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 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概念
1.需求
《我们共同的未来》给出的可持续发展的原则性定义是:“在满足当代人需求的同时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的发展。”这样,“需求”和“限制”便成了可持续发展的两个基本概念。可持续发展要求满足全体人民的基本需求,并向全体人民提供实现美好生活愿望的机会。
(1)需求具有本能性。需求是人与生俱来的本能。“物稚不可不养也,故受之以需。需者,饮食之道也”(《易传·序卦传》)。“饥而欲食,寒而欲暖,劳而欲息,好利而恶害,是人之所生而有也。”(《荀子·非相》)
(2)需求具有价值性。需求是一个文化范畴的概念,人的消费观决定了人的需求观,而人的消费观又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人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因此,不同文化背景、不同宗教信仰、不同生活哲学的人有着不同的需求观。有的人只求衣食上的温饱,有的人则可能永远也不能满足。多少才能算够?何种需求是合理需求?这些都是因人而异的。
(3)需求具有动态性。需求也是一个历史范畴的概念,人类需求由社会、文化条件所确定,受主观、客观因素的影响,是一个动态的变化过程,在不同的时期和不同的文化阶段,旧的需求系统将不断地被新的需求系统所代替。
(4)需求具有区域性。个体需求往往结合成集团需求,在空间上表现出明显的区域差异,如贫困地区主要是粮食、衣服、住房、就业、卫生等基本需要,发达地区则因基本需求已经得到满足,需要的是更高的生活标准、更高的环境质量,特别是精神生活的享受。
(5)需求具有层次性。人类需求是一个层次系统,可分为三个层次:一是生存需要,即维持人的生命活动,衣、食、住、行等人口再生产的需要,是最基本的需要;二是发展需要,即满足人口健康素质、文化教育素质、社会心理素质的提高,适应经济、社会不断发展的需要,是高层次的需要;三是享乐需要,包括满足普遍的追求高生活质量的需要、不同人的心理偏好需要、某些人的特殊需要等,是弹性较大的需要[61]。
2.限制
在《我们共同的未来》给出的原则性定义里,“限制”也是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概念,主要是指自然因素与社会因素对满足人类需求所构成的限度和制约。“限度”强调的是极限,是一个过程的末端;“制约”强调的是约束,是一种动态的“限度”。限制既具绝对性又有相对性,既具物质性又有社会性,既具主观性又有客观性,既具内在性又有外在性。
(1)限制的绝对性与相对性。限制的绝对性主要是指地球上的资源总量和生态容量具有极限性,如“地球是一个有限的系统,空间、资源和再生潜力都有限,它能支持的负荷有上限”[62],“能源、物质、水和土地的利用都有不同的限度……知识的累积和技术的开发会加强资源基础的负荷能力,但是最终的限度是有的”。这里的限度都是极限,因而具有绝对性。限制的相对性主要是指人类满足需求的约束条件是可变的,尤其是非物质因素的限制,如“由目前的技术状况和环境资源方面的社会组织造成的制约以及生物圈承受人类活动影响的能力造成的制约”[63]。这里的制约都是可以随知识技术进步和组织管理水平提高而变化的,具有相对性。
(2)限制的物质性与社会性。《增长的极限》对可持续发展中的“限制”概念贡献最大,不仅其书冠以“极限”之名,而且许多章节也是以极限为名的,它指出,世界经济和人口增长需要满足自然物质和社会服务两类要素的需求,相应地,物质因素和社会因素对需求的满足构成限制[64]。按可持续发展系统要素划分,自然物质和社会服务的限制大体包括:人类活动强度与人口规模限制、资源承载能力与再生能力限制、环境净化能力与恢复能力限制、经济技术支撑能力限制、社会组织管理决策能力限制等[65]。但是,社会服务的限制追根溯源是由自然物质的限制所决定的。
(3)限制的客观性和主观性。限制的客观性是一定时空条件下客观因素对满足人类需求的能力构成限制,比如自然资源禀赋不足,现有技术条件下无法利用资源,现有组织管理水平下无法获取产品与服务。限制的主观性是人类在认识各种客观限制的基础上自觉采取行动对需求加以限制。需求与人的欲望直接相关,除了基本的生存需求外,人的消费观对需求的量具有重大影响。《老子》曰:“罪莫大于可欲,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恒足矣。”这是说,贪得无厌的需求招致罪祸,是不可持续的,只有知足的需求才可以得到持久的满足,才可以持续发展。因此,人类自觉限制需求对可持续发展具有决定性作用。
