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工子女关爱服务体系建设的探索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四节 农村留守与流动儿童现状的比较分析

同样是农民工子女,一部分孩子留守在家,成为留守儿童;另一部分孩子随外出务工的父母来到城市,成为流动儿童。农村留守与流动儿童的现状既存在相同点,也存在差异性。通过比较分析,能更清晰地描述出农村留守与流动儿童的现状。

一 农村留守与流动儿童的相同点

通过比较分析,我们发现农村留守与流动儿童的现状具有相同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薄弱科目

近一半的农村留守儿童反映,他们在英语学习方面存在困难;超过三分之一的农村流动儿童认为,他们在英语学习方面也存在困难,只不过留守儿童的比例要高于流动儿童。农村留守与流动儿童在学习上的薄弱科目都是英语,所占的比重最大。一方面,跟农村学校英语教育质量有较大的关系;另一方面,跟农村留守与流动儿童的监护人根本无法辅导英语功课有着很大的关系。数学是学习上的薄弱科目,也是农村留守与流动儿童共同反映的问题,所占的比例也比较大。随着年级的增加,数学的难度在加大,辅导的难度也在增加,缺乏监护人和家长的及时辅导,数学容易成为他们学习上的薄弱科目。

(二)主要原因

近一半的农村留守儿童认为,学习成绩不好的主要原因是基础不好,所占的比重最大;农村流动儿童中过半的学生认为,自己学习成绩不好的主要原因也是基础不好,所占比例最高。为什么农村留守与流动儿童都把所学科目不好的原因归结为“基础不好”呢?我们知道,无论是哪个科目的学习,都讲究学习的连续性,如果这个科目一开始或前期的基础不扎实,必将影响到这个科目后续内容的学习,像数学和英语这样的基础科目尤其如此。对于农村留守儿童来说,由于父母外出务工,在学习上缺乏相应的辅导,特别是对于低年龄的留守儿童来说,一开始就没有打下扎实的学习基础,这势必影响到后续内容的学习,因为学习内容是环环相扣的。对于英语的学习,因为缺乏相应的语言环境,一开始又没有打好基础,缺乏兴趣,到后来很多学生都会放弃对它的学习。对于农村流动儿童来说,由于跟随父母一起流动,很容易打破原来学习上的连贯性,造成自己学习基础的不扎实。

(三)交谈内容

超过一半的农村留守儿童在与父母亲联系时,谈论最多的是他们的学习状况;农村流动儿童也是一样的,超过一半的流动儿童与家长谈论的主要内容是学习方面。这说明,无论是对于农村留守与流动儿童而言,还是对于农民工子女的家长来说,困扰着他们的共同问题是来自学习方面的,因此他们谈论的话题主要涉及学习态度、学习成绩、学习习惯、学习方法和学习辅导等方面。学习问题确实是农村留守与流动儿童面临的最大困难,如何提高学习成绩也是农村留守与流动儿童共同面临的现实挑战。

(四)在家困难

52.8%的农村留守儿童认为,他们在家里面临的最大困难是缺乏学习辅导,这个比重在所有的困难中是最高的;35.8%的农村流动儿童认为,他们在家面临的最大困难也是缺乏学习辅导,这个比重在所有的困难中也是最高的。也就是说,农村留守与流动儿童都认为,他们在家里面临的最大困难是缺乏学习辅导。对于农村留守儿童来说,由于隔代抚养,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本身就没有能力来辅导他们的功课,当然也没有时间与精力来辅导他们的功课;对于农村流动儿童来说,他们是与父母亲生活在一起的,父母亲本来有更多的机会来辅导他们的功课,同时父母亲的文化水平也更高些,也更有能力来辅导他们的功课,但为什么他们跟随父母亲面临的最大困难也是缺乏学习辅导呢?主要原因是农民外出务工,生活压力大,早出晚归,根本没有时间来顾及孩子的学习,甚至每天与孩子进行沟通交流的时间也比较少。

(五)学习状况

大部分的农村留守儿童认为,他们的学习成绩处于中下游水平;这不仅是农村留守儿童对自己学习成绩的评价,也是学校教师及监护人对留守儿童学习状况的评价;三分之二的农村流动儿童认为,他们的学习成绩处于中游水平,四分之一的农村流动儿童认为,他们的学习成绩处于下游水平,这不仅是农村流动儿童对自己的评价,也是学校教师及家长对流动儿童学习状况的评价。也就是说,无论是农村留守儿童,还是农村流动儿童,对于自己的一个基本判断是,他们的学习成绩处于中下游水平。因此,超过一半的农村留守儿童认为,他们在学校里的最大困难也是学习方面,这个比重在农村留守儿童中是最高的;近一半的农村流动儿童同样认为,他们在学校面临的最大困难也是学习方面,这个比重在农村流动儿童当中也是最高的。

二 农村留守与流动儿童的差异性

通过比较分析,我们发现农村留守与流动儿童的现状具有差异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年龄分布

