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青年社会结构变化与共青团工作改革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二篇 各群体报告

党政机关和事业单位青年群体研究报告

黄克瀛 孙明 郑雄 田强华黄克瀛,北京团市委副书记、北京市少工委主任;孙明,时任北京团委机关工作部部长,现任北京团市委宣传部部长;郑雄,北京团市委机关工作部部长;田强华,北京团市委机关工作部干部。参与课题人员:刘念、张哲伟、魏爱云、赵帆、吴江、顾智锦、兰颖、石晶、于飞、郭尧、王鹏。

在当代北京青年中,党政机关、事业单位中的青年是一个熟悉而又陌生的群体。党政机关、事业单位从成立到今天,其中始终有青年人的身影,他们不断与时俱进、常存常新。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首都城市战略定位的要求,建设和谐宜居之都,是他们的时代使命。以动态的眼光,科学地掌握该群体的新特点、新需求,进而有针对性地加强机关事业战线共青团和青年工作,是共青团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扩大有效覆盖面的核心任务之一。

一 抽样方法

2013年12月至2014年3月,北京团市委面向全市35周岁(含)以下的公务员(含参公管理)和事业编制的工作人员开展了抽样调查。根据市人力社保局、公安局等相关部门提供的机关事业单位青年群体的总量和结构数据,采用分层抽样方法,按5%的比例(公安系统按1%的比例),向市级机关事业单位、十六区县及所属街乡机关事业单位,全口径随机抽取分配样本。

青年公务员问卷调查以年龄(1978~1979年出生、1980~1982年出生、1983年以后出生)和机关类别(党委机关、政府机关、人大机关、政协机关、法院机关、检察院机关、民主党派和工商联机关、参公管理单位)为两个主要维度,以单位层级为一个次要维度,有效涵盖公务员中综合管理类、行政执法类和专业技术类以及法官检察官类等不同群体。

事业编制青年群体的调查问卷以单位层级和单位类别(纳入工资规范管理、全额拨款、差额拨款、自收自支事业单位)为两个主要维度,以岗位类别(管理类、专业技术类、工勤类)为一个次要维度,有效涵盖事业单位中的青年群体。

本次调研共发放调查问卷4939份,回收有效问卷4712份,访谈199人次。

二 群体特征

(一)家庭社会背景来源广泛

籍贯来源多样,初始户籍(即出生地户籍)非北京籍的占44.2%。其中,来自京外各直辖市或省会城市的较少,仅占全体的8.2%;而来自二、三线城市乃至更低层级的占到了36.0%(京外地级市、县或县级市、乡镇村分别占11.8%、12.3%和11.9%),这表明北京机关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来自“五湖四海”,为青年提供了跃迁发展的机会。该群体父母从事的行业也呈多元化格局,父母在机关事业单位工作的不到1/3,体现了家庭对子女择业的影响。

图1 出生户籍所在地分布

(二)高学历化趋势凸显

79.1%的受访者毕业于北京高校。超过六成的受访者拥有本科以上学历,研究生学历达27.4%,高学历化态势已形成。他们的专业背景主要为法学(24.2%)、管理学(20.9%)、电子信息及相关的理工学科(11.6%)、经济学(11.1%)等,符合机关事业单位的工作需要,与职业匹配度较高。

(三)经济压力、住房困难最为突出

本次调研请近5000名受访者就“近一年的月平均收入和支出”进行了填答,统计结果显示,月平均收入为4350元;月平均支出为3910元,住房、吃饭、子女教育等生存性支出位列前三。

该群体对收入的不满意度达44.1%,六成人认为与同龄人相比,自己是低收入群体。住房困难、经济困难是他们最主要的困难,1/3的受访者表示压力主要来自经济方面,29.4%的受访者表示经常得到父母的帮助,从外地来京工作的年轻人经济压力更为突出。经济压力与该群体的“家庭状况”有关,他们平均初婚年龄为27.29岁,大多数人(64.5%)已建立稳定家庭,已婚有子女的比例在各从业青年群体中最高(40.4%)。同时,住房也与经济压力有直接关系,机关事业单位的青年有户口、工作稳定、长期在京居住,他们追求与身份地位相一致的稳定生活,但在住房保障转轨的大背景下,他们只能通过市场化的方式解决住房问题,于是背上了沉重的房贷负担。60.6%的受访者每月用于住房的费用在2000元以上。