(4)限制的外在性和内在性。限制的外在性是外界环境对人类需求的限制,主要是地球生态系统的限制,包括资源生产能力的限制、环境纳污能力的限制、生态承载能力的限制等。外在性限制都是客观性限制。限制的内在性是来自人本身及人类社会的限制,包括经济条件的限制、技术条件的限制、组织管理的限制、认识能力的限制等。广义进化论的创始人欧文·拉兹洛将人类的内在限度分为个人的限度、文化的限度、政治的限度,并且认为在可持续发展进程中,人类的内在限度比地球的外部极限更重要,因为我们在地球上遇到的极限与我们自己的观念和立场这些内在的限度息息相关,而且现代社会的压力和危机其根源也在于我们人类自身的局限和缺点,因为我们现代人只是“半成品”,还远远没有达到完美的“成熟”的程度[66]。
3.发展
发展是事物由小到大、由简到繁、由低级到高级、由旧物质到新物质的运动变化过程。这个过程具有目标指向性,应该符合人的需求的变化[67]。因此,发展是令人向往的社会目标的向量[68];发展是自然—社会—经济复杂系统中的行为轨迹,它使复杂系统朝向日趋合理与更为和谐的方向进化[69];发展是调整生物圈,运用人力、财力、生命和非生命资源来满足人类的需要,并提高人类生活质量。除经济增长之外,发展还意味着社会、文化和精神上的进化[70]。
《大英百科全书》这样解释“发展”一词:“虽然该术语有时被视为经济增长的同义语,但发展一般用来叙述一个国家的经济变化,包括数量上和质量上的改善。”这说明经济增长是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发展并不等同于增长。一方面,增长一般是指数量和速度的增加或体积的增大等,并不强调增加的质量和是否可持续,而发展则不仅重视数量与速度的增加,并且强调增长的质量和可持续性,更重视增长的质的改善[71]。另一方面,发展也不一定意味着增长,因为发展还隐含价值观的判断,它可以是思想观念的转变,通过经济的、政治的、文化的和生态的结构改变,或者技术的突破,发展是可以变得可持续的[72]。
发展的前提是生存,没有生存就没有发展。发展的科学度量包括三个表征。一是发展的动力表征,即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发展能力、发展潜力、发展速度及其可持续性;二是发展的质量表征,即一个国家或地区的自然进化、文明程度、生活质量及其需求的满足程度;三是发展的公平表征,即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共同富裕程度及其对于贫富差异和城乡差异的克服程度[73]。
发展是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可持续发展的前提是发展。进一步满足人们的需求和欲望是发展的主要目标,它包含经济上的和社会上的有效的变革。和平与安全、经济发展、社会发展、保障和平与发展的国家统治是与发展相关的四个重要观念。社会和经济的发展离不开和平,经济和社会发展本身又是相互关联的,教育、健康和相关的社会发展有助于经济的良好运行[74]。
4.生物多样性
生物多样性是生态系统、生物物种和生命基因多样性的综合,是生态系统结构复杂性的体现,也是生态系统功能稳定性的保证[75]。它包括地球上所有植物、动物和微生物物种及其所拥有的基因,各物种之间及其与生存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所构成的生态系统及生态过程[76]。生物多样性包括三个层次的多样性:基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
生物多样性是地球上的生命经过几十亿年发展进化的结果,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是人类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物质保障,但是,它们的潜力还远远没有被人类所认识。一个基因可能关系到一个地区的兴衰,一个物种可以影响到一个地区的经济命脉,一个生态系统可能改变一个地区的面貌,因此,保护生物多样性就是保护人类自己,保护人类的未来。
5.生态完整性
