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公安部电子政务发展概况
2012~2013年全国公安机关围绕推动平安中国、法治中国建设的目标,坚持信息化引领警务实战、服务社会公众、提升基础工作水平和规范执法监督等发展思路,全面落实国家电子政务发展规划,在夯实信息网络基础设施,推进公安信息化深度应用、创新公安门户网站、信息资源共享,信息安全保障,以及队伍建设等方面,都获得了长足的进步。
一 夯实了基础设施,提升了网络可靠性和覆盖面
公安部、省、市主干网络及各级公安机关局域网基本建成,网络畅通及可靠性得到进一步加强。公安一级网核心层完成提速至622兆~2.5千兆,个别省级接入大区已超过2.5千兆,一级网设备及链路全部采用了在线冗余,网络设备基本完成升级更新,充分保证了公安一级网的可靠性。全国公安二级网连接所有地市级公安机关,网络带宽普遍达到155兆以上,部分省、市达到了2.5千兆,2/3以上的省、直辖市还实现了网络设备及链路的冗余备份;全国公安三级网连接有99.9%以上区县级公安机关,其中65%以上的接入单位网络带宽达到100兆以上,全国有99%以上公安基层所队采用专线接入公安主干网,主干网络畅通率达到99.99%以上,同时,各级公安机关和公安直属院校、研究所、行业公安等机关局域网也完成就近接入公安信息网工作。
全国公安机关基本建成部、省、市、县四级视频通信系统,大部分基层所队安装了软视频会议系统,通过各级图像控制中心的层级转接,实现部、省、市、县四级视频通信系统的互联互通,公安IP专网电话、专线电话基本覆盖了各级公安机关,百名干警拥有电话机比率达到63%以上,能够满足召开电视电话会议、可视指挥调度、监控图像的整合共享和实时传输等。
全国公安机关建有专用的无线通信网络。省市基本建成350兆模拟集群系统,部分省市实现了跨区域联网,正在积极推进350兆警用数字集群(PDT)系统的标准制定、装备研发及全国试点等工作;通过租用公共卫星信道,公安建有专用的加密卫星网络,卫星频率资源得到较大幅的扩容,已装备百余辆“动中通”“静中通”卫星通信车,配备上千辆无线指挥通信车和8000多台车载或单兵图传系统,一线民警的移动手台配备率达到70%以上、移动查询终端(警务通)配备率达到40%以上。
二 公安信息化应用的普及,提升了公安电子政务面向公众服务的水平
提升公安面向公众服务的效率。公安信息网上运行的各类信息系统已达数千个,建立公安信息资源库,存储各类基础数据总量达数百亿条,建设内容涉及所有业务警种,信息化应用覆盖了几乎所有公安业务领域。以警务信息综合应用平台为代表的全警协同的基础工作平台建设,已实现基础信息采集、网上办案、执法监督、绩效考核等一体化应用。全国联网的派出所、车管所、出入境证件办理和边检验放等面向公众服务的窗口单位全部实现了计算机管理。建成的公安交通管理综合应用平台使民警整合了机动车登记、驾驶证管理、交通违法处理、交通事故处理等主要业务,优化了业务流程,提高了工作效率,实现了一窗式服务、一站式服务,每日通过该平台办理交通管理业务约230万笔;建成的“出入境自动通关系统”“车辆快捷通关系统”有效地提高入出境港澳人员、车辆的通关效率;通过政府网站开通的“网上受理系统”方便了公众申办护照等证件的预受理和往来港澳签注;消防安全重点单位户籍化管理系统,解决了消防安全社会面防控精细化管理。依托互联网技术和公安内部专网,部分地市公安局还开通了“网上警局”,构建了快捷互通、联成一体模拟现实办公场景的办事大厅,做到把公安局“搬”到百姓家里,集合了公开、办事、互动、监督等各种服务方式,建立管理全流程、服务全实现、警务全覆盖的管理模式,群众足不出户就可办理相关业务。
