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莴苣、结球莴苣病害
莴苣 学名Lactuca sativa L.,别名千金菜,是菊科莴苣属,能形成叶球和嫩茎的一、二年生草本植物。原产地中海沿岸,是由野生种演化而来,5世纪传入我国,在我国由莴苣演化出茎用类型,即莴笋。叶用莴苣包括三个变种:一是长叶莴苣(Lactuca sativa var. longifolia Lam.),又称散叶莴苣;二是皱叶莴苣(Lactuca sativa var. crispa L.);三是结球莴苣(Lactuca sativa var. capitata L.)。结球莴苣16世纪在欧洲出现,后传入我国,在广东及沿海一带和北京都有种植;20世纪80年代后期,结球莴苣在广东及沿海和北京发展较快,现已扩展到全国各地,成为名优蔬菜之一。
莴苣、结球莴苣霜霉病
症状 幼苗、成株均可发病,以成株受害重,主要为害叶片。病叶由植株下部向上蔓延。最初叶上生淡黄色近圆形或多角形病斑,直径5~20mm。潮湿时,叶背病斑长出白霉即病菌的孢囊梗和孢子囊。后期病斑枯死变为黄褐色并连接成片,致全叶干枯。
病原 Bremia lactucae Regel,称莴苣盘梗霉原变种,属假菌界卵菌门霜霉属。
立叶莴苣背面发生的霜霉病症状
莴苣盘梗霉孢囊梗和孢子囊(郑建秋)
莴苣霜霉病菌盘梗霉孢囊梗及孢子囊(李明远摄)
传播途径和发病条件 病菌在南方气温高的地区无明显越冬现象。在北方,则以菌丝体在种子内或秋播莴笋上,或以卵孢子随病残体在土壤中越冬。翌年产出孢子囊,借风雨或昆虫传播。孢子囊多间接萌发,产出游动孢子;有些直接萌发,产出芽管,从寄主的表皮或气孔侵入。孢子囊萌发适温6~10℃,侵染适温15~17℃。此病在阴雨连绵的春末或秋季发病重;栽植过密、定植后浇水过早或过多、土壤潮湿或排水不良易发病。
防治方法 ①选用抗病品种。凡根、茎、叶带紫红色或深绿色的表现抗病,如红皮莴苣、尖叶子、青麻叶莴苣较抗病。②加强栽培管理。合理密植,注意排水,降低田间湿度;实行2~3年轮作。③药剂防治。初见病斑时喷洒250g/L吡唑醚菌酯乳油1500倍液或75%丙森锌·霜脲氰水分散粒剂700倍液,隔10天1次,连续防治2次。
莴苣、结球莴苣尾孢叶斑病
症状 又称褐斑病。病斑生在叶上,圆形、近圆形至不规则形,宽1~8mm,叶面上病斑浅褐色至褐色,或中央灰白色,边缘黄褐色至暗褐色,叶背病斑色稍浅。
病原 Cercospora lactucaesativae Sawada,称莴苣尾孢,属真菌界子囊菌门尾孢属。子实体生在叶两面,无子座或仅由数个褐色球形细胞组成。分生孢子梗单生或几根簇生,浅褐色,向顶端色泽变浅,宽度不规则,直立或弯曲,不分枝,1~3个屈膝状折点,顶部圆锥形平截,0~4个隔膜,大小(18~108.5)m,孢痕加厚。分生孢子针形,无色,顶端近尖细,基部平截,有多个隔膜,大小(25.9~120)m。
莴苣尾孢叶斑病病叶上的典型症状
莴苣尾孢叶斑病病菌
1—分生孢子;2—分生孢子梗
传播途径和发病条件 以菌丝体和分生孢子丛在病残体上越冬。以分生孢子进行初侵染和再侵染,借气流及雨水溅射传播蔓延。通常多雨或雾大露重的天气有利发病。植株生长不良,或偏施氮肥长势过旺,会加重发病。
防治方法 ①注意田间卫生,结合采摘病叶片收集病残体携出田外烧毁。②清沟排渍,施用腐熟有机肥,避免偏施氮肥,适时喷施天然芸薹素等,使植株健壮生长,增强抵抗力。③从初见病斑时开始喷洒250g/L吡唑醚菌酯乳油1500倍液或77%氢氧化铜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70%丙森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隔10~15天1次,连续防治2~3次。