要了解生态完整性首先要了解生态系统。生态系统是一定区域内所有植物、动物、土壤、水、气候、人和生命过程相互作用的整体[77]。生态系统处于不断的进化和发展中,生态学家常常以能量和物质流作为描述工具,从整个生态系统的特性出发来描述一个区域的生物地理过程[78]。生态系统具有许多特性:生态系统保持能量和物质,这意味着能量和物质既不被创造,也不被破坏;生态系统是耗散的,耗散意味着能量和物质从高级到低级、从更多组织形式到更少组织形式的连续退化;生态系统储存信息;生态系统是开放系统;生态系统是成长的、有限的和有差异的;生态系统是复合的反馈系统;生态系统能够自我平衡;生态系统有适应能力和自组织能力;生态系统具有内聚力[79]。
完整性是“未受损害的、良好的状态”,表示“全体、全部或健全”[80]。1972年,美国的“清洁水行动”确定其目标为“恢复和维持国家淡水的化学的、物理的和生物的完整性”,第一次用“生物完整性”来描述淡水生物系统的状态,以替代水化学指标,测量污染排放和土地利用对水环境的影响[81]。
“生态完整性”是在生物完整性概念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是生态系统完整性的简称。从狭义上讲,生态完整性包括了生态系统的健康性、生物多样性、稳定性、可持续性、自然性、野生性及美誉度;从广义上说,生态完整性是物理的、化学的和生物的完整性的总和。一个生态系统只要能够维持所有内部和外部的群落过程和属性,能够保持结构的复杂性、功能的多样性,能够维持自组织能力、抗干扰能力和稳定性,那么它就具有完整性。因此,生态完整性实质上是对生态系统功能的表述。
生态完整性主要从三个层面来考察其组织状态:一是系统的组成成分是否完整;二是系统的组织结构是否完整;三是系统的功能是否健康。前两个层面是对系统组成的完整性的考察,后一个层面是对系统成分间相互作用及其过程的完整性的考察[82]。如果一个生态系统是稳定的和可持续的,那么它就是健康的和免受“痛苦综合征”的,即:如果它是活跃的,且保持其结构、活力和自组织能力与时而变,那么,它对压力是具有抗性的[83]。
6.可持续性
可持续性是对自然系统演化过程和经济社会发展过程的功能性判断,如果这些过程是可以永续下去的,那么它们就是可持续的。可持续性最初用于描述生态系统的演化,在可持续发展系统里,则同时用来描述生态的、经济的和社会的演化过程。
从生态系统的演化过程看,可持续性意味着基本生态过程和生命支持系统的维持,基因多样性的保持,以及物种和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利用[84];意味着资源、物种、污染等要素的稳定状态的维持[85]。从经济社会的发展过程看,可持续性意味着资源存量的不下降;意味着人造资本替代自然资本后资本总量的恒定[86];意味着环境与经济的整合以及代内公平和代际公平[87];意味着一定自然系统的生产潜力能够在具体的管理实践下持续下去[88]。简言之,可持续性意味着几项可保持性:单一自然资源的可保持性;某处整个资源系统的再生能力的可保持性;人类福利,包括后代的福利,社会结构和自然过程之间的关系的全面可保持性[89]。
根据其持续能力的高低,可持续性一般分为弱可持续性和强可持续性。判断弱可持续性的标准是:当代人转移给后代人的资本总存量不少于现有存量[90]。资本总存量是生产资本存量、自然资本存量、人力资本存量三者之和。生产资本又称人造资本,自然资本也称环境资本。只要后代人所能利用的资本总存量不少于当代人的就意味着发展是可持续的,前提是自然资本和其他资本之间可以完全替代。后来,有人在此基础上作了补充,认为可持续性发展路径不仅需要维持必需的生产能力,而且还必须保持环境服务和生态多样性的最低水平[91]。
事实上,自然资本与其他资本之间是不可完全替代的,比如,在自然资源耗尽的时候,人造资本、人力资本再多,也是无法发展的。因此,要实现真正的可持续发展,自然资源(至少是关键性的自然资源)的存量必须保持在一定的极限水平之上,否则就不是可持续的发展路径[92]。这就提出了发展的第二个判断标准:强可持续性。强可持续性的发展路径不仅要求在代与代之间保持总资本的存量水平,而且还必须在代际间维持自然资本的存量水平,即要求一个不减少的环境资本存量[93],个别极端的甚至排除自然资本和人造资本之间的替代,要求同时保持自然资本和人造资本的存量水平[94]。另外,由于某些自然资源与其他自然资源之间不存在替代性,人类还必须对某些重要的自然资源进行特别的维持,对它们的使用不能超越它们的替代极限以及再生能力[95]。
[1] 本文节自龚胜生等编著《可持续发展基础》,科学出版社2009年版。
[2] David Pearce,Anil Markandya and Edward Barbier.Blueprint for a Green Economy,London:Earthscan Publications Ltd.,1989.
