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翟学伟先生是一位在困难环境中仍能艰苦为学的青年学者,主要从事社会心理学的研究。一九九三年暑假,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社会心理学研究室在山海关举办“社会心理学高级研讨班”,我正好是班上的讲员之一,有缘认识了学伟,也有缘拜读了本书的初稿。事实上,前往山海关之前,即以耳闻学伟正在撰写一本大著。在山海关朝夕相处的六周中,我们有不少深谈的机会,使我对学伟的人与书有了更深入地了解。今年暑假,“社会心理学高级研讨班”改在内蒙古首府呼和浩特(原归绥市)举行,研讨班结束后,接着出席参加中国社会心理学会在呼市主办的第二届中国人社会心理学探讨会,会中与学伟又有数日相谈的机会。与学伟相识愈深,愈觉得他颇有颜回的乐道好学之风。孔子曾称赞他的得意门生颜回:“一箪食,一瓢饮,回也不改其乐。”学伟困处艰苦的物质条件与外在环境,久而不改其一心向学之志。在种种匮乏情况下,他既无“下海”从商的行为,也未抢做有市场价值的课题。他淡泊明志,长期专心探讨中国人的面子心理与行为——一项为人视为老旧而不值得浪费青春的研究课题。他长久的努力终于获得令人敬佩的研究成果:不只发表了好几篇论文,还写成这本以探讨中国人的脸面观为主题的专著。
自从台湾、香港及大陆等华人地区的心理学者推动本土化研究取向以来,我们一直强调中国人之特有心理与行为的研究,其中尤以命、缘、报、人情、面子、关系、孝道及家族主义等本土现象的探讨为重点。华人本土心理学并不以研究这些问题为能事,当然更不以研究这些问题为限制。采取本土化研究取向的学者之所以重视这些心理与行为的探讨,不仅是因为它们对了解中国人的社会生活特别重要,而且还有研究策略上的考虑:在推动本土化研究的初期,以此等特有现象为起点,可使研究者较易戒除对西方理论、概念及工具的依赖;更确切地说,这些心理与行为对中国人虽很重要,对西方人(特别是美国人)则并非如此,因而在西方心理学中多无现成理论、概念及工具可资借用。在被迫“断奶”的情形下,华人心理学者只好从头开始,靠自己来创造新的理论、概念及工具,这样便较易做到本土化的地步。我相信学伟长久以来之所以会以中国人的脸面观为探讨重点,可能就是基于上述实质的与策略的双重考虑。
在中国人的特有心理与行为中,华人心理学者、社会学者及人类学者探讨最多的当数脸面问题。但过去所发表之有关的中英文著作皆是单篇论文,以专著论述者,学伟当是第一人。我们可以郑重地说:学伟的这本《中国人的脸面观》是中国人所正式发表的第一本研究面子心理的学术著作,我有缘先睹为快,又有缘为其出版略赘数语,真是幸莫大焉。我们有了专谈脸面问题的第一本书,但也希望他不是最后一本有关的书。事实上,据我所知,另一位大陆的青年学者,华中师范大学心理学系的副教授佐斌先生,也正在写一本有关面子心理与行为的专书,并已接近完成阶段。翟、佐两位青年社会心理学者的基本学术训练并不相同,前者以社会学为重,后者以心理学为主;他们虽然都是探讨中国人之面子心理的奥妙,二书的观点与重点可能互不相同。至于其间的不同究竟如何,只有等到佐斌先生的大著出版以后才能得知。
有关脸面心理学的学术论著散见大陆、台湾及香港,文献的搜集颇为困难,外文的有关书籍论文尤不易得。学伟在相当不利的条件下,努力获得不少有价值的参考文献,并已尽量统合于此书之中,诚属难能可贵。在种种外在因素的限制下,学伟仍能戮力完成此书,并且得到良好的成果,实在令人钦佩。客观而言,我个人觉得本书至少有以下四项成就:
