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一节 打车行业的两大困扰
打车行业经常面临两大困扰:一是打车的客人打不到车;二是出租车司机找不到打车的人。
一、打车的人找不到车
相信大家都有过这样的“打车难”体验:想打车的时候等半天都不见一辆,不想打车的时候感觉满大街跑着的都是空车。“打车难”确实是一件很头痛的事情。还有这样一种情况,出租车司机的拒载问题也让人头疼。滴滴打车联合创始人兼CEO程维,以前在北京海淀区上地信息产业基地上班,每次遇到晚上九点下班时,在公司门口,前面有一排出租车,他从第一个出租车问到最后一个,都没有人愿意拉他去北京朝阳区北苑。这个经历让他产生开发滴滴打车的念头。
二、出租车司机等不到人
据统计,以前北京一个出租车司机空时率为30%~40%,这是一个什么概念呢?可以那么理解为出租车司机如果每天工作10个小时,他每天则有3~4个小时是开着车去找人搭车。一个出租车司机如果开了10千米,找不到搭车的人、接不到活,是非常焦急的。
以上两点说明了在打车行业存在这样的问题:人找车难,车找人也难。
在传统的搭车体验里面,一个乘客要搭车,必须走到路边,伸一下手,在视线没有被遮挡的情况下,出租车司机才能看到。假如楼宇这边有一个司机,对面有一个乘客,因为空间的距离使得他们二人无法看到对方。出租车司机即使看到乘客,但不知道乘客要去的目的地,特别是有时候司机要交班,他对目的地的方向是有比较强烈的诉求的。
再来看看出租车的场景,每天的工作可以拆分为两段:第一段去找哪里有打车的人;第二段是找到了,把他送到目的地。第一段是纯消耗成本,不产生任何商业价值和社会价值;第二段是产生社会价值,然而工具确实非常原始,就是用眼睛去扫描沿路附近的情况。所以说,打车场景里面是有信息流动不顺畅的问题。那么,在打车软件出现之前,有什么样的方案能解决上述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