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关于“三仄调”
“格律诗禁忌三仄调”的说法影响很大。比如,有人说:“‘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仄仄仄’这样的三仄调句,在近体诗中是绝对不允许的。”又如,一些诗家在编辑出版今人所写的诗词专集时,也声明不收含有“三仄调”的诗作。那么,古人的格律诗是否对此有所禁忌并像避免“三平调”一样地要求回避呢?前文说过,格律诗应该避免“三仄调”。但是,我们发现,实际情况并不完全如此。可以设想,前人在规定格律的时候,主观上是希图避免“三仄调”的,原因很简单,因为当有了“仄仄平平仄”和“平平仄仄平”两种句式作为首联之后(为行文简便,仅以五律来说明),那么,颔联出句就可能成为“平平仄仄仄”,而其对句便成为“仄仄平平平”了,这样做的结果是,不仅出现了“三仄调”,而且连“三平调”也难以避免了。正因为如此,其颔联的出句只能是“平平平仄仄”的格式(其对句则为“仄仄仄平平”)。然而,由于又有了“一三五不论”的自由,第三字的平声可以用成仄声,于是,在这一“平平平仄仄”的句式中,又极可能出现“三仄调”。我们通过对唐代诗歌的分析发现,这些具体诗作,并不严格地遵照格律诗的规定,即并不绝对回避“三仄调”。因此,我们可以说“唐诗无忌三仄调”。为了说明这一问题,还是让我们先看看唐人诗作的具体情况吧。先看下面两首诗:
春宿左省 唐·杜甫
花隐夜垣暮,啾啾栖鸟过。
星临万户动,月傍九霄多。
不寝听金钥,因风想玉珂。
明朝有封事,数问夜如何。
次北固山下 唐·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这两首脍炙人口的诗篇,其颔联出句的第三字“万”、“两”均宜平而仄,出现了“三仄调”。有时候,我们还可以见到,一首诗中,出现两处三仄调的情况。如:
破山寺后禅院 常建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万籁此俱寂,唯闻钟磬音。
这首诗的首联出句和颈联的出句,都是三仄调。常建为开元十五年进士,其时诗律已经成熟。可是,在其同一首诗作中却出现两处三仄调,这样就很能说明问题了。
这种情况是否为偶尔所见呢?事实并非如此。我们还可以列出许多例证。比如:
谁怜一片影,相失万重云?(唐·杜甫《孤雁》)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唐·李白《独坐敬亭山》)
晴开万井树,愁看五陵烟。(唐·岑参《登总持阁》)
弥年不得意,新岁又如何。(唐·刘禹锡《岁夜咏怀》)
楚山不可极,归路但萧条。(唐·祖咏《江南旅情》)
今来部曲尽,白首过萧关。(唐·卢纶《送韩都护归边》)
殷勤报贾傅,莫共酒杯疏。(唐·卢纶《夜中得循州赵司马侍郎书》)
天花落不尽,处处鸟衔飞。(唐·綦毋潜《宿龙兴诗》)
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唐·王绩《野望》)
秋声万户竹,寒色五陵松。(唐·李颀《望秦川》)
还家万里梦,为客五更愁。(唐·张谓《同王徵君湘中有怀》)
川从陕路去,河绕华阴流。(唐·崔颢《题潼关楼》)
崔徐迹未朽,千载揖清波。(唐·孟浩然《寻梅道士》)
何时石上月,相对论逍遥?(唐·皮日休《游栖霞寺》)
严陵爱此景,下视汉公卿。(唐·王贞白《题严陵钓台》)
僧归下岭见,人语隔溪闻。(唐·许浑《游维山新兴寺》)
星星一镜发,草草百年身。(唐·赵嘏《东归道中》)
浮云一别后,流水十年间,(唐·韦应物《淮上喜会梁州故人》)
谁为含愁独不见?更教明月照流黄。(唐·沈佺期《古意》)
秋水才深四五尺,野航恰受二三人。(唐·杜甫《南邻》)
逐客虽皆万里去,悲君已是十年流。(唐·杜甫《寄杜位》)
例证尚多,不复赘举。以上二十余例,并不限于仄起仄收一种形式,只要是在“平平平仄仄”这一句式中,第三字用了仄声,都可以成为“三仄调”。有人认为“三仄调”是拗句,是一种“当救而未救”的拗句注1。但是,只要我们分析一下唐人的诗篇,就可以发现这种“拗而不救”的“三仄调”颇为常见。据我们统计,在杜甫的462首律诗中,“三仄调”即有二百余例,几乎占到二分之一的比例。为什么会出现这么多的“例外”情况呢?为什么诗人们都不去设法补救呢?我以为,答案应当是:诗人们在写格律诗时,并不回避“三仄调”。换言之,格律诗在实际上是允许“三仄调”的存在的,因为我们发现,用调整对句的平仄来救出句的“三仄调”的情况并不多见——补救之后,反而出现了“三平调”与“三仄调”相对的特殊情况了。比如:
四蹄碧玉片,双眼黄金瞳。(唐·沈佺期《骢马》)
草色全经细雨后,花枝欲动春风寒。(唐·王维《酌酒与裴迪》)
可怜白雪曲,未遇知音人。(唐·韦应物《简卢陟》)
总之,我以为,从理论上说,人们在制定格律的时候,最初的想法大约是要求回避“三仄调”的;但是,在实践中,诗人们却没有严格遵守这一规定。既然古代的诗人们并不忌讳“三仄调”,那么,我们在写格律诗的时候,也就不必以“三仄调”为忌了。当然,如果能避免三仄调,自然是更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