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解修心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修心的目标 大乘佛教的菩提心

菩提心被誉为“佛种”,是智慧与慈悲的种子,它能帮助我们清净业障、完善自我,同时也能帮助别人度过危厄、圆满人生。


什么是菩提心?菩提心全称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它是成就佛道的觉心,也是利益一切众生之心。发起菩提心的行为简称为发心、发愿,是为了一切众生的利益而发起一种求取无上菩提的真诚意愿和行持,在大乘佛教中,发起菩提心者即为菩萨。

“利己”还是“利他”

我们常常会许下很多美好的愿望,比如祈愿年轻、美貌、家财富足、自己或家人身体安康,等等。当然,我们也会真心地为自己的亲友送上祝福,祝福他们快乐美满……然而仔细回想我们许下的愿望,几乎都离不开一个“我”字:我自己、我的爱人、我的家人、我的事业,我的朋友……不管我们许下的心愿是否出于善意,在潜意识里,我们总是在希求回报自己的善业,总是在想为了我怎么好。而这些利己的愿望无论善恶,所成就的其实都只是我们个人的圆满。

凡夫心就是这样不断滋养出来的。

一般来说,我们会唾弃只顾自己、不管他人生活的牟利者,那是一种百分之百的自私自利,是非常恶劣的心性。然而,如果只是希望利己的同时也能利他,即对利益有所取舍的愿望,我们却能坦然接受,视其为人之常情。至于那些一心福利他人、毫不利己的行为,在赞美并瞻仰之后,我们往往会将其束之高阁,几乎从不以此检点自己的言行。

其实,前两类行为的最终目的,都是只希求自己快乐或自我解脱,区别只在于利己的成分是多一些或少一些,不过是五十步与百步之别,本质上都是以“凡夫心”为基础,成就了凡夫的品质。后一类行为则是为了利益一切众生,是抛弃自我、完全为了成就他人——产生这种行为的根基,就是菩提心。

怎样才能发菩提心呢?佛子寂天菩萨建议:“将自己一切的快乐施与众生,将一切的痛苦摄取到自己的身上。”这句话有两层意思:第一,独乐乐不如众乐乐,我们应该与他人分享快乐或施与他人快乐;第二,要主动帮他人分担痛苦。第一个层面无疑是较容易达到的,因为开心时与朋友分享快乐是再自然不过的事,这样做也会使我们的快乐加倍。困难的是第二个层面:承担他人的痛苦并以此为乐。

学会“无私利他”

菩提心与自私心是根本对立的,修菩提心能够令我们克服私心,在任何时候、面对任何事,都以他人的利益为根本出发点,行一切有利于众生的善事、乐事。

圣者与凡夫的区别并不在于财富的多少或者智慧的高低,而在于是否愿意福利苍生并将之付诸行动。

这个世界很奇妙,我们在不耻于损人利己的同时,也对“无私利他”敬而远之,这多少是因为我们从小被教导要热心助人,无论苦乐,都要勇于承担自己的责任,却几乎没有人这样要求:“你应该一心助人,并勇于承担他人的苦痛。”——这个“我”与“他”的区别认知,就是凡夫与菩萨的鸿沟,只有放下那个执著不化的“我”,对所有的人平等相待,令得“他即是我,我即是他”了,才算真正发起了菩提心,借由菩提心所行的善业都不是为了自己获得快乐,而是为了一切众生都能安乐。

正修菩提心

自古以来,我们对于圣人的景仰无非出于德与智两个方面的品评:智慧通明,知常人所不能知;平等博爱,待人无论贵贱皆一视同仁。其实,智慧与慈悲,也正是菩提心的特性。

智慧,梵语称为“般若”,佛经喻其为指引修行的明灯,布施也好,禅定也好,若无智慧相伴,修行便如盲人瞎马,极易步上歧途。试想若无大智慧,又怎能透析“万法皆空”的真理、明晓“众生皆苦”的本质?

大智若愚,智者的言行常常令我们困惑。比如,我们常说要“行善积德”,于是就吃素,或去寺庙供奉、布施,但佛陀却说,这只是为讨佛祖的欢心,以期自己今生来世的平安富贵;有人想通过修炼来摆脱对于世间现象的执著,达到清净无为的境界,佛却说,这已算结下慧因,但最多只能达到小乘,因为这样只能度己,还不能解脱众生,自然也无法证得无上菩提。

印度高僧月称大师曾说:“幼稚之人,为一己的私利而劳苦,而诸佛只为他人而努力。既已理解了美德与缺失两者之间的显著区别,请启发我,愿我以自身交换他人。”所以,以自身交换他人,不仅使我们摆脱了劳苦、烦恼,而且为别人带来快乐、温暖。我们舍弃自身的利益,容纳众生,最终,众生以宽广的胸怀容纳我们自己。

藏地活佛格敦嘉措临终时,他的弟子恳求他往生净土后再回到人世,支持他们。格敦嘉措回答:“对我而言,一点也不渴望往生净土,我倒希望转世到污浊的世间,到有众生遭受苦难的地方。”印度的龙树大师也曾简洁而决绝地说:“愿他人恶行,皆熟集于我,愿一切善,皆结果于他人。”

真正的菩提心,是大智大觉,也是大慈大悲。所谓菩提心,觉悟与慈悲缺一不可,智慧通明,才会懂得众生一切皆苦的真谛。因为懂得,所以慈悲。

菩提心成就圆满的佛境

菩提心是慈悲的心,也是智慧的心。如果我们要修行到最圆满的佛境,智慧与慈悲缺一不可。

劝发菩提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