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现代简史
柬埔寨独立后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发展时期。西哈努克国王争取独立斗争的成功使他和他所领导的王国政府在柬埔寨赢得了巨大的声誉,也为他在柬埔寨政治舞台上长期发挥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奠定了基础。
一 西哈努克掌权的柬埔寨王国时期(1953~1970年)
在1954年的日内瓦会议上,柬埔寨的独立获得了国际社会的承认,《日内瓦协议》同时规定柬埔寨必须在1955年举行新的大选。
为了顺利恢复宪政,西哈努克在1955年3月让位于其父苏拉玛里特亲王(Norodom Suramarit),自己新成立了由他任主席的“人民社会同盟”(Sangkum Reastre Niyum),直接参与政治斗争。人民社会同盟主张国家、佛教、国王三位一体,要求在政治、经济和社会等领域进行必要的改革。由于许多小党为了表示对国王和西哈努克亲王的效忠而纷纷加入人民社会同盟,加之该同盟提出的竞选口号“独立、中立、和平、民主、廉洁”深入人心,因此,人民社会同盟在1955年9月举行的大选中获得了82%的选票和全部国民议会议席,成为无可匹敌的执政党。
西哈努克领导的人民社会同盟每半年召开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决定国家重大问题。为了阻止国民议会与政府作对,1957年1月举行的人民社会同盟第四次全国代表大会决定把人民社会同盟代表大会作为国家的决策机构,国民议会只作为讨论、批准和执行同盟代表大会决议的工具。
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西哈努克还扶持成立了高棉王家社会主义青年联盟,并担任该联盟主席。该联盟不规定入盟条件,强调它是一个“全民、各阶层的团结组织”;在政治上,该联盟在国内外重大问题上完全执行西哈努克的主张,拥护君主政体。拥有50万盟员的高棉王家社会主义青年联盟很快成为人民社会同盟的得力助手。
为了体现民主,西哈努克利用传统的政治生活方式,即允许各阶层的人在王宫前集会,允许他们向国王、西哈努克亲王以及政府提出批评和问题。
通过这些方式,西哈努克领导的人民社会同盟在柬埔寨政治中的优势越来越大,反对派无法对同盟提出挑战。因此,人民社会同盟在1958年和1962年的两次大选中继续取得了压倒性的胜利。
1960年4月,苏拉玛里特国王病逝。西哈努克在辞去首相职务的同时,拒绝了许多人要求他重新担任国王的要求,并促使国民议会通过宪法修正案。修正案规定柬埔寨的最高权力属于国家元首,国家元首一经选出就拥有“君主的权力和特权”。1960年6月20日,西哈努克就任国家元首,他的母亲哥沙曼太后(Kossamak Nearira Sisowath Monivong)作为象征性君主。柬埔寨政治生活完成了一次以西哈努克为中心的转变。
尽管西哈努克依靠其个人威望在相当长一段时间里控制了柬埔寨政局,柬埔寨一度出现了政治稳定、经济复兴的良好局面,但在冷战格局下,美国并不允许柬埔寨实行中立政策,对柬的干涉越来越多,柬国内一些深层次的矛盾也日益尖锐。柬埔寨经济从20世纪50年代末开始停滞,60年代以后出口收入锐减,进口替代战略难以继续实施,私人企业因为缺乏资金也举步维艰;60年代中期后主要农产品歉收,国内消费品严重短缺。为了反对美国的干涉,西哈努克在1963年11月19日宣布拒绝一切美援。