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要虚名还是要实惠:攻韩还是伐蜀的选择
企业在迅速发展中,要虚名还是要实惠,往往是一种选择困境。如何不被虚名困扰,做到名至实归,是对发展战略的考验。
战国时期,商鞅变法以后,秦国的实力迅速崛起,向哪儿发展,成为摆在秦国君臣面前的重大战略选择。这就像现在那种业务迅速膨胀的企业,必须寻找新的市场和新的投资领域。
公元前316年,地处中原的韩国向秦国发动了攻击。同时,今天川渝一带的巴国和蜀国也打起来了,双方都向秦国告急求救。秦国此时的实力,恰好能够借机进行扩张。但是,尚不具备同时两线作战的能力。是打韩国还是打巴蜀,秦国君臣有一场争论。
丞相张仪主张打韩国。他认为,韩国的三川是天下中心,地处韩国的周王室是名义上的天子。拿下三川就可以取得中原腹地,控制周王室就可以挟天子以令诸侯。人们常说争名于朝,争利于市,三川和周室就是天下的朝和市。只要同韩国的两邻魏国与楚国修好,拿下韩国的三川没有问题。
大将司马错提出反对意见,主张打蜀国。他认为,富国必须扩地,强兵必须富民,王业必须修德,这三者是得天下的资本。秦国同关东强国相比,依然地小民贫,因而只能从容易的地方下手。以秦的实力攻蜀,就像豺狼驱羊,万无一失。而蜀国又是西南戎翟中最强的。其地可以广国,其财可以富民,拿下它还可以获得禁暴止乱的名声。“拔一国而天下不以为暴,利尽西海而天下不以为贪。”(《史记·张仪列传》)如果攻打韩国,劫持周室,秦国获得的是恶名,而未必获得实利。更重要的是,韩国和周室知道自己无力抵御秦国,势必求救于齐、赵、楚、魏,以三川的地盘送魏,以象征天子权力的九鼎送楚,那么,秦国就危险了。
秦惠文王采纳了司马错的意见,举兵向蜀,进展顺利,得到了蜀国的大片土地民众。“蜀既属秦,秦以益强,富厚,轻诸侯。”(同上)加上以前秦国对关陇和北地的经营,积累了足够的本钱。正是有西南和西北两大区域的支撑,奠定了秦国席卷关东六国的雄厚基础。
当今的企业,在发展过程中,也会面临这样的选择。要虚名还是要实惠,往往会使经营者陷入两难困境。在这种困境面前,由于各种各样说得出口和说不出口的原因,总有相当一部分人会被虚名所迷惑,最终被虚名压垮。打开那些企业经营中的失败案例,这种因为追逐虚名而垮掉的公司比比皆是。当年胡志标经营的爱多,秦池在央视拿下的“标王”,无一不是前车之鉴。最典型的,莫过于史玉柱的巨人大厦。为了争得“第一”的名声,不惜代价不断增高楼层,导致红极一时的巨人集团轰然倒塌。这些教训,值得当今的企业家深思。
即使是经营得非常好的企业,也会在虚名面前踌躇不安。有些管理学家就对通用汽车同日本汽车争夺世界销量第一的角逐提出过尖锐批评,认为日本人不图销量第一的虚名,获得的利润却远远超出了通用,技术创新更是走在了通用前面。还有人对世界500强的贡献和中小企业的贡献加以比较,发现真正的市场获胜者是那些名不见经传的中小企业,发出了“排行榜害死人”的感慨。当然,这些观点还是有争议的,但是,仅仅相关问题的提出,就足以使人们警惕。
必须指出,不务虚名不等于不要名声,而是要做到名至实归。如果为了实惠而不顾名声甚至声名狼藉,那就等于自己拆自己的台。历史上秦国的争论,假如去伐韩,秦国会得到强盛的虚名但同时也是恶名,而伐蜀,秦国不但得到极大的实惠而且也得到了“助弱御强”的好名。如果没有巴国的求救而直接攻打蜀国,秦国虽然能获得实惠,名声却不大好。秦国君臣的高明,就在于他们通过辨析,不失时机而兼获二者。由此来看,秦国后来能完成统一大业,自有它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