莴苣、结球莴苣匍柄霉叶斑病
症状 叶上产生圆形病斑,浅褐色,周围有黄色晕,轮纹明显,呈深褐色。
莴苣匍柄霉叶斑病
病原 Stemphylium chisha,称微疣匍柄霉,属真菌界子囊菌门微疣匍柄霉属。
传播途径和发病条件 病菌可在土壤中的病残体上越冬。在温湿度适宜时,产生分生孢子进行侵染,孢子可通过风雨传播,进行再侵染。温暖潮湿、阴雨天及结露持续时间长,病害易流行。在土壤肥力不足、植株生长衰弱时发病重。
防治方法 ①加强田间管理,增施有机活性肥及磷钾肥,提高植株抗病力。②实行轮作,不与菊科蔬菜连作。③及时打去老叶、病叶,集中烧毁或深埋。④发病初期喷洒75%肟菌·戊唑醇水分散粒剂3000倍液、10%苯醚甲环唑水分散粒剂900倍液、32.5%苯甲·嘧菌酯悬浮剂1500倍液,隔10天左右1次,连续喷2~3次。
莴苣、结球莴苣柱隔孢叶斑病
症状 叶上病斑圆形,直径1.5~ 4mm,中央灰白色,边缘紫褐色,叶背面病斑浅褐色,生很薄的白色霉。
病原 Ramularia lactucosa Lamb.et Foutr,称莴苣柱隔孢,属真菌界子囊菌门柱隔孢属。
莴苣柱隔孢叶斑病
传播途径和发病条件 病原菌在病残组织上存活越季。条件适宜时产生分生孢子,随风雨传播引起侵染,造成一定为害。雨季易发病。
防治方法 ①收获后搞好清园,烧掉枯枝烂叶。②初发病时喷洒77%波尔多液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40%嘧霉·百菌清悬浮剂300~400倍液。
莴苣炭疽病
症状 初在外围叶片上产生小的圆形浅黄色病斑,水渍状,扩展后变成黄褐色至浅红褐色椭圆形病斑,温湿度适宜时病斑中央溢出粉红色的黏孢团。后期病斑变薄变脆成穿孔状,多个病斑融合造成叶片大面积坏死。叶片的中肋上产生卵形凹陷斑,中央浅褐色,边缘浓褐色,有的从基部产生褐色至深褐色长形病斑沿中肋扩展,致叶腐烂。
莴苣炭疽病病叶和叶柄上炭疽斑
病原 Microdochium panattoniana(Berl.)Suton,Galea & Price,称微座孢,属真菌界子囊菌门微座孢属。在PDA培养基上菌落生长慢,淡粉红色,无气生菌丝,分生孢子纺锤形双胞,无色,大小(9.9~20.1)m×(3.1~4.6)m。
传播途径和发病条件 该菌可随种子调运进行远距离传播,在田间主要靠带菌土壤和混有病菌的农家肥传播,病原菌在病残体上或留在土壤中的小菌核越冬。条件适宜时产生分生孢子,借雨水或灌溉水传播蔓延,从气孔或直接穿透叶片表皮侵入。小菌核通过叶片接触、土壤或水滴溅射时传播。天气凉爽、湿度大易发病。
防治方法 ①严格检疫,防止带病种子进入。②对种子进行消毒。③施用发酵好的有机肥。④发病初期喷洒50%醚菌酯水分散粒剂1500倍液或70%代森联水分散粒剂500倍液、75%肟菌·戊唑醇水分散粒剂3000倍液、60%唑醚·代森联水分散粒剂1500倍液。
莴苣、结球莴苣灰霉病
症状 苗期染病,受害茎、叶呈水浸状腐烂。成株染病,始于近地表的叶片,初呈水浸状,后迅速扩大,茎基腐烂,疱面上生出灰褐色或灰绿色霉层,即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天气干燥,病株逐渐干枯死亡,霉层由白变灰变绿;湿度大时从基部向上溃烂,叶柄呈深褐色;留种株花器或花柄受害后呈水浸状腐烂。
病原 Botrytis cinerea Pers.:Fr.,称灰葡萄孢,属真菌界子囊菌门无性型葡萄孢核盘菌属。
莴苣灰霉病
