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千年吴城
我们就这样作别吴城,和以往一样来去匆匆……
即便如此,在这方充满了神奇的土地上,我依然觉得有种力量让我感动不已。
坐落在赣江之滨的吴城,位于古萧江的上游,是我市樟树下辖的一个乡,原来叫“山前”。上世纪修水库时,这里的吴城村出土了大量既有浓厚地方特色,又有明显中原殷商文化影响的文物,作为吴国的早期文化,遗址被考古学家命名为“吴城文化”,于是乡名便也顺理成章地改成了“吴城”。吴城乡政府所在地的人们还是习惯沿用旧名叫山前,通常所说的吴城是指出土了大量文物、距乡政府不远的古文化遗址吴城。
这里丘陵起伏,水网密布,土壤肥沃,物产丰饶,是距今三千五百至三千年前华夏大地上一座美丽而又繁华的商代方国都邑。流向赣江的古萧江,相传因南朝梁武帝封从弟萧景为吴平侯,子萧励继爵位食邑千户,曾辖此水滨而得名,它绕吴城而过,连接起吴城与华夏各地的往来。“泰伯奔吴”的美丽传说在古萧江中缓缓流淌,激荡起吴城悠久的历史文明。
依然记得第一次慕名探访吴城时的情景,那天我们站在水库大坝上,在专家的引导下远眺吴城,萧江护卫下的古城前有律坪作案山,后以三岭为主心,整个地形处于马鞍山和木鱼山的拱抱之下,简直“天造地设”一般。几千年前,吴城的先民独具慧眼,找到了这样一个适宜人类生存繁衍的地方,为后来的吴城发展创造了条件。
发现这处古城遗址具有极大的偶然性。上世纪70年代,在红旗招展、歌声嘹亮的水库工地上,一位村民挖出了一块青铜残片,捡起来一看原来是块“烂铜”,便不经意地随手丢在一边。不料这样的“烂铜”越挖越多,到收工时已是一大堆,还有许许多多石器及上面刻有各种几何纹饰的陶片。村民们当然看不懂这些东西,但直觉告诉他们这件事情有些蹊跷,便立即向上级有关部门作了报告。这一下引发了一个考古大发现,原来这里竟是一处殷商时期的古窑址,是古代专门烧制陶器的窑址,并由此发现了一座三千多年前的商代古城,进而颠覆了一个千百年来“商文化不过长江”的权威论断。修水库的村民当时怎么也没想到,在这极其普通的一天里,在这极其普通的一锹中,他们竟然挖出了一处长江以南首次发现的大规模商代人类居住遗址,一座商代中晚期的都邑遗址。它的发现改写了江南古代文明史,也改写了中国的历史,打开了一扇轰动世界的大门,成为“中国20世纪100项考古大发现”之一。
就像普通人在无意间会揭示出惊天大发现一样,从这里出土的铸铜遗迹、工具和精美的青铜器,以及无数刻有各种纹饰的陶片,历经数千年而光泽熠然,默默地向世人诉说殷商时期的伟大文明,彰显着我们中华民族的辉煌和自豪。要知道,这座位于长江以南具有几千年历史的古文化遗址,对整个中国文明的起源产生了多么巨大的影响!早在三千多年前的殷商时期,我们赣鄱儿女就已经能和中原人民一样,熟练地掌握青铜铸造和陶瓷烧制技术,生产出高质量的青铜器和陶瓷器。这雄辩地证明了华夏文明的源头并不仅仅来自北方的黄河流域,和它一样,长江流域也是中华民族的甜蜜摇篮,也是我们伟大民族的温暖故乡。吴城遗址标志着早在三千五百多年前,吴城已进入了人类的文明时代。历史上被称为“荒服之地”的赣鄱大地,也成为中国吴文化的重要源头。尤其让我们引以为豪的是,在五千年的华夏文明中,我们的吴城文化就有三千五百年,着实风光无限。
