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 创新的模式
3.3.1 线性模型
“二战”后,英国经济学家提出了线性模型。由于该模型简单明了,因此被运用于科技和工业政策达四十年之久。直到20世纪80年代,这种线性式模型才开始受到新型创新理论的挑战。随着对创新理论的理解不断深化,人们现在认识到各种创新模型的基础与前提是科学基础、技术开发与市场需求的相互作用,如图3-7所示。
图3-7 创新的概念框架
对于图3-7,目前仍有许多争议,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在此概念框架中未提及企业的内部活动。但不管怎么说,现在人们在这一点上已达成了共识:上述关键要素的有效链接将促成创新的产生。同时,上述框架与一国或一个地区的传统亦有密切关系,如美国的大学与工业组织建立了紧密的联系,而欧洲的大学与工业组织间则缺乏这种联系。
根据线性模型,创新过程被看作一系列相互继起、而又相互隔离的步骤。这个模型又有两种不同形式:技术驱动型和市场拉动型,如图-8所示。在技术驱动模式下,科学家得到科学发现,技术专家将其进一步发展为新产品概念,然后由工程设计人员生产原型并进行测试,制造人员进行工艺设计并生产出批量产品,最后由营销人员将产品推向潜在消费者。这种模式在“二战”后曾风行一时,然而并不是所有的行业都能适用这种创新模式,研究表明这种模式仅对制药等行业比较有效。20世纪70年代后,研究者逐渐认识到市场对于创新过程的影响,并由此产生了市场拉动模式,在该模式下,市场代替技术成为创新的驱动者。
图3-8 创新的线性模型
3.3.2 同步耦合模型
上述的线性模型仅仅解释了创新的最初驱动力,而对于创新过程中各功能的相互作用并没有提及。图3-9提供的同步耦合模型表明企业内部三大基本职能的相互耦合作用促进了创新的产生,同时创新的起点并不能预知。
图3-9 同步耦合模型
3.3.3 相互作用模型
相互作用模型是同步耦合模型的进一步发展,同时它将线性模型融合进来(如图3-10所示)。
图3-10 相互作用模型
相互作用模型认为创新来源于市场、科学基础与组织能力之间的相互作用。与耦合模型相似的是,该模型也不能提供创新的最初起点,同时,该模型引入信息流的概念,对创新的形成与沟通作出了合理的解释。该模型是一个综合性更强的关于创新过程的描述,模型的中心是组织的四大职能:研究与发展、制造准备和设计、生产制造以及市场营销。与线性模型相似,这四大功能相互继起,但同时它们之间通过信息流进行有效反馈,科学基础、市场与每一职能相联结,而不再仅仅局限于研究与发展或营销职能。整个模型中贯穿一条逻辑主线:创新过程由一系列边界清晰的功能组成,同时这些功能又相互作用,整个创新过程可以看作一套复杂的知识通道,这些通道包括内部与外部的有效知识链接与沟通。从图3-10中我们可以看出,创新过程的成功与否取决于组织能力与市场、科学基础的有效链接,能够有效管理、控制这些联结过程的组织在创新中获胜机会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