莴苣灰霉病病菌灰葡萄孢菌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
传播途径和发病条件 以菌核或分生孢子随病残体在土壤中越冬。翌年菌核萌发产出菌丝体,其上着生分生孢子,借气流传播蔓延。遇有适温及叶面有水滴条件,孢子萌发产出芽管,从伤口或衰弱的组织上侵入,病部产出大量分生孢子进行再侵染,后逐渐形成菌核越冬。该病发生与寄主生育状况有关,寄主衰弱或受低温侵袭,相对湿度高于94%及适温易发病。
防治方法 ①收获后,及时处理病残体,集中烧毁或深埋;及时深翻,减少菌源。②加强管理,增强抗病力。③棚室喷撒6.5%甲硫·霉威或5%春雷·王铜粉尘剂,每667m2每次1kg。④露地于发病初期喷洒50%啶酰菌胺水分散粒剂1500~2000倍液或50%咯菌腈可湿性粉剂5000倍液、500g/L氟啶胺悬浮剂1500~2000倍液、16%腐霉·己唑醇悬浮剂800~1000倍液或50%嘧菌环胺水分散粒剂800~1000倍液、25%吡唑醚菌酯乳油1200倍液,视病情,隔7~10天1次,连续防治3~4次。
莴苣、结球莴苣菌核病
症状 该病发生于结球莴苣的茎基部,或茎用莴笋的基部。染病部位多呈褐色水渍状腐烂,湿度大时,病部表面密生棉絮状白色菌丝体后形成菌核。菌核初为白色,后逐渐变成鼠粪样黑色颗粒状物。染病株叶片凋萎终致全株枯死。
病原 Sclerotinia sclerotiorum(Lib.)de Bary,称核盘菌,属真菌界子囊菌门核盘菌属。
结球莴苣菌核病病茎上的黑色菌核
莴苣采种株菌核病植株受害状
核盘菌形态特征
1—核盘菌菌核萌发产生子囊柄及子囊盘;2—子囊盘;3—子囊孢子
传播途径和发病条件 主要以菌核随病残体遗留在土壤中越冬,潮湿土壤中存活1年左右,干燥土壤存活3年以上,水中经1个月即腐烂死亡。菌核萌发后,产生子囊盘,进而形成子囊和子囊孢子。子囊孢子成熟后弹射大量子囊孢子,借气流传播蔓延。初侵染时,子囊孢子萌发产生芽管,从衰老的或局部坏死的组织侵入。当该菌获得更强的侵染能力后,直接侵害健康茎叶。在田间,病、健叶接触菌丝即传病。温度20℃,相对湿度高于85%发病重。湿度低于70%,病害明显减轻。此外,密度过大,通风透光条件差,或排水不良的低洼地块,或偏施氮肥,连作地发病重。
防治方法 ①选用抗病品种。如红叶莴笋、挂丝红、红皮圆叶等带红色的品种较抗病。②培育适龄壮苗,苗龄6~8片真叶为宜。③合理施肥,每667m2施有机肥3000~4000kg、磷肥7.5~10kg、钾肥10~15kg。植株开盘后开始追肥,也可喷洒0.2%~0.5%的复合肥或喷施奥普尔有机活性液肥600~800倍液,增加抗病力。④带土定植,提高盖膜质量,使膜紧贴地面,避免杂草滋生。⑤适期使用黑色地膜覆盖,将出土的子囊盘阻断在膜下,使其得不到充足的散射光,大部分不能完成其发育过程,大幅度减少初侵染概率。及时拔除病株深埋,并与化学防治相结合,但在高温期要注意浇水降温,或推迟定植期避免高温为害。⑥莴苣菌核病重发区,利用春茬菜收获后6~7月的近50天休闲期,深翻25~30cm,灌大水盖地膜,地下10cm处温度可升到44℃,且100%含水量持续20天以上,处理30~35天,可使土壤中菌核腐烂。⑦适时浇水和放风,生长前期和发病后适当控制浇水,选择晴天上午浇水,并及时放风排湿,阴雨天也要放风,夜间最低气温高于8℃可整夜放风散湿。⑧利用核盘菌分生孢子在33℃以上侵染缓慢或处于休眠状态的特性,于晴天中午关闭棚室通风口使棚温升高到35~38℃进行高温闷棚,持续2~3h,然后放风降温排湿,每周2~3次。⑨于早春3~4月和11~12月菌核病发病高峰期浇水前1天喷洒50%啶酰菌胺(烟酰胺)水分散粒剂1500~2000倍液或500g/L氟啶胺悬浮剂1500~2000倍液、75%肟菌·戊唑醇水分散粒剂3000倍液、50%嘧菌环胺水分散粒剂900~1000倍液。⑩棚室保护地采用粉尘法或烟雾法,粉尘法可选用6.5%万霉灵粉尘剂和5%霜克粉尘剂(1∶1混合),每667m2 每次用药2.5~3kg,烟雾法可选用20%百·腐烟剂,每667m2每次用药250~300g。