[3] R.Allen.How to Save the World:summarizing the World Conservation Strategy,London:Kogan Page,1980.
[4] R.Repetto,World Enough and Time,New Haven:Yale University Press,1986.
[5] B.J.Brown,et al.,“Global Sustainability:Towards Measurement”,Environmental Management,1988,12(2).
[6] IUCN,UNEP and WWF.,Caring for the Earth .Gland,Switzerland:IUCN.1991.
[7] Mohan Munasinghe and Ernst Lutz,“Environmental-Economic Evaluation of Projects and Policies for Sustainable Development,”World Bank,Environment Department,Environment Working Paper,1991,42(1).
[8] John McCormick,Reclaiming Paradise .Bloomington:Indiana University Press.1991.
[9] David Munro,“Sustainability:Rhetoric or Reality,”in T.Trzyna,ed.A Sustainable World:Defining and Measuring Sustainable Development.Sacramento,Published for IUCN by California Institute for Public Affairs,1995.
[10] David Pearce,“Optimal Prices for Sustainable Development,”In D.Collard,D.Pearce,and D.Ulph(eds)Economics,Growth and Sustainable Environment,London:MacMillan.1988.
[11] David Pearce,Edward Barbier,Anil Markandya.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nd Cost-Benefit Analysis,London Environmental Economics Centre,pp.88-01.
[12] R.Costanza and Lisa Wainger,Ecological Economics .Mending the Earth,Berkeley:North Atlantic Books.1991.
[13] G.Schultink,Evaluation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lternatives:Relevant Concepts,Resource Assessment,Approaches and Comparative Spatial Indicator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Studies,1992,Vol.41:203-224.
[14] [美]欧文·拉兹洛:《人类的内在限度:对当今价值、文化和政治的异端的反思》,黄觉、闵家胤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版,第53页。
[15] M.Redclift,Sustainable Development,London:Methuen,1987.
[16] Prime Minister H.Gro Brundtland,Sir Peter Scott Lecture,Bristol,1986.8.
[17] “Organization for Economic Co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On Integrating Environment and Economics .Paris:OECD,1990.
[18] Leon Braat,“The Predictive Meaning of Sustainability Indicators”,In Onno Kuik and Harman Verbruggen,In Search of Indicators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Netherlands:Kluwer Academic Publishers,1991.
[19] World Bank.World Development Report,1992:Development and the Environment.Oxford University Press,New York,1992.
[20] Tim O'Riordan and Jill Yaeger,“Global Environmental Change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Global Change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n Europe,Manuscript on file at the Wuppertal Institute,Nordrhein-Westfalen,Germany,1994.
[21] 刘培哲:《可持续发展——通向未来的新发展观》,载《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1994年第3期,第13—14页。
[22] M.Allaby,MacMillan,Dictionary of the Environment 3rd ed.London:MacMillan Press Ltd.,1988.
[23] David Pearce,Anil Markandya and Edward Barbier,Blueprint for a Green Economy,London:Earthscan Publications Ltd.,1989.
[24] Robert Haveman,Thoughts on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Concept and the Environmental Effects of Economic Policy.Paris:OECD seminar on The Economics of Environmental Issues.1989.Paper No.5.Sept.25.
[25] Jonathan M.Harris,Basic Principles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Global Development and Environment Institute,2000,Working Paper 00-04.
[26] John Pezzey,Economic Analysis of Sustainable Growth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Washington D.C:World Bank Environment Department,1989,Working Paper No.15.
[27] Johan Holmberg,ed.,Making Development Sustainable,Washington,D.C.:Island Press,1992.
[28] 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我们共同的未来》,王之佳、柯金良等译,吉林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2页。
[29] Mozaffar Qizibash,“Sustainable Development Concepts and Rankings”,Journal of Development Studies,pp.135-137.
[30] 杨开忠:《一般持续发展论》(上),载《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1994年第1期,第11—15页。
[31] 叶文虎:《可持续发展的原理、方法和实践》,载《今日科技》2001年第7期,第20—22页。
[32] [美]欧文·拉兹洛:《人类的内在限度:对当今价值、文化和政治的异端的反思》,黄觉、闵家胤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版,第54页。
[33] 龚建华:《论可持续发展的思想与概念》,载《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1993年第3期,第4—9页。
[34] Agyeman,J.and Evans,B.,Sustainability and Democracy:Community Participation in Local Agenda 21.local Government Policy Making .1995,22(2):35-40.
