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国家发改委电子政务发展概况
2013年,国家发改委政务信息化工作在新一届委党组领导下,全委上下把加快推进政务信息化建设作为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扎实推进,抓好平台建设,进一步注意基础设施、信息资源与业务应用的有机融合,紧紧围绕发改委中心工作,突出重点,狠抓落实,取得了显著成效,为全国改革与发展工作提供了有力支撑与保障。
一 编制完成了国家发改委电子政务建设规划
2013年国家发改委针对全委电子政务建设发展面临的新形势、新机遇,结合发改委自身改革与职能转变的需要,在委党组书记、委主任徐绍史同志的亲自领导下,组织各业务司局和专家,编制完成了《国家发改委电子政务三年建设规划》,通过统筹规划,明确了科学规划、分步实施、突出重点、注重实效,深化应用、促进共享,强化安全、保障运行的建设原则,依据业务重要性和急需程度、业务流的持续稳定性、工程建设条件成熟度,制定了三年建设目标,提出了总体框架:概括为“一站、三平台”。包括互联网门户网站、综合办公业务平台、综合监测分析平台、基础设施平台。通过整合、改造、建设,形成能够支撑各类业务应用的统一基础设施平台,包括集约化的计算存储资源、安全互联的涉密网络、基于政务外网的跨部门跨地区非涉密网络、安全可控的跨网数据交换平台、视频会议系统,以及统一的数据中心和灾备中心等。
二 电子政务基础设施发展情况
(一)网络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整合与完善。2012年以来国家发改委按照“自愿整合”的建设要求,对国家发改委纵向网、机关内网以及金宏内网的网络系统进行了正常维护运行,系统基本运行正常,部分设备进行了升级改造,解决了委机关楼层网络交换设备老化问题,降低了故障率,提升了网络性能和稳定性,保证了对业务运行的支撑。
(二)加快了国家发改委两个同等安全保密级别的纵向网与委机关内网安全互联的方案设计、论证以及安全交换试点工作,在国家安全保密部门指导下,研究联网及数据传输的相关事宜,力争通过联网,实现从各省市发改委与国家发改委各司局数据电子化传输的历史性突破,为国家发改委各业务司局业务员系统与各地发改委联网业务数据的及时交换奠定了良好基础。
(三)IT运维服务管理体系日趋完善。一是新增了日常监控管理流程,实现了网络、机房和软硬件设备运行状况监控巡检的自动化、流程化、定期化。二是进一步优化服务管理流程,特别是针对业务系统逐步纳入统一运维的需求,调整了服务请求界面,对运维流程进行了细化,提高了系统运维质量与效率。
(四)国家发改委纵向网和互联网视频会议系统良好运行。2013年国家发改委对纵向网视频会议设备进行了设备更新改造,采用了国产自主可控的先进设备,替代了落后的进口设备。2013年,国家发改委通过纵向网视频会议系统组织召开各类会议20次,通过互联网视频会议系统组织召开各类会议34次,参会单位覆盖地方政府、各级发改委、有关部门、专家和其他人员,参加人员超过6万人。
三 信息安全保障体系建设情况
(一)基础安全防护体系不断加强。一是按照国家保密局的要求,进一步完善了发改委机关涉密计算机及移动存储介质保密管理系统(“三合一”系统)的部署工作,实现了内外网U盘的分开管理,有效防范了U盘混用导致的数据泄露等风险。二是加强了服务器、网络设备等的操作管理和安全审计,改造了安全管理系统。三是对机关内网和纵向网等涉密网安全设备进行了正常维护和必要的更新,并对安全策略进行了重新梳理和优化配置。
(二)继续推进等级保护和分级保护工作。按照等级保护和分级保护的要求和评测意见,进一步完成等级保护测评报告和风险评估报告的完善工作,并完成了信息安全等级保护测评及相关服务项目的验收。按照国家统一部署,开展了重要信息系统和网站安全专项检查,通过了自查并邀请国家信息技术安全研究中心对重要信息系统和网站进行了远程渗透测试和内部现场测试,并及时对一些安全漏洞和弱口令问题进行了整改。
四 政府网站应用发展情况
