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一节 教育与政治经济制度

教育与政治经济制度是两种不同的社会现象,但是它们之间却有着密切的联系。政治反映了阶级社会中的阶级斗争的现实,其核心问题是政权问题。政治有管理、活动和观念等多种表现形态,其中作为管理形态的国家政治制度、法律制度以及与之相对应的各级各类政权机构,对一个国家、一个社会的政治性质具有决定性的意义。

一、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的制约

(一)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的领导权

教育的领导权由谁来掌握,这是由社会政治制度直接决定的。在人类社会中,谁掌握了生产资料的所有权,谁掌握了国家政权,谁就能够控制精神产品的生产,谁就能控制学校教育的领导权,并且能通过对教育方针、政策的颁布,对教育目的的制订、教育经费的分配,对教育内容特别是意识形态教育内容的规定,对教师和教育行政人员的任命聘用等,来实现对教育领导权的控制。统治阶级对教育领导权的把握主要表现在:第一,通过国家权力机构对教育实现控制或管理。政府、执政党从组织上对教育机构实行直接领导,统治阶级会通过国家机器,以各种不同的手段,颁布政策法令,制订教育的发展规划和发展战略,规定教育的方针和路线。同时直接制定教育法律法规,决定教育者的培养和任用。第二,利用经济力量的控制来达到对教育的领导。国家权力机关通过教育经费的划拨和投放间接实现对教育的领导和管理,控制教育发展的规模和速度,决定教育机构的兴衰存亡。第三,以思想宣传上的优势力量来影响或控制教育。由于统治阶级在社会生活中处于统治地位,所以统治阶级的思想必定是统治思想。统治阶级能够利用国家的宣传机器,将自己的思想价值观念传播于社会,并实际左右教育的发展方向。

(二)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受教育权的分配

一个国家设立怎样的教育制度,什么人接受什么样的教育,进入不同教育系列的标准怎样确定,基本上是由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的。

教育发展的历史告诉我们,在不同的社会里,不同的人享有不同的受教育权。原始社会以生产资料原始公有制为基础,氏族成员处于平等的地位,因而受教育权也是平等的,所有儿童接受教育相差无几。进入阶级社会,统治阶级和被统治阶级在政治、经济上处于不平等的地位,反映在受教育的权利上,也不可能是平等的。在奴隶社会、封建社会里,只有统治阶级子女才享有学校教育的权利,被统治阶级无缘接受这种学校教育。资本主义社会虽然在法律上废除了受教育者在阶级、社会等级地位的限制,受教育权利在形式上似乎是平等的,但实际上,由于经济条件和其他条件的不平等,受教育权仍是不平等的。即使在不收学费的德国、瑞典、英国这些国家,大学生中仍然只有少数人来自占人口大多数的劳动家庭。

新中国成立以后,我国实行面向工农大众的教育。1986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也是国家意志的体现。在中小学阶段普遍实行了义务教育以后,义务教育阶段后的教育是否实行双轨制,是否允许个人办学,是否确立重点学校等,对谁受什么样的教育,也反映了一定的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政策的制约。

(三)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教育目的的性质

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培养人。至于培养什么样的人,特别是培养出来的人应当具有什么样的政治方向和思想意识倾向,则是由一定的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的,并体现一定社会的政治经济要求。社会的政治经济制度不同,教育目的也就不同。政治经济制度,特别是政治制度,是决定教育目的的直接因素。

原始社会,没有剥削,没有阶级,教育的目的是培养未来的氏族成员,使他们能从事劳动,能遵守社会生活规范、互助合作,能为保卫氏族的生存而英勇战斗。进入阶级社会后,统治阶级总是力图使教育按照他们的要求培养和塑造年轻一代。教育总是以巩固和发展统治阶级的利益为根本宗旨的。

奴隶社会学校的教育目的,主要是把奴隶主子弟培养成为自觉维护宗法等级制度的统治人才和能征善战、具有暴力镇压奴隶起义和抵御外患本领的军人。

封建社会学校的教育目的,主要是把地主阶级子弟培养成为国家政权中的官僚以及实际掌握地方政权的绅士,对广大的劳动人民则实行愚民政策。

资本主义社会的教育,根据资产阶级需要,一方面,是把资产阶级的子弟培养成为能够掌握国家机器和管理生产的统治、管理人才;另一方面,为了获得更高的利润和稳固政权,也给予劳动人民一定年限的义务教育和职业训练,以把他们培养成为适应现代生产需要的熟练工人和政治上的顺民。

