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市场化与经济增长:国际比较与中国的实践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1.1 研究动机与背景

1992年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同志有关“南巡”系列讲话公开发表,中国领导层迅速贯彻和落实,全国上下思想空前解放。1993年11月14日,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了《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从此,中国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的步伐加快。正是因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蓬勃发展、改革开放的深入,直接促使了教育这个被认为是“传统的、免费的公共产品”被逐步推向市场。具体来讲,教育市场化是对教育产品需求与对教育产品供给两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必然结果。

首先观察需求方面的因素:

第一,首先富裕起来的高收入阶层对当时公立初等教育提供的教育质量、服务品种(范围)和效率不满,并要求有教育质量更优、服务品种(范围)更广和教育效率更高的教育产品来满足其更高的需求。富裕阶层希望自己的子女可以获得更高级的初等教育,从小为孩子创造领先优势。

第二,市场经济的发展,不仅促使了具有专业技术的高级人才从内陆地区向东南沿海发达地区流动,而且也促进了普通劳动者在全国范围内加速流动。但是,我国的初等教育入学制度、户籍制度并没有进行相应的改革。这样,在初等教育方面,流动人员子女上学问题就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反而成为难题。“上学难”、“入托难”问题应运而生。

第三,大量国内高等教育需求无法满足。恢复高考制度之后,我国高等教育也取得了极大的发展。但由于高等教育经费的短缺,各大高校招生规模一直未能得到实质性的扩大,高等教育入学率长期低于10%,教学质量也处于较低的水平。这使得相当一部分高中毕业生无法继续接受高等教育,高等教育供给远远低于高等教育的需求。在此情况下,富裕家庭多倾向于将子女送去国外接受高等教育,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了高等学校的市场化改革。

第四,教育市场化或产业化可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从20世纪80年代末开始,我国人口增长进入新的高峰。高中毕业后每年新进入劳动力市场的年轻人数量上升的速度增加,各类企事业单位一时难以安排新增加的劳动力。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爆发,国内经济受到严重影响,当时中国经济正处于内需不足的状态,尽管央行多次降息,消费市场依然疲软、投资增长缓慢、出口增长更是困难重重。据此,一些经济学家提出通过教育市场化或产业化来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进而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由于扩张性的教育产业政策,在提供更多就业机会的同时,使更多年轻学生由于上学而暂缓进入就业市场,缓解了当时的就业压力并有利于保持社会稳定。

再从供给方面来看。

第一,教育经费极度短缺。中国人均教育支出仅为亚洲平均支出水平的1/10,由此导致义务教育未能覆盖许多贫困地区,同时学校基础设施极度落后。相对于教育供给的不足,对教育的需求却在不断上升,特别是对高等教育的需求尤为巨大。上述现象的存在促使人们考虑将市场机制引入教育领域以解决教育供给和需求的不平衡,同时减轻国家的财政负担。

第二,民营资本进入初等教育领域。为了满足富裕阶层的需求,“贵族学校”等高收费私立学校应运而生。区别于普通的公立初等学校,这些私立学校不仅提供更高的教育质量,如双语教学等,而且更加致力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成长,受到富裕阶层的追捧。为解决农民工子女的入学问题,由社会筹资修建的“民工子弟学校”等较低层次的学校也诞生了。这些学校都不属于“计划内”的学校,其教育经费无法通过财政拨款等传统手段获得,只能借助于市场化的手段。初等教育对市场化的需求导致了初等教育市场化的供给,教育市场化的雏形产生了。

第三,民办高校的诞生。20世纪90年代,公立大学的扩招速度远不能满足高中毕业生需求的增长,因此,民办高校的数量也如雨后春笋一般迅速增长。民办高校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部分高中毕业生上大学的愿望。同样由于无法获得国家财政支持,民办高校主要通过收取高额学费来维持运作,但由于师资质量、高收费等问题的制约,民办高校一直受到社会的诟病,发展并不顺利。

教育市场化的改革正是在上述背景下开始的,但伴随教育市场化出现的“高学费”问题、不同收入和阶层的人享受不同的入学机会问题,以及基础教育领域的择校行为等“不公平现象”,在政策层面和学术领域引发了对教育市场化的激烈争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