美国政府恼羞成怒,就策动柬国内的亲美势力破坏经济稳定,加剧了柬的经济困难。尽管西哈努克政府采取了加强国有化等应对措施,但没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从60年代中期开始,西哈努克亲王的权力地位受到了越来越严重的挑战,人民社会同盟内部亲美右翼势力日益反对他的和平中立外交政策,试图推翻君主制的反对党表现出咄咄逼人的态势,而柬埔寨共产党的势力也不断扩大,控制了整个东北部。1966年9月11日,柬埔寨举行了战后的第六次国民议会选举,并产生了由亲美的朗诺(Lon Nol)中将为首相的新内阁。1967年4月29日,由于矛盾激化,朗诺辞职,西哈努克再度组建了由他任首相的内阁。进入1968年后,柬国内局势变得更加动荡,人民社会同盟内部尤其是军队的右翼势力反对西哈努克的呼声越来越高,西哈努克亲王对国家的控制能力进一步减弱。
尽管柬埔寨政府于1969年7月2日恢复了与美国的外交关系,但是美国继续向柬施加压力。1969年8月,以朗诺为首相兼国防大臣的新内阁得到国民议会的批准,施里玛达(Sirik Matak)出任副首相,并兼任内政、安全、国民教育和宗教大臣。同年底,根据施里玛达的提议,柬国民议会同意废除国家控制银行和对外贸易等措施。西哈努克为了阻止这一政策的出台,于1969年12月27日召开了人民社会同盟代表大会,并取得了代表们的支持,从而使国民议会的决定不能实施。
在国内局势有所改善的情况下,西哈努克于1970年1月赴法国治病。同样在法国治病的朗诺见有机可乘,就于同年2月回到金边,开始筹划政变。1970年3月18日,在西哈努克离法访苏之际,朗诺-施里玛达集团在美国的支持下,发动了针对国家元首西哈努克的政变。他们控制下的国民议会宣布“取消对西哈努克亲王作为柬埔寨元首的信任”,改由国民议会主席郑兴(Cheng Heng)担任国家元首,但实际权力掌握在朗诺手中。
二 朗诺执政的高棉共和国时期(1970~1975年)
(一)朗诺统治下的柬埔寨
朗诺集团发动政变后,建立了亲美的傀儡政府,美国立即向其提供大量援助。朗诺集团在政治上强化集权统治,剥夺人民的民主权利,同时又笼络和麻痹人民。所以,朗诺集团一方面颁布“军事法”实施宵禁,限制人民的活动自由,另一方面又导演“还政于民”的闹剧。1970年10月9日,朗诺集团宣布取消君主立宪制,成立了所谓的“高棉共和国”(Khmer Republic)。
不过朗诺集团内部矛盾重重,不断发生争权夺利的斗争。尽管施里玛达是朗诺发动政变时的盟友,但政变一成功,朗诺就开始限制和削弱他的权力。通过两次内阁改组,到1970年7月,朗诺出任首相兼国防部长,集军政大权于一身,而施里玛达只剩下一个副首相的虚职。1971年4月,朗诺为对施里玛达施加压力而提出辞职,导致了政府组阁危机。但施里玛达也不甘受制,当朗诺在1972年初去美国治病时,立即扩大自己的权势,企图取而代之,由于朗诺弟弟侬朗的抵制才未能成功。见此情况,朗诺不得不带病回国,并于1972年3月10日宣布接管国家元首郑兴的全部权力,由他亲自担任国家元首。3月20日又宣布成立由他兼任总理、山玉成任首席部长兼外交部长的新内阁。同年4月,朗诺集团颁布了新宪法,并于6月3日在其控制区内举行了总统选举,9月举行了国会选举,10月成立了参议院,并产生了由朗诺兼任总统和总理的新政权。
朗诺集团在经济上依靠美国援助,国内商品奇缺,物价飞涨,财政赤字由1970年的64.9亿瑞尔上升到1974年的482.4亿瑞尔。
(二)西哈努克领导的王国民族团结政府的成立及其活动