一、在中国社会里,脸面心理与行为是一套十分复杂的历程,在中国人的人际互动与社会生活中扮演了关键性的角色,也是中国文化中极其重要的成分。中国人的面子心理与行为并非孤立现象,其形成固有盘根错节的社会文化因素,其运作也有纠结复杂的社会文化理路。此书从广阔的观点,将脸面心理与行为安置在中国社会及中国文化的脉络之中,有系统地分析了此等重要现象的历程、结构及意义,也阐述了其形成的前因、后果及功能,使我们对中国人的脸面心理与行为有了更广阔、更深入的理解。
二、作者不仅根据前人研究及个人意见综合讨论了有关脸面的各种问题,而且也提出了自己的理论观点。在书的后半部中,可以看到作者所建构的数套概念架构及理论模式(如中国人自我与脸面的运作历程、脸面在中国人群体中的互动历程及脸面在中国社会系统中的运作历程)。这些架构或模式虽是以前人的研究成果为基础,但却都有相当的原创性。更可贵的是,这些架构或模式并非玄虚的空谈,而是具有高度的可验证性(testability)。作者自己及其他学者可以参考这些架构或模式,推导出适当的研究假设,以从事有关脸面问题的实征研究。
三、作者虽是一位社会学出身的社会心理学者,但他在本书中所采取的观点,却不以社会学为限。事实上,书中不但引用了社会学与心理学的文献,也广为参考了人类学、文学及其他人文学及社会科学的文献。就这一意义而言,此书可以说是科际整合性的,而非一本囿于单一学科的著作。读了此书,可以从多学科的不同角度,对中国人之脸与面现象获得一套“立体化”的理解。
四、十几年来,我们在华人社会推动心理学研究的本土化运动,总希望学者能选择一、二类重要现象,专心从事长期性的本土化研究,并发表有系统的研究成果。此书是实践这一希望的第一本著作。作者长期专心探讨中国人的脸面观,终能以专书发表系统性的研究成果,且其整个研究策略是将脸面观放在中国社会/文化/历史的脉络中加以分析。本土心理学研究的基本取向实是一种“脉络观”(contextualism),所要求的即是在当地的历史/社会/文化/生活脉络中研析当地人的心理与行为。此书为这一本土化观点提供了一项具体而重要的实例。
学伟的这本大著拓展了我们对脸面问题的视野,也扩张了我们从事有关研究的范围。就这个意义而言,在有关中国人之脸面现象的研究历史中,此书的出版可以说是一个里程碑。从这个里程碑往回看,自胡先缙以降,历经何友晖、金耀基、陈之昭、朱瑞玲、黄光国、佐斌、周美伶而至翟学伟等心理学者与社会学者,皆曾针对中国人之脸面心理与行为从事学术性的分析及讨论,可以说是成绩斐然。但是,他们的贡献大都偏重在概念上的澄清及理论上的建构,在概念或理论分析之外从事实征研究者则为数甚少,其中只有台湾的朱瑞玲与陈之昭、大陆的佐斌及香港的周美伶尚能兼而顾之。总结而言,在这个学术领域里的探讨,过去是概念理论多而实征研究少,也就是说的多而做的少。而且,既有的几个实征研究虽然已有可观的贡献,但还是不能算是长期的系统性探讨。
从这个里程碑往后看,我个人认为有关脸面问题的探讨在策略上必须有所调整。具体地说,今后以实征性的研究为重,辅之以理论的修改与创新。实征研究可以不同理论观点为基础,以形成多家众鸣、相互竞进的局面。已经创立理论的学者,验证自己理论的动机最强,对自己的理论也理解最深,尤应自行(或纠合他人)从事实征研究,有系统地检验自己的理论。中国人的面子心理与行为是了解中国人之社会互动及社会生活的核心要素,对这个研究课题有兴趣的学者也为数不少,大家如能好好多做实征研究,则一二十年后必有大成,到时自然可以建立一套中国人的脸面心理学。现在,且让我们拭目以待。
序于台湾大学心理学系“本土心理学研究室”
1994年12月1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