图2 月平均收入

(四)工作压力较大,健康满意度不高

该群体平均每天工作时长为8.66小时,超过10小时的占21.6%。住房大多距离单位较远,通勤时间较长,上班时间大于1小时的占33.7%, 0.5~1小时的占37.2%。工作和通勤时间较长,特别是工作责任较重,导致他们当中有41.9%的人感觉工作压力很大。业余时间少,体育锻炼没有保障,他们的健康满意度不高,只有38.6%的人认为自己健康状况良好,13.6%的人认为自己健康状况较差。

(五)社会交往面狭窄,业余生活比较单调

该群体平均每人有5名朋友,朋友圈主要集中于同学、同事(89.4%)。平常业余生活比较单调,家庭感强,大多“宅”在家里上网(52.9%)、看电视(29.0%)或照顾子女(26.8%)。与狭小的社交圈和较少的社交活动相呼应,他们的社会支持信任感呈以亲人为中心的差序格局,虽然58.3%的人认为遇到问题时可以从单位得到帮助,但普遍认为亲人的帮助是最大的(76%)。

图3 业余休闲方式

(六)职业认同度较高,职业规划呈多元化期待

该群体的职业自豪感和认同感很强,以满分5.0分计算,平均得分分别为3.84和3.91。他们能较好地适应机关事业单位的文化和人际关系,74.2%的人认可年轻人应主动从“打水扫地”等小事做起,61.4%的人认为在单位中工作愉快,89%的人能够谦虚谨慎地接受同事的优点。但是,仅有58.5%的人认可机关“办文办会”的工作内容的重要性,这说明随着群众路线教育的逐步深入开展,机关中的青年公务员是推动提高工作效率、改革工作方式的重要力量。

该群体职业规划趋于稳定,超过六成的人选择一直在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下去,也有14.8%的受访者考虑未来选择创业/自由职业,7.6%的人考虑选择学业深造。通过访谈发现,他们“离职”的想法大多只是一种抱怨,但对未来职业发展的多元化期待值得关注,是否转为现实有待观察。

(七)工作胜任度较高,期待提高治理能力

86.4%的人都认为自己“能够胜任自己的本职工作”, 62.1%的人认为“能够抓住问题的症结所在并有效地解决问题”。青年公务员是自身最努力的群体,与企业、社会组织、农业等领域的就业青年相比,该群体业余读书学习时间相对较长,每周累计读书学习3小时及以上的占23.9%, 1~3小时的占43.5%。受访者平均工龄约为5年,自入职以来平均转岗次数约为1.5次,在公务员遴选等制度安排下,市级机关公务员经过2个及以上岗位历练的占57.1%。

该群体有较强的主动创新意愿,75.3%的人会自觉地为了更好地完成本职工作、基于自身创新追求和兴趣去推动工作创新。希望通过提高沟通协调能力(78%)、执行能力(72%)和创新能力(55%)提升自己的治理能力。

图4 对自己工作胜任度的认识

(八)思想积极向上,勇于投身改革

该群体政治面貌好:66.5%为中共党员,20.1%为共青团员,两者合计接近九成。他们对党和国家的事业、对未来的生活充满信心,普遍认为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梦”一定会实现。他们对未来充满信心,78.4%的人相信“北京的发展会越来越好”, 87.9%的人相信“我的家庭会过得越来越好”。他们最关注与民生相关的改革问题,特别是计生(16.1%)、楼市(15.1%)和反腐(12.8%)。在改革与个人的关系上,该群体表现出较强的担当意识,73.1%的人认为“年轻人要有投身改革的使命感和紧迫感”“年轻人大显身手的机会来了”。

图5 对待改革的态度

(九)利益诉求基本理性,拥护“转职能、改作风”

受访者的社会地位满意度加权得分为3.11分,介于“一般”和“满意”之间。收入和社会舆论是主要影响因素,收入和福利待遇更好,更被社会尊重,对人民、国家和社会贡献更大,最能让该群体自我感觉社会地位上升。

增加收入、解决住房问题和职级晋升,是该群体目前最渴望解决的问题。他们认可机关事业单位的晋升公平度,74.2%的人认为自己将来的晋升速度和别人差不多,这反映了在相对公平的晋升环境中,青年人形成了较为平和的心态。同时,他们普遍认为努力工作才有晋升空间,认为单位中影响晋升的最主要因素是“工作能力”。