莴苣、结球莴苣小核盘菌菌核病
症状 莴苣、莴笋小核盘菌菌核病主要分根腐和茎基腐两种类型。根腐型,根部被小核盘菌侵染后,在茎基部产生繁茂的白色菌丝,逐渐形成很多白色小颗粒,其上溢有水滴,后小颗粒变为黑色菌核,有时很多菌核连结成块状,根部腐烂;茎基腐型,主要侵染茎基,初茎基部发生病变,幼嫩莴苣染病,植株下部菌丝向上扩,速度快,病株迅速软腐倒伏。
莴苣小核盘菌菌核病(李国庆摄)
病原 Sclerotinia minor Jagger,称小核盘菌,属真菌界子囊菌门小核盘菌属。在湖北西南,除侵染茎用莴苣、叶用莴苣外,还可侵染油菜、萝卜、豌豆、紫云英等。
传播途径和发病条件 病菌以菌核附着在病株上越夏或越冬,翌春菌核萌发长出菌丝,从莴苣的根或茎基部侵入,病部向地上部扩展蔓延。病株倒伏后又通过病、健株接触传染,在病害扩展过程中,繁茂的菌丝产生大量菌核,由于耕翻土地菌核落入土壤中,成为翌年初侵染源。
防治方法 ①实行水旱轮作或与其他蔬菜轮作。②国外报道的用细顶棍孢霉(Sporidesmium sclerotivorum) 能有效地抑制菌核病,可进一步示范推广。③选用抗病品种。万利包心生菜、爽脆包心生菜,对小核盘菌较抗病。④培育适龄壮苗,苗龄6~8片真叶为宜。⑤提倡施用酵素菌沤制的堆肥或每667m2施磷肥7.5~10kg、钾肥10~15kg,植株开盘后开始追肥,也可喷洒0.2%~0.5%的复合肥增加抗病力。⑥带土定植,提高盖膜质量,使膜紧贴地面,避免杂草滋生。⑦适期使用黑色地膜覆盖,将出土的子囊盘阻断在膜下,使其得不到充足的散射光,大部分不能完成其发育过程,大幅度减少初侵染概率。及时摘除病叶或拔除病株深埋,并与化学防治相结合,但在高温期要注意防止地膜吸热灼苗,必要时可在膜上撒一层细土,或浇水降温,或推迟定植期避免高温为害。⑧发病初期浇水前1天喷洒50%啶酰菌胺水分散粒剂1500~2000倍液、40%菌核净可湿性粉剂500倍液,隔7~10天1次,连续防治3~4次。⑨棚室栽培的可采用烟雾法或粉尘法,具体方法参见莴苣、结球莴苣菌核病。
莴苣、结球莴苣白粉病
症状 主要为害叶片。初在叶两面生白色粉状霉斑,扩展后形成浅灰白色粉状霉层平铺在叶面上,条件适宜时彼此连成一片,致整个叶面布满白色粉状物,似铺上一层薄薄的白粉。该病多从种株下部叶片开始发生,后向上部叶片蔓延,整个叶片呈现白粉,致叶片黄化或枯萎。后期病部长出小黑点,即病原菌闭囊壳。
结球莴苣白粉病
病原 Podosphae fusca(Fr.)V. Braum et S. Shishkoff,称棕丝叉丝单囊壳,属真菌界子囊菌门叉丝单囊壳属。
传播途径和发病条件 病菌以闭囊壳在莴苣或其他寄主病残体上或以菌丝在棚室内活体莴苣属寄主上越冬。翌年5~6月,以闭囊壳越冬的放射出子囊孢子,以菌丝在被害株上越冬的产出分生孢子,借气流传播,进行初侵染和再侵染。落到叶面上的分生孢子遇有适宜条件,孢子发芽产生侵染丝从表皮侵入,在表皮内长出吸孢吸取营养。叶面上匍匐状的菌丝体在寄主外表皮上不断扩展,产生大量分生孢子进行重复侵染。分生孢子在10~30℃均可萌发 ,20~25℃最适。遇有16~24℃、相对湿度高易发病。栽植过密、通风不良或氮肥偏多发病重。
