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学原理(第4版)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一节 美的本质和人的本质、生活的本质的关系

美的本质和人的本质、生活的本质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在对美的本质的探索中,必然涉及对人的本质、生活的本质的理解。前面谈到,车尔尼雪夫斯基提出的“美是生活”虽有进步意义,但是由于他是从旧唯物主义人本主义出发,不能正确理解人的本质、生活的本质,因此对美的本质也不能作科学说明。随着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科学地说明了人的本质、生活的本质,这对我们探索美的本质有重大的指导意义。

马克思说:“人的类特性恰恰就是自由的有意识的活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下同),第53页。,又说:“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60页。

这两段话是从不同的角度说明人的本质、特征,前一段话是就人和自然的关系,分析人与动物的本质区别在于人是自由创造的主体。动物只能适应自然,人不仅适应自然,而且能改造自然。而改造自然是一种有目的有意识的活动,如制造石器。后一段话是从人的本身进行分析,指出人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不是生物学上的人,而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批评费尔巴哈脱离开人的社会性、人的历史发展,假定出一种抽象的人类个体,他所理解的人的本质是从单个人中抽象出来的。实际上,每个人都是处在一定社会关系中、从属于一定社会形式的。对这两段话的内容须作统一的理解。因为人类有意识有目的的活动,从一开始就是社会的实践,是在一定社会关系下进行的。离开了人的社会关系去谈人的“自由创造”,便会陷于抽象的研究之中。

对社会生活的本质的理解,必然联系到人的本质。因为社会生活是人类所特有的生活。人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从事实践活动、自由创造,这既体现了人的本质,也体现了生活的基本内容。如果离开了人的实践,生活就是空的,人类社会也不可能存在,所以马克思说:“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马克思还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提出对事物、现实、感性(特指客观世界)都应“当作实践去理解”,意思是要结合主体的实践去了解客体。马克思批评了两种倾向,一种倾向是对事物、现实、感性,“只是从客体的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上引两段《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60、54页。,就是把客体的形式看做是和人的实践活动没有关系的纯客观的东西。这是指的旧唯物主义(包括费尔巴哈在内)。这种哲学观点反映在美学中,就是把美看做事物的纯自然属性的感性形式,如亚里士多德提出的美是“秩序、匀称与明确”,博克提出的美是细小、光滑、匀称等等。这种美学观点也可以说是见物不见人的美学。由于脱离实践、主体,所以他们往往是静止地去研究美的形式,不是把美放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去考察。另一种倾向是否认客观现实的存在,用精神来说明世界的本源,他们不知道现实的感性活动本身就是实践,抽象地发展了能动性。这是指的唯心主义。例如黑格尔提出的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就是如此。他们从根本上否认美的客观存在本身,走向了另一极端。而马克思提出的实践观点,不仅与唯心主义划清了界限,而且和旧唯物主义也划清了界限,肯定了客观现实的存在和社会生活的本质是实践,而不是什么精神。实践是历史的发展动力,也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基础。客观事物首先是人们实践的对象,实践的产物,然后才能成为认识的对象。客体的形式,实际上是经过人们长期实践的产物。马克思说:“打个比方说,费尔巴哈在曼彻斯特只看见一些工厂和机器,而一百年以前在那里却只能看见脚踏纺车和织布机……”《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第49页。又说:“这种连续不断的感性劳动和创造、这种生产,是整个现存感性世界的非常深刻的基础……”同上书,第50页。。再比如我们今天看到的美丽的北京城,最早不过是一个居民点。几千年前,大约在夏商奴隶社会时期才形成城市——蓟城。城市的面貌的变化是经过许多世代的实践活动的结果,而且现在还在继续发生变化。至于各种具体的产品以及植物和动物,无不留下作为实践主体的人的意志烙印。正如马克思所说:“动物和植物通常被看做自然的产物,实际上它们不仅可能是上年度劳动的产品,而且它们现在的形式也是经过许多世代、在人的控制下、借助人的劳动不断发生变化的产物。”《资本论》第1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下同),第206页。这说明,动植物现在的形式都是经过许多世代的人的劳动的结果。

图4.1 南宋小品

马克思所提出的要从实践、主体去理解事物、现实和感性,是一个很深刻的思想,这个思想体现了鲜明的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后来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作了进一步发挥——对于探索美的根源开辟了一条广阔的道路,特别是在方法论上对研究美学有着很重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