“转职能、改作风”成为他们对行政体制改革的期待,46.5%的人希望“转变政府职能,提供更加优质的公共服务”, 38.3%的人更希望“政府作风更加廉洁高效”。

图6 最想解决的问题

(十)存在“网络集体失语”现象

该群体网络使用频繁,微信(67.3%)和微博(18.9%)的使用频率较高。43%的人认为网上舆论在较小程度上能够代表整体民意,35.3%的人认为在较大程度上代表,绝大多数人(94.1%)不认可负面言论的合理性。但他们的网络参与度有限,虽然68.5%的受访者认为社会舆论对公务员“批评比赞扬多”,期待赢得社会理解,但明确表示愿意引导网络舆论的只占36.3%; 33.8%的人认为“与本人无关”、24.1%的人因“怕惹麻烦”“怕说错话”“担心遭到网络攻击而无人保护”等理由不予以理会,这导致了该群体的“网络集体失语”现象。

三 工作思考

(一)该群体是社会转型中的“单位人”、单位里的“新生代”

他们在机关事业单位工作,“单位”决定了他们的社会地位、工作方式、收入待遇。但在市场经济浪潮冲刷传统社会格局的背景下,他们的经济生活是通过市场化购买的方式实现的,利益诉求、思想观念、职业认同都打上了社会转型的烙印。作为“80后”,这种社会转型的烙印是与生俱来的,他们既融入机关文化,又在压力、创新等方面表现出鲜明的代际特征,希望参加共青团组织的、具有鲜明青年特点的活动。

(二)团组织在机关事业单位处于相对边缘化的位置

机关事业单位是行使党政职能、从事社会服务的机构和组织,团组织并非直接承担这些业务工作的职能处室,因此在单位中处于边缘状态。调研显示,青年认为,机关事业单位的共青团工作面临的最主要问题是“经费不足”“团组织地位不高”和“领导不够重视”,这充分说明了这种“体制中心的边缘化”状态。从团组织的覆盖率来看,北京市市级党政机关事业单位中,团组织的覆盖率为69.6%,尚未达到完全覆盖。其中,团员人数小于10人的有34家,开展活动已经比较困难。从团干部队伍来看,团组织负责人兼职化明显,兼职比例达68.0%;职级较低,目前按照中层干部配备的比例为34.0%,其他均为科级及以下干部。

(三)共青团工作要善于对机关事业单位的中心工作做“正回应”

机关事业单位中心工作责任重、压力大,与党政中心工作结合的程度是衡量机关共青团工作贡献率的第一指标。在工作定位上,要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工作主线,把握好共青团工作与本单位业务工作的关系,善于对党政中心工作进行正回应。在工作节奏上,也要本着“宜精宜专不宜多”的原则,最好“一段时间集中精力开展一项工作”,做到“帮忙不添乱”。

(四)共青团要为处于职业初级阶段的青年搭建提升治理能力、展现发展潜力的出彩舞台

青年在机关事业单位中职级普遍较低,六成为一般工作人员,副科级和正科级共占38.3%,副处级及以上干部的比例很小。他们现阶段主要从事事务性工作,但他们学历高,富有干事创业、改革创新的活力,具有“议大事”的潜能。共青团要立足他们的发展阶段特征为他们搭建成长成才平台,提供学习培训、实践锻炼的机会,在研讨重大问题、推动重要政策举措中提供展现综合能力和发展潜力的机会,提供展现的舞台,引导他们迈好投身首都治理的第一步。

四 工作方法

(一)“我为改革献一策”活动

针对机关事业单位青年创新创造、建功成才的迫切愿望,机关团组织边缘化的基本现状,共青团要对中心工作做“正回应”,开展青年敢于改革创新、敢于担当碰硬、具有发展潜力的全市统一工作项目。努力在“市委有要求、各单位认为可行、青年乐于参与”之间找到结合点,依托机关事业单位熟悉的自上而下的动员机制,跨单位统一开展,在全市范围形成声势,赢得党政领导的重视;引导青年拓宽视野,围绕改革创新的不同方面,从微观到宏观的不同层面,大胆探索、展示才华;与党委、人事部门协调联动,充分发挥考核奖励的激励促进作用,提升通过工作项目发现人才、培养人才的意识,建立健全共青团服务人才成长的工作机制。