千百年来的风雨侵蚀,岁月沧桑,使得古城残垣千疮百孔,但我们依然能清晰地看到外城垣和整个古城商贾市井的轮廓。吴城遗址土城内面积有六十多万平方米,由四座连绵不断的山丘组成。所有的垣体充分利用地形条件挖高补低,先平整地面,在主城墙相应的地方,再向下挖出一道与城墙平行的口宽底窄、底部平坦的斗状沟槽,然后用纯净生土一层层堆垒,把城墙加宽,泼水夯实,直到墙体达到设计的高度。城垣四周的缺口犬牙交错,但其中的一些缺口特别显眼,它们的形状、结构、布局以及宽窄度都比较恰当,缺口两侧还能依稀见到城墙墙垛的遗存。后来我才知道这些缺口都与城门有关,五个缺口在当地祖祖辈辈的口口相传中分别被叫作北门、东北门、东门、南门和西门。这些普通的山丘和缺口,在我们的眼里每一座都充满了历史,给人一种厚重的感觉,使人肃然起敬。后来我还知道,吴城遗址这里的自然村叫“铜城”(这可能与吴城历代出土的大量青铜器有关),土城外还有城上、城山等自然村,想来都和这座古城有关。
陪同的专家向我们详尽地介绍了吴城的出土文物,从农业生产工具到青铜礼器、兵器,从生活陶器到原始瓷,其中还有不少镌刻着天书一般奥妙的符号、陶文,每一件文物都足够学者们写几篇大文章。这些出土的文物,反映出发展水平最高的是青铜铸造业,吴城古城内所出土的大量铸铜石范和铜渣、木炭以及青铜铸造遗迹,规模之大、设施之完善、工艺之精湛,无不令人叹服。在这里出土的陶器品种之丰富、造型之独特、制作之精美、纹饰之规整也是罕见的,显示出了吴城遗址作为中心遗址的显赫地位。然而让我们最为惊讶的发现是,在这里,三千多年前的人们已经有了建筑,已经在烧制陶具,已经会种植稻谷。而且出土的青铜酒具斝足石范与青铜斝相吻合,说明青铜斝是在当地生产的,也可以说当时的吴城人极有可能已经掌握了酿酒技术,进而研究得出结论,具有清香醇厚特点的白酒原产地极有可能就是在吴城。
徜徉在古城遗址,一块块陶片,一段段城垣仿佛在向我们诉说着吴城昔日的辉煌。土城内曾居住着大量的人口,商业贸易繁荣,因社会发展的需要,城内分为生活区、制陶区、铸铜区、祭祀区等几大区域。整个古城规划周详、布局合理,这里除了垒筑有高大的城垣,辟有东、南、西、北、东北五个城门外,城门两侧还有内外望台,城内有居住区、制陶区和铸铜区等各个不同的功能区。街巷星罗棋布,道路四通八达,蔚为壮观。尤其是它还有配套的祭坛及宗庙,铺设考究的廊道,大量树旗杆用的柱洞和祭祀广场。专家说,这个祭祀广场极为重要,作为一个都邑形态(有的也叫方国或国家),除了应该具有城墙、青铜器、文字等条件外,一个必备的条件就是具有祭祀之所。吴城遗址呈现给我们的就是一个具备了政治、经济、文化和礼仪条件,且相当完整的地方,毫无疑问这里是当时的一个中心。记得前些年我在外地与一些研究吴文化的朋友相聚,席间不知怎么说起了吴文化,说起了吴城遗址,说起了吴城与“泰伯奔吴”的传说,当时那几位学者朋友都夸张地瞪起了眼睛,嘴里还不时地发出“嗬嗬”的感叹声,他们一再地要我确信,吴城遗址就在我市樟树的辖区内。
在吴城文化名声大振的同时,吴城遗址中也包含着许多无法掩饰的蒙昧和野蛮。考古专家在对其中的一段城墙进一步发掘时,在近四米深的外城壕中发现了密集的商代人头骨,一个不到四平方米的范围竟发掘出了二十多具头盖骨和部分肢骨,头盖骨上还依稀可见刀砍斧劈的痕迹。据此专家推测,在这城壕的两侧城壕里肯定还有大量的人头盖骨,只是现在还不具备作进一步发掘的条件。在考古中被发掘出的头盖骨,一般有两种产生的可能,一种可能是战场上的俘虏战后被砍杀,另一种可能是古代祭祀过程中举行猎头仪式。就吴城遗址发掘出来的这些头盖骨来看,极有可能是战俘被割首所致。头盖骨的发现,反映了当时发生在吴城地区战争的规模、方式和惨烈程度。当然,这一切也绝不仅仅出现在吴城遗址中。
作为吴城文化的中心,吴城与“泰伯奔吴”的美丽传说密切相关。吴城人民也将“泰伯奔吴”的美丽传说和他们的生活习俗一起,传承至今。
