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 业精于勤荒于嬉——管理者要走得更快
“活动老,学到老”教师这个行业可以说对这个词组进行了最有力的诠释,如果你想给学生一碗水,前提是你自己至少要有一桶水。
同样的道理也适用于管理学领域,知识就是力量,管理者承担着引导组织不断向前发展的关键任务,而不断变化的社会环境使得今天掌握的知识很可能在明天就会被淘汰。
尤其在网络科技日益使世界联结为一个整体的时候,信息与新的知识瞬间就会被传播出去,如果你不能快速掌握这些新的知识或者技术,毫无疑问,你将会不可避免地被淘汰。即管理者若不能快速淘汰旧知识,学习新知识,那么下一个被淘汰的就是作为管理者的你。这也是越来越多的管理者选择继续“加油”、“充电”的原因。这是针对新知识的学习而言。
那么,对于已有的知识而言也是如此。中国几千年文明史的积淀形成了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并流传至今,历久弥新,经久不衰。作为管理者,无论你现在年龄几何,都不可能学到全部。唯有活到老,学到老,使自己始终在不断向前的路上,不断汲取前人的智慧,不断学习、补充新知识,深知生有涯而知无涯,才能是实现对进步的追求。
上述的雅典和中国的文化都表明了学习的重要性。在经济迅速发展的当代社会,信息与技术的快速传播与升级运用,瞬息万变的市场形势,“让世界处于不断变化之中”。面对这样的境遇,管理者能做的只有两件事:一是以变应变,二是以不变应万变。看到这,你也许会想,这不是自相矛盾的两个说法吗?没错,如果单从字面意义上来理解的话的确是这样,但是,管理者还需要深入思考一下。
首先,看看以变应变的含义。《淮南子·道应》有云:“事者应变而动,变生于时,故知时者无常行。”意思是说你如果想要成功,就要懂得乘势而行,待时而动。《孙子兵法》也讲“因势而变,谓之神也”。可以说,以变应变的含义就在于顺应潮流的发展,适时地扭转自身的方向,以在不断变迁的社会发展中始终占有一席之地。
因此,这个词语中的第一个“变”可以理解为创新,转变方向灯;第二个“变”指不断发生变化的市场环境、政策环境等。
第二,以不变应万变的含义。不单佛教有这种思想,儒家也有一样《荀子·儒效》有言:“其道一也。”本意指形式虽然是变化多端的,但是本质是不变的。在此处的含义即指业精于勤荒于嬉,指勤学深思,而不是刻舟求剑。
不管社会如何变迁,经济如何发展,不变的只有永不停歇的学习,只有如此,才有可能掌握应对变化的知识和技能。总之,要想立于不败之地,管理者首先应该做的就是追求进步,这也是建立学习型组织的起点。一个具有继续深造学习精神的管理者才能推动员工积极向上的努力和探索,也就是说,只有你走得更快,你才能引导你的员工或者说被管理者向前走。
那么,作为管理者,如何培养这种勤学深思的素质呢?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第一,活到老,学到老;生有涯,而知无涯。任何时候的学习都不算晚,无论处于人生的哪一个阶段都应该持之以恒地坚持学习。
第二,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这句名言出自位居唐宋八大家之首、唐代著名诗人、哲学家韩愈之口,看到这句话时你一定会想起小时候读过的故事,比如“凿壁偷光”,比如“头悬梁、锥刺股”。
出色的管理者不会把自己已有的知识和技能作为管理的资本,他们往往谦虚谨慎,乐于向自己的上司、同事和下属等学习。具有这种特征的管理者往往具有比较强的能力,并且能够使自己的能力得到持续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