2013年,国家发改委以“面向社会公众打造双面、动态、便捷、阳光的门户网站,形成我委政务公开、信息引导、接受社会监督的窗口,提供多样化业务服务的窗口,强化政民互动的窗口,树立我委公开、透明、便民利民的良好形象”为宗旨,切实做好国家发改委门户网站的信息发布和运行管理工作,不断加强国家发改委门户网站的建设管理,提升信息服务水平。一是健全网站信息采集机制,拓宽采集渠道,增强网站信息发布的前瞻性、针对性、协调性、丰富性。通过考核通报等方式向各单位征集稿件,同时开通投稿邮箱,向社会和各级发改委系统征稿。二是精心策划编辑新闻专题,聚合网络宣传正能量,发挥国家网络宣传上下联动、左右互动的优势。2013年共策划编辑了循环经济、节能减排、环境保护、物价等近30个综合专题。三是严格信息发布审核,建立“分工明确,权限清晰,多人复审,逐级把关”的信息发布机制,及时准确发布权威资讯,力争重点信息发布实现“零失误”。四是根据时代变化,开设了微门户,开通网站手机版,进一步丰富了公开渠道,方便公众更加便捷地获取发改政务信息,满足网民不同形式浏览习惯。五是对网站进行了大规模改版,优化网站内容布局,同时提高网站访问速度,增强网页稳定性,进一步改善网民访问体验。2013年,国家发改委门户网站全年日均点击量超过100万次,在中国优秀政务平台推荐及综合影响力评估中,国家发改委门户网站连续数年当选中国互联网最具影响力政府网站之一。
五 电子政务应用发展情况
(一)以机关内网为支撑,以机关办公综合信息系统为平台,全力推进国家发改委信息系统一体化建设,全面提升委机关业务信息化水平。逐步完善综合办公业务平台,按照“优化流程、在线办理、限时办结”的要求,推进综合办公系统建设。去年这一工作进行了总体规划、设计和方案论证,进行了工程建设招标,目前正在积极组织开展一体化建设相关工作,着力提升国家发改委政务信息化建设水平。
(二)扩充完善应用系统功能,为发展改革工作提供技术支撑保障。
一是继续做好金宏工程主系统正常运行工作。继续按照数据采集要求,不断为宏观经济综合数据库补充数据,实现数据的动态更新,依据实际需求进一步完善数据仓库,实现数据的综合分析,为宏观经济研究和预测分析、资金分配、项目管理、政策制定等提供了数据支持。
二是进一步整合、改造现有监测分析系统,统筹建设包括宏观经济、经济运行调节、地区经济、投资项目、外债管理、节能减排、市场价格等监测预测类综合监测分析和决策服务平台,为“调控与监管同步强化”提供支撑。这一工作2012年进行了研究和策划,初步设计了方案,2014年将正式开始建设。
三是投资项目备案信息系统建设。以强化投资监管、服务宏观调控为重点,综合考虑下放审批权限后需相应强化的投资、外资等相关司局投资项目监管需求,构建兼顾通用需求和特殊需求的投资项目备案信息系统,逐步形成投资项目备案信息库,充分利用地理信息系统(GIS)等分析展现技术,为宏观决策、投资项目管理以及社会投资引导提供支撑服务。
四是市场价格监管信息化工程建设。以强化价格监管、服务社会公众为重点,建设和完善以支持“12358”价格举报、价格监管、价格监测预警、成本调查、价格认证、药品和医疗器械价格评审、价格监督检查、价格综合服务等内容的信息系统,这一工作已经完成了项目需求分析和方案设计,2014年将正式投入建设。
五是经济运行监测与应急调度指挥系统建设。在经济运行调度信息网络系统的基础上,完善经济运行信息采集监测系统;建设经济运行综合协调系统;配套建设全委共享、常态与非常态结合的调度指挥中心;建设以应急物资管理信息平台为核心的应急物资综合协调保障系统。
六是产能严重过剩行业信息系统建设。以加强对产能过剩行业监测监管、促进产业转型升级为目的,建设产能严重过剩行业项目信息系统,重点是涵盖现有生产企业在建项目和已核准或备案项目的动态情况;依托相关协会数据支撑,重点监测产能利用率、占世界产能比重、产量、产值、就业、销售利润率、负债率、原材料进口比重、产品外销比重等过剩行业信息。
七是重点用能单位能耗在线监测系统建设。以促进节能减排为目标,通过系统建设对全国各行业能源消费总量和部分重点产品单位能耗实现在线监测,动态掌握重点用能单位能源消费情况,追踪节能政策实施效果,开展国内外能效水平比较,支撑节能执法工作。这一项目已经进行了方案设计和初步试点,2014年将进一步在全国推广。
(宁家骏 李丹)