社会主义学校的教育目的,与历史上任何阶级社会的教育目的不同,是为了培养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这充分说明,一个国家的政治理念、意识形态、社会的伦理道德观,直接受到该国政治经济制度的制约;学校教育所培养人才的政治倾向和道德观也同样反映了国家政治经济制度的要求,国家的这种要求通过制订教育目的、规定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以及相应的考试评价手段来实现。

(四)教育相对独立于政治经济制度

尽管政治经济制度对学校的教育有着巨大的影响和制约,但这并不意味着学校可以忽视自身的办学规律,更不是说学校要放弃学校教育的任务而直接为政治经济服务,参加具体的政治运动,执行具体的政治任务。那种在教育工作中照搬、照套政治、经济工作的做法,或以政治、经济取代教育,对教育的特点和规律视而不见、横加干涉的做法,都是不利于教育工作的。

二、教育对政治经济制度的影响

教育受政治经济制度的影响,反过来,它对政治经济也产生积极的作用。

(一)教育为政治经济制度培养所需要的人才

通过培养人才实现对政治经济的影响,是教育作用于政治经济的主要途径。自古以来,任何一种政治经济制度,要想得到维持、巩固和发展,都需要不断有新的接班人,而这些人才的培养,主要是通过学校教育来实现的。进入现代社会,社会生活的日益复杂以及科学技术的高度发展,势必要求国家的政治经济人才具有较高的文化素养和科学文化水平,而这必然依靠专门化的学校教育。国家各级政治集团的核心人物的学历层次和多方面的素养都将随之而提高,它意味着教育的影响力亦相对增强。例如,英国历史上五十多位首相中毕业于牛津大学、剑桥大学的就达三十位以上。从1979年6月的资料来看,英国当年399位保守党议员中就有94人毕业于牛津大学,75位毕业于剑桥大学。在美国,高级政治人才大多毕业于诸如哈佛大学、耶鲁大学、普林斯顿大学等少数名牌大学。在日本,70%的高级文职人员毕业于东京大学。

(二)教育是一种影响政治经济的舆论力量

学校既是宣传、灌输、传播一定阶级的思想体系、道德规范、政策路线的有效阵地,又是知识分子集中的地方。这些群集于学校中的知识分子,有知识、有见解,思想敏锐,勇于发表意见,通过言论、行动、讲演、文章、教材和刊物等,来宣传一定的思想,造成一定的舆论,藉以影响群众,为一定的政治、经济服务。

(三)教育可以影响民主进程

一个国家的民主程度直接取决于一个国家的政体,但又间接取决于该国人民的文化程度和教育事业发展的程度。教育普及的程度越高,人们的知识越丰富,就越能增强人民的权利意识,认识民主的价值,推崇民主的政策,推动政治的改革和进步。很难想象,在一个文盲充斥、迷信蔓延的国家里,会有清明的政治和较高的办事效率。

从历史上看,教育与政治关系的演进,实质上也就是政治民主化与教育民主化演进和发展的过程。封建社会的教育是特权阶级利益与专制统治的产物。等级性、专制性、道统性及刻板的方法等,都是反民主的。封建教育的反民主性是与封建社会政治的专制和独裁相对应的。新兴资产阶级为了顺应商品经济发展的需要及其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要求,首先要解决的就是摆脱人身依附关系,提供可以自由出卖的劳动力,以及进行平等、自由的竞争。因而,“自由”、“平等”、“人权”等便成了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的口号。资产阶级的民主政治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确认公民的“自由”、“平等”权利(即所谓人权);二是民主代议制、法治作为公民参政及保障权利的形式。教育作为一项基本的“人权”,正是在这一历史进程中被提上日程的。可以说,近代资产阶级教育民主化运动,是伴随着中产阶级政治民主化运动而孕育、发展起来的。人类出现了社会主义制度后,教育与政治的关系也具备进入一个新阶段的可能。要不断推进我国民主化的进程,就必须加速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不断提高全民族的文化水平。

总之,政治经济制度直接制约着教育的性质和发展方向,教育又对一定的政治经济有不可忽视的影响,这种影响作为促进社会进步的力量,正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快而变得越来越重要。当然,我们不能把教育的作用拔高到不适当的程度,以为可以通过教育的作用解决政治、经济的根本问题是不现实的,教育对政治、经济的变革不起决定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