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二节 教育的发展

教育是人类特有的一种社会现象,它与其他的社会现象一样,也经历了从简单到复杂,从原始到现代的逐步发展的历史演变过程。

一、古代教育

(一)不同国家古代学校教育的形态

1.古代中国

在我国的史料记载中,四千多年前的夏代就有了学校教育形态。古籍中有关夏代学校的记载有:“夏后氏之学在上庠”,“序,夏后氏之序也”,“夏曰校”,等等,可见传说中夏朝已有庠、序、校三种学校。毛礼锐.中国教育史简编[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4:19.《孟子》一书对此做了解释,并说明当时的教育内容和教育宗旨:夏、商、周“设庠、序、学、校以教之,庠者养也,校者教也,序者射也。夏曰校,殷曰序,周曰庠,学则三代共之,皆所以明人伦也”。《孟子·滕文公上》西周以后有了比较完备的学校教育形式,并且“学在官府”,建立了典型的政教合一的官学体系。这一官学体系主要实施以礼乐为中心的“六艺”教育,其主要内容有:一是礼,包括政治、历史和以“孝”为根本的伦理道德教育;二是乐,包括音乐、诗歌、舞蹈教育;三是射,射箭技术的训练;四是御,驾御战车的训练,射和御偏重武士所应具备的军事技术教育;五是书,学字习写的书写教育;六是数,数学知识的传授和计算练习。因此,六艺教育是主张文武兼备、知能兼求的教育。西周时期有“国学”与“乡学”之分,即设在王城和诸侯国都的学校与设在地方的学校、设在闾里的塾校。“国学”以培养“建国君民”的人才为主要任务,有“三德”、“六行”、“六艺”、“大仪”等内容。“乡学”以实现社会教化和培养地方贵族子弟为主要任务,有“六艺”、“七教”、“八政”等内容。到了春秋战国时期,官学衰微,私学大兴,儒、墨两家的私学成为当时的显学。孔子私学的规模最大,存在了40多年,弟子三千。稷下学宫的创设,促进了诸子学派的形成、分化、争鸣和交融。春秋战国时期私学的发展是我国教育史、文化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对百家争鸣盛况的形成起了促进作用。

汉武帝采纳了董仲舒提出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实行了思想专制主义的文化教育政策和选士制度,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后来,虽然在以什么为统治思想方面有过变化,比如黄老之学和佛老之学都曾经成为中国历史上的道统,但文化思想定于一尊的思维模式基本没有改变过。隋唐以后盛行的科举制度使得政治、思想、教育的联系更加制度化,它对于改变魏晋南北朝时期“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的严格等级制度起了积极的作用,为广大的中小地主阶级子弟进官为吏开辟了道路,但也加强了对知识分子的思想和人格的限制。宋代以后,程朱理学成为国学,儒家经典被缩减为四书五经,特别是《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四书成为教学的基本教材和科举考试的依据,科学技术和文学艺术的内容不再是科考的内容,知识分子的毕生精力都用在了经书的背诵上。明代以后,八股文被规定为科举考试的固定格式,不仅社会思想受到钳制,而且读书人的创造性也遭到扼制。一直到光绪31年(1905年)科举制度再也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清政府才下令废科举开学堂,兴办现代学校。

2.古代印度

印度是世界文明古国之一,它的教育同样有着悠久的历史。古代印度宗教权威至高无上,教育控制在婆罗门教和佛教手中。婆罗门教有严格的等级规定,把人分成四种等级,处于最高等级的是僧侣祭司,应该受到最优良的教育;其次是刹帝利,为军事贵族,这两个种姓是天然的统治者;再次是吠舍种姓,仅能从事农工商业;最低等级的是首陀罗种姓,被剥夺了受教育的权利,识字读经被认为是违反了神的旨意,可能被处死。婆罗门教的教条是指导思想,婆罗门教的经典《吠陀》是主要的教育内容,婆罗门教的僧侣是唯一的教师,教育活动主要是背诵经典和钻研经义。

佛教与婆罗门教虽然是两大教派,但都敬奉梵天,主张禁欲修行。但佛教比较关心大众,表现在教育上主要是广设庙宇,使教育面向更多的群众,形成了寺院学府的特色,一直延续到英国殖民地时期。

