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全球化1.0:东西互鉴
古代丝绸之路是连接东西方贸易与文明交流的桥梁,集中展示了东西互鉴的魅力。
“丝绸茶叶陶瓷萃,商贾僧人行旅偕。”纵观历史上丝绸之路的发展轨迹,在其千年的演变之间,尽管沉浮多变,但绵延不衰,对中西方做出了巨大的历史贡献。首先,繁荣了中西方的贸易和商业往来。千余里的丝绸之路上,商贾来往不断,驼铃阵阵,繁华相望于道。在贸易过程中,各类奇货屡见不鲜,在相互交换的过程中极大地推动了中西方物质的繁荣,推动了财富、资源以及人员的流动。其次,促进了沿线各民族之间的稳定。由于各民族之间经贸往来频繁,同时伴随着文化交流所带来的相互理解,各民族之间没有爆发较大规模的冲突战争。同时,丝绸之路上各民族之间也呈现出融合的趋势,各民族获得不同程度的发展进步。
除此之外,丝绸之路不仅仅是一条经贸之路,更是一条文化之路,各类文明汇聚于此,以其包容开放的精神,发展了世界文化的多样性,搭建了世界文化沟通交流的平台。尤其需要指出的是,佛教就是借由丝绸之路,经印度传至西域,后到达中原地区,并在中国广泛传播的。其他各类教派,如景教、拜火教、摩尼教等也先后传入,对塑造我国民众的宗教认同,提升自身精神境界,维护社会稳定意义重大。了解我国古代丝绸之路的发展脉络,有利于从宏观上把握当今“一带一路”建设同古代丝绸之路的联系,从而更加全面地了解两者之间的联系和异同。
“一带一路”又在开启东西互鉴的时代,并具有南北合作的时代内涵。古代丝绸之路在经贸合作、文化交流、民族稳定三个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而当今“一带一路”的建设,也同样会发挥古丝绸之路这三大独特作用,以负责任的风范与真诚包容的大国态度同世界分享自身发展红利。正如习近平主席所提到的,这有利于欧亚各国经济联系更加紧密,相互合作更加深入,发展模式更加广阔,这是一项造福沿线各国人民的大事业。放眼古今丝绸之路,两者同为“亲善之路”“繁荣之路”“交流之路”。
“亲善之路”指的是当今“一带一路”建设立足于古丝绸之路对民族稳定、和谐共处的贡献,在和平发展成为时代主题的当下,将“一带一路”打造成一条福泽各国民众的发展之路,促进沿线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之间的友好往来与和睦共处。目前,伴随着中国的崛起,西方世界影响下产生的“中国威胁论”使得世界各国对中国崛起心存疑虑,将中国的强大看作对世界现存政治秩序的威胁。而这条“亲善之路”充分体现了我国坚持走和平崛起道路,不谋求世界霸权,在国力强大的今天,将“引进来”与“走出去”更好地结合,同世界分享自身发展红利,在互联互通的基础之上,同各国平等发展,互利共赢。
“繁荣之路”是指当今“一带一路”建设同古代丝绸之路联系东西方贸易、创造大量社会财富一样,在当今贯穿亚欧非大陆,一头是活跃的东亚经济圈,一头是发达的欧洲经济圈,能够在经贸交流的过程中推动东西方两大市场的繁荣,为沿线国家提供巨大的发展机遇和潜力。从“一带一路”的议程设置来看,伴随着一系列自贸区,如中日韩自贸区、中国-东盟自贸区以及各类经济走廊,如孟中印缅经济走廊、中蒙俄经济走廊的建设升级,这能够有效地促进产业合理分工,减小各国间的贸易壁垒,便利各国进出口运营以及经贸投资,从而建立起高效运行的“财富流通网”“物资运输网”与“货币交换网”。
“交流之路”是指当今“一带一路”不仅仅是一条经贸之路,也是一条文化交流、民众交往之路。伴随着各国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以及经贸合作的不断深化,建立在其基础之上的文化交流也同样会大放异彩。如今的“一带一路”,涵盖44亿人口,在建设的过程中,如能发扬传统“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丝路精神”,以开放包容的态度推动沿线各国民众之间的交流,不仅能够推动“民心相通”早日实现,增强各国民众对政策的支持和拥戴,而且能够极大地推动文化多样性的发展,在文化沟通交流的基础上实现物质同精神的双重结合,从经济和人文两个层面真正实现“共商”“共建”“共享”的合作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