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动瑜伽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一章 行动影响品格
KARMA IN ITS EFFECT ON CHARACTER

“行动”(Karma)Karma,该词佛典音译为“羯磨”,或意译为“业”。——译者一词来自于梵文词根Kri,意即“去做”;所有的行为皆是Karma。在严格意义上,这个词还意味着所有行为的结果;联系到形而上学,它还时常意味着我们之前行为所引发的种种果报。但是,在“行动瑜伽”里,我们常把Karma一词解释为“产生意义的行动”。人类行为的目的在于获得知识,这是东方哲学置于我们面前的一个最重要的理想。人类存在的目标不是为了快乐,而是为了获取知识。欢愉和快乐终有尽头。人们常犯的一个错误,便是以获得快乐为目标。世界上的所有苦难的原因,就在于人们愚蠢地以为“快乐”就是人生奋斗的理想。经年累月之后,人们就会发现,他们应当精进趋步的目标并非快乐,而是知识。就此而言,痛苦与快乐都是伟大的导师,我们从恶中所获的,丝毫不亚于自善中所得的。快乐与痛苦在经过人们的灵魂时会在其上留下不同的印迹,这些烙印在人的身上联结积淀下来,便是所谓的人的“品格”。任何人的品格,若加以细究,便知它无非是人的秉性之集合,即人的心智禀赋之总和;而且你会发觉,痛苦与快乐在塑造品格时是同等重要的因素,善与恶在铸就品格方面的作用也是如此。甚至在某些情况下,痛苦比快乐更能令人获得教益。若是细勘深究这个世界所产生的种种伟大人格,我敢说,在大多数情况下我们都会发现——比之快乐,痛苦能教会我们更多;比之富裕,贫穷能教给我们更多;比之赞美,打击更会激发人们内在的生命之火。

而知识,原本就潜在于人的内心之中。没有任何知识源自外界,所有的知识都源于内心。我们通常所说的某人“知晓”(knows)什么,从严格的心理学意义上讲,倒应该说是某人“揭示”(unveils)或“发现”(discovers)了什么;所谓“习得”(learns),实则乃“发现”——借着揭开灵魂之蔽障,无尽知识的宝藏才得以呈现。

我们常说,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莫非此定律躲在某处等待着牛顿去发现?实则此定律已在于心,时候到了,他便发现了。这个世界现有的知识,无不出自于心意;你自己的心意之中,有着关于宇宙的无限知识。外部世界纯然是一个提示、一个契机,它促使你去细察你自己的心意,但你的研究对象,却总是你自己的心意。苹果落地仅仅是给了牛顿一个提示,促使他研究了他自己的心意。他重新组织了内心先前所有思想的关联,并于其中发现了新的联系,这就是我们所谓的“万有引力定律”。故此,这一定律既不存在于苹果之中,也不藏于地球的中心的任何物质中。

因此,所有知识,无论是世俗的还是灵性的,皆存在于人的内心。许多时候,它们因未被发现而一直处于遮蔽状态,当遮蔽慢慢被去除之际,我们会说——“我们慢慢学会了”;而这一过程的进展,则造成了知识的进步。这种遮蔽去除得越多,此人就越有知识;若被此遮蔽重重覆盖,此人便被称为无明;而若能将此遮蔽完全揭除,此人则可谓无所不知的圣人。过去曾有这样的全知者,我相信,未来也必定会有这种圣人,而且,将有无数的圣人现身于未来的尘世。正如燧石之中藏匿着火焰,人心之中隐存着知识,外在的契机或提示则犹如将火引燃的摩擦之力。我们所有的情感和行为亦是如此。我们的泪水与微笑、我们的快乐与悲伤、我们的哭泣与欢笑、我们的诅咒与祝福、我们的赞美与谴责——即我们所有的起心动念、言行举止,只要我们深入地静观我们自己便会发现,它们都是在种种外力的击打之下从我们的内心涌出的。其结果,便造就了今日的我们。所有这些击打便可谓之“Karma”(工作、行动等)。如同击石可以取火一样,一切精神与肉体的击打皆可塑造人的灵魂,灵魂经击打燃起火焰,其自身的力量和知识因而被发现。这就是Karma一词在最广泛意义上的用法。故此,我们在任何时候的任何行为都是Karma:我正在对你们讲话,这是Karma;你们正在聆听,这是Karma;我们呼吸,这是Karma;我们行走,这也是Karma。我们身心所做的一切事情,皆为Karma,都会在我们的身上留下其印迹。

还有一些行为,常常是无数细小行为的累积或总和。譬如我们在海边,听见海浪撞击着礁石,并发出巨大的声响。我们知道,每一个巨浪皆由千万细小波浪所构成。细浪发出的声音我们难以听到,只有当它们累积为巨浪我们才能听见。同理,每一次心脏的跳动,也都是行动。而某些行动之所以能为我们所知,是因为它们变得确凿可感,但同时,它们又是众多细小行动的累积。如果你真想判断一个人的品格,不要着眼于其宏伟大业,因为每一个愚者皆有可能在某种情势下成为英雄。观察一个人,要看其最为日常的行为,只有这些细节才会告诉你一个伟人的真实品格。某些伟大的时刻,一位最为低下的人也可能变得伟大,但是,真正的伟人,则无论其身处何处,其伟大的品格始终如一。