防治方法 发病初期喷洒10%多抗霉素水剂800倍液或30%醚菌酯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20%唑菌酯悬浮剂900倍液、25%乙嘧酚悬浮剂900倍液、12.5%腈菌唑乳油2000倍液、40%氟硅唑乳油4000倍液,每667m2喷对好的药液50L,隔10~20天1次,防治1~2次。
莴苣、结球莴苣锈病
症状 莴苣锈病主要发生在广东、广西、云南等地栽培或野生莴苣上,为害叶片。初在叶面产生许多鲜黄色至橘红色的帽状锈孢子器,叶背对应部位产生隆起的小疱,很多帽状锈孢子器聚集在一起形成1.5cm的病斑。表皮破裂后散出黑褐色粉末,即病原菌的冬孢子,致病叶黄枯而死。
莴苣锈病及锈孢子器
病原 Puccinia minussensis Thümen,称米努辛柄锈菌,属真菌界担子菌门柄锈菌属。
传播途径和发病条件 病菌在北方以冬孢子在病残体上越冬,南方则以夏孢子在莴苣上辗转为害或在活体上越夏或越冬。翌年夏孢子随气流传播进行初侵染和再侵染,夏孢子萌发后从表皮或气孔侵入,气温16~26℃,多雨高湿易发病,气温低、肥料不足及生长不良发病重。
防治方法 ①与非菊科蔬菜实行2~3年轮作。②施足有机肥,增施磷钾肥提高寄主抗病力。③加强田间管理,栽植密度适当,雨后及时排水,防止湿气滞留。④发病初期喷洒30%苯醚甲·丙环乳油2500倍液或12.5%烯唑醇可湿性粉剂2000倍液、30%氟硅唑微乳剂4000倍液、18%戊唑醇微乳剂1500倍液,隔10天左右1次,连续防治2~3次。
莴苣、结球莴苣穿孔病
症状 莴苣穿孔病又称环斑病、炭疽病。主要为害老叶片。先在外层叶片的基部产生褐色较密集小点,多达百余个,扩展后形成圆形至椭圆形或不规则形病斑,直径4~5mm。有的融合成大斑,病斑中央浅灰褐色,四周深褐色,稍凸起,叶背病斑边缘较宽,向四周呈弥散性浸蚀。后期病斑经常发生环裂或脱落穿孔,有的为害叶脉和叶柄,病斑褐色梭形,略凹陷,后期病斑纵裂。发病早的外叶先枯死,后向内层叶片扩展,严重的整株叶片染病,致全株干枯而亡,病斑边缘产生粉红色的子实体。
结球莴苣穿孔病
病原 Marssonina panattoniana(Berl.)Magn.,称莴苣盘二孢菌,属真菌界子囊菌门盘二孢属。分生孢子盘暗褐色至黑色,埋生在莴苣表皮角质层下,呈点状略突起,四周与菌丝层连接,分生孢子梗无色分枝,圆柱形或倒钻形,单生,呈栅状排列,大小(12.5~17.5)m;分生孢子无色,长卵形或近梭形,向一方稍弯曲,两端较尖,具1横隔膜,均分不一,一个细胞大另一个小,基细胞短且瘦,偶生3细胞者,分隔处缢缩。
莴苣穿孔病病菌
1—分生孢子梗;2—分生孢子
传播途径和发病条件 病菌主要以菌丝体或分生孢子盘在病叶上或随病残体在土壤中越冬。翌年产生新的分生孢子,借风雨及水滴飞溅传播,侵入新的叶片进行初侵染和再侵染,夏季高温多雨易发病,早春受冻及阴雨多、气温低的年份发病重。新疆5~6月发生。露地栽培时易发病,有时偶然发生。
防治方法 ①收获后及时清除病叶,集中烧毁或深埋,以减少初侵染源。②实行3年以上轮作,加强田间管理。③发病初期喷洒25%咪鲜胺乳油1000倍液或22.7%二氰蒽醌悬浮剂500倍液、50%异菌脲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隔7~10天1次,连续防治2~3次。
莴苣、结球莴苣斑枯病
症状 叶片上产生不规则形至多角形浅褐色的斑点,后渐扩展成圆形至不规则形的病斑,直径2~7mm,灰褐色至深褐色,多数病斑边缘为暗褐色,轮纹不清晰,上生黑色小点。
莴苣斑枯病
病原 Septoria lactucae Passerini,称莴苣壳针孢,属真菌界子囊菌门壳针孢属。
传播途径和发病条件 寒冷地区,病菌随病残体在土中越冬。以分生孢子进行初侵染和再侵染,借气流传播蔓延。在温暖地区,靠分生孢子辗转为害。长势弱的植株及冻害或管理不善易发病。