3.古代埃及

古代埃及大约在四千年前发展成强大的中王国,文化繁荣,古代教育达到鼎盛时期。根据文献记载,埃及在古王国末期已有宫廷学校,它是法老教育皇子皇孙和贵族子弟的场所。中王国以后,宫廷学校已不能满足培养官吏的需要,于是国家又开设了职官学校。这些学校都是以吏为师和以法为教,招收贵族和官员子弟,也兼负文化训练和业务训练的任务。

古代埃及设置最多的是文士学校。文士精通文字,能写善书,执掌治事权限,比较受尊重,“学为文士”成为一般奴隶主阶级追求的目标。为了满足这种需要,许多文士便设立私学,招收生徒,同时也有传授天文、数学、医学等实用知识的文士学校。于是,“以僧为师”、“以吏为师”成为古代埃及教育的一大特征。当然,农民子弟是与学校无缘的,奴隶子弟更没有受教育的权利。

4.古代希腊、罗马

古代希腊、罗马的教育与东方的教育有所不同,7—12岁的儿童进入私立学校学习,但进入这种学校学习的大都是社会地位比较低下的阶层的子弟,贵族阶级都是聘请家庭教师,不送子女上学。中等教育则主要是贵族和富人的教育,学校以学习文法为主,学习拉丁文和修辞。

古代雅典教师的目的是培养有文化修养和多种才能的政治家和商人,注重身心的和谐发展,教育内容比较丰富,教育方法也比较灵活。古代斯巴达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忠于统治阶级的强悍的军人,强调军事训练和政治道德灌输,教育内容单一,教育方法也比较严厉。

罗马帝国灭亡之后,西欧进入基督教与封建世俗政权紧密联系、互相利用的时期。统治残酷、等级森严、思想专制,文化教育几乎完全为宗教所垄断,异教学校被取缔,世俗文化被否定。当时最受重视和尊重的教育是培养僧侣人才的教育。这种教育由僧院学校或大主教学校担当,学习的内容主要是神学和“七艺”,盲目服从圣书和僧侣教师的权威,学习方法是背诵。为了更好地布道,设立了为数众多的教区学校,主要用于对普通贫民子弟的宗教教育,也适当讲授一些读写知识。教会学校都奉行禁欲主义,实行严格的管理和残酷的体罚。其次是骑士教育。骑士教育并无专门的教育机构,主要在骑士的生活和社会交往中进行,教育内容首先是效忠领主的品质,其次是军事征战的本领以及附弄风雅的素养。中世纪也有世俗教育,学习文法、修辞、天文、历法、算术等实用知识,但神学也是主修课程。

(二)古代学校教育的特征

东西方的教育虽然在具体内容和形式上存在许多差异,但都反映了当时社会发展水平的基本特征,这些特征在教育上具体表现如下:

1.阶级性。统治阶级享有教育的特权,奴隶被剥夺了受教育的权利。统治阶级内部的等级性也在教育制度上有所反映,贵族与平民、主人与仆人之间有着不可逾越的鸿沟。

2.道统性。统治阶级的政治思想和伦理道德是唯一被认可的思想,天道、神道与人道合二为一。

3.专制性。教育过程是管制与被管制、灌输与被动接受的过程,道统的威严通过教师、牧师的威严,通过招生、考试以及教学纪律的威严予以保证。

4.刻板性。教育方法、学习方法刻板,死记硬背,机械模仿。

5.教育的象征性功能占主导地位。受教育的目的主要不是为了获得实用知识,而是受教育本身。能不能受教育和受什么样的教育是区别社会地位的象征;经典、教义的教育处于较高的地位,习得实用知识的教育处于较低的地位。

二、文艺复兴时期的欧洲教育

在14—16世纪,西欧的封建社会开始向资本主义社会过渡,在一些工商业比较发达的地区,出现了资本主义的萌芽,新兴的资产阶级为了谋取他们的经济利益和政治地位,以复兴古代希腊罗马的文化为借口,掀起了反封建文化、创造资产阶级文化的文艺复兴运动。这场运动以人性反对神性,以科学理性反对蒙蔽主义,以个性解放反对封建专制,以平等友爱反对等级观念,重视现实生活,肯定现实生活的幸福和享乐,反对禁欲主义,其核心内容就是“人文主义”,提倡以人为中心,强调人的价值和个性的自由发展,重视人的世俗生活,主张世俗教育和科学知识的教育。在人文主义思想的影响下,增加了许多新的教学内容,如自然、地理、物理、历史等,提高了古典文学和自然科学的地位,重视研究儿童的身心发展特征,主张教学应考虑孩子的兴趣,反对体罚。维多利诺(Vittorino da Feltre, 1378—1446)、伊拉斯谟(Desiderius Erasmus, 1466—1536)、拉伯雷(Francois Rabelais, 1494—1553)等的教育思想都是这一时期的重要代表。资产阶级的文艺复兴运动促使欧洲各国的教育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对教育走向人文化、世俗化以及扩大受教育的范围等都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三、近代教育

