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
(一)美的感受
1.感受是生理欲望的要求。比如吃喝欲望的感受,在心理上、感情上急迫地要得到它,吃东西、喝酒都是生理自然的要求,一旦得到了满足,就有愉快的感受。这种要求是生理方面的。
2.还有一种感受,比如帮助人做了好事,精神上得到慰藉,得到快乐。这种快乐是在理性的支配下得到的,不是从生理上自然的要求而得到的。这就是道德上的满足,得到这种满足,也会给人愉快的享受。
美的感受不同于以上两种,它与欣赏对象密切有关。它欣赏的是形式的美,普通表现为艺术性:绘画、雕刻、建筑等。从美学的观点看,欣赏的是形式美。比如音乐,音量高低、音质的配合、节奏、音符的排列组合变化也是一种形式美。又如文学美,诗歌、戏剧也是形式的美。形式的美可以有实用价值(如工艺美术品),也可以不包括实用价值。我们欣赏美的对象,不同于要占有美的对象。这种美的欣赏是美学所要关心的。至于真正使感官得到满足的那种愉快的美,那种艺术,不是真正的艺术。如低级下流的歌曲、黄色戏剧、下流小说,它不是从人格上、情操上给人满足,仅仅从感觉欲望上给人以肉体上、感官方面的满足。因此,美学要区别美感与快感。快感指的是生理上的感受,那是人类、动物都具有的,这不是美学研究的对象。只有美感是美学所研究的对象。当然美感也包含快乐,但不以快乐为目的。那种低级的吃喝玩乐的享受,是丑而不是美。
(二)美的普遍有效性
美的东西完全由主观决定的,那么美有没有共同的标准?没有主观的判断就说不上美,但是否纯粹主观就能决定呢?有无共同标准?有人说梨味道好,有人说柑橘味道好,这没有共同标准,争不出是非来。但美的欣赏,我们对艺术品来说,人们的实际经验都可以证明,不是这个人看了认为美,那个人看了认为不美,艺术美确有共同性。一幅画,好多人看了都说好。所以从美的普遍有效性来看,不能说完全是主观的,因为这与个人口味嗜好有区别。鉴赏之学包含了主、客观的统一的接受判断过程。统一有两种可能:一是根据鉴赏、判断产生精神上的愉快享受;二是根据愉快的享受,对那个东西产生美好的印象。二者有区别,一个是通过鉴赏产生精神上的享受,再一个是通过愉快的享受而产生鉴赏、欣赏对象。前一种是美学所研究的范围,通过鉴赏而产生精神上、心理上的满足,这样的过程是主、客观统一判断的过程,这就是美学所要研究、探索的。反过来,通过愉快的享受、愉快的感觉而欣赏的对象,属于低级的生物的本能的享受,不是美学所研究的。由愉快而引起的判断,是经验性、动物性,个体的、感官的愉快。如吃得愉快,只是满足官能,不是真正的美。这种官能的满足,不具有普遍有效性。如果由于鉴赏判断,引起精神的愉快,这样的美的享受,带有普遍性,是鉴赏的美,但要加以区别。审美判断不同于逻辑,它不是从概念出发,概念不能引导人得到美。逻辑学家金岳霖说他不能作诗,他看见一句话,就当做一个命题来对待。一句话变成命题,诗味就没有了,诗不是命题。概念化的语言不美。花是美的,它不是逻辑判断得来的,不是经过推理方式得来的。花,人人看了有同感,这说明包含了概念的成分,因为概念具有普遍性。但美的判断又不同于概念,不像逻辑概念有知性的范畴,不是从抽象思维得来的,而是通过感性加工,使众多的复合的表现处于协调的状态,是复合体,不是单一体。比如,花有颜色,不止于此,有花瓣,而花瓣有结构、有层次,还不止于此,还有姿态,有叶子配合,有背景,有衬托等种种复合体才构成美的形象。美经过人的思想加工制作的过程,所以它超越了感性,但又没离开感性;它有概念因素,但又不同于概念,因为概念有确定性,但美的判断有变化。在这种复杂的感受下,才产生审美的愉快的感受。审美的愉快是人类用很多的心理功能交织在一起,这主要靠想象力、知性。想象力与概念联系而产生美的欣赏,想象力不是固定的,概念具有固定性。不固定的想象与固定的概念统一、协调起来,才产生美的感受。同样的问题可从不同角度观察。比如花有香味,这是感官的判断;花是植物,这是逻辑判断,带有客观的普遍性;花是美的,带有主观的但又有普遍性。美的判断,不同于概念,但又有普遍性。