(二)青年岗位技能竞赛

针对青年不断提高工作胜任力、减轻工作压力的需求,把提升青年岗位工作技能作为服务青年成长成才的重要领域。提升技能应立足岗位职责,以实用、实践为导向,加快从“课堂学”向“日常用”的转化。团组织开展的技能提升活动,要具有青年特点,彰显青春活力,通过比赛比武等形式,增强青年学习提高的趣味性,展示青年岗位风采。

(三)提高治理能力读书会

针对青年不断适应新形势新任务、提高治理能力的要求,广泛开展学习培训活动,开阔青年视野,提升综合素质。市级统一学习活动注重精品化和示范性,基层团组织积极探索与机关党组织学习活动相辅相成、具有单位特色和青年特点的学习品牌。广泛开展青年大讲堂、读书分享会等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学习活动,发动青年结合单位中心工作学习研讨,形成机关事业单位团员青年崇尚学习、通过学习凝聚发展共识、促进本职工作的良好氛围。

图片1 “我为改革献一策”

说明:2014年5月,召开北京市机关事业单位青年“我为改革献一策”活动动员部署会。“我为改革献一策”活动立足全面深化改革和明确首都功能定位的背景,鼓励市级机关事业单位青年围绕制约首都可持续发展的重大问题、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城市病”治理难题、本单位本岗位改进方法4个方面,进行规划创新、管理创新、服务创新和技术创新。青年踊跃参与,共征集到476个创新项目,各委办局选送到活动组委会112个创新项目。通过严格的评审立项、中期检查、成果验收等程序,评选出“研究推进北京市中期预算管理”等A类项目26项、B类项目33项,为项目提供了导师、经费等支持,并开展“国家治理课堂”“导师茶座”“善治沙龙”等学习交流活动,推进项目的研究、孵化,增强承担项目的青年骨干与团组织之间的黏性。

图片2 北京市直机关青年技能大赛

说明:2013年6月,北京市直机关团工委主办的北京市直机关第一届青年技能大赛总结表彰大会暨汇报演出在长安大戏院顺利举行。本次技能大赛以“践行中国梦,岗位建新功”为主题,历时两个月,面向市直机关各单位45岁以下在职干部职工开展,设立公文写作和公务礼仪两项竞赛。活动自开展以来,93个单位参加公文写作竞赛,报送公文2022篇;52个单位参加公务礼仪竞赛,报送情景剧作品65个;75个单位组织各类培训295次,上交公文写作调研问卷1000余份;142名局级领导、1829名处级领导参加了各项比赛,充分展示了机关青年朝气蓬勃、奋发有为、爱岗敬业的青春风采。

图片3 北京市直机关青年公务员读书大讲堂

说明:2014年6月,“北京市直机关青年公务员读书大讲堂”开展“以历史为镜,解析西方 ‘民主’”主题讲座,讲座介绍了世界各国的民主进程,用古今对比的方式揭示了民主的内涵和实质。“北京市直机关青年公务员读书大讲堂”由市直机关工委联合市新闻出版广电局、商务印书馆共同举办,旨在围绕首都工作大局,深化机关学习型团组织建设,活动着眼于机关团员青年的工作需求,定期推荐精品图书、举办专家讲堂、进行读书交流。讲堂自开办以来,70多个单位的千余名青年现场聆听讲座,场场座无虚席,成为广受机关青年欢迎的学习品牌活动。

(四)跨系统青年工作交流会

针对机关事业单位共青团工作基础相对薄弱,与党政要求、团员青年需求不匹配的问题,围绕增强基层组织活力、提升基层工作水平的目标,跨系统组织召开“月度团委书记学习沙龙”“团青工作战略策划会”,引入其他战线共青团工作经验,启发机关单位分析问题所在、改进工作思路,为机关共青团提供经验支持和智力支持;利用共青团的组织优势,密切战线间合作,促进机关事业单位工作项目在社会面上的宣传策划和推广应用,为各单位团组织服务中心工作建设提供组织网络支持,推动跨领域的资源整合与协同创新。

(五)机关青年职业精神分享交流会

针对青年思想政治素质整体较好但仍有提升空间的这一现状,大力加强以职业精神教育为重点的思想政治教育。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为重要契机,教育青年做“信念坚定、为民服务、勤政务实、敢于担当、清正廉洁”的好干部;聚焦培育职业精神,搭建青年自我教育、同伴教育的新平台,通过青年沙龙分享、一线岗位体验、基层实践锻炼等多种形式凝聚共识,增强职业认同感和职业自豪感,深化青年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