防治方法 ①选用玻璃生菜、软尾生菜、红叶生菜、鲫爪、雁翎等莴苣和白皮尖叶莴笋、尖叶莴笋、鱼肚莴笋等耐寒性品种,可减轻发病。②发病初期喷洒10%苯醚甲环唑水分散粒剂900倍液或40%百菌清悬浮剂500倍液、50%异菌脲可湿性粉剂900倍液、20%唑菌酯悬浮剂900倍液,每667m2用对好的药液50L,隔7~10天1次,连续防治2~3次。
莴苣、结球莴苣褐腐病
症状 多在近地面叶柄处发病。病部初为褐色坏死斑,后延及整个叶柄,溢出深褐色汁液,天气干燥,病部仅局限一处呈褐色凹陷斑。条件适宜时为害叶球,致整个叶球呈湿腐糜烂状。病部常产生网状菌丝体或褐色菌核。
莴苣褐腐病叶柄处变褐
病原 Thanatephorus cucumeris(Frank)Donk,称瓜亡革菌,属真菌界担子菌门亡革菌属。担子腰鼓形或亚圆筒形,顶生4个小梗。孢子椭圆形、壁薄,顶端具平切状突起。无性态Rhizoctonia solani Kühn,称立枯丝核菌,属真菌界担子菌门丝核菌属。
传播途径和发病条件 病原菌在土壤中习居,菌丝与寄主接触后通过气孔侵入。田间日均温20℃以上,且湿度大或积水发病重。
防治方法 ①选择高燥地块种植,防止地表湿度过大,避免栽植过密,保持田间通风透光。②雨后及时排水。③结合防治其他病害,可在发病初期喷洒30%苯醚甲环唑·丙环唑乳油2000倍液,或66%二氰蒽醌水分散粒剂1800倍液、1%申嗪霉素水剂700倍液。
莴苣、结球莴苣根霉烂叶病
症状 主要为害叶片。受害叶叶缘呈黑褐色腐烂;心叶受害全叶变黑腐烂。湿度大时病部长满黑色霉是本病重要病症,严重的叶片变黑腐烂。
结球莴苣根霉烂叶病症状
病原 Rhizopus nigricans Ehrenb.,称匍枝根霉,异名R.stolonifer(Ehrenb.et Fr.)Vuill,属真菌界接合菌门根霉属。
传播途径和发病条件 病菌以菌丝体和孢囊梗随病残体遗落在土壤中或在腐败的有机物上腐生或越冬。条件适宜时孢子囊中产生的孢囊孢子借气流传播,从伤口侵入进行初侵染和再侵染。植株长势弱,伤口多或天气温暖潮湿易发病。
防治方法 ①种植莴苣前,将所有病残体集中烧毁或沤肥,以减少菌源。②栽植密度适当,精心管理,减少伤口,避免病菌侵入;雨后及时排水,防止湿气滞留,保护地特别注意通风散湿,防止该病发生。③发病初期喷洒10%苯醚甲环唑水分散粒剂900倍液、54.5%恶霉·福可湿性粉剂700~800倍液、1%申嗪霉素悬浮剂80mL/667m2对水喷雾。
莴苣、结球莴苣细菌性叶斑病
症状 又称黑腐病。主要为害肉质茎,也为害叶片。肉质茎染病,受害处先变浅绿色,后转为蓝绿色至褐色,病部逐渐崩溃,从近地面处脱落,全株矮化或茎部中空;叶片染病,生不规则形水渍状褐色角斑,后变淡褐色干枯呈薄纸状,条件适宜时可扩展到大半个叶子,周围组织变褐枯死,但不软腐。
奶味莴苣细菌性叶斑病
结球莴苣细菌性叶斑病为害叶球状
病原 Xanthomonas campestris pv. vitians(Brown)Dye,称油菜黄单胞菌莴苣细菌叶斑病黄单胞菌,异名Xanthomonas vitians(Brown)Dowson、Bacterium vitians Brown,属细菌界薄壁菌门。
传播途径和发病条件 病菌在病残体上或种子内越冬。翌年从幼苗叶片的气孔或叶缘水孔、伤口处侵入,细菌侵入后形成系统侵染。远距离传播主要靠种子,在田间借雨水、昆虫、肥料传播蔓延,高温高湿条件下易发病,地势低洼、重茬及害虫为害重的地块发病重。