16世纪以后,世界进入近、现代社会。火药、造纸、印刷术、指南针从中国传入西方,为世界的军事和交通带来了大发展的机遇;哥伦布发现了新大陆,极大地激发了人们的想象热情;18世纪蒸汽机的发明,带来了人类历史上的第一次工业革命,手工劳动、作坊生产被现代大工业取代。19世纪中叶以后,资本主义在欧洲社会中普遍确立,从而引起了社会制度、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的巨大变化,也促使学校教育制度走向系统化和初步完善。具体表现如下:

(一)国家加强了对教育的重视和干预,公立教育崛起

19世纪以前,欧美国家的学校教育多为教会或行会主持,国家并不重视。19世纪以后,资产阶级政府逐渐认识到公共教育的重要性,随后建立了公立教育系统。例如在法国,1804年拿破仑在政变成功以后采纳了康多塞法案的基本思想,建立了中央集权的教育领导体制,私立学校基本被取缔,国家对学年安排和课程设置实行统一管理。17—18世纪,德意志许多公国颁布学校法令,规定学校的开办权由教会转移到国家。袁振国.当代教育学[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12.自资本主义社会起,教育就作为国家中的一个子系统,开始了新的发展。

(二)初等义务教育的普遍实施

机械化工业革命的基本完成和电气化工业革命的兴起,要求工人具有初步的文化,这就提出了普及初等教育的要求。与此同时,社会经济实力的增强也为初等教育的普及提供了物质基础。资本主义国家开始普遍制定义务教育法,面向平民阶层实施初等义务教育,如表1-1所示:

表1-1 各国义务教育法颁布时间和年限[苏]索科洛娃等.比较教育学[M].顾明远,译.北京:文化教育出版社,1981:30-31.转引自:叶澜.教育概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67.

(三)教育的世俗化

在西方各国,随着国家对教育的重视和干预不断加强,尤其是公立学校教育系统的建立和发展,18世纪末到19世纪中叶,各资本主义国家的教育逐渐摆脱了教会对学校的绝对控制,逐渐形成了实用功利的世俗教育目标。世俗教育从宗教教育中分离出来,有些国家明确规定,宗教、政党不得干预教育,促使教育走向世俗化。同时,开始调整学校教育课程内容,加强与社会生产、生活的联系,减少普通学校中古典文科教育的内容和学时,确立自然学科在教育课程中的地位,增设了自然、数学、物理、化学、生物等课程,并注重理解与运用。

(四)重视教育立法,以法治教

西方教育发展的一个明显特点就是有法律的明确规定,教育的每次重要进展或重大变革,都有法律上的保障。从教育与宗教的分离,到初等义务教育的普及,以及国家对教育的要求等,都通过法令的形式予以推行和保障,这极大地促进了教育在国家和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四、20世纪后的教育

进入20世纪以后,世界出现了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两大阵营的对垒,电气化革命在主要国家已经完成,两次世界大战深刻地改变了世界的格局,民主化、工业现代化、国家主义成为世界三股最强大的潮流。在这样的背景下,教育在数量上获得了更大的发展,义务教育普遍向中等教育延伸,职业教育的发展受到了普遍重视,政治道德教育普遍呈现出国家主义特征,平民运动、进步主义教育运动在世界各地都不同程度地展开。

“二战”以后,世界进入冷战时期,科学技术革命魔术般地改变着世界的面貌。教育在落后国家被看做是追赶现代化的法宝,在发达国家被看做是竞争国力的基础,教育在数量上迅速膨胀,特别是高等教育突飞猛进;另一方面,生产力的发展,政治结构的重组,人类对自身的生命价值、人生态度、价值观念、生活方式的重新认识,也极大地影响着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尤其是20世纪80年代后,随着知识经济逐渐成为经济领域的主流,社会的发展对教育提出了全新的要求,于是,教育制度、教育观念、教育内容、教育形式均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呈现出一些新的特点。