(六)传递正能量网评员队伍

机关青年“走在前、做表率”,首先应体现在网络空间上。针对“网络集体失语”现象,在网管部门、机关党组织的支持下,提升机关事业单位青年“敢用网、会用网、善用网”的新媒体素养,鼓励、引导他们在网络空间积极发声,用“网言网语”向群众传递实用惠民的政策信息、宣传建设发展成果、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助力网络空间的清朗和正面声音的壮大,营造理性客观的舆论氛围。

(七)创新机关青年工作的组织设置

根据市级机关事业单位众多、较为分散的现状,按照地域位置、系统行业等因素建立片组,由片组成员单位民主协商推选产生组长单位。片组作为日常联络的协调机构,承担加强片组内成员单位的交流联系、开展团青活动等职能。

图片4 团委书记月度学习沙龙

说明:2014年7月,北京团市委组织机关事业系统团委书记、环保社会组织负责人以及节水护水志愿者赴北京市自来水集团第九水厂、北京节水展馆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保障水安全的重要讲话精神,研讨交流共青团和青年工作。市水务局团委负责人介绍了发动团员青年投身节水护水工作的有效经验,环保社会组织负责人交流了本系统开展节水志愿互动的特色做法,交流会引发机关事业单位团委书记对如何正面回应党政中心工作、直面新形势新任务的持续讨论,使团委书记形成了跨系统资源整合的工作思路。

图片5 首都公安青年沙龙

说明:为进一步加强青年民警思想引导,强化忠诚教育,2013年11月,北京市公安局团委在北京警察学院举办了“首都公安青年沙龙”第一期活动,此次活动由朝阳分局团委书记担任主持人,以“我和百姓的快乐故事”为主题,深入交流青年民警做群众工作的方法心得,畅谈参与群众路线教育活动的体会感悟。通过现场访谈、交流互动等形式,让身边人说身边事,在细节处得真体会,缩短了“嘉宾”与“观众”之间的距离,增强了亲切感、真实感,让青年民警在“心悦诚服”中吸收正能量,使思想教育更具亲和力、感召力和说服力。

图片6 青年公务先锋“网络正能量传递行动”

说明:2014年4~12月,北京团市委开展了机关事业单位青年“正能量传递行动”。该活动以“网络群众工作能力提升”专题培训为先导,以“主题培训+实践演练”为主要内容,以“送学上门”的方式走进了52家市级机关事业单位,直接参与的青年达2600余人,覆盖青年30000余人,建立了一支1100余人的青年网评员队伍,在微博、微信平台上发起了35个正能量讨论话题。截至2014年底,围绕35个话题的发帖量达到2300余条,总阅读量超过170余万人次。

为应对机关单位团组织团员少、动员能力弱的问题,建立青年工作委员会,作为议事、协调机构,由主管局领导担任主任,党办、人事处等相关职能部门为成员单位,团组织负责人担任青年工作委员会的办公室主任,负责具体落实工作。

在团员太少不足以成立团组织而青年较多的单位,探索成立青年委员会。青年委员会是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和自我服务的青年群众组织,受上级团组织委托,在本单位同级党组织的领导下,行使组织青年、引导青年、服务青年、维护青年合法权益等职能。青年委员会可根据需要下设青年分会、青年小组等基层组织以及青年社团等兴趣类组织,以更好地覆盖青年、开展工作。青年委员会书记、副书记、委员的设置方式参照团组织执行。

鼓励各单位成立志愿服务队、兴趣小组等,根据机关事业战线统一开展的团青工作“宜精宜专不宜多”的要求,化整为零、化大为小地开展活动。

(八)老干部“传帮带”成长教育

针对机关事业单位青年工作经验不够丰富、职业认同和工作能力有待提升等问题,构建“传帮带”工作机制,请工作业绩突出的老同志做年轻干部成长的引路人,“师带徒”“老带新”,帮助团员青年健康成才、少走弯路。工作中,把握传统节日、重大纪念日等有利时点,鼓励各单位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充分发挥首创精神,以灵活多样的形式,向前辈学习、为老同志服务,用老一辈工作者的先进模范事迹和宝贵工作经验教育广大青年,用身边人、身边事激励广大青年,用本单位的光荣传统和良好作风熏陶广大青年,增强青年投身首都经济社会建设的集体荣誉感和历史使命感。

