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化学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项目扩展一

一、物质的聚集状态

物质的聚集状态通常有气、液、固三种状态。在研究放电管中电离气体的性质时,发现了一种新的导电流体,其中包括带正负电荷的离子、电子以及少量未经电离的分子、原子等,整体呈电中性,故称为等离子体。它与气、液、固三态在性质上有着本质的不同,是物质的另一种聚集状态,被称为物质的第四态。闪电、极光等是地球上天然等离子体的辐射现象。等离子体是宇宙间物质存在的主要形式,它占宇宙间物质总量的绝大部分。电弧、闪光灯中发光的电离气体,以及实验室中的高温电离气体是人造的等离子体。广义地讲,物质的聚集状态远不止这些,例如有人把超高压、超高温下的状态称为第五态。此外,还有超导态、超流态等。

历史上人们对气态物质的性质研究得比较多,获得了许多经验定律,然后对气体分子的运动设计微观运动模型,从理论的角度深入研究气体分子运动的规律。同时,由于在气体中分子的数量很大,需要采用统计学的方法来研究。这种从宏观到微观并利用微观图像使宏观现象得到解释的认识过程,是正确的科学研究方法,是人们应该理解和十分关注的。例如从物质的微观运动去了解压力、温度等宏观量的微观本质等。

二、pVT关系发展史

pVT关系研究的历史可追溯到1643年,伽利略(Galileo Galilei)的学生托里拆里(Evangelista Torricelli)为测定大气压力而设计的实验。稍后波义耳(Robert Boyle)在1662年和马略特(Edme Mariotte)在1676年分别根据各自的实验,归纳得出恒温下压力与体积呈反比关系,以及100多年后盖·吕萨克(Joseph Louis Gay-Lussac)得出恒压下体积与温度呈正比关系,它们是早期研究低压气体的经验概括。在此基础上,人们抽象出理想气体的概念,并逐步形成了分子运动学说。1869年,安德鲁斯(Thomas Andrews)对CO2液化的实验测定,以及范德华(Johannes Diderik vander Waals)在1881年提出的可以描述气液相变的状态方程,使pVT关系的研究进入近代阶段。此后,实验数据的准确度和精确度不断提高,并向更高的压力和更广阔的温度范围扩展,新的更准确的状态方程不断涌现。理论方面,乌尔息尔(H D Ursell)在1927年第一次由统计力学导出范德华方程。20世纪30年代末,以梅逸(J E MeyerM G Meyer)为代表的一些科学家,导出了非理想气体的维里方程,它是第一个严格的非理想气体的理论状态方程。20世纪50年代以后,统计力学的研究逐步将注意力转向高密度气体和液体的状态方程。直至目前,pVT关系仍然是物理化学、化学物理和化工热力学研究的热点。超临界状态、电解质和高聚物电解质溶液、高分子物质等的pVT关系受到格外的关注。

三、热性质研究史

1714年华仑海特(Daniel Gabriel Fahrenheit)改良了水银温度计,建立了华氏温标,1742年摄尔修斯(Anders Celsius)提出了更方便的摄氏温标,使热性质的研究进入定量阶段。1756年,布莱克(J Black)第一次正确地区分了热和温度,并定义了比热和潜热,即比热容和相变热。反应热的测定则起源于17801840年拉瓦锡(Lavoisier Antoine Laurentde)和盖斯(Germain Henri Hess)等的工作。然而当时对热的本质还是不清楚的,流行的是热质论,认为热是一种没有质量和体积的物质,可以透入一切物体之中,一个物体是热还是冷,就看所含热质的多少,还制订了一个热质的单位,叫卡。这种情况一直延续到19世纪中叶,随着热力学第一定律的建立,人们才正确地认识到,热是由于温差引起的从高温物体到低温物体的能量传递。19世纪下半叶,化学反应量热的研究得到很大的发展,最为突出的是哥本哈根的汤姆杉(J Thomsen)和巴黎的贝特洛(Pierre Engène Marcelin Berthelot)的工作。这种发展是源于当时人们的一种认识,化学反应的推动力单一地决定于反应热。随着热力学第二定律的建立,人们逐渐地知道,化学反应的推动力不仅取决于反应热,还受到反应熵的制约。然而20世纪初热力学第三定律的建立告诉人们,熵仍然要依靠量热的方法求得,熵也是一个热性质。现在,热性质的测定已经达到相当准确和精确的程度,一些精密的仪器可以测出小到0.1μW的传递。研究的对象进一步扩展到生命系统和生物活性物质、金属有机化合物、各种配合物和分子簇等。理论研究近年来也有很大发展,利用量子化学方法和分子力学方法,预测热性质的准确度已经有了很大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