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白瓷始兴——邢窑
邢窑位于河北邢台市所辖的内丘县和临城县祁村一带,北朝后期开始烧制青瓷,隋末唐初成功烧制出胎质坚硬细腻、釉色洁白莹润的白瓷,成为唐代著名的瓷器窑场,与南方的越窑并驾齐驱,形成南青北白的瓷业格局。
邢窑之名始见于唐代文献。《大唐六典》中有关于邢窑器被作为贡品送至唐王朝宫廷的记载。陆羽在《茶经》中以一个茶人的角度对当时瓷器的评价是“邢瓷类银,越瓷类玉”,把邢窑瓷器与越窑瓷器相提并论,说明当时邢窑瓷器的地位已经和越窑平分秋色了。
邢窑创烧于北朝晚期隋朝初期,以烧青瓷为主;隋代至唐初是青瓷向白瓷的过渡期,以生产粗白瓷为主,有少量细白瓷器。唐代前期和中期,是邢窑的全盛期。唐朝的经济稳定、科技进步、文化繁荣都为陶瓷技术的进步和创新提供了条件。随着白瓷产品质量的提高,人们对白瓷的喜爱似乎超越了青瓷,宫廷的喜好也指导了富人阶层对时尚追求的方向,社会需求量的增加促进了邢窑高品质白瓷器的生产,南青北白的局面几乎持续了整个唐代,大多数邢窑精品白瓷都出自北方贵族墓葬,而南方墓葬随葬瓷器仍以青瓷为主。晚唐至五代时期,由于社会动荡,优质原料接近枯竭,邢窑开始衰落,仅仅生产一些粗白瓷。随着宋代定窑的崛起,唐代名窑——邢窑从此销声匿迹。
邢窑白瓷,胎土色白细洁而坚硬,釉润而略带乳白色,胎釉之间有一层护胎釉。胎体略显厚重,釉厚,施釉有不及底和及底两种,平底无釉,使用蘸釉工艺。邢窑白瓷质朴素净,没有任何花纹装饰。
唐代邢窑白瓷分三个等级,细白瓷是供宫廷及贵族阶层使用的,因而是邢窑白瓷产品中质量最好、产品数量较少的品种,使用淘洗过的细腻瓷土,整个制作过程工艺要求严格,一般使用匣钵装烧,一器一匣钵,不受其他器物的影响,使产品的质量和烧成功率得以保证。细白瓷常见的有碗、执壶、高足杯、罐、皮囊壶、盒、唾壶、骑马俑等。细白瓷多出土于陕西西安地区唐代宫殿、寺庙遗址及高级贵族墓中,例如唐大明宫太液池遗址出土的白瓷碗、盒、盘、注壶;大明宫遗址出土的“盈”、“翰林”款白瓷罐;西安法门寺地宫出土的白釉瓷碗、白釉瓶(图3-3);唐长安西明寺出土的“盈”字款白瓷大碗;故宫博物院藏白釉瓷罐(图3-4)等,都是邢窑的细白瓷产品。特别是有“盈”、“翰林”字款的瓷器,更是邢窑细白瓷器中备受关注的产品。“盈”字款瓷器在学者中有几种观点:一种认为是进奉朝宫廷“大盈库”的贡瓷。“大盈库”大约设置于天宝四年(745年),储存珍宝奇货及赋税所入盈余。库内财物供皇帝宴私赏赐。一种认为“盈”字为作坊号或产品标识。因此,关于“盈”字款的真正含义,目前还是一个谜。“翰林”款的瓷器目前均认为与玄宗开元(713年——741年)初年设置的翰林院有关,是专供瓷器,所以“翰林”款白瓷的烧造年代不会早于开元。
图3-3 唐白釉瓶
图3-4 隋白釉罐
一般白瓷的消费者主要是普通官吏和商贾阶层,比细白瓷稍粗,胎较厚,色灰白。釉色均匀略泛黄,内满釉,外壁施釉及底或半釉,多上化妆土,一般使用匣钵叠烧。唐晚期细白瓷的使用更广泛,江苏徐州奎山唐墓出土的一件白釉柄杯(图3-5),完全模仿金银器造型,造型工整,胎体轻薄,釉色纯正,是一件唐晚期邢窑的精品。
图3-5 唐白釉柄杯
粗白瓷是邢窑面向普通大众的产品,制作相对粗糙,胎质相对疏松多杂质,色偏黄,施化妆土,多施半釉,釉色不均匀,多为供普通老百姓日常使用的器皿,以日用平底小碗为多。底部多残留支钉痕迹,由于对质量要求不高,大多数粗白瓷不使用匣钵,直接在窑炉中支垫叠烧。
唐代是一个开放的时代,随着丝绸之路的繁荣,外来文化带来的冲击体现在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邢窑作为唐代成长繁荣起来的手工业窑场,吸收外来文化进行创新,是其适应时代需求的体现。一批具有少数民族特色的器物和仿金银器造型的器物开始出现,例如皮囊壶,穿带扁壶,凤首瓶(图3-6),花口碗、盘、盏托,环耳杯、高足杯、长颈瓶等。以凤首瓶为例,这种源自西亚金银器造型的瓷器,曾被称为胡瓶,在唐代丝绸之路商队骆驼(图3-7)身上,常常能见到类似的器物。胡瓶传入中国后,唐三彩、瓷器都有仿制,同时又融入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是中西文化完美结合的典范。
图3-6 唐邢窑白釉凤首瓶
图3-7 唐三彩载物骆驼
唐代邢窑除了烧制白瓷,同时也烧制黄釉瓷、黑釉瓷、酱色釉瓷、三彩釉陶及少量的青釉瓷,器型主要有碗、盘、杯、瓶、罐以及壶、钵、炉、盆、盒、盂、砚等,还有动物瓷塑和大量陶俑、镇墓兽等。这些各种釉色、形制多样的器物构成了邢窑产品的类型。这些丰富多彩的产品,是当时社会生活方式、工艺水平和审美情趣的反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