防治方法 ①与葱蒜类、禾本科作物实行2~3年以上轮作。②施用酵素菌沤制的堆肥或生物有机复合肥。选用无病种子,雨后及时排水,注意防治地下害虫。③发病初期开始喷洒90%新植霉素可溶性粉剂4000倍液或72%农用高效链霉素可溶性粉剂3000倍液、20%叶枯唑可湿性粉剂600倍液、3%中生菌素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每667m2用对好的药液50L,隔10天左右1次,防治1次或2次。
莴苣、结球莴苣细菌叶缘坏死病
症状 外侧叶片或心叶边缘产生褐色区,有的坏死,有的波及叶脉,组织坏死后,易被腐生菌寄生。叶片失水过多表现叶色淡、脉焦或叶脉间坏死,叶片水分严重不足,出现叶焦或叶缘烧焦或干枯。
结球莴苣细菌叶缘坏死病病叶
病原 Pseudomonas cichorii(Swingle)Stapp.,称菊苣假单胞菌(菊苣叶斑病假单胞菌),属细菌界薄壁菌门荧光假单胞菌。除为害莴苣外,还可侵染菊苣、卷心菜、花椰菜、番茄、芹菜、茼蒿等。
传播途径和发病条件 莴苣、结球莴苣在叶片失水情况下,被该菌侵染后,引起健康组织的病变,但它们毕竟是后来腐生上来的,在坏死组织里繁殖、蔓延。尤其是遇有低湿高温时,会使叶片中水分耗尽,致叶片边缘细胞死亡;根系吸收水分过少时,也会产生类似的症状,使水分运输受到抑制。此外,根系生长弱、土壤干燥和低温、盐分浓度高等诸因素,均可使植株水分吸收受阻,尤其是成株,由于叶片多且大,失水多易出现上述症状。
防治方法 ①保持土壤湿润和含水量适宜,避免温度过高、过低,可防止该病发生和蔓延。②保护根系功能正常,相对湿度不宜长时间过高,尽量保持湿度正常,增加空气流通,有助于阻止叶片受到伤害。通风适当,使叶中水分散失。③土壤盐分含量不宜过高。④提倡施用堆肥或腐熟有机肥。⑤播种后1个月于发病初期开始喷洒77%氢氧化铜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90%新植霉素可溶性粉剂4000倍液,每667m2用对好的药液50L,隔10天1次,防治2~3次。
莴苣、结球莴苣细菌软腐病
症状 莴苣软腐病又称水烂,为害结球莴苣肉质茎或根茎部。肉质茎染病,初生水浸状斑,深绿色不规则形,后变褐色,迅速软化腐败。根茎部染病,根茎基部变为浅褐色,渐软化腐败,病情严重时可深入根髓部或结球内。
立叶莴苣细菌软腐病
病原 Pectobacterium carotovora subsp. carotovora(Jones)Bergey et al.,称胡萝卜果胶杆菌胡萝卜亚种,属细菌界薄壁菌门。病菌生长适温25~30℃,最高38~39℃,最低4℃,致死温度48~51℃。
传播途径和发病条件 病菌随病残体留在土中越冬,借雨水飞溅、水流及昆虫传播,从伤口侵入。气温27~30℃、多雨条件下易发病,连作田、低洼积水、闷热、湿度大发病重。
防治方法 ①重病地区或重病田应与禾本科作物实行2~3年轮作,低洼田块应采用垄作或高畦栽培,严禁大水漫灌,病害流行期宜控制浇水。②精细管理,田间尽量避免产生伤口,发现病株集中深埋或烧毁。③发病初期喷洒药剂同莴苣、结球莴苣细菌性叶斑病。④储运期要注意通风降温。
莴苣、结球莴苣病毒病
症状 苗期发病,出苗后半个月显症。第一片真叶现淡绿色或黄白色不规则形斑驳,叶缘不整齐,出现缺刻。二、三片真叶染病,初现明脉,逐渐现黄绿相间的斑驳或不大明显的褐色坏死斑点及花叶。成株染病,症状有的与苗期相似,有的细脉变褐,出现褐色坏死斑点,或叶片皱缩,叶缘下卷成筒状,植株矮化。采种株染病,病株抽薹后,新生叶呈花叶状或出现浓淡相间绿色斑驳,叶片皱缩变小,叶脉变褐或产生褐色坏死斑,致病株生长衰弱,花序减少,结实率下降。