农村留守儿童的分布具有随着年龄的增长,其数量逐步增多的特点,最高峰是在12岁左右,即小学六年级阶段,但在13岁至15岁这个年龄段,农村留守儿童在数量上和比重上基本保持平衡的状态。农村留守儿童这种人口学分布特征的原因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在12岁左右,即小学六年级阶段,留守儿童所占的比重是最大的,主要是因为12岁左右儿童的生活自理能力在增强,同时由于是小学毕业阶段,按照就近入学的政策,在升入初中学校方面更容易些,因此更有可能成为留守儿童;二是在15岁左右,即初中二三年级阶段,农村留守儿童所占的比重是最低的,是因为留守儿童的辍学率主要发生在初中二年级和三年级阶段,特别是初二年级的学生;三是随着年龄的增长,农民的孩子更有可能成为留守儿童,也更有可能成为辍学儿童。按照常理来说,留守儿童的数量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加,那么流动儿童随着年龄的增加,其数量必然会减少,而事实却是与留守儿童一样,随着年龄的增加,成为流动儿童的可能性也在增加,这只能说明,在这个年龄阶段,更多的非留守儿童成了留守儿童和流动儿童。在13岁左右,即初一阶段流动儿童所占的比重最大,主要原因是很多外出务工的父母亲认为,小学阶段在老家的学校就读,如果条件允许的话,从初中阶段开始带到城市的中学来就读,还有就是15岁的农村流动儿童比13岁的农村流动儿童少了十个百分点,主要原因是在义务教育阶段,农民工子女更容易在城市的公办学校就读,但要在城市的高中学校就读,特别是普通高中就读,由于受户籍制度的限制,难度是很大的,甚至是不可能的,因此,很多农村流动儿童在15岁便会转学回到老家的学校就读,参加本地的中考,以便升入本地的高中学校就读。

(二)性别状况

总体上来说,农村留守儿童的男女比例是持平的,农村流动儿童的男女比例也基本是保持平衡的。但从年龄的角度来说,农村留守与流动儿童在性别分布上具有差异性。女生随着年龄的增大,成为农村留守女童的可能性较大,因此在高年级阶段,农村留守女童的比例要明显高于低年级,主要是因为年龄较大的留守女童不仅在生活上能自理,同时也能照顾到弟弟妹妹,农民在女童的这个年龄阶段更有可能外出务工。农村男生与女生相比,男生成为流动儿童的可能性更大,主要是因为农村地区重男轻女的传统思想还比较根深蒂固。相对低年级的儿童来说,高年级的男孩子和女孩子成为流动儿童的可能性都较大,随着年龄的增大,农村中的男孩子和女孩子都有可能成为流动儿童,但父母亲更愿意把男孩子带在身边,随着男孩子生活自理能力的增强,其流动性也在增加。如果经济条件允许,对于全家一起外出务工和读书的农民工家庭来说,不存在性别上的差异。

(三)面临困难

对于农村留守儿童来说,他们面临的最大困难主要来自情感方面,由于父母亲长年在外务工,而且主要是在省外务工,空间上与时间上的距离拉大了他们与父母亲之间在情感上的距离,这种情感上的距离化作农村留守儿童对于父母亲的思念,三分之二的农村留守儿童对于父母亲的思念是强烈的,而这种思念并不能化作与父母亲见面和一起生活,往往会对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状况产生负面影响,因此农村留守儿童所面临的最大困难是情感方面的。对于农村流动儿童而言,由于与父母亲生活在一起,情感方面已不是他们所面临的最大困难。流动儿童从农村来到城市,首先面对的是对于城市学习、生活等方面的适应问题。一半的农村流动儿童认为,自己不能适应城市的行为方式,这是他们融入城市生活的主要障碍;三分之一的农村流动儿童在城市学校里不能适应同学关系;一半的农村流动儿童认为,自己不能适应城市学校里的学习方式,主要原因是,与原来的学校相比,“老师上课的方式不一样”,这导致部分农村流动儿童听不懂老师上课。因此,农村流动儿童面临的最大困难是在生活、学习、同学关系等方面的适应问题。农村留守儿童与农村流动儿童所面临的最大困难具有差异性,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并采取针对性的对策措施。


[1] 数据来源于2012年的《全国教育统计年鉴》,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年版。

[2] 数据来源于2013年的《全国教育统计年鉴》,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年版。

[3] 数据来源于2012年的《全国教育统计年鉴》,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年版。

[4] 数据来源于2013年的《全国教育统计年鉴》,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年版。

[5] 数据来源于2012年的《全国教育统计年鉴》,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年版。

[6] 数据来源于2013年的《全国教育统计年鉴》,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年版。

[7] 数据来源于2012年的《全国教育统计年鉴》,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年版。

[8] 数据来源于2013年的《全国教育统计年鉴》,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年版。

[9] 数据来源于2012年的《全国教育统计年鉴》,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年版。

[10] 数据来源于2012年的《全国教育统计年鉴》,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年版。

[11] 数据来源于2011年、2012年和2013年的《全国教育统计年鉴》,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2012、2013年版。

[12] 郭继强:《“内卷化”概念新理解》,《社会学研究》2007年第3期。

[13] 黄兆信、李远煦、万荣根:《“去内卷化”:融合教育的关键——进城务工人员子女融合教育的现状与对策》,《教育研究》2010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