[35] IUCN-World Conservation Union.Guide to Preparing and Implementing National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Strategies and Other Multi-sectoral Environment and Development Strategies,prepared by the IUCN's Commission on Environmental Strategies Working Group on Strategies for Sustainability,the IUCN Secretariat and the Environmental Planning Group of the International Institute for Environment and Development,pre-publication draft.1993.
[36] Roberts Michael.Sustainable development.Chemical Week,1996,Vol.158,Issue 21,p30.
[37] Jonathan M.Harris.Basic Principles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global development and environment institute,2000,pp.00-04.
[38] 曾珍香、顾培亮、张闽:《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及内涵的研究》,载《管理世界》1998年第2期,第209—214页。
[39] 毛志锋:《中国城市化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研究》,见牛文元主编《人类文明与可持续发展——三种文明论》,新华出版社2004年版,第109页。
[40] 王关义:《中国五大经济特区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经济管理出版社2004年版。
[41] 赵士洞、王礼茂:《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和内涵》,载《自然资源学报》1996年第3期,第188—192页。
[42] David Pearce,Edward Barbier,Anil Markandya.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nd Cost-Benefit Analysis .London:Environmental Economics Centre,p.88.
[43] Mustafa Tolba,Sustainable Development-Constraints and Opportunities .London:Butterworth,1987.
[44] David Pearce,“Optimal Prices for Sustainable Development”,in D.Collard,D.Pearce and D.Ulph(eds),Economics,Growth and Sustainable Environment,London:MacMillan,1988.
[45] John McCormick,Reclaiming Paradise,Bloomington:Indiana University Press,1991.
[46] 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我们共同的未来》,王之佳、柯金良等译,吉林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
[47] Manuel Winograd.Environmental Indicators for Latin America and the Caribbean.in A Sustainable World:Defining and Measuring Sustainable Development.T.Trzyna,ed.Sacramento:Published for IUCN by California Institute for Public Affairs,1995.
[48] Nazli Choucri.Global System for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Research TDP-MIT.Unpublished notes.Cambridge,Ma.MIT.January.1997.
[49] Mohan Munasinghe and Ernst Lutz.Environmental-Economic Evaluation of Projects and Policies for Sustainable Development.World Bank,Environment Department,Environment Working Paper No.42.Jan.1991.
[50] Saburo Kato.Salzburg Seminar on Environment and Diplomacy.September.Working Group on Sustainable Development.Manuscript on file at Salzburg Seminar,Salzburg Austria,1994,pp.3-10.
[51] Maurice Strong.Required Global Changes:Close Linkages Between Environment and Development.in Change:Threat or Opportunity.Uner Kirdar,ed.N.Y.:United Nations.1992.
[52] Maser C.Sustainable Community Development:Principles and Concepts,St.Lucie Press,1997,p.14.
[53] 陆大道:《实施科学发展观,走可持续发展之路》,载《科学与中国——院士专家巡讲团报告集》(第一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54] 黄鼎成、王毅、康晓光:《人与自然关系导论》,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年版,第2页。
[55] 韩文辉、曹利军、李晓明:《可持续发展的本质与实施的复杂性》,载《科技进步与对策》2002年第7期。
[56] 牛文元、毛志锋:《可持续发展理论的系统解析》,湖北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
[57] R.Goodland and G.Ledoc.Neoclassical Economics and Principles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Ecological Modelling,1987,l(38).
[58] Deserpa,A.C.,Pigou and Coase in Perspective.Cambridge Journal of Economics,1993(17).
[59] 毛志锋:《中国城市化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研究》,载牛文元主编《人类文明与可持续发展——三种文明论》,新华出版社2004年版。
[60] 苏胜强、黄祖辉:《可持续发展理论及其基本模式》,载《农业现代化研究》1999年第1期。
[61] 何敦煌:《人口、生态、经济与可持续发展》,厦门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327页。
[62] [美]欧文·拉兹洛:《布达佩斯俱乐部全球问题最新报告:第三个1000年》,王宏昌、王裕棣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版,第2页。
[63] 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我们共同的未来》,王之佳、柯金良等译,吉林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
[64] [美]丹尼斯·米都斯等:《增长的极限》,李宝恒译,吉林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19—20、25—26 页。
[65] 龚胜生:《论可持续发展的区域性原则》,载《地理学与国土研究》1999年第1期,第1—6页。
[66] [美]欧文·拉兹洛:《人类的内在限度:对当今价值、文化和政治的异端的反思》,黄觉、闵家胤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版,第2页。
[67] 潘玉君等:《可持续发展原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49页。
[68] David Pearce,Edward Barbier,Anil Markandya.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nd Cost-Benefit Analysis,London Environmental Economics Centre,p.88.
[69] Niu,W.Y.,L.Jonathan,and A.Bdullah.Spatial systems approach to sustainable development:A conceptual framework.Environmental Management,17:179,p.186.
[70] Sharon Beder.The Nature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Scribe Publication.1993.
[71] [法]F.佩鲁:《发展新概念》,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8年版,第128页。
[72] R.E.Munn.Towards Sustainable Development:an Environmental Perspective.In:F.Archibugi and P.Nijkamp,ed.Economy and Ecology:Towards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The Netherlands:Kluwer Academic Publishers,1989.
[73] 牛文元:《科学发展观的理论认知》,载《中国科学院院刊》2007年第2期,第120—125页。
[74] Dernbach,John C.,“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s a framework for national governance”,Case Western Reserve Law Review,1998,49(1):1,104.
[75] Robinson,Francis,Legge and Lerner.Defining a Sustainable Society,Alternatives,1990.
[76] 赵济、陈传康:《中国地理》,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第323—336页。
[77] Richard W.Haynes,Russell T.Graham and Thomas M.Quigley Technical Editors.A framework for ecosystem management in the Interior Columbia Basin including portions of the Klamath and Great Basins.Gen.Tech.Rep.PNW-GTR-374.Portland.
[78] Golley,F.B.,A history of the ecosystem concept in ecology.New Haven,CT:Yale University Press.
[79] Milan Straskraba.Ecotechnological models for reservoir water quality management.Ecological Modeling,1994,74:5-7.
[80] De Leo G.A.,S.Levin.The multifaceted aspects of ecosystem integrity.Conservation Ecology,1997,3(1):1-23.
[81] Karr R.James,“Measuring biological integrity”,In G.K.Meffe and C.R.Carroll eds.,Principles of Conservation Biology,pp.483-485.
[82] Kay,J.J.The Ecosystem Approach to Monitoring Integrity.Faculty of Environmental Studies,University of Water-loo.2001.http://www.fes.uwaterloo.ca/u/jjkay/HNA/chapter2.html.
[83] R.Costanza.Environmental Performance Indicators,Environmental Space and the Preservation of Ecosystem Health.Global Change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n Europe Manuscript on file at the Wuppertal Institute,Nordrhein-Westfalen,Germany.1994.
[84] IUCN,WWF and UNEP.The World Conservation Strategy.Gland,Switzerland,1980.
[85] Hans Opschoor and Lucas Reijnders.Indicators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An Overview.In Onno Kuik and Harman Verbruggen:In Search of Indicators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Netherlands:Kluwer Academic Publishers.1991.
[86] Markandya and D.Pearce.Natural Environments and the Social Rate of Discount.Project Appraisal.1988.3(1).
[87] Helmut Breitmeier.Sustainable Development:Criteria and Indicators:Workshop 3.IIASA,July 18,1995.Manuscript on file at IIASA,Laxenburg,Austria.1995.
[88] Richard Carpenter.Limitations in Measuring Ecosystem Sustainability.in A Sustainable World:Defining and Measuring Sustainable Development.T.Trzyna,ed.Sacramento:Published for IUCN by California Institute for Public Affairs,1995.
[89] [美]欧文·拉兹洛:《布达佩斯俱乐部全球问题最新报告:第三个1000年》,王宏昌、王裕棣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版,第86页。
[90] Solow,R.,The Economics of Ressources or the Ressources of Economics.The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1974,64:1-14.
[91] Hartwick,J.M.Investing Returns from Depleting Renewable Resource Stocks and Intergenerational Equity.Economic Letters .1987,(1).
[92] [美]奥利维尔·琼·布兰查德、斯坦利·费希尔:《宏观经济学》,经济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
[93] Mozaffar Qizibash,Sustainable development concepts and rankings,Journal of Development studies,pp:135-137.
[94] United Nations Statistical Office.SNA Draft Handbook on Integrated Environmental and Economic Accounting,New York:UN Publications.March,1992.
[95] 李志青:《可持续发展的“强”与“弱”》,载《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3年第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