病原 已知有3种,即莴苣花叶病毒Lettuce mosaic virus(LMV)、蒲公英黄花叶病毒 Dandelion yellowmosaic virus(DaYMV)和黄瓜花叶病毒(CMV)。LMV属马铃薯Y病毒科马铃薯Y病毒属。粒体线形,长约750nm,稀释限点10~100倍,体外保毒期2~3天,失毒温度55~60℃,可由汁液接触或蚜虫传毒,病株或种子带毒。除侵染莴苣外,还侵染山莴苣、蒲公英、菠菜等。蒲公英黄花叶病毒属伴生病毒科伴生病毒属,粒体球状,直径30nm,稀释限点1000~10000倍,体外保毒期24h,失毒温度65~70℃,主要靠蚜虫和种子传毒,汁液接触侵染率不高。
莴苣病毒病症状
传播途径和发病条件 毒源来自田间越冬的带毒莴苣、莴笋或种子。播带毒的种子,苗期发病,在田间通过蚜虫或汁液接触传染,桃蚜传毒率最高,萝卜蚜、棉蚜、大戟长管蚜也可传毒。该病发生和流行与气温有关,旬均温18℃以上,病害扩展迅速。
防治方法 ①选用抗病品种,种植无病种子。紫叶型莴苣种子的带毒率比绿叶型低。②适期播种,播前、播后及时铲除田间杂草。③有条件的采用防虫网,防止传毒蚜虫,以减少传毒。④浸种。播种前用0.5%香菇多糖水剂600倍液浸种20~30min,晾干后播种,对控制种传病毒病有效。⑤发病初期喷洒1%香菇多糖水剂500倍液。
莴苣、结球莴苣巨脉病毒病
症状 莴苣巨脉病毒病是露地栽培时的常发病害。初呈明脉状,脉间叶组织凹凸不平,呈疱状或产生斑驳;叶脉粗大,竖立、皱缩;叶脉失绿变白,出现明显的亮绿色至苍白色脉带,叶脉四周部分透亮,伸向叶片基部。“脉带”是该病特有症状,称为巨脉病或大叶脉,后期病叶卷曲、皱缩,病株矮小,生长受阻,不能形成正常叶球,失去商品价值。
莴苣巨脉病毒病
病原 Lettuce big vein virus(LBVV),称莴苣巨脉病毒,属巨脉病毒属。
传播途径和发病条件 该病主要靠土壤中芸薹油壶菌的游动孢子传播,侵入根部以后释放病毒,经4~5周显症,该菌传播的巨脉病毒可从豌豆、菠菜、韭菜、大黄和车钱等植物上分离到。油壶菌可在土壤中存活10年,育苗时,如基质带毒,莴苣染病后4周显症,一般不易发现。但病株如栽植到营养液膜系统中,油壶菌会产生大量游动孢子,迅速传播蔓延。此外,汁液接种到根部也可传毒。气温14℃症状严重,24℃时则潜隐,连作地易发病。
防治方法 ①该病在经常种植莴苣的地块易发生,生产上应实行2~3年轮作。②苗床消毒,播前苗床用50%甲基硫菌灵消毒,每平方米用药8~9g,与筛好的堰土充分拌匀,撒在床面上,后进行育苗,有一定防治作用。③采用无土栽培的,可在营养液中加入0.1%的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也可有效地防治本病。④田间可采用遮阳网,降低田间温度,切忌温度过高。
莴苣、结球莴苣根结线虫病
症状 染病初期症状不明显,根结积累到一定程度,夏秋季中午植株萎蔫,后期病株矮小,不结球或疏散球状,拔出病株,可见根部长出很多圆形至长圆形根结。
结球莴苣根结线虫病(郑建秋摄)
病原 Meloidogyne incognita Chitwood,称南方根结线虫,属动物界线虫门。
线虫形态特征、传播途径和发病条件、防治方法参见菠菜根结线虫病。
莴苣、结球莴苣干烧心病(顶腐病)
症状 结球莴苣进入结球期后,球叶呈灰白色薄纸状,稍向外卷,逐渐扩大,严重的多层球叶叶缘处坏死,干缩后呈薄纸状,叶球松散,降低品质或失去食用价值。
病因 是生理病害。一是生长期气温高,水肥供应不均衡;二是生理缺钙或有效钙供应不足,都易诱发该病。
结球莴苣干烧心病病株
防治方法 选择肥水条件好的地块栽植,采用配方施肥技术,注意氮磷钾配合施用,适当补钙、补锰。补钙时可用0.7%氯化钙加20000倍萘乙酸,补锰时心叶喷洒0.7%硫酸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