朗诺政变后,中国、朝鲜等第三世界国家坚决支持西哈努克,拒不承认美国扶植的朗诺政权。1970年3月23日,西哈努克亲王在北京发表声明,宣布建立柬埔寨民族统一战线(National United Front of Kampuchea),并任主席。在西哈努克的倡议下,柬埔寨、老挝和越南南北两方领导人举行了印度支那最高级会议(又称印度支那三国四方会议),讨论了加强团结和进行抗美斗争的共同战斗任务。会议发表了联合声明,号召印度支那三国人民加强团结,英勇战斗,把抗美救国战争进行到底。同年5月5日,柬埔寨王国民族团结政府(Royal Government of National Union of Kampuchea)在北京成立,西哈努克亲王担任国家元首,宾努(Penn Nouth)亲王任首相,乔森潘(Khieu Samphan)任副首相兼国防部长和武装部队总司令。这可以视为柬埔寨民族主义者和共产党人的联合。王国民族团结政府分为国内和国外两部分,国外部分的总部设在北京,国内部分即以柬埔寨共产党领导的武装力量为主体的柬埔寨民族解放武装力量。同年7月,为了加强国内外的联系,柬共派英萨利作为国内部分的代表常驻北京。西哈努克亲王在北京开展了频繁的外交活动,广泛争取国际社会的支持,并且很快打开了局面。1973年5~7月,西哈努克亲王在英萨利的陪同下,出访亚非欧三大洲的11个国家。1974年3~9月,乔森潘率领阵线与政府代表团又出访了12个国家。这些外交活动有力地配合了国内的军事斗争,到柬埔寨解放前夕,已有62个国家和国际组织承认王国民族团结政府。
(三)柬埔寨人民的抗美救国斗争
1970年4月30日,借口清除越共在柬境内的“庇护所”和“供给线”,美军和南越军队10万多人公然入侵柬埔寨,并把战火扩大到柬埔寨境内,柬埔寨人民的抗美救国战争从此全面展开。在王国民族团结政府的统一指挥下,柬埔寨共产党领导的武装力量开展了抗击美国侵略者及朗诺集团的战争。由于国际社会的强烈反对,美军地面部队不得不在1970年6月撤离柬埔寨,但大批南越伪军继续帮助朗诺政权镇压革命,美国空军则一直没有停止过对柬埔寨的大规模轰炸,数万柬埔寨人死在美国的炸弹之下。
战争之初,朗诺依仗美军和南越伪军的直接参战,于1971年8月发动了代号为“真腊2号”的大扫荡。但柬埔寨人民武装力量经过3个多月的艰苦战斗,彻底粉碎了敌人的扫荡,打死打伤敌人1.2万多名,俘虏数千人。自此之后,朗诺集团在战场上由主动进攻转入了被动防御。到1971年底,柬埔寨人民武装解放力量已控制了大半国土。
1973年1月美国签署《关于结束战争、恢复和平的协定》,并从印度支那撤军后,朗诺政权的日子就更加难过了,被围困在金边、马德望等一些城镇之中,陆上交通线被切断,所有物资全靠美国从空中或水路补充。与此同时,人民武装力量则发展极快。到1974年底,包括正规部队、地方部队和游击队在内的人民武装力量总兵力已超过20万人,其中正规部队在10万以上,并在许多地方建立了以师为建制的正规部队,朗诺政权大势已去。
1975年1月1日,人民武装力量向金边发起了战略进攻。15天内拔除了朗诺政权的260个据点,并且打到离金边仅5公里之处,先是卡断了从西贡通往金边的湄公河航道,接着又炮击金边与外界的唯一空中通道——波成东机场,给予朗诺政权以致命打击,金边陷入一片混乱。1975年4月1日,朗诺宣布辞去“总统”职务,乘飞机逃离金边,苏金奎任代总统。4月12日,包括大使在内的美国驻金边大使馆人员也被迫离开柬埔寨。4月17日,柬共领导的武装力量从5个方向向金边发起最后攻击,解放了金边,推翻了亲美的朗诺政府。拒绝随同美国大使一起离开的朗诺集团主要成员施里玛达等人被红色高棉(Khmer Rouge)处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