泰伯又叫吴太伯,是公元前12世纪的商周人,被古往今来众多史学家公认为黄河流域与长江流域经济、文化交流的鼻祖。
史书上记有泰伯“三让王位”的感人故事:周太王生有长子泰伯,次子仲雍和小儿子季历。季历的儿子昌聪明早慧,堪当大任,深受太王宠爱。周太王想立季历为继承人,以便传位于昌,但根据当时传统应传位于长子,太王因此郁郁寡欢。泰伯明白了他父亲的心愿后,为了避免自家兄弟同室操戈,也为了成全年迈父亲的这个心愿,更是为了社稷大局,泰伯和二弟仲雍就以为父采药的名义一起出走,奔波到了遥远的南方,一个叫“荆蛮”的地方,然后又来到吴城。因此老三季历得以顺利继位,周太王去世后,泰伯和老二仲雍回去奔丧,这时季历和群臣都要求他归位,泰伯坚决不从,料理完丧事立即重返江南,王位仍由老三继承。老三季历当然也不负厚望,他坐上王位后致力于对内整肃朝纲,对外征战讨伐。后来,季历遭到了商朝统治者的嫉恨被害致死,泰伯回来奔丧时群臣又再次请他继位,他依然不为所动。于是王位由季历的儿子姬昌接任,这位姬昌就是后来显赫一时的周文王,灭商后开创了中国历史上长达800年之久的周王朝。吴泰伯三让天下的崇高德行,为历代朝野文人学士、骚人墨客所景仰。孔子曾在《论语》中说:“泰伯,其可谓至德也已矣。三以天下让,民无得而称焉。”司马迁在《史记》中也引用孔子的原话大加称赞,并特意把吴泰伯排列为吴氏世家位次之首。
吴泰伯的到来,大大提高了吴城地区农业生产水平,促进了当地经济、文化的发展。那时,江南的农业生产水平与中原地区相比极其落后,处于“刀耕火种”的原始状态,人们过着“半生为食,以棚为窝”的生活,文化上更是不值一提。泰伯兄弟到吴城定居后,主动与吴城的先民打成一片,和睦相处,并参照当地人的装饰剪短头发,在自己的身体上描画花纹,表示与周族划清界限。泰伯兄弟带着先进发达的先周文化技术而来,把中原地区的先进科学文化和农业生产经验传授给吴城先民。在饮食起居上,泰伯兄弟引导人们改“半生为食”为“全熟为食”,改“以棚为窝”为“建村立巷”,不仅增强了吴城先民的体质,而且还有效地改善了居住条件,迅速得到了吴城先民的信任、尊崇和拥戴。后来,泰伯离开吴城,从这里沿潇江下赣江到达鄱阳湖边的永修吴城,再到今天江苏太湖的吴越一带。据说当年泰伯去世后,吴城人念及其德行高尚,还在城外建“吴王庙”年年祭祀,因泰伯生前教化吴城,尤其喜爱种麻,吴城人纷纷腰束丝麻,敬献白花以示哀悼。后来这个礼仪在当地逐渐演变成了晚辈子孙为去世长辈“披麻戴孝”的丧葬礼俗,且沿袭至今。
每次我走近吴城,或探秘或寻幽,或陪同或随行,目睹那散落在荒草之间的片片陶器、件件石器和夕阳下的断壁残垣,吴城犹如一位悲剧英雄令人感动。在这里,它不仅仅洋溢着一种我们伟大民族的创造力和亲和力,还缔造出了一种和谐、包容的厚重文化。
吴城,作为古吴文化的发源地,人类文明在这片美丽富饶的赣鄱平原前后延续了整整五百年。但直到今天,吴城文化的发掘仍然只是冰山一角,仍有许多器具和建筑物被深埋在地下,仍有许多优秀厚重的人类文明亟待我们探寻。令人高兴的是,樟树市拟依托现存历史遗迹,结合修复吴城风貌,将遗址建设成为一个“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的规划已经确立,相信不久就可以让逝去的古城再展风采,再现文明。
千年吴城,尽管风光不现,然而在我们的眼中,它却是一座充满了亲和礼让、友爱包容的美丽名城,一座具有悠久历史、厚重底蕴的历史名城,一座代表着时代进步、人类文明的文化名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