丰富和创新公安门户网站。公安部、省、市、部分县市公安机关都建有门户网站,以网站为载体,开设有公安要闻、政策法规、工作动态、网上办事服务公示、警民互动、政府信息公开、公安工作队伍建设等栏目。一是及时准确公开政务信息。及时发布各级公安机关重大决策部署、警务工作信息、专项行动进展、社会治安综合情况和重特大案件消息,权威发布公安部法律法规以及与民众生活密切相关的便民利民措施等信息。二是精心制作网站专题专栏。通过文字、图片、视频等形式,精心组织开设“平安中国”“危险物品安全大检查大整治”“打击食品犯罪,保卫餐桌安全”“警察故事”“公安机关打击网络谣言”“在线访谈”等网站专题专栏。三是认真回复网民咨询留言。进一步规范网站咨询受理、流转、处置、答复等工作流程,针对群众反映较为集中、急需解决的热点问题进行集中、公开答复。四是开展多项公安业务网上便民办理。
加强信息整合共享、深度挖掘。依托建设的综合信息查询系统、搜索引擎、请求服务系统、警用地理信息系统、部门间信息共享与服务平台、图像信息联网平台,以及消防、交通、各级公安机关指挥中心系统等,形成了公安内部横向对接、纵向联动,推进了公安信息资源的高度整合共享及深度应用,为公安机关在新形势下开展流动人员动态管控、预警防范、突发事件的应急和决策指挥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对外加强了部门间的协同,目前我部与外交部、教育部、工信部、民政部、司法部、人社部、农业部、卫生计生委、国家质检总局、铁路总公司、全国组织机构代码管理中心等有关部委单位已经或正在协商签订信息共享“两两协议”;参与了《公民社会信用代码管理办法》的编写工作;会同各共建单位配合发改委完成“国家人口基础信息库项目”建设的初步设计和投资概算评审等工作;继续为全国公安机关和银行、安全、铁路等社会部门提供优质信息共享服务。2013年,向全国提供信息查询、核查服务约18.9亿次,同时,为加强信息共享的安全管理,2013年还制定了《公安信息通信网边界接入平台安全规范——公安信息采集部分》等管理性文件。
三 信息安全保障体系更加趋于完善
公安信息网安全保障体系正在进行升级改造,安全防范水平不断提高。“公安部综合安全管理平台”“全国公安漏洞扫描管理系统升级”“公安信息网应用服务安全监测系统”“公安部身份认证与访问控制管理系统扩容”等项目正在建设之中。截至2013年12月底,全国各地共建公安信息通信网边界接入平台292个,省级平台建设和合格率达100%,地市级平台建设率和合格率分别超过70%。完成了全国“一机两用”监控系统升级工作,基本做到能及时发现各类网络违规事件和发现、修补高危漏洞,全国高危漏洞平均累计修补率提升至97.80%;全国公安机关联网计算机数量已超过了百万台,基本实现每个民警平均拥有一台联网计算机和一张签发的数字证书。终端安全、互联网应用监管、云计算安全、物联网安全及综合安全审计等重点领域的研究也在进行之中。
四 加强了信息化队伍管理和培训力度
根据颁布的《公安信息中心等级评定办法》《公安信息通信网运行服务管理规定》《公安通信保障值班备勤等级规定》《公安卫星网管理规定》《公安信息网络安全管理规定》等运维管理规定,组织完成了地市级以上信息中心的等级评定工作。除了要求在日常工作严格执行这些管理规定外,还按年度进行考核、检查、评比,确保了公安信息网基本实现了网络不中断、系统不瘫痪、数据不丢失。依托公安院校,建立公安部科技信息化教育训练基地3个;将信息化应用技能达标列入警衔培训合格的重要考核指标;有针对性开展信息化专业人员的专业培训;同时通过举办2013年全国公安科技活动周,宣传普及信息化建设应用成果。
(公安部科技信息化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