我们欣赏美,与个人利害不一定有关,不以个人利害为标准,就比较容易做出客观的判断。一般地说,美的享受往往与感受者的利害相联系,这种感受是主观的。但是美的感受又具有普遍性。具有普遍性的事物往往概念化,而美的感受却必须避免概念化。它不是概念化,但具有普遍性,它与鉴赏者没有利害关系,但能引起人愉快的感觉。心理的活动与欣赏的对象的关系在美学中密不可分,是美学研究中很重要的一个内容,艺术创作与艺术欣赏构成美学的基本内容。想象力与概念处于不固定的运动关系之中。通常说形象思维,就是指的艺术创作;审美的感受,指的就是欣赏。古人说,欣赏要“不落言诠”(“诠”就是一种解释),欣赏好的诗、画,不是以固定的概念能表达得了的,即所谓意在言外,意在概念的表达之外。古人说“言不尽意”,语言不能尽意,它包括不了丰富的内容。
(三)审美的判断
审美的判断,看它能不能超乎个人利害的要求,即要超越功利。有的哲学家举例说,欣赏一匹马,怎样是美呢?马健壮、匀称,叫做美。他说这不是美学的欣赏。马长得健壮,是说健壮的马能拉车,这是从实用的角度来看,有实用目的就影响客观的判断。说花美,不是说花能吃、能用等等。不是实用的问题。实用就容易引出不符合美的要求的判断。这是西方很流行的说法。这种说法有它的根据,但并不正确。完全超功利的美是很难想象的。如马,中国晋朝支道林(支遁,僧人)养马,问他:“养马为何?”支答:“喜其神骏。”[1]这是马的精神状态,不是骑乘的问题。古人也有“古道西风瘦马”的名句,“瘦马”也成为美的欣赏对象,它衬托出一副秋色苍凉的意象。有的美学家主张非功利,是没什么根据的。因为我们判断一个东西,不是直接与功利有关,但却间接与功利有关。西方资产阶级美学家有合理的地方,他们提出,美的欣赏,不是美的占有。真正的欣赏,不包括占有,如美的风景、花,并不是摘回家去。还提到美不是概念的东西,变成命题就失去诗意。美的对象可以引起人深刻的认识。这还是值得深思的。审美判断归根到底还是有目的的,不过目的不仅限于个人的目的,而且有社会目的。很好的音乐可以鼓舞士气,很好的文学作品,可以鼓舞人的斗志,引导人向上。为了人民的利益,为了建设祖国,为了人类的进步,这种目的是应该有的。那种毫无目的的艺术创作古往今来还没有过。19世纪以来,西方出现过为艺术而艺术,不要艺术以外的目的,这种理论,也还是有它的目的。它的目的在于用不要目的来反对艺术为宗教神学服务的目的,其进步性在于给艺术从中世纪影响下解脱出来建立理论根据。艺术创作要有目的,只要这个目的不是为了个人,而是为了民族、国家、社会的繁荣、昌盛,这样的目的是艺术产生的动力,也是艺术的生命所在,就可以成为创作的动力。还可以这样强调:没有目的性的美学创作就没有价值。
(四)美的社会性
审美判断,不同于哲学上的认识过程。审美判断,对美的评论、鉴赏,没有概念化的、固定的程式,但又具有普遍有效性。因为美的东西,可以传达给别人,一首好诗,可传给别人得到同样美的感受,传达出去就说明有普遍有效性,如无普遍有效性,就不能流传出去。古人常说:人同此心,心同此理。在这说法的基础上,还可以提出:普遍有效性必须产生在一定社会历史条件下,没有一个超阶级、超社会、超历史条件的普遍有效性。我们说美,指的是一定的社会生活中的人的那种概念、那种心理状态。如果世界上就剩了一个人,这个人不会想到装饰自己,照照镜子。美的观念一定是有人和我们在一起生活以后的意识形态。人没有社会生活,就没有美的观念。“人同此心,心同此理”,是在一定社会关系内产生的心理状态,不是抽掉社会内容的说法。感觉、感受都有社会性。非洲有人生下来在唇上、鼻上穿眼带环或象牙等装饰品以及纹身等。美,一定有社会性,脱离社会性,没有永恒的美。有人提出疑问:壮丽山河,壮美、崇高,这种美是自然的。世界上到处都有壮丽河山,这与社会、民族有什么关系?看起来脱离了社会、国家,但对这种山河美、自然美的欣赏,却曲折地反映了人的文化修养、历史教养。如无一定的文化教养、历史训练,看到高山、大河、海涛,首先感到很可怕、惊恐,而不懂得欣赏它。原始人对暴风骤雨、闪电雷鸣是有恐惧感,而没兴趣去欣赏。原始人离我们很遥远,我们不能武断地推测他们的感情活动,但从高等动物,从儿童的身上,可以得到印证。