(一)教育的终身化

终身教育的观念和理论,是在成人教育经验的基础上生成的,它是适应科学知识的加速增长和社会变化的加速,以及人的持续发展要求的不断提升而逐渐形成的一种教育思想和教育制度。终身教育倡导者保罗·朗格朗(Paul Lengrand,1910—)的《终身教育引论》的问世,以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编写的《学会生存》中对终身教育的表述,使得终身教育的观念和理论在国际上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并被人们普遍接纳。终身教育的本质在于,它是对过去将人的一生分为学习阶段和学习结束后阶段即阶段性学习的否定,它认为现代人的一生应该是终身学习、终身发展的一生。因此,我们不能把终身教育等同于职业教育或成人教育,而应把终身教育看做未来教育发展的趋势,建立一个开放性的教育系统,满足人的可持续发展的教育需求,把终身教育贯穿于整个教育过程和教育形式中。

(二)教育的全民化

1990年3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儿童基金会、开发计划署、世界银行等联合发起,在泰国宗迪恩召开了“世界全民教育大会”,并通过了《世界全民教育宣言》和《满足基本学习需要的行动纲领》。大会所提出的全民教育思想为国际社会所普遍接受,并在世界范围内兴起了使所有人都能受到基本教育的运动。1993年在印度新德里举行的“九个人口大国全民教育首脑会议”, 2001年在我国北京召开的“九个人口大国全民教育大会”,进一步推进了人们对全民教育的关注。全民教育是针对世界各国教育发展中的问题而提出的,如女童的教育问题、妇女的文盲问题等,尤其是人口众多的发展中国家的教育问题更为严峻和突出。因此,实践教育的全民化,使所有适龄儿童都进入小学并降低辍学率,使所有中青年都摆脱文盲状态,是全社会的责任,也是人们的共同愿望。所以,全民教育这一运动得到了各国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积极响应。

(三)教育的民主化

教育民主化是20世纪60年代以来世界教育改革的主流,是对教育的等级化、特权化和专制性的否定,主张全体成员应享有越来越多的教育机会,受到越来越充分的民主教育,人人有受教育的权利,在教育机会面前人人平等,人人成为民主化教育的主体。一方面,它追求让所有人都受到同样的教育,包括教育起点的机会均等、教育过程中享受教育资源的机会均等,甚至包括教育结果的均等,这就意味着对处于社会不利地位的学生予以特别的照顾。另一方面,教育民主化追求教育的自由化,包括教育自主权的扩大,如办学的自主性,根据社会要求设置课程、编写教材的灵活性,价值观念的多样性等,以实现教育的广泛性和平等性。20世纪60年代以来,许多国家都把教育机会均等列为教育改革优先要达到的目标,1978年,亚太地区教育部长的经济规划部长会议议题之一,即是从民主的观点谈入学机会均等,这也是今天教育政策讨论的中心课题之一。

(四)教育的多元化

如果说工业社会的特点是标准化,那么信息社会的特点则是个性化、多样化,信息社会要求具有更多有创造力和广泛适应性的人,以满足社会飞速变化的需求。教育作为社会的子系统,也必然要对此给予回应,改变原有划一的教育制度体系,更多地尊重人的个性,实现教育的多元化,给予人的个性更多的发展空间。因此,教育的多元化是对教育的单一性和统一性的否定,它是世界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多元化在教育上的反映。在教育实践层面,具体表现为培养目标的多元化、办学形式的多元化、管理模式的多元化、教学内容的多元化、评价标准的多元化。1998年,日本临时教育审议会提出的教育改革的基本原则之一,就是重视发展每个人的个性,实现教育的个性化和多样化。

(五)教育的信息化

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和广泛运用,改变了人们的生活和交往方式,也为教育在时间和空间上越出学校的樊篱提供了可能,把教育和学习的机会充满每个角落,对传统的课堂教学交往形态提出了挑战。教育技术的现代化就是指现代科学技术,包括工艺、设备、程序、手段等在教育上的运用,并由此引起教育思想、教育观念的变化。这一变化既带来了教育交往形态的更新、教育者角色的转变、教育内容传播渠道的丰富、教育组织形式的变革,更引发了教育价值的新探讨。教育技术的现代化不仅改变了教育的形式、方式和手段,而且,它还将以新的思想和观念影响人的教育选择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