行动在铸就人的品格方面具有最为巨大的力量,故而我们必须认真对待。一个人,可以被视为一个中心,他把宇宙的一切能量吸引到他身上,在此中心融合,又从此中心发散,形成了一个巨大的能量之流。这样一个中心即是一个“真正”的人,即一个全能全知者,他可以将整个宇宙吸引在他身旁。无论善恶悲喜,所有的一切都奔向他,附着于他,而他从中形成一种称之为品格的高尚秉性,并将其向外辐射。正因为他具有吸引万物的力量,所以他也有将这些投射出去的力量。

我们在世界上看到的所有行动,人类社会的所有活动,以及我们在周围所做的所有工作,无非是人的思想的展现和意志之表达。机械或工具、城市、轮船甚至军舰,所有这些全都是人类意志的显现,这种意志来源于品格,而品格则由业力塑造。唯因业力,故有意志的显现。这个世界造就出的强力意志者——这些不可思议的灵魂,他们无一不是伟大的行动者。他们拥有足以颠覆世界的强大意志力,这种意志力源自于他们世世代代坚持不懈的行动。如佛陀和耶稣所体现的那样强大的意志,不可能仅源自一次性生命体验的收获,因为我们知道他们传承自怎样的父亲。他们的父亲是否有过关于人类福祉的只言片语我们不得而知。千百万个如约瑟夫那样的木匠也曾存活于人世,世间仍有无数的木匠活着;千百万个如佛陀父亲那样的小国国王也曾在此世活过。如果仅将这看成一个遗传继承的例子的话,那么该如何解释这样一位父亲——也许连其贴身仆人也未必服从他的小国国王——能够生出这样一位为半个世界的人们所崇拜的儿子?又如何解释这个木匠父亲与被无数人当成上帝来崇拜的儿子之间的巨大差异?这个问题是无法通过遗传学理论来解决的。佛陀和耶稣投向这个世界的强大有力的意志,究竟来自何地?这种累积的力量究竟源自何处?——它必定是历经无数世代,不断累积增大增强,直到以佛陀或耶稣的形象突现于世,甚至延续至当今时代。

所有这一切,都被业或行动所决定!无人能得到任何东西,除非他配得上拥有。这是永恒的法则。有时我们也许对此不以为然,但若是从一个更长的时间范围来看,我们终将信服这个法则。一个人终其一生追求财富,或许还骗人无数,但最终他会发现自己不配成为富人,而且他的生活会麻烦不断,变得糟糕透顶。我们可能为了物质享受而积累财富,但是,唯有自己精勤笃守的所得才会真正属于我们。一位愚者可以买下全世界所有图书,并把它们置于他的藏书阁楼,然而他能够阅读的,只能是他配读的那些图书,而这种相配,正源之于业。是我们的业或行动,决定了我们的应得之物和我们所能吸收之物。我们之所是,全由自己负责,不论我们希望自己将来变成什么模样,我们都有自我造就的力量。如果我们现在之所是,是我们过去行动的结果,那么我们未来想成为什么人,必定由我们现在的行动所造就。故此,我们必须了解行动的法则。你也许会问:“知晓行动法则,有何用处?每一个人都会以某种方式在这个世界上行动。”但是,世上也有一种行动叫作浪费能量。就行动瑜伽而论,《薄伽梵歌》告诉我们,凭智慧行事,视行动为一种科学,懂得了该如何行动,人们便会获取最好的结果。你们必须记住,所有的行动,无非是将已存于心的能力激发出来,进而唤醒灵魂。这种能力内在于我们所有人的心中,知识也是如此;而不同的行动,如同促使能量迸发出来的种种敲击,为的是唤出潜存的巨人。

人们的行动,总是怀有各种不同的动机。世间没有不带动机的行动。有人想要得到荣誉,他们为荣誉而行动;有人想要得到金钱,他们为金钱而行动。有人想要拥有权力,他们为权力而行动;也有一些人,希望死后进入天堂,他们便为此目的而行动;还有一些人,是为了死后能流芳百世——譬如在中国,一个人直到辞世才会得到一个封号。就此而论,他们的做法比我们的更好。当一个人做了一些至善之事,人们会将某种高贵的头衔追封至他已逝的父亲,甚至他的祖父。有些人便为此而行动。有些宗教教派的信徒,终其一生的行动,只是为了下葬时有一个大的坟墓,我了解这个教派:一个孩子从出生之日起,就要为自己准备一个坟墓;在他们看来,这是一个男人必须实施的最为重要的行动;而且这个坟墓越大越精致,这个人就被认为越有成就。而还有些人则是为了赎罪而行动,因为他们做了各种恶事,于是修建一个庙宇,或者向神职人员奉献财物以期获得赦免,并获得前往天堂的通行证。他们相信,尽管他们有过罪恶,但此类善行可以洗净他们,使之免于责罚。以上种种,皆是行动的种种不同动机。