儿童对黑夜、高山、海涛、闪电、雷鸣是恐惧而不是欣赏。真正欣赏山河壮丽、自然的伟大,只有有了文化教养、有了历史的熏陶之后才产生的。美的社会性很重要,评论一个事物美不美,要放在一定的社会环境内来加以判断,才能得出它应该有的评价。只有有文化的人才具有鉴赏壮美的水平,而且鉴赏者要有一定的时间与空间的距离才有可能。虽然有了文化,如果自己正在暴风雨中,首先是躲雨,顾不上去欣赏。在时间、空间上拉开一段距离,才有闲情逸致去欣赏。巍峨的雪山、辽阔的草地很壮美,红军爬雪山、过草地,暴风大雪,当时首先感到的不是它的壮丽,只想到怎么早日走过去。等到有了一定的距离,时间、空间都拉开一点,才谈得上欣赏。美学的“距离说”有它合理之处,不能完全否定。
(五)美的范型、形式
一个东西美不美,应有标准。这个标准,有的明确提出,有的没有明确提出。战国时期楚辞作家宋玉形容美人:“增之一分则太长,减之一分则太短,施粉则太白,施朱则太赤。”连续用了四个“太”字,怎么叫做“太”?他心目中有个范型,用这个范型去衡量欣赏的对象,发现这个对象恰恰符合理想中的范型。好像几何学上的圆,必须符合几何学的圆的定义。美也要符合美的范型,不能超过,也不能不及。这可看出,美是主观的判断,但这个主观判断要符合理想的范型——客观标准。范型也有它的民族性、社会性。宋玉说的美,是华夏美人的标准,如果宋玉是一位非洲作家,就不会说“施粉则太白,施朱则太赤”,而可能说“施墨则太黑,施棕则太浅”了。范型尽管哲学家、美学家都说是客观的,不受人的意志的影响,实际上是社会现实生活的反映,是把社会现实生活理想化、完美化的模型,看起来是客观的、超现实的。应当指出,所谓范型,乃是社会现实生活理想的最完美的典型,也是构想出来的。说甲像乙,是把这个命题的宾语当做范型。中国唐朝武则天的宠臣张昌宗,年轻貌美,排行老六,朝廷上有人称赞他漂亮,说“六郎似荷花”,以荷花作为张昌宗的范型。又出来一个更会逢迎拍马的人,称赞说“荷花似六郎”,把六郎作为荷花的范型,更加美化了六郎。如果范型仅仅指大小、长短、黑白,而不加上社会属性,就不成其为范型。社会是阶级社会,就有阶级属性、道德属性。有了这些附加的社会属性为内容,它才有美的丰富内容。比如中国绘画中经常画松、竹、梅,称为“岁寒三友”,认为它们不怕严霜考验。如果抽掉社会属性和地理条件,假如在新加坡的人,从未有过严寒冰霜的遭遇,对松、竹、梅的抗寒判断也无从产生。同样一幅松、竹、梅的画,他们就不会产生中国人的意象。孤零零地画松树,就算画得多么好,也构不成他们的范型。范型看起来是完备的、超时空的,但范型的可变性、流动性、适应性的弹性很大。因为一种美的观念、印象,能唤起许多人的欣赏和联想,但不能唤起一切人的欣赏和联想。因为思想、联想不是凝固的,它随欣赏者的不同而变化。美的欣赏、审美判断要求没有确定的、凝固的观念,再加想象力,形成表象,这种表象语言不能完全表达,然而通过语言、绘画或其他媒介,最后给人以整体的印象。古人说“诗无达诂”[2],一首诗没有固定不变的解释,这就是说形象思维不同于逻辑抽象思维。它与哲学概念、推理、生物学、几何学不一样,几何学概念谁运用来解题都一样,没有民族性、地区性、社会性,诗却没有一个被大家共同接受的“达诂”。如果有,就不是好诗。唐朝诗人李商隐的诗《锦瑟》: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给这首诗作注释的多极了,有的说是自叙诗,有的说是爱情诗,有的说是政治诗。这首诗给人的印象,不管怎么解释,觉得是迷惘、惆怅,追念过去。用的这些词,都是具体的东西:弦、蝴蝶、杜鹃、沧海、日、月、珠、玉,都是具体有限的形象,以有限的形象展示无限的感情、复杂的心理活动,内容很丰富。艺术往往在描写死亡、爱情、安静的具体经验、意向中展示出自由、上帝、灵魂等超经验的理念,通过具体的事物表达非常抽象的思想、意识。也就是说,是不具有明显目的性的目的,是人为的,又不能露出雕琢痕迹。表现自然,借助想象力,超出经验之上,以一种形象走向不明确的概念,这就是艺术不同于科学思维之处。