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考古学的目标
当代科学考古学的目标大致分为三个方面:(1)研究文化历史,(2)重建人类的生活方式,(3)阐明社会演变的规律。
文化历史学(culture history)的知识来自于对考古遗址、器物、房屋和其他相关遗存的研究。一批发掘出来的遗址及其文化遗物在予以描述之后,被以一种年代序列加以排列。而物质文化面貌相似的遗址和器物群,则被归入相同的考古学文化;某种特定的考古学文化被认为对应于说相同语言或有民族认同的独特人群。一旦考古遗址和文化遗存按照时空序列加以安置,考古学家就能以此研究人类文化在长时段中的演变。从某种意义上说,文化历史考古学所建立的还是一种器物发展的历史,它并不考虑古人为何利用这些遗址和器物,也不深究物质文化产生和演变的原因。
重建人类的生活方式在文化历史的考古研究中也有表现,一般以常识性的类比,根据发现的材料对古人的活动做一些推测。20世纪50年代,欧美一些考古学者对器物的描述和罗列感到不满,开始探究文化差异和演变的原因。他们将人类的物质文化视为人类适应其环境的特殊手段,将工具看作人类特有的超肌体适应手段。因此,对人地关系或文化与环境关系进行研究,可以深入了解某种考古学文化特点形成的原因,以及物质文化演变的动因。于是,考古学家开始探索古人如何安排他们的生计、开拓周围环境中的资源。除了观察工具之外,他们还研究人类所利用的动植物遗存并了解其食物结构。考古学家还意识到,环境不仅影响食物供应和生活方式,还对人类的居住方式及聚落形态有很大的制约。重视环境研究,从文化适应来了解文化演变的研究方法,被称为“文化生态学”。因此,环境考古结合文化生态学的阐释是新考古学的一项重要特征。
阐明社会演变的规律意在了解社会文化长时段中演变的动因,并对一些重大历史事件——比如农业起源和文明起源做出理论的阐释。夏鼐也将阐明历史发展规律视为考古学的最终目标,而这一目标在20世纪60年代也被美国新考古学奉为圭臬。但是,由于研究对象的特殊性,使得这一目标成为考古学最具挑战性的任务。这是因为,不像历史学、人类学、政治学和经济学等学科可以通过直接观察人类的行为和思想来总结规律,考古学研究的是过去人类的物质遗存,它们并不直接透露古人的行为和想法,需要考古学家用间接的方法去提炼。而且这些物质遗存残留的原因和几率差异很大,信息量有限,所以这种残缺不全的物质材料有可能提供扭曲和误导的行为图像。还有,人类的行为是极其复杂的,人类思想的创造性和主动性可以产生变异性极大的社会文化现象。因此,要对社会文化演变和人类行为做通则性的总结和阐释,充其量也只能是十分肤浅,而且很难具有跨文化的普遍性。考古学家后来也意识到,规律总结只有在详尽了解社会文化发展的具体细节后才能进行,其普遍意义并不如以前所期望的那么高,而且仅是有助于我们了解社会发展历史的一个方面。尽管有这样的局限,考古学仍然具有其他人文学科所没有的优势,这就是,只有考古学和历史学才能够研究人类社会长时段的演变。
尽管我们列举了考古学上述的三项主要目标,但是当今的考古学范畴极其庞杂,所以各领域的目标往往需要根据它们所想解决的问题而定。英国考古学家伦福儒和巴恩指出,虽然考古学的目标意在于重建过去的物质文化和历史图景,但是我们也试图了解他们为何那样生活,为什么具有那样的行为方式,其生活方式和物质文化是如何形成的。总而言之,我们关注的是如何解释这些演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