(九)党团员引领参与志愿服务

针对青年社会接触面小、服务群众载体不丰富的问题,贯彻落实《关于组织全市共产党员、共青团员积极参加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实施意见》,发动机关事业单位青年广泛开展志愿服务活动。立足机关事业单位的特点推动学雷锋活动常态化、志愿服务活动制度化,团员全员注册,确定志愿服务项目,带领青年走出机关、走进社区、走向社会,以邻里守望、服务群众的生动实践树立青年改进作风的良好形象,以服务城市运行、促进生态文明与城乡环境建设的实际作为展现青年参与首都建设、提升治理能力的向上风貌,增进社会公众对机关和机关青年的“了解、理解、信任”。

图片7 北京市纪委青年委员会

说明:2013年7月,北京市纪委监察局召开第一次青年大会,大会选举产生了第一届青年委员会委员。北京市纪委根据本单位青年多、团员人数不足的实际情况,决定设立机关党委青年工作部,青年工作部实行委员会体制,青年委员会的工作对象是市纪委机关、派驻机构和市委巡视机构40周岁以下的干部职工。青年委员会由7人组成,设书记1人,原则上由青年工作部部长兼任。青年委员会由青年大会选举产生,委员提名年龄一般不超过35周岁,书记提名年龄一般不超过40周岁,每届任期3年。青年工作部和青年委员会根据机关青年干部的兴趣爱好和实际,先后成立了环保宣传、读书、电影鉴赏、书画等8个兴趣小组,开展丰富多彩的青年活动。

图片8 “青春致敬 共话重阳”

说明:2013年10月,按照北京团市委关于开展“青春致敬 共话重阳”主题活动的部署,围绕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与党的群众路线的关系,北京市人大常委会机关团支部组织团员青年与离休老同志一起“共话重阳”。会上,老同志向青年同志传授了自己的革命工作经历和宝贵经验,团员青年在与前辈对话的过程中,熟悉了组织文化,提升了工作技巧,增强了职业认同。

(十)机关团青工作骨干培训班

针对团干部兼职化带来的工作经验不足、视野不够开阔等问题,分层级加强共青团和青年工作骨干培训。团市委与市直机关工委共同负责对市级单位团青组织负责人及区县直机关团工委负责人的培训,各市级单位团青组织、团区县委及区县直机关团工委负责对所属单位团干部和青年工作骨干的培训,每年均不少于1次。重点时期和重点内容的主题培训根据工作需要随时开展。培训应结合理论学习与工作实践,探索包括主题讲座、现场体验、行动学习等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注重通过共同学习凝聚工作骨干、促进交流合作,引领系统风气、打造优秀团队,提升团干部和青年工作骨干的思想政治素养和团青工作水平。

图片9 “北京青年健康使者火炬行动”

说明:2013年12月,2014年北京青年健康使者火炬行动志愿服务工作会召开;会议总结了2013年火炬行动开展的情况和工作成效,交流了2013年火炬行动的工作经验,并对2014年北京青年健康使者火炬行动做了部署;当天下午,医疗卫生专业志愿者在海淀区温泉龙疃文体社区青年汇开展了义诊咨询和健康讲座。北京青年健康使者火炬行动是团市委和市卫计委党委于2002年底启动的医疗卫生志愿服务活动,至今已开展了12年;该活动动员组织广大青年医务志愿者以远郊区县、城区困难群体和社区青年汇为服务对象,广泛开展送医、送药、送知识、送温暖等形式的卫生健康服务和扶贫助困工作。

图片10 革命传统教育年度培训班

说明:2012年9月,北京市市级党政机关共青团和青年工作骨干培训班在全国青少年井冈山革命传统教育基地举行,全市75家市级党政机关的133名团组织负责人和青年骨干参加培训,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中组部部长李源潮同志亲切看望了在井冈山参加培训的学员,并寄语大家要“把共青团工作搞好,也把机关的年轻人带好”。培训班包括理论学习、现场教学、专题研讨、工作交流等多个模块,对于增强机关事业战线团干部的归属感、凝聚力和综合素质,提高基层工作水平,发挥了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