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序
田聪明
一直以来,我始终坚守自己定的一些“规矩”,不给别人出书写序是一条。为汤计的新闻作品集《职责与真相》作序只能算破例。
我之所以要“在此破例”,是想表明一个态度:全力支持坚定履行新华社职责的记者。
汤计是坚定履行新华社职责的记者吗?我是这么认为的。这首先是从前些年他所作的报道、近两年一些媒体对他的报道中形成了印象;进而从新华社和有关团体乃至中央对他工作的褒奖中加深了这个印象;看了《职责与真相》书稿后得到了确认。
收入《职责与真相》中的新闻作品,可以证明汤计在当今环境下能全面地履行一名新华社记者的职责,不易。从这些作品中可以看得出他认真领会了宪法和中央的方针政策、能把人民群众的疾苦放在心上、能坚持深入实际采访……特别是为推动呼格吉勒图冤案平反,他从2005年到2014年9年时间不抛弃不放弃,先后写了9篇新闻调查;为揭穿“王木匠”诈骗案,也在几年中先后采写了8篇系列报道。其间,他所经历的威胁利诱是可以想象到的,但汤计坚持住了。这在他30年新华社记者职业生涯中占了近1/3时间,我看可以证明汤计坚定履行新华社记者的职责,经受住了实践和历史的考验。我曾因此说过“做记者当学汤计”的话。
新华社是我们党领导中国革命初创时期建立、由中央直接领导下开展工作的通讯社。在80余年的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的发展历程中,一代接一代的新华社记者始终在党中央的领导下,与党员、战士和广大人民群众一起战斗,一起参加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的各项实践活动。其间,在履行职责中一样牺牲了不少记者,一样作出过积极贡献,也一样出现过曲折和失误。但新华社记者这支队伍从没有满足现状,也从没有在牺牲和困难面前动摇退缩,而是在党中央的领导下随时坚持真理,随时修正错误,不断锻炼和提高自己,在克服困难中继续前行。所以,我曾说“新华社记者”这五个金光闪闪的大字,一向在党和人民心中享有很高的信誉。呼格吉勒图的父母在近10年的上访中,每当感到无助时就想到找汤计“哭诉”,甚至有同情上访老人的司法机关负责人也建议去找汤计。这是几代新华人在坚持履行新华社职责中,用实实在在的“作为”乃至付出了鲜血和生命而赢得的。
同时,我也很清楚,在不同时期特别是新时期里,新华社记者履行职责随时可能遇到各种不良社会因素的挑战,也确有极少数记者未经受得住考验,甚至做了些“毁损”新华社记者这个“金牌”的事,致使新华社在广大人民群众和社会上的形象受损,地位有所下降。
为此,我在任新华社社长期间,曾在全社上下开展“护牌”“强牌”行动——普遍地、一以贯之地要求、支持记者忠实履行新华社职责;及时地、旗帜鲜明地保护认真履行新华社职责的记者,即使有时出些失误,只要基本事实准确,就要为他们承担责任并热情帮助总结改进,绝不一味指责;坚决地、公开地、严肃地查处各种形式的“毁牌”行为;明确强调新华社的“地位”靠“作为”,有“作为”才有“地位”,号召记者和所有员工要靠实际行动恢复和增强新华社在广大人民群众中和社会上的良好形象;在每年与新入社的大学生见面时,都要讲“人人了解新华社,人人热爱新华社,人人为新华社作贡献”的希望;针对新创办的《瞭望东方周刊》新聘用人员较多的情况,要求他们开展“新华社教育”……
我始终有一个观念,就是新华社记者这支队伍是可以信赖的,汤计是一个突出的代表;《职责与真相》中的新闻作品也是无数作品中的代表。因为新华社记者这支队伍是在几十年革命战争、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的实践中,一代接一代延续下来的,并在实践中形成了一套包括以“真实为生命”、坚持“全国观点”“勿忘人民”、以“调查研究为看家本领”、做“党和人民的‘耳目’‘喉舌’”等在内的优良传统和作风。这些传统和作风在社内外影响都很深,对新华社记者队伍的成长起着熏陶和规范的作用。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治国理政的大政方针,为新华社记者履行职责提供了可以大有作为的良好环境。今年以来,党中央又对新华社如何更好地履行职责提出了明确要求。我坚信,像汤计这样坚定履行新华社职责的记者一定会不断涌现。
二〇一五年八月
(作者系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