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周柳塘
【题解】
本文于万历十七年(1589)写于麻城。周柳塘,即周思久(1527—1592),字子征,号柳塘,麻城(今湖北麻城)人。周思敬之兄。嘉靖三十二年(1553)进士。曾任琼州(今海南)知府。晚年筑室龙潭湖,自号石潭居士。工诗,善书。与李贽、耿定向都有交往,著有《石潭集》《求友录》《柳塘遗书》等。《黄州府志》卷一九,《湖北通志》卷一五一,《麻城县志》康熙版卷七、乾隆版卷一五、光绪版卷一八、民国版《前编》卷九等有传。万历十七年,湖广大旱,麻、黄大饥疫,农民暴乱不断发生。李贽在信中反映了当时的情况,并表示了自己对救灾的态度。可参看本书卷二《复邓鼎石》一文。
伏中微泄[1],秋候自当清泰[2]。弟苦不小泄,是以火盛,无之奈何。楼下仅容喘息,念上天降虐[3],只为大地人作恶,故重谴之[4],若不勉受酷责[5],是愈重上帝之怒。有饭吃而受热,比空腹受热者何如?以此思之,故虽热不觉热也。且天灾时行,人亦难逃,人人亦自有过活良法。所谓君子用智,小人用力,强者有搬运之能,弱者有就食之策,自然生出许多计智。最下者无力无策,又自有身任父母之忧者大为设法区处[6],非我辈并生并育之民所能与谋也[7]。盖自有受命治水之禹[8],承命教稼之稷[9],自然当任己饥己溺之事[10],救焚拯溺之忧[11],我辈安能代大匠斫哉[12]!我辈惟是各亲其亲[13],各友其友。各自有亲友,各自相告诉,各各尽心量力相救助。若非吾亲友,非吾所能谋,亦非吾所宜谋也。何也?愿外之思[14],出位之诮也[15]。
【注释】
[1]伏中:伏天的日子里。泄:指腹泻。
[2]秋候:秋季。清泰:平安,健康。
[3]虐:灾害。
[4]谴:责罚。
[5]勉:尽力。
[6]身任父母之忧者:封建时代称州县官为父母官,这里指麻城知县邓鼎石。邓鼎石,见《答邓明府》题解。区处:分别安置。
[7]并生并育之民:《中庸》:“万物并育,而不相害。”意为万物共同生长而不相妨害。这里的“并生并育之民”,则指寻常的人。
[8]禹:鲧(gǔn)之子,又称大禹、夏禹。原为夏后氏部落领袖,奉舜之命治理洪水,疏通江河,兴修沟渠。后被选为舜的继承人,舜死后即位,建立夏代。其事迹见于《尚书》的《舜典》《大禹谟》《皋陶谟》《益稷》《禹贡》等。
[9]稷:后稷,相传是尧、舜时代的农官,教民种植,播种百谷,被周族认为是始祖。
[10]己饥己溺:亦作“己溺己饥”。语出《孟子·离娄下》:“禹思天下有溺者,由己溺之也;稷思天下有饥者,由己饥之也,是以如是其急也。”后因以“己溺己饥”或“己饥己溺”谓视人民的疾苦是由自己造成的,因此,解除他们的痛苦是自己不可推卸的责任。
[11]救焚拯溺:犹言救人于水火之中。焚,指火灾。溺,指落水者。
[12]大匠:语出《老子》第七十四章:“夫代大匠斫者,希有不伤其手矣。”意为技艺高超的木工。斫(zhuó):砍,削。
[13]各亲其亲:第一个“亲”字为动词,亲爱之意;第二个“亲”字为名词,指亲人。下句两个“友”字用法同此。
[14]愿外之思:语本《中庸》:“君子素其位而行,不愿乎其外。”意为超出自己本分之外的所想。
[15]出位之诮(qiào):超越职权而受到责备。出位,语本《周易·艮》:“君子以思不出其位。”意为越位,超越本分。诮,责备。
【译文】
在暑伏热天我有些腹泻,到秋季自当会康复。只是苦于微泄不断,可能是火气太盛的缘故,也无可奈何。楼下热得仅容喘气,想是上天降下的责罚,因为世人作恶太多,上天才给以责罚,如若不接受这种严厉的责罚,那就会惹得上天更加愤怒。天气虽热但有饭吃,比那些无饭可吃而又受着热天的折磨的人怎么样呢?这样想一想,天气虽热也就不觉得热了。况且天灾流行,人人难逃,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活法。这就是所说的聪明人用智慧,一般人用体力,强有力者有搬运的能力,柔弱者有外出谋生的计划,人人都会想出生存的计谋。对于那些既没有智谋又没有能力的生活贫困之人,自然会有父母官为之忧虑而设法安置,我们这些寻常的普通人是没有办法的。自古就有奉舜之命而治水的大禹,奉尧、舜之命而教民种植百谷的后稷,他们救人民于灾难之中,我们这些人怎么能担起这样的重任。我们这些人只能尽力帮助自己的亲人,帮助自己的朋友。对自己的亲友告知说明,尽心量力给以救助。如若不是自己的亲友,自己难以为之谋助,也不合适为之谋助。为什么?这是超出了自己本分之外的事情,容易受到超越职权的指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