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教程:中国经济分析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一节 什么是价值

一、价值的概念

价值是一种抽象。价值理论和价值观的对立,首先从关于价值的定义开始。“价值”这一概念,严格地说,首先并不是经济学意义上的一种抽象,不是作为经济学范畴存在的,而是一个哲学意义上的范畴。从一般的哲学意义上来讲,价值表现的是作为主体的人与客观世界之间的某种关系。正如马克思所说:“‘价值’这个普遍的概念是从人们对待满足他们需要的外界物的关系中产生的”《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中译本)第19卷,人民出版社1963年版,第406页。。然而,即使就这一普遍概念而言,也包含着极大的分歧。首先,这里所说的价值是人与外界物之间的关系,那么到底是指人与客观存在的自然物质的关系,还是指人与自然物质变换过程中的人与人的社会关系?其次,如果像马克思那样,把价值理解为人与人的社会关系,那么,物质要素在价值形成中有无作用?再次,如果像许多西方学者那样,把价值归结为人与自然的关系,那么价值概念还有多少历史内涵?即使归结为人与物的关系,价值究竟是指物对人的效用(客观效用论),还是指人对物效用的评价(主观效用论)?等等。这些分歧不仅直接导致对价值源泉的认识不同,而且直接体现了不同学说的历史观的根本对立。

从经济学意义上来说,尽管围绕什么是价值产生了许多分歧,由此产生了相应的种种不同的价值理论,但归结起来,这种分歧和对立,就其主流而言,可以归结为劳动价值论与效用价值论的对立。

二、价值概念的发展

(一)劳动价值论

劳动价值论不是马克思的创造,而是西方古典经济学的首创。早在马克思经济学产生之前,劳动价值论就已经得到了相当充分的发展,并且在资本主义第一次产业革命前后上升为主流的价值论,支配西方经济学长达一个世纪之久。古典经济学家并未严格地区分价值和交换价值(价格),至少在古典经济学的创始人亚当·斯密那里没有做出严格的区分。斯密在劳动价值论上的巨大贡献在于,他第一个明确区分了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认为使用价值代表特定物品的效用,交换价值代表对他种物品的购买力。斯密明确提出,交换价值的大小不取决于使用价值,在此基础上,他提出劳动是一切商品的交换价值的真实尺度,商品的真实价格(即价值)取决于商品本身所包含的劳动量。不过,斯密所说的“劳动”,有时是指生产商品所耗费的劳动,有时又指在交换中所能够购买的劳动(价值和交换价值)。更为矛盾的是,斯密在进一步讨论价值构成时,又背离了劳动价值论,认为商品的价值是由工资、利润和地租三部分构成,因而,商品价值是由工资、利润、地租三种收入决定(斯密教条),并把工资、利润、地租称为商品价值的三个源泉。古典经济学的完成者李嘉图克服了斯密关于价值源泉的二元论局限,把价值源泉归结为单一的劳动,进一步强调价值实体在任何历史条件下都只是一个,即一般的劳动。但是由于李嘉图并未严格地区分价值和交换价值,以至于他对于由于种种原因所导致的交换价值(价格)的变化,至少交换价值的高低与其劳动耗费不一致的现象难以解释,如著名的新产葡萄酒与陈酿葡萄酒价格为何不一致等,从而导致李嘉图学派的最终破产。

(二)效用价值论

效用价值论是尔后西方经济学对抗劳动价值论的主流。以“边际革命”为界(1871年),此前的效用论主要是客观效用论,此后则演变为主要是主观效用论。无论是哪种效用价值论,都将价值归结为人的需要与商品效用之间的关系。客观效用价值论强调的是商品本身的效用(使用价值)。主观效用价值论强调商品价值的本质是人的欲望及满足程度,并且将这种欲望的满足程度归结为个人对物品效用的主观评价。

(三)价值—价格论

在西方经济思想史上,价值理论的进一步发展便是主观价值论与客观价值论的融合,这一融合的杰出代表是马歇尔,马歇尔构建了新古典经济学的体系。在马歇尔的学说中,价值、交换价值和价格都是等同的,因此,他的价值论实际上就是价格论,是关于价格决定及其变动规律的理论。不同的是,他所说的价值或价格指的是一种均衡的状态,即供求间的均衡,既包括静态的均衡,也包括动态的均衡;既包括暂时的和短期的均衡,也包括长期均衡。实际上,马歇尔的价值指的是均衡价格。马歇尔的均衡价格指的是局部均衡,即两个商品交换时的均衡价格,不涉及其他商品价格对这两种商品价格的影响。在分析方法上,马歇尔是典型的折中主义,在价值(价格)的决定上,他既强调需求的作用,又强调供给的作用,既强调主观边际效用的作用,又强调客观生产成本的作用,而且马歇尔尤其强调数学的边际分析。参见马歇尔:《经济学原理》(中译本),商务印书馆1965年版。自马歇尔经济学实现了价值论与价格论的合流以及主观价值论和客观价值论的合流以后,原先意义上的独立于价格论的价值论便不复存在了,从此价格论的讨论代替了价值论,马歇尔的价值—价格论也就成为此后西方经济学价值—价格论发展的基础和出发点。20世纪30年代以后,美国经济学家张伯伦和英国经济学家罗宾逊夫人先后提出了垄断竞争和不完全竞争条件下价值—价格决定的新理论,克服了马歇尔价值—价格论关于完全竞争条件假设的局限性,不仅进一步提高了价值—价格理论对现实的解释能力,而且进一步强化了马歇尔价值论与价格论、主观价值论与客观价值论双重合流的趋势,形成了当代西方经济学中占主流地位的价值—价格论的传统。

总之,在经济学的发展史上,西方学者关于价值论的认识是沿着这样的线索展开的,即先是以劳动价值论为主流,古典经济学所提出的劳动价值论支持西方经济学长达一个世纪之久,在资本主义第一次产业革命前后成为主流价值论;而后是效用价值论成为主流,以1871年边际革命为界,此前以客观效用价值论为主流,此后则以主观效用价值论为主;再而后是以马歇尔的价值—价格论为主流,即在综合主观、客观效用论的基础上,实现了价格论对价值论的替代;此后便是当代学者在马歇尔价值—价格论基础上的进一步补充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