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pter03 共生
当代建筑环境设计的觉醒
生态主义与绿色永续设计的必由之路
20世纪50年代中期后,生态主义的建筑设计观念与绿色永续设计的主张被提出。20世纪50、60年代,随着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高速经济增长而导致的严重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使原本停留在各种形式哲学与设计语言纷争上的建筑设计领域产生了新建筑思潮的可能。
20世纪60年代,美籍意大利建筑师保罗·索勒瑞(Paola Soleri)在《建筑生态学:人类想象中的城市》一书中将建筑学与生态学正式结合起来,把生态学(Ecology)和建筑学(Architecture)两词合并为“Arology”,提出了“生态建筑学”的新理念,并进一步提出了“缩微化—复杂性—持续性”等规则。
1969年,美国著名风景建筑师麦克哈格(Ian L. McHarg)所著的《设计结合自然》一书的出版,正式标志着生态建筑学的诞生,并从此在建筑理论层面奠定了生态建筑学的基础。《设计结合自然》一书强调了人类对大自然的责任,以生态原理为基础的环境理论和规划设计方法将设计与生态相结合,提出“如果要创造一个人性化的城市,而不是一个窒息人类灵性的城市,我们须同时选择城市和自然,不能缺一。两者虽然不同,但互相依赖,两者同时能提高人类生存的条件和意义”。
早在20世纪30年代,美国建筑师富勒(R. B. Fuller)就已经提出“少费而多用”,即将有限的物质资源进行最充分和最合宜的设计和利用这一符合生态学的循环利用原则。作为对大自然演进的规律在人类建筑设计认识中的再次深化,20世纪建筑界的浪漫主义者和田园诗人,著名建筑师F. L. 赖特也提出了“有机建筑”的概念,他认为每个建筑的形式、构成、关系都要依据各自的内在因素与整体系统观来思考,“道法自然”设计思想的本质就是要求依照自然界这一有机体所启示的演进规律行事,这在其作品流水别墅、西塔里埃森、古根海姆美术馆等建筑中都有明显的体现。
有机建筑这种崇尚自然并且赋予建筑生命的设计哲学,给环境艺术设计提供了将艺术设计与环境及自然本身结合的可能性,指明了环境艺术设计不应该仅仅是一个涂脂抹粉或一个把内外空间装饰并打造得更为漂亮的毫无生态追求及社会责任感的行业,从而将设计应该创造一个更好的人居环境及可持续的生活方式这一目标作为环境艺术设计的发展方向。生态建筑作为一种有利于人类健康和生态效益的温和建筑艺术,在设计实践中强调使用天然的建筑材料,利用自然通风、采光和取暖等生态技术手段。具体的案例有杨经文设计的马来西亚米那亚大厦,诺曼·福斯特(Norman Foster)设计的德意志商业银行总部大楼,皮亚诺(Renzo Piano)设计的吉巴欧文化中心,藤森照信(Terunobu Fujimori)设计的蒲公英之家,坂茂(Shigeru Ban)为2000年德国汉诺威万国博览会日本馆设计的纸建筑,英国BRE事务所的环境楼等,都为生态建筑提供了绿色建筑样板。周浩明教授认为,生态建筑学是立足于生态思想和原理上的建筑规划设计理论和方法。概括地说,是用生态学的原理和方法,将建筑室内外环境作为一个有机的、具有结构和功能的整体系统来看待,以人、建筑、自然和社会协调发展为目标,有节制地利用和改造自然,寻求适合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符合生态观的建筑室内外环境。
对于中国的建筑环境艺术设计而言,可持续的概念虽然很新,但其实质体现的却是中国从古至今几千年来“自然—空间—人类”三位一体的系统哲学中体现出的“人、构筑物、环境”相结合的环境创造活动。可持续设计不但具有科学性,还兼具人文性,2012年普利兹克建筑奖获得者中国建筑师王澍设计的中国美术学院象山校园一、二期工程设计就是体现出技术与人文结合的可持续设计在中国的实践案例。象山校园设计充分运用了中国传统建筑环境设计观念,强调自然通风、遮阳,旧建筑材料再生利用,自然生态的乡土植物以及构造上的雨水搜集系统等技术方法,形态上的运动曲线和丘陵的起伏相呼应,回廊和走廊像蛇一样穿梭在建筑的内与外,加强了建筑的呼吸。随着全球性可持续发展战略的确立,这种新的生态价值观体现出的整体性正是21世纪作为人类生命的新纪元的可持续设计的新形式。
赖特的流水别墅中体现了他的“有机建筑”设计理念
皮亚诺设计的吉巴欧文化中心
王澍设计的中国美术学院象山校区一、二期工程
交通枢纽下的社区景观生态环
作品名称:交通枢纽下的社区景观生态环
设 计:王一鼎
指导教师:董治年
(2013年北京服装学院环境设计系毕业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