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饲养管理
一、种蛋的选择、运输和保存
优质合格的种蛋是生产优质雏鸡的基础,也是蛋种鸡饲养获得理想经济效益的基本条件。因为种蛋的质量、遗传特性与雏鸡质量密切相关。
1.种蛋选择
(1)种蛋来源 必须来自生产性能高且稳定、繁殖力强、健康无病、饲养管理正常的种鸡群。同时要求产蛋率在80%以上,且种蛋最好是选择在种鸡的中期,且是产蛋高峰期所产的蛋。实验表明,相同储存条件下的种蛋,在同样孵化环境下,海兰褐蛋种鸡产蛋高峰期的受精率、孵化率和健雏率均高于产蛋前期和产蛋后期,产蛋高峰期死胚率也低于其他两个时期。
(2)清洁度 入孵种蛋表面不应有粪便、污泥、饲料、破蛋液等污染物。
(3)蛋重 要适中,符合品种标准,过大,孵化率下降;过小,雏鸡体重小,蛋重相差悬殊则出雏不整齐。一般白壳蛋小,蛋重50~61克;褐壳蛋较大,蛋重50~65克,国际市场以58克为标准。
(4)蛋形 以椭圆形最好,过长、过圆、过粗、两头尖的蛋必须剔除。蛋形指数(纵径/横径)为1.32~1.4,以1.35为最好,过长过圆或畸形蛋的孵化率都较低。
(5)蛋壳颜色 合格种蛋的蛋壳颜色符合品种要求,钙质沉积均匀并附有石灰微粒,无裂纹。钢皮蛋、沙皮蛋、皱纹蛋、破损蛋等均应剔除,不能作种蛋用。蛋壳颜色对孵化率会产生影响,颜色深的蛋比浅色蛋孵化率高。
(6)新鲜度 种蛋越新鲜,孵化率越高,保存时间延长,孵化率随之降低,在高温季节降低的幅度更大。新鲜的种蛋外表有光泽,气室很小,陈蛋则相反。一般来说,种蛋产后于1周内入孵合适,以3~5天最好;保存2周的种蛋孵化率达50%左右,延迟出雏近5小时。保存期超过2周,孵化率明显下降,不可入孵。冬季入孵的种蛋保存期不超过14天,夏季不超过5天,春、秋季不超过10天。
(7)蛋壳厚度 一般蛋壳厚度在0.2~0.4毫米,以0.33~0.35毫米为最好,低于0.27毫米,孵化率会降低。蛋壳过厚,胚胎气体交换不畅,孵化率低;蛋壳过薄,孵化过程中种蛋失水过多,影响胚胎的正常代谢,孵化率也受影响。
(8)内部品质 采用照蛋器透视,剔除陈蛋。蛋黄颜色呈暗红色或暗黄色,占据蛋的中心位置,蛋黄上浮是系带断开,阴影不规则是卵黄膜破裂;气室高度应在5毫米以下,气室位置应在大头,在中间或小头的是不合格种蛋。血斑和肉斑使种蛋的孵化率下降15%左右。
2.种蛋运输
① 尽量维持种蛋的保存条件,特别要注意温度。冬季要做好保温防寒工作,夏季则要避免日晒和高温,防止水分蒸发过多。
② 要防止震动,要求包装结实,填充良好,运输平稳。
③ 种蛋运入目的地应尽快开箱检查,取出破蛋,并将蛋装入蛋盘,准备消毒入孵。冬季气温低,运到的种蛋不要马上进孵化机,应使种蛋慢慢升到室温,再进入孵化机。
3.种蛋保存
(1)保存期 长短直接影响孵化率和孵化期,一般认为随着保存期的延长,孵化率逐渐下降,孵化期也逐渐延长,健雏率也随之降低。种蛋的保存期最好不超过1周。
(2)保存温度 高于23.9摄氏度时,胚胎处于缓慢活动状态,不断消耗蛋内营养物质,最终形成弱胚或中途死亡;若种蛋保存温度过低,胚胎的生活力也会下降,低于0摄氏度时,失去孵化能力。合适的保存温度为12~18摄氏度。1周内15~18摄氏度为宜,1周以上,以12~15摄氏度为宜。
(3)保存湿度 种蛋保存期间,蛋内水分通过气孔不断蒸发,其速度与储存室里的湿度成反比。一般相对湿度保持在75%~80%。既能明显降低蛋内水分蒸发,又可防止霉菌滋生。
(4)摆放姿势 种蛋储存期不超过1周,大头向上放置,可不翻蛋,便于码盘装蛋;超过1周则小头向上放置,每天翻蛋1~2次,保持蛋黄的中心位置,使休眠的胚胎不至于脱水或与壳膜粘连,从而获得较高的孵化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