科学思维要清楚,不能模糊。近代有模糊数学,这也不是为了让人模糊,而是要求更准确而不能独断。但艺术不同,以一种形象思维的方式给人以生动感人的享受。艺术产品不能重复,复制品没有原作有价值。然而科学的价值就在于经得起重复,无论谁来做,结果都一样。艺术不可教,只能大致指点一下,艺术家不是教出来的,贵在独创,是有特色的、唯一的,但又要有典型性,有范型。艺术也要改造自然,但要不带人为的痕迹。艺术要有判断、想象,要有美的理想,要表达严格的理性。艺术品与审美判断有时一致,有时不一致。有的艺术品不一定符合美的要求,有的美的作品不一定有艺术性。
(六)审美判断的目的性
神学家讲目的论,汉代董仲舒讲“人副天数”,人是根据上天意志创造的,老鼠生下来是给猫吃的,等等。这是比较粗浅的目的论。这种目的论随着科学发达,人类认识的进步,失去了市场。还有一种目的论,即对社会现象,人们做不出解释时,特别是对有机生物学,附会一种目的说。有机体的生存、发展,往往给人一种印象,似乎有目的的。如鸟在空中飞翔,它的翅膀构造符合流体力学的原理,减轻空气阻力,加强浮力;鱼在水中游动,鱼鳔的构造特别适合在水中浮游。但这却看成是有一个什么目的的缘故。植物生长的光合作用,枝叶有趋光性,在地下埋藏着的树根则有向有肥有水的地方发展的功能。科学表明生物有机体有一方面要产生自己,同时还要维持自己,树根、树叶、树干有一个互相支持、配合、依存的复杂过程。宗教家宣称,冥冥之中有个看不见的设计者,对世界事物进行安排、设计。生态保持平稳,生物链一环扣一环,生态平稳破坏了,整个生物界就遭到损失。树有生育、繁衍的生存目的,人类的繁衍、生育有没有目的?如果有,又是谁给予的?庸俗目的论者认为,人生一个口,免得多说话惹祸;生两只耳,兼听则明。保皇派曾说,人有膝盖是为了叩头,遭到鲁迅辛辣的讽刺。但是,宗教从不放弃利用生物界、有机界的复杂性来为其服务。
艺术有没有目的性?艺术的目的性在哪里?美的世界有无目的性?很多资产阶级学者都认为有目的,这就是道德、艺术的最高的目的,就是使人格自我完善,而最高的自我完善的保证就是上帝。艺术也要追求永恒,而最经得起考验的永恒就是灵魂不死。尽管很多哲学家提出上帝的证明,也有理性主义哲学家认为上帝的存在是无法证明的,但很多哲学家、艺术家认为上帝的存在虽无法证明其必有,但上帝存在确有其必要。为了纯洁人的灵魂,为了锻炼人的品格,主观上要求有个上帝。法国唯物主义者伏尔泰说,没有上帝,要造一个出来。高尔基说过,我们不要贵族的上帝,我们要造自己的上帝。列宁批评高尔基思想糊涂。法国大革命激进派罗伯斯庇尔也说过要造一个上帝。这些现象说明,一切的剥削阶级,即便当它进步的时候,也离不开上帝。从美学的领域看,资产阶级美学,归根到底要给上帝留位置,最高的美,即最崇高、最伟大的不是高山大河,而是上帝。艺术宣传永恒不朽,最不朽的是灵魂。美学也是配合阶级的要求,通过美的领域,对资产阶级道德密切配合,共同为巩固资本主义社会秩序服务。
从学科分类上看,社会上层建筑有社会的、道德的、法律的、哲学的、美学的等各门学科。但从它的功能来看,不是分得那么清楚,是一盘棋,共同配合,有交叉,有重复,维持当时当地的社会秩序,不论文学、音乐、艺术,互相配合、支持,也互相影响,为当时社会制度服务。因此,宗教学原理,不能仅仅就盯着宗教学这个狭小的范围,要与文学、艺术、哲学以及其他上层建筑领域联系起来考察,才能真正理解历史唯物主义精髓所在。为什么历史唯物主义是一门科学?就在于它把发展的规律看透了,从社会存在的各个方面综合地观察,最后做出科学结论。宗教本质上是旧社会遗留下来的意识形态,不是社会主义时期的新兴的意识形态,它与旧社会其他意识形态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宗教带有阶级烙印。宗教利用艺术来吸引更多的群众,群众通过艺术接受宗教的世界观,这是历史事实。
[1] 《世说新语·言语》。
[2] “诂”是字义的解释,“达”是通用的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