机制和路径进行研究

本章首先基于跨国公司效率最大化的国际化生产路径选择的模型,以动态视角考察中间品生产过程中跨国公司向外包企业技术转移的动因与条件,研究在技术复杂程度不断提高的情境下,影响外包企业提升的机制。其次,从劳动市场上熟练劳动及非熟练劳动的相对需求和相对工资变化角度对企业升级的机制进行研究。再次,从企业均衡的角度,分析国际外包体系下由于研发活动和零部件生产世界相对价格的变化使发展中国家企业获取外包收益的影响。最后,对国际外包体系下发展中国家升级路径进行探索,并以富士康集团作为代表性案例,研究其在不同生命周期采取的升级模式以及升级表现、升级效果。本章为企业升级机制研究提供多层面和多角度的理论依据和现实参考。

4.对中国各行业外包企业升级进行实证检验

采用中国制造行业的面板数据,对中国外包企业升级进行检验和估计。首先,构建以Douglas形式的生产函数模型,检验各行业外包生产的技术溢出效应及其技术优势。在此基础上,根据技术复杂程度对制造业进行进一步划分,进而检验不同技术复杂度行业外包企业的技术效应。其次,构建外包的就业效应模型,对外包在中国就业市场的动态效应进行检验。

二 研究方法

本书在国际外包以及企业升级相关理论的基础上,构建国际外包体系下发展中国家企业升级机制的理论框架。采用行业面板数据,构建不同形式生产函数的计量经济模型,对中国外包企业升级的效应进行估计和检验。具体研究方法有以下几种:

1.理论框架构建

在相关理论的基础上,从国际外包体系下不同技术复杂程度中间产品的技术转移效应、劳动市场上熟练/非熟练劳动的相对需求以及外包企业生产均衡角度构建发展中国家外包企业升级机制的理论框架。

2.指数统计分析方法

使用构建相关指数,对中国各制造行业的劳动密集度指数、贸易专业化指数、外包绩效指数进行测算,分析和比较中国各外包行业的国际竞争力;对各行业劳动生产率进行测算和比较,从而得出中国外包企业升级的直观测算结果。

3.案例分析方法

采用典型案例分析方法,结合企业生命周期理论,对代表性外包企业在不同历史阶段的经营状况、产品内容及发展特点和采取的升级模式进行分析。

4.计量经济模型构建及回归检验

运用不同形式的函数形式,建立考察中国外包企业升级经济效应的经济计量模型,采用行业面板数据,对不同效应的面板数据模型进行估计和检验,并根据模型设定的检验选择合理的模型形式,分别考察外包对中国企业劳动生产率、技术优势的提升效应。

三 技术路线

通过文献回顾和梳理,对相关概念和研究范畴进行界定,分析国际外包体系及中国外包企业发展阶段、特征;构建评价中国外包企业升级的测度指标,对中国各行业外包企业经营和升级的现状进行评价与分析;从国际外包体系创新溢出角度、全球价值链分割下劳动市场角度以及外包企业收益变化角度为研究外包企业升级的机制提供理论框架;在此基础上,建立不同形式的生产函数模型,采用行业面板数据,分别对外包生产的技术效应及动态就业效应进行实证检验;最后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见图1-3)。

图1-3 技术路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