为了行动而行动。——每一个国家,都有着一些品格高尚的人,他们的行动,不为留芳,不求名望,甚至也不是为了进入天国。他们为了行动而行动,仅仅因为可以从中获得善而行动。另外还有一些人,他们出于更为高尚的动机而行善于穷人和帮助他人,因为他们相信善,且热爱善。一般说来,求名求利的动机很少能产生立竿见影的效果,它们常在人之暮年,甚至临终时才能得以体现。如果一个人的行动没有任何自私动机,他是否会一无所获?非也,其所获最多!无私的所获实则更多,只是人们没有耐心去践行它,从健康的角度来看,无私的所获也会更多。爱、真理与无私,不仅是我们言词中的道德意象,而且还构造着我们最高的理想,因为其中会显现一种力量。首先,一个人若能够不带任何自私动机,不念及未来、天国、惩罚等任何事项地行动五天,甚或五分钟,他身上也会聚集一种能够成为强大的道德巨人的能力。要做到这一点并不容易,但在我们的内心深处却深知其价值,以及由它带来的善。它绝佳地显现出一种力量—— 一种巨大的自制力。比起一切向外的行动,自制力更能显现出力量。驷马之车,或者毫无羁绊地冲下山坡,或者车夫驾驭住马。放任它们,或控制它们,显现的力量,哪一种更大?一枚炮弹可以在空中飞行很长一段距离然后落地,也可能因为撞到墙壁而缩短飞行距离并因此释放出巨大的热量。所有外向的能量会因自私的动机而耗费殆尽,它不再产生可以回返给你的能量。但若有了自制,则能生发出新的能量。这种自制之力,有可能产生一种强大的意志,产生出像基督和佛陀一样的人物。愚者不懂其中奥秘,还想统治人类。其实,即便一位愚者,如果他善于行动,乐于等待,也是可以掌管整个世界的。让他等待一些时日,制约住自己想要统治人类的愚蠢观念,直至其荡然无存之时,他就会成为世间的一种力量。我们中的大多数人目光短浅,就像某些动物无法多看前面几步一样。他们坐井观天,仅圄于自己的世界。我们没有耐心看得更高更远,因此变得堕落甚至邪恶。这就是我们的弱点,我们力量的缺乏。

即使是最低级的行动,也不容轻视。就让那些不谙此道的人为着功名利禄等自私目的而行动吧,但每一个人都应该总是试图趋向越来越高的动机,并懂得其中要义。“行动是我们的权利,但行动却不是为了它产生的结果。”把行动的结果抛开吧。何必关心结果呢?如果你想帮助一个人,就绝不要考虑他应以何种态度来对待你。如果你想做一件大事或善事,就根本没有必要去考虑会产生什么样的结果。

这种理想的行动,也会产生一些难题。强烈的行动很有必要,我们必须持续行动。没有行动,我们甚至一刻也无法存活。那么,安宁从何而来?行动的一个方面是为生活而奋斗,为此我们奔波忙碌;而行动的另一个方面就是宁静,即隐遁自制:内心与外界是如此的平静,除了极少的杂音和物象外,唯有自然及其动物、鲜花和群山。但这两者都不是完美的境界。一个习惯独处的人,如果将他带至世界之汹涌的漩涡中,他将会被之搅碎。这正如存活在海洋深水层中的鱼,若将其带至海洋的表层,就会裂成碎片,因为它失去了令其保持身体完整的水压。反之,一个习惯于动荡忙碌的生活的人,如果置身于一个静谧之处,他能否还安然自在?他很可能苦不堪言,甚或神经错乱。理想的人当是这样的:他既能在最为寂静和孤独中发现最为强烈的行动,也能够在最为强烈的行动中发现沙漠般的寂静和孤独。他已经掌握了克制的秘密,已经控制住自己。他可以穿行于现代都市交通繁忙的街道,而其心灵平静如同他隐居于洞穴,没有任何声响可以触及那里;而同时,他在任何时候都处于强烈的行动之中。这就是行动瑜伽的理想之境,假如你已经抵达此境,那你就真正掌握了行动的奥秘。

但是,我们却不得不从头开始,不得不对我们面临的工作采取行动,并慢慢地令自己日益无私。我们必须采取行动,并从中发现能够提升我们的原动力。而且几乎无一例外的是,在最初几年,我们会发现自己的动机总是自私的,然而,这种自私动机会逐渐被我们的坚持与笃行所消解,直至最后的某一天,我们能够采取真正无私的行动。也许我们都希望,当我们在人生道路上奋斗时,终有一天会变得完全无私。而正是在那时,我们所有的力量将得以凝聚,并且内在于我们的知识也将显现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