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 选择焦距
镜头的焦距,在技术上简单的理解,就是镜头透镜(组)节点到焦平面(感光元件CMOS)的距离。我们在此不想过于深入地讲解光学焦距的原理,它对我们的摄影创作帮助不大。我们更关注焦距,在我们的实际拍摄中,如何利用镜头焦距的变化,得到更好的摄影创意效果。
严格地讲,焦距应该是以视场角为依据的。焦距数字越小,视场角越大,取景范围越广,因此称为广角镜头;而焦距数字越大,视场角越小,取景范围越狭窄,被称为长焦镜头,它有利于拍摄距离远的景物,也被称为望远镜头。
但这样的科学讲解,对我们的摄影创作不够直观。因此,我们不妨从取景范围、影响大小以及空间感和透视变形方面,理解焦距对于拍摄的直接影响。
焦距 105mm,光圈f/11,速度1/180s,ISO 100
使用中长焦距100mm的镜头,我们只能把民居村落的局部拍摄下来,甚至仅仅是房屋的建筑局部。此刻,已经完全不可能感受到田园的环境,仅剩这白墙灰瓦的结构层次之韵律美感。因此镜头的中长焦距的优势是深入到景物局部,开发出内部所蕴含的美。
焦距 17mm,光圈f/13,速度1/250s,ISO 100
使用焦距17mm的超广角镜头,可以包括众多的景物——背景中的天空和云影,前景中的杂草灌木还有大树,而主体建筑位于中景层次,有了前后景丰富的环境因素陪衬,使独具特色的田园民居展现在画面中,让观众有身临其境的感受。
TIPS
镜头焦距
对于定焦镜头,只标明的一个数值。比如,佳能EF 50mm f/1.4 USM镜头,我们可知它的焦距是50毫米,通常称之为标准镜头。
对于变焦镜头,则会标明一个数值范围。比如,佳能EF 16-35mm f/2.8L Ⅱ USM镜头,我们可知它的焦距是变化的,变化范围在16mm~35mm。
2.1.1 焦距与取景范围
焦距的变化,对摄影创作最直接的影响,就是我们所拍摄到的取景范围。焦距数值越小,我们所能拍摄到的景物范围就越广;反之,如果焦距数值越大,我们所能拍摄到的景物范围就越小。针对同一场景,在同一拍摄点上拍摄的一系列照片,就可以帮助我们理解焦距与取景范围的关系了。
焦距17mm
焦距24mm
焦距28mm
焦距35mm
焦距50mm
焦距80mm
焦距100mm
焦距150mm
焦距200mm
焦距300mm
在这些对比图中,我们可以观察到焦距是16mm时,我们可以拍摄到更为广阔的天空、地面以及其中的建筑物整体;而随着焦距数值的逐渐变大,拍摄的景物范围就越来越小,直至使用焦距300mm时,我们能拍摄到的范围就非常局限了,只能是建筑物的局部了。
这就是焦距变化对取景范围的最直接的影响。我们也就不难理解,称焦距在16mm到35mm之间的镜头为广角镜头,所拍摄的景物范围很广;焦距在35mm到60mm之间的镜头为标准焦距,所拍摄的范围与人的观察视角接近;而焦距在70mm以上的镜头为长焦距镜头;焦距在200mm以上时,我们可以称之为望远镜头,因为它拍摄出来的照片,类似于望远镜观看的效果——建筑物上雕像细节是我们凭肉眼根本无法观察到的。
董帅 摄
焦距 17mm,光圈f/8,速度1/200s,ISO 200
利用广角镜头,可以容纳进更多的景物。雪后冰封万里,层峦沟壑,在蓝天白云的映衬下,别有一番气势磅礴的景象。大的场景展现得淋漓尽致,但在一定的篇幅之下,一峰一树的细节,自然不能够精雕细刻出来了。在相同的地点上,如果还想把细节景物展现出来,便可以调整镜头焦距,描绘出另一番风景。
2.1.2 焦距与空间背景
镜头焦距的变化,在画面中取景范围和景物大小方面体现得非常明显,很容易观察到。而镜头焦距对于空间感的艺术造型影响,就不那么明显了,经常被摄影爱好者忽视。所谓空间感,其实就是主体与其前后景物的空间关系,也可以理解为摄影作品中,主体与背景、前景的表现。
通过下面一组照片,我们就可以直观地理解空间感了。在拍摄例图时,让人物在画面中一直占据同等大小比例(大约是画面高度的2/3)。为取得如此的效果,在拍摄每幅照片时,我们都向后移动适当的距离,同时调整镜头的焦距。比如在使用16mm的广角镜头拍摄时,拍摄距离为1.5米;而使用50mm镜头时,拍摄距离为5米左右;采用100mm以上的焦距时,则要到10米甚至更远的地方去拍摄了。
焦距24mm
焦距35mm
焦距50mm
焦距70mm
焦距90mm
焦距150mm
焦距300mm
对比观看每一张照片,尤其是仔细观察背景的变化,我们不难发现,当主体景物大小不变时,背景景物随着焦距变短而变小。具体来说,当我们使用16mm焦距的广角镜头拍摄时,画面背景中的景物非常丰富,有蓝天,有地面,背景建筑物很小,画面显得非常深远;使用50mm焦距的标准镜头时,蓝天和地面都不见了,背景建筑完整,且大小比例合适,画面深远的空间感被减弱了。
当使用300mm焦距的长焦距镜头时,背景建筑物不见了,只有些模糊的建筑物细节图案,而且背景中的建筑物好像紧贴着人物一样,画面的空间感几乎被完全压缩了。
由此,我们可以得知,广角镜头的空间感最为强烈,可以产生深远、广博的艺术效果;而长焦距镜头,会在照片中压缩空间纵深感,背景的细节往往会被虚化或不那么引人注目。
2.1.3 焦距与透视变形
镜头焦距的变化,还有可能导致景物变形。和焦距对空间感的影响一样,也是不易察觉的。
镜头焦距变化所导致的景物变形,严格地说,是近大远小的透视变形。在画面中表现不同的景物时(如上一节内容中表现的),主体与背景的比例变化也是透视原理的表现。
透视变形,对于人物和建筑的影响非常明显。比如我们拍摄人物时,如果使用广角镜头从上到下俯拍时,就会产生头大身子小的效果,这就是景物的透视变形。越广角的镜头,变形的效果就越明显、越奇异。使用长焦距镜头时,这种变形效果就减弱许多,甚至消失。
所以,我们得出结论,焦距越大,景物透视变形越大;焦距越小,景物透视变形越小。
邢颖 摄
焦距 55mm,光圈f/3.5,速度1/60s,ISO 100
专业人像摄影师拍摄的时候,格外注意镜头焦距的使用。除非是有意运用变形效果,一般他们都会限定使用镜头焦距在50mm以上,这样就可以保证人物在作品中,有着最真切、最自然的形象表现。右侧这幅作品是接近整身像的作品,是使用55mm镜头焦距拍摄的,人物身体线条、脸型轮廓,姿态把握都很自然,表现出少女最自然美的一面。
邢颖 摄
焦距 8mm,光圈f/3.5,速度1/80s,ISO 200
在人像摄影中,运用广角镜头夸张的艺术手法时,事先一定要有所设想,并根据创意进行严格的控制。拍摄这幅作品时,作者创造性地利用鱼眼镜头进行拍摄,最大限度地进行了夸张——人物头和脚的比例严重失调。但这种夸张的效果,带来了意想不到的效果——人物好像是在照